第 97 章(太子妃的野望。...)

46.8% / 96/205

轉眼便進二月。

二月初, 剛過了龍抬頭,一道來自北疆的捷報傳京城。

鎮北軍近日重創北蠻十八部的鐵騎銳,並在戰場上生擒北蠻狄部王子阿汗察,北蠻大軍目前已退到百裡之外。

這消息宛若滴滾燙油鍋裡的一滴水, 瞬間整個大禹皇朝都沸騰起來。

昭元帝龍心大悅, 在朝會上狠狠地誇獎鎮北軍的英勇, 同時也將太子一陣狠誇, 一一細數太子的功勞。

直到這刻, 朝臣們終於明白,去歲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總是往京郊大營跑所為何事。

原來從去歲冬後不久, 北疆那邊, 大禹和北蠻一直絞著的戰事, 終於有了變, 大禹的將士們使用一種改造的復合弓,幾次重創北蠻的銳,讓北蠻損失重大。

新年伊始,北蠻集合十八部的力量,發攻擊, 皆被大禹擋了回去。

大禹戰士甚至反殺北蠻境,雖因天氣惡劣的原因, 最後被迫折返, 沿途卻收繳了不北蠻部族的戰利品。

據說在戰場上, 改造的新型復合弓和床弩都發揮了極大的殺傷力, 振士氣。

這兩種改造的兵,是由太子提供的圖紙。

去歲時, 太子在京郊大營主持督辦這兩種改造的兵,並讓人送往北疆。

二皇子和三皇子雖然也參與此事, 不過因為拿出兩種改造兵圖紙的人是太子,是以這事的功勞算在太子上。

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熱烈地討論這事。

很多百姓都在誇太子,他們不懂什麼國家大事,卻也明白北蠻人的兇蠻殘酷,北蠻的鐵騎常年南下劫掠大禹百姓,邊境年年都有無數的百姓無辜慘死、將士犧牲。

太子殿下督造的新型兵在戰場上重創北蠻,鎮北軍能生擒北蠻狄部王子,太子在其□□不可沒。

太子的威在這一刻達到頂峰。

連原本年前因為主持救災的二皇子和三皇子所得的威,此刻都被太子所蓋過去。

潛伏在京中的外族探子驚駭之余,紛紛將這消息送回所在的國家,同時對大禹太子在京郊大營所督辦打造的兩種新型兵也加快了探查的速度。

**

四夷館。

公主失手打翻手中的茶盞。

猛地站起,滿臉震驚之,“原來這就是京郊大營的……你們到底是幹什麼吃的,這麼重要的消息,竟然都沒打探到!都是廢!”

生氣地怒罵南詔的使臣。

使臣焦急又鬱悶,“公主,大禹人的實在太,又有大禹太子親自坐鎮,不說我們的人,就是其他國的探子,都沒打探到丁點兒消息。”

否則他們早就能收到大禹連敗北蠻十八部大軍的

不說京城,甚至北疆一帶,也是瞞得風,可見大禹對這些改造出來的新型兵的重視。

公主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實在難以克制心裡的恐懼,只能以生氣的形式發泄出來。

大禹原本就是個強盛的皇朝,北蠻人兇狠野蠻,如同草原上的惡狼,和大禹打了這麼多年,雖然重創過大禹,卻無法覆滅大禹朝。

大禹的將士牢牢地擋住了北蠻鐵騎南下。

如今讓大禹擁有如此神兵利,不說北蠻人懼怕,就是西南的夷族,也要膽寒三分,擔心大禹打完北蠻後,一鼓作氣,揮兵南下,踏平西南一帶的所有夷族。

公主實在不想為亡國公主,縱使南詔再弱,只要有南詔在,就是尊貴的公主。

馬上就有了決斷。

“你繼續讓人打探,務必要將兩種兵圖弄到手!”冷著臉,“不管是或搶或騙,都要給本公主弄到咱們手裡!若是錢不夠,就讓父王送過來!”

對大禹的兩種改造的新型兵圖勢在必得。

使臣無奈地道︰“公主,不是銀錢的問題!那大禹太子並不好相與,咱們的人本打探不進京郊大營,那些與兵有關的消息本接不到。”

要是大禹的太子無能一些,那些員不那麼懼他,他們也不會如此沒轍。

公主咬牙關,心裡充滿焦慮。

這一刻,甚至改變想法,想去勾引大禹的太子,為他的人,從他那邊下手,將兵圖弄到手……

“咳咳……”

一道虛弱的咳嗽聲在門口響起。

屋子裡的兩人同時抬頭看過去,便見到兩個南詔的丫鬟扶著虛弱的楊國舅過來。

“楊大人!”

