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今天第一更

45.1% / 111/246

查訪一家本來不怎麼關注的人一兩年前辦過的事,尤其這家人家本算不得萬衆矚目,他們辦的事還屬於那種神神小心翼翼生怕別人發現恨不得藏在口袋裡的那種,要怎麼查?

鄭琰虛心地請教爹。

鄭靖業的辦法也簡單,派個人去唄,從他做京兆開始,對於京城地面的地流氓就很。後來不幹京兆了,手上的部分資源也轉移了,現在李嘉掌管著京兆,手上固然有一些資源,一些老一輩的地頭蛇還是在鄭靖業面前更合作一點。但是,他們對於這一塊並不很重視,員嘛。鄭靖業在鄭琰提出了報很的觀點之後,卻是作了一些準備的,攤子沒有鋪得太開,查一查這樣的事如果要求不是太高,還是能夠辦到的。

既然鄭靖業說能夠查得出來,鄭琰也就放心了,與鄭靖業一樣,鄭琰對爹的能力也是一百個放心。而且,鄭琰相信,除非小六娘是基因突變,只要鄭靖業弄清楚來龍去脈,就能把這件事做到利益最大化。

鄭琰把擔子丟給了鄭靖業,自己非常開心地拍拍襬:“那我玩去啦~”

鄭靖業道:“不急,有件事我還要問問你。”

“?”看著鄭靖業嚴肅的面孔,鄭琰的腦袋飛速運轉著,想要問什麼呢?是準備追究自己最近出門次數偏多,然後還中途貓到池修之那裡去?還是準備通過自己警告池修之不要總藉口到老師家裡然後順便跟師妹約會?鄭琰確信,也沒讓池修之佔啥便宜(?),再說了,他們倆揩油都是相互的。

沒想到,鄭靖業說的話讓大吃一驚:“你素日看這些小娘子們,哪個更好一些?”

“嘎?”鄭琰的腦袋一時沒反應過來,猶豫地問道,“阿爹是說?”哪方面的啊?沒頭沒腦的,問人家小娘子做什麼?

鄭靖業笑得極爲和氣:“歲月不饒人吶!德興他們也都長大了,該家了。我與你阿孃商議了許久,也取中了幾家,只是尚未決斷。你與小娘子們年歲相仿,平日相得也多,有沒有覺得哪些合適的?”

“……”爲什麼不知道爹孃已經開始考慮娶孫媳婦的事了?鄭琰小心地問:“阿孃怎麼說?”

“你阿孃也留意了一些,還沒下論斷。你兄嫂他們並不在京中,故而要分外仔細些。”

唔,這倒是。鄭琰也不能口下定言,索先問鄭靖業有什麼選拔範圍沒有。鄭靖業道:“不外是那些差不多的人家,德興是長孫,他的媳婦要穩重些,他的弟弟們,我倒意屬娶幾個活潑些的娘子。”

鄭琰一聽這話就知道了,除非鄭靖業和杜氏選出來的長孫媳婦有什麼明顯的缺陷,是沒有的餘地的,至於其他的侄媳婦,還是可以有一點發言權的。“我見過不小娘子,要說,還是阿悅、莞娘這些,阿悅與咱們同姓,恐不大相宜。莞娘、阿薇們,年紀還小。還有,不知道兄嫂他們是怎麼看的?是他們要娶兒媳婦呢。”

嘖,瞞得夠嚴實的,都沒聽到風聲。唉,也是鄭琰這兩年在談,哪有功夫關注別人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像和池修之這樣幸運,可以談個小拉個小手的。更多的是家裡相中了,能在婚前設法見上一面,一看,哦,人模狗樣的,差不多,這就定下來了。等到結婚之後究竟是能佳偶還是會變怨偶,全憑各人運氣和手段。

鄭德興到底該娶什麼樣的媳婦兒,是鄭靖業夫婦、鄭琇夫婦早就在考慮的問題,在外爲的鄭琦夫婦也早早地就考慮上了兒子的終大事。不太客氣地說,鄭家孩子的婚事,都有點兒高不低不就的,鄭琰這樣順順利利還有早婚傾向的算是特例。

依著方氏的意思,自家兒媳婦當然是世家比較好。奈何鄭家在世家眼裡的形象越來越走下坡路,他們家新姑爺一本摻沙子的《氏族志》把世家往死裡得罪。想要結親,難度相當大。方氏結婚這麼多年,對丈夫、兒子還是相當滿意的,跟丈夫吹了吹風,是不是寫信回家,看看孃家侄兒啊、外甥兒啊這樣的親戚裡有沒有合適的。

風俗使然,鄭琇也想要個世家兒媳婦,別的不說,單看媳婦兒就知道了,安靜。不吵鬧,也不會生事,與父母住在一起還覺不大出來,到外面赴任就看得出來了。裡裡外外,家務社,都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是這樣的媳婦兒讓人放心。

鄭琦、關氏當然也想要高門之,由於關氏也不是世家,對於這個倒不是很強求。他們的最低標準,至得是勳貴吧?

鄭靖業卻是另有考量的,到了他們家現在這一步,什麼聯姻擴張都已經是浮雲了,他需要給長孫一個可靠的岳父。不但鄭德興,其他的孫子也是如此,親家一定要可靠才行。這樣,選擇就不一定拘泥於世家了。

其他的孫子,鄭靖業已經想好了,只要孫媳婦別太蠢太自以爲是就好,鄭黨部可供選擇的人也是大把的。像鄭琰點名的這些小姑娘,其實都很不錯。還有一點鄭靖業沒有說出來,人中的事,他還有鄭琰這個閨,這閨跟德興他們年紀相仿,偏又高了一輩,小姑娘們還很服氣。再好沒有的選擇了。即使是同黨部,也要通過不斷的利益共,來加深彼此之間的聯盟不是?

所以,鄭靖業安排鄭德興去娶慶國公的兒齊氏,讓鄭德安娶他表妹方氏,鄭德謙娶於薇。鄭德平這小子運氣好,鄭靖業認爲他娶林蓉比較合適;德平的同母弟德良娶李莞娘。

“哈?這麼多?”鄭琰呆了,這是孫媳婦大批發麼?一次地結那麼親?而且,幾乎全是鄭黨部的。這樣合適麼?

“不算多啦!”鄭靖業嘆,他沒給孫子們全都定下來呢,以前是在觀,現在也是在觀,現在大局差不多定了,先確定一批。下一批,等新君登基之後再定,也好作調整。

鄭琰很快調整過來狀態:“都還可靠。不過慶國公家的小娘子我是近來才與識起來的,究竟如何,還要問問師母。”

“已經問過了。”沒把握的事,鄭靖業通常不會說出來,他善於萬事俱備、一擊斃命。

我怎麼不知道?鄭琰腹誹,卻不知道,也沒有哪一家事事都要跟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商議的。這已經是充分參與家庭事務的了。無聊地摳摳手指,不等鄭靖業出言指責這個作,鄭琰又想起一件事來:“這麼說來,大家年紀也都大了,阿悅們呢?怎麼個安排?就怕有人得上個挑剔出的臭病,阿悅姐妹是極好的,可惜相貌不頂好,可怎麼辦?”

鄭靖業道:“我不得爲們多看看。可惜了,當初們父親隨了咱家的姓,否則……唉!”當初哪想得到這麼多啊?

說到這個,鄭琰又想起了另一個境差不多的人:“徐家呢?他們家的孩子也該說親了吧?”徐樑與鄭安國,論出也差不多了。照鄭琰的意思,徐欣是個脾氣爽直的姑娘,還能護一護庶妹,不讓人說徐君不好,人品也過得去。可惜了,不適合們家。有徐烈這樣一個正在中二時期的哥哥,還有徐君這樣一個不知道是真可憐還是真腹黑的妹妹,鄭琰實在不想結這門親,如果鄭靖業有這樣的打算,一定會阻止的。徐欣再好也沒用!