“舅舅!”嘉公主和南詔使臣忙不迭地過去將人扶進來,一臉擔心地看著他。

“舅舅,你怎麼來了?”嘉公主看著他瘦削的臉,一臉病態之,一顆心揪了起來。

選擇來大禹,心裡不是不怕的,可為了南詔,毫無選擇。

如今在大禹,唯一的親人便是這位舅舅,生怕他真的病死在大禹,最後留下自己無依無靠,還不知道被那些仇視南詔的大禹人如何折騰。

楊國舅被兩人扶著坐下,不過幾步路,竟然虛弱得差點就暈厥過去。

他渾冒著冷汗,臉青白,唯有一雙眼楮仍是閃爍著懾人的,十分的清醒。

“我聽說了。”他虛弱地說,“公主,大禹一直防著外族,那位大禹的皇帝是個厲害的,他教出來的太子更是青出於藍……想要弄到那兩份兵圖是不可能的,只能從其他方面手。”

公主目微閃,輕聲問︰“舅舅,咱們要從哪裡手?”

楊國舅道︰“姬曇之!”

公主眸大亮,不看向使臣。

使臣識趣地帶著屋子裡的人離開,將空間留給他們。

“舅舅,姬曇之如何能幫我們?”嘉公主好奇地問。

楊國舅了口氣,繼續道︰“公主有所不知,姬曇之的母親,其實是我們南詔的靖安公主……”

公主怔住,然後倒了口氣。

知道靖安公主,那是嫡親的姑母,父王的同胞妹妹,聽說當年南詔戰敗,隨使臣進京,卻不幸在京城暴斃。

公主沒想到當年暴斃的靖安公主竟然還留下個孩子,而且還是大禹的鎮國將軍之子。

十分明白這消息的重要,鎮國將軍可是大禹鎮守西南、威懾西南夷族的戰神,西南一帶的夷族能安份,多虧鎮國將軍,據說大禹皇帝對他亦是十分信任。

若是傳出鎮國將軍唯一的兒子竟然是南詔公主所出……

這時,聽到楊國舅道︰“姬曇之並非鎮國將軍之子……”

公主︰“……舅舅,您說什麼?”

楊國舅真的十分虛弱,說起話也斷斷續續的,“其實……他是大禹皇帝的兒子……當年,昭元帝還是太子時,南詔戰敗,派使臣進京,靖安公主也在其中……靖安公主貌若神,世間罕見之姿,有男人能逃得過貌吸引,大王對十分寵心培養,在南詔戰敗後,要將獻給大禹的皇帝……”

不用說也知道,這是人計,想用和親來逃過大禹對南詔的武力震懾。

靖安公主進京後,果然讓大禹的皇帝一見傾心,迎進宮納為妃。

但靖安公主無心進先帝的后宮,對當時還是太子的昭元帝一見鐘要嫁給太子。

可那時候太子已經定下太子妃,更不可能迎娶一個異族的公主為正妃,靖安公主並不介意,只要太子能給一個名份即可。

靖安公主是個大膽又聰明的子,心悅大禹太子,頻頻與太子接,大膽地追求,終於讓太子對生出意。

兩人私定終

“後來呢?”嘉公主急急地問,想知道靖安公主後來到底做了什麼,怎麼會和鎮國將軍生下姬曇之。

楊國舅垂下眼,“後來,靖安公主突然暴斃了。”

“什麼?”嘉公主一臉茫然。

楊國舅︰“……暴斃自然是假的!那時還是太子的昭元帝將藏起來,並讓誕下一子,便是姬曇之。姬曇之的容貌傳自靖安公主,但凡曾經見過靖安公主的人,都能認出來。”

當年的姬曇之出現在西南戰場時,他們看到姬曇之的第一眼就驚呆了。

姬曇之和靖安公主長得實在太像,再聯系靖安公主當年在大禹的事,便知道靖安公主暴斃之事有蹊蹺。

楊國舅和南詔王都明白當年靖安公主暴斃另有,後來他們暗中探查,終於探查出真相。

當年,靖安公主和作為太子的昭元帝曾有一段,可惜因先帝也看上靖安公主,昭元帝只能讓靖安公主明面上暴斃,將藏了起來。

後來,靖安公主懷孕,誕下昭元帝的第一個孩子,便是姬曇之。

這事很快就被先帝發現。

先帝震怒,沒想到太子如此膽大妄為,要廢太子,大禹朝也因為這事人心惶惶,了一段時間。

太子自是不甘被廢,很快就發宮變,而且還讓他功了。

先帝退位,昭元帝順利登基。

先帝退位後,無奈地避居京郊的皇家園林渠春園。

與其說是避居,不如說是昭元帝將他囚在那裡。

先帝同樣不甘心,他並不想退位,奈何昭元帝的手段凌厲,他敗得一踏糊塗。

先帝被囚在京郊皇家園林時,幾次三翻對昭元帝手,可惜都沒功,後來他無意中得知靖安公主之事,便想拿靖安公主威脅昭元帝,哪知道昭元帝竟然是個心狠手辣的,早他一步下手為強,親自賜死靖安公主。