倆算是想到一塊兒去了,鄭靖業沒見過徐君,對沒有評語。就徐烈的表現來看,對比一下鄭文博,就能看出這兩家父親的水平了,至在教育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鄭靖業當然希兩個前書僮與自己一條心,怎麼也是自己教養出來的,一腔心,誰都想有個好結果。忠不忠心另說,徐烈這種蠢相,在鄭靖業看來,絕對是教育的失敗——你識時務一點會死啊?!由此對徐樑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看法,連長子都教不好,真是分不清輕重!笨死了!

不到萬不得已,鄭靖業不會讓自家曾孫有個蠢外公的。“徐氏早非我家奴,怎麼能事事代爲安排?你以後也要記住了纔好,從我們門裡出去的,不管原來是什麼人,只要出去了,就不要管得太寬!已經不是一家人了。”

鄭琰認真地答應了下來。

“好了,你且去罷,你娘不定也要問問你的。”

“哎~”

————————————————————————————————————————

隨著鄭氏黨的發展壯大,鄭黨的人口也在不斷增加,小一輩們逐漸大,到了結婚的時候了。不但是鄭家,於家、李家、林家、唐家,等等等等,都活躍了起來。有相互結親的,有與同僚聯姻的,忙得不亦樂乎。整個京城,哪一年不是這樣呢?總有許多到了婚時,同階層的人就這麼多,一套麻麻的關係網就是這樣織的。

鄭琰又被杜氏攔了下來問了一回,鄭琰的說辭還是那樣,又嘀咕了一聲:“這樣,事先我竟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

杜氏很不客氣地道:“你還能想著聽風聲兒呢,你想著法兒地出去野都來不及了!你給我聽好了,以後出門兒,不但要有五郎他們陪著,你把阿也給我帶上!”年前年後的,杜氏的耳朵裡也頗灌了一點兒兒的功偉績。窩在師父家裡約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訂了婚了,未婚夫出差,幫著照看一下家裡老人,還欣兒懂事了。現在已經囂張到了公開在外面約會了嗎?杜氏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發生!風氣再開放、父母再開明,那也不行!

鄭琰自知理虧,乖乖答應了下來。腹誹道,不就是過年前後,那啥啥了一點兒麼?年一過,還跑師父家裡去,既學習,又約會,兩不耽誤。

杜氏還想繼續嘮叨,阿領著個婢進來了:“夫人,五娘要生了!”

杜氏顧不得唸叨兒了:“穩婆呢?快著人去穩婆。”起去看兒媳婦,鄭琰也要跟著去,被杜氏瞪了一眼:“你個未出閣的閨,添的什麼?!”鄭琰想說,師母那會兒我可頂了大用了,還是識趣地不在這個時候惹杜氏更生氣,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派人盯著郭氏那裡,有好消息就彙報。

等得實在著急,拉開櫃子,拾掇些小玩藝兒,準備給將要出世的侄子侄當見面禮。鄭琰把櫃子裡的東西全都拉了一遍,又重新排好了,還是沒有消息過來。鄭琰有些著急:“怎麼這樣慢?”

阿肖道:“不是五娘慢,是七娘急。再等等,準有好消息的。”

鄭琰耐著子等,幾次想去看看,想起杜氏的脾氣,又了回去。直犯嘀咕,阿孃最近脾氣很暴啊,難道是更年期?扳著指頭算了一回,也不對啊,今年都五十好幾快六十了,難道更年期也有反覆?又不是大姨媽!

終於,郭氏那裡來了好消息,郭氏又生了一個兒子。在講究多子多福的年代,一個大胖小子,確實了很多人的心。

最高興的居然不是郭氏,而是宜和長公主。杜氏派人到親家家裡報喜,宜和公主樂得都不在乎臉上會有皺紋兒了:“快快快,我先前備下的項圈兒、鐲子呢?還要再加尺頭,還要……”

新安侯被老妻這樣的興勁兒弄得很是莫名:“你這又是高興得什麼呀?”