靖安公主本應該是個“死人”,若是讓先帝揭穿的存在,昭元帝的聲名有損,這是昭元帝的汙點,靖安公主生下的孩子更是不容於世。

昭元帝不會留下一個為自己汙點的人活著。靖安公主被賜死後,因姬曇之年紀還小,昭元帝不可能認這孩子,可也不能殺子,便將他送給鎮國將軍養,充作鎮國將軍之子。

公主聽完這段陳年往事,只能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此刻的心

沒想到姬曇之的世會這般曲折復雜,更沒想到鎮國將軍竟然願意幫別人養孩子,不過聽說鎮國將軍對昭元帝忠心耿耿,給皇帝養孩子什麼的,倒也不奇怪。

“舅舅,姬曇之既然是大禹皇帝的兒子,他會幫我們嗎?”嘉公主實在不敢肯定,雖說姬曇之也有南詔王室的統,可他在大禹長大,不可能偏向南詔。

姬曇之看著就不是蠢人。

“會的。”楊國舅閉上眼楮,“……姬曇之自喪母,他對母親十分執著,他無意間得知大禹皇帝賜死他母親的事,自然懷恨在心。”

“難道他不知道自己是大禹皇帝的兒子?”

“他知道。”楊國舅繼續說,“正是知道,他才會更怨恨。”

就算遠在南詔的他們,也能聽說大禹皇帝有多寵大禹的太子,簡直視為心頭

大禹皇帝越是寵太子,越是襯得姬曇之可憐,父親不認,視他為汙點,母親被父親賜死,空有鎮國將軍之子的名頭,鎮國將軍其實與他並不睦……

也不怪他怨恨。

公主明白了,雙眼發亮。

怨不得元宵那日,姬曇之的反應那般奇怪,太子妃會當眾問那些問題,現在都有解了。

“舅舅,什麼時候姬曇之過來?”嘉公主迫不及待地問。

楊國舅虛弱地閉上眼楮,“不急……再過段時間……”

見他閉上眼楮,昏睡過去,嘉公主深吸了口氣,人進來伺候,小心翼翼地退出去。

二月的冷風迎面吹來,嘉公主卻毫不覺得冷,渾都是火熱的。

姬曇之的世簡直是他們南詔之福,若是姬曇之將來能登上那位置,他上流淌著大禹和南詔王室的脈,還怕他不親近南詔?

**

裴織聽說北疆的捷報後,心十分愉快。

看著東宮的宮人沉浸在一片歡快之中,讓錦雲發了賞賜,然後滿意地臥在人榻上,吹著微寒的春風,聽著芳草念話本,整個人懶洋洋的。

忙一天的太子爺回來,大步走過去,一打將抱了起來。

伺候的宮人識趣地退出去。

“阿識,謝謝你!”秦贄將臉埋在懷裡人的頸間,聲音悶悶的,“還有,對不起。”

裴織納悶,“對不起什麼?”

秦贄道︰“明明改造的兵圖是你的功勞,暫時不能對外……”

其一是世人會下意識地忽略的功勞,加之是太子妃,和太子是一的,所有人都會理所當然地將的功勞放在太子上;其二,若是讓人知道那兩種新型改造兵出自太子妃之手,只怕潛伏在京裡的各國探子會千方百計地對不利,更不用說一些利薰心之輩,還有與太子一脈不和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

因這兩者考慮,昭元帝沒有提及裴織,所有的功勞都落在太子上。

秦贄並不想佔的功勞,可又不願意將於危險之中。

“阿識放心,日後這天下太平,孤會親自公開這事……”暫時不代表以後不行,阿識的功勞,沒人會忘記的。

裴織哦一聲,反應極平淡,“殿下決定就好,我無所謂。”

這輩子隻想作條幸福的鹹魚,自然希、養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威震四海,教外敵不敢來犯。

所以不說改造兵,甚至連□□都敢弄出來。

不過事要一步一步地來,現在先讓北疆的戰事平歇,日後再開疆括土,讓大禹越來越富饒強大,四夷來賀。

還有海外……

總之,誰讓嫁了位太子呢,日後的皇帝,他有多大的權利,就能提供多大的幫助,讓大禹為這世間最強大的國家。

到時候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怎麼鹹魚就怎麼鹹魚,無人能破壞幸福的生活。

至於太子會不會無法順利登基、如同那些歷史中的廢太子一樣的下場,裴織完全不擔心。

這段日子,昭元帝所表現出來的對太子的寵,以及太子殿下的心機手腕,以及那天生的神力,都讓那些事不可能發生。

以前沒嫁人時,手裡的權利不夠,自然不會去做出頭鳥,有什麼想法也按捺著,安安分分地當一個貴族的閨閣弱子,在家人的庇護下鹹魚。

現在不同啦,為太子妃,將來還是皇后,能做的事多著呢。

而且這些事也不用執行,因為有太子爺在前面忙碌,只需要提供主意,果就好。

秦贄不知道太子妃的想法,心裡十分

大禹在北疆的戰事從去歲冬天開始,就一直很順利,士氣大振,平北蠻是遲早的事。

之下,太子殿下只能地抱住力行地表達自己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