“你懂個P!”宜和長公主高興得直罵老公,是啊,郭沛良怎麼會懂妻子的心呢?宜長公主自己是生了一堆兒才生下的兒子,被人揹後嘲笑了多年,最坑爹的是前面出嫁的兒裡也是生兒,有的生完了兒纔有兒子,有的乾脆只見開花不見結果!還是小閨有福氣,連著生了兩個兒子,看誰還敢笑話!說生育業務不練的人統統死開去,看小閨,嫁到鄭家還不是連生了倆小子?分明是那些個親家沒福氣!

郭沛良無端被罵,鼻子,跑出去罵兒子了。這就是所謂的,打不過你,我就打你家小孩出氣。

宜和長公主興興頭頭的,三天兩頭跑去看閨和兩個外孫。郭氏正在月子裡,看到母親無限歡喜:“阿孃怎麼又來了?”

“我來看你,你倒要趕我走了!”宜和長公主一點也不生氣,坐在牀頭拉著兒的手,“謝天謝地,你這樣腰桿子也能直了。”

郭氏沒到過宜和長公主的心理力,很是自然地道:“我本來就是啊。”

“個傻丫頭!”宜和長公主一指兒額頭上,“歇著罷,我去與你婆婆說話去。”

見了杜氏就笑:“這下我可放心了,這纔算是對得起親家嘛。”

杜氏知道說的是什麼,卻不太能理解的心,杜氏自己不缺兒子,更不缺孫子,對比孫子,更想要個乖巧的孫兒,哪怕笨一點呢,多心呀!親家這樣說了,也就附和一下。

宜和長公主高興,跟杜氏聯絡完了,又激慶林長公主,真是做的好啊!跑到慶林長公主家裡,跟妹妹嘮家常。門口看到一個小郎君跳下馬來,門裡跑出人來接過繮繩把馬給牽最進去了。宜和長公主下了車,順口就問妹妹家的家僕:“方纔錯眼看見個小郎君,那是誰呀?”顧家孩子已經不住這裡了好吧?

進去的是池修之,這會兒已經了二月了,過年的忙乎勁兒也過去了,他的應酬便趨於正常,也有時間多往師父這裡跑跑了。

宜和長公主不以爲意,池修之是妹夫的學生,出現在這裡再正常不過了。心好,走路都輕快了,看誰誰順眼,不用婢扶著,一陣風兒似的刮到了慶林長公主那裡。

慶林長公主不知道姐姐來了有什麼事,下疑慮,陪著宜和長公主胡扯了半天也不著頭腦。分析來分析去,是沒猜姐姐的心思——高興傻了的人,說的話,有什麼邏輯可言呢?

慶林長公主想得煩悶,對倚欄道:“去把阿琰來吧。”就知道你們小兩口兒在卿卿我我,拆了開來,也讓你們鬱悶鬱悶。慶林長公主這樣想著,心果然好了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神馬的,真是件容易讓人滿足的事

——————————————————————————————————————

鄭琰正在慶林長公主府裡呢,過了年又繼續來學習了。的同學換了一茬又一茬,長大了的、弄到了職的侄子都去上班了,小一拔的侄子又出現了,鄭琰覺得自己像是個萬年留級生。每當池修之出現的時候,才讓有一種自己一直在升級的錯覺,這個時候看到池修之,的態度就分外的親切,搞得池修之寵若驚,以爲自己做了什麼好事。

顧益純看得暗暗好笑,池修之過來也不是每一次都有不懂的功課要問,很多時候只是聊天。文化大師,絕不是在教室裡學出來的也不是在捲了上考出來的,傳承,是在老師的書齋裡聊出來的。

今天師徒二人說的是狄人,池祖宗的耀業績,也許在他留下的手札裡有不聞記述,總大局上來說,池修之知道的,並不如顧益純多。池修之新得了不資料,正好拿來向老師印證。

“先生,狄人之子,亦可領部族麼?”

“說‘領’字,未免有些過了。只有極個別子,也是要招贅夫婿的。狄人子是可有自己的牛羊奴隸,出嫁帶夫家,夫族遭敗,可領著這些人再出來另嫁。跟嫁妝也差不多了。”

“原來如此。”

顧益純好奇了:“這些時日你對狄人懂得越發深了,狄使這般大方麼?問什麼答什麼?”

池修之微微一笑:“不是狄使說的,是李卿。”

“吧嗒。”鄭琰手下正著顧益純心的蘭花,一個吃驚,揪下一把葉子來。

顧益純跳了起來,顧不上向池修之表達吃驚,心疼給抱著花盆:“好可憐,揪疼了吧?好辣的手啊,辣手摧花!”

鄭琰:“……”池修之說的是李神策嗎?這怎麼可能?鄭琰瞪大了眼睛看向池修之。

顧益純心疼了半天,男徒徒,沒一個來安他的,假哭了好幾聲,也沒人來哄他。忿忿地一擡頭,男徒徒四目相對。池修之在老師面前還是規矩的,但是朋友這樣專注地看著他,他也不好意思不給迴應不是?放任老小孩兒在一旁耍寶,他彎了彎眼睛,一臉溫要看著吃驚的小友。

顧益純右手抱著花盆,左手趕人:“都走都走!看著就煩!”

小兩口明正大地約會去了。

顧益純書齋的隔壁就是專門給池修之收拾出來的一間書房,池修之拉著鄭琰的手進了門,執起鄭琰的手仔細看:“還好,沒拉破,疼不疼?”

鄭琰搖搖頭,兩人有志一同地把顧益純哭蘭花的聲調給過濾去了。池修之牽著鄭琰的手,到臉盆那裡,從銀瓶裡倒出水來,慢慢給洗著手上沾的些許安靜地從窗□了進來,照在鄭琰的手上,展現出半明的效果來,池修之有些恍惚,彷彿執的是塊羊脂玉,小心地拿帕子試去水,越看越,捧了起來往邊湊。

溫熱的讓鄭琰往後一,池修之手上一,牢牢握住了,不地握著鄭琰的手側,還拿拇指輕輕挲著人家手背,就是不鬆手。口中還淡定地道:“因冬春有雪,狄使奏稱路上難走,請開春冰雪消融再上路,聖上允了,我這才忙得七八糟。如今到了二月,該請他們上路了。”

說到這裡,鄭琰想起要問的事兒來了:“李卿很好相麼?”李神策先生的毒舌可是無差別攻擊的。

池修之微微一笑:“李神仙是個妙人兒。”

“哈?”

傻呆呆的樣子讓池修之忍不住傾在脣角了一記香,鄭琰反地想擡手去擋,手已經被握了。

流氓!鄭琰拿眼神控訴。

池修之還笑得那樣風輕雲淡,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啊,不要臉加有思想,怎麼看怎麼危險。危險人聲音和地呢喃著:“別說別人行不?我可要醋啦。”

鄭琰突然反應過來,自己被調戲了,自認流氓,連貴妃都敢揩油,居然被池修之給調戲了!鼻子一皺,也哼嘰道:“你不是有那個‘神仙似的妙人兒’麼?還醋個什麼呀?”

池修之趴在鄭琰肩上,邊笑邊笑,斷斷續續地道:“阿琰阿琰。”怎麼這麼可呢?

笑夠了,才解釋:“那就是個彆扭的老頭兒,教了我不東西呢。不是君子,卻是個真人。是壞了點兒,倒比滿口錦繡一肚子七八糟的人誠實。縱有什麼,我也應付得來,放心。我估著,他覺得自己難以施展。”

“就想讓你替他圓夢?”

“嗯。這兩個月總不得見,想沒想我?我很想你的。”

“嗯。”

“嗯是什麼意思啊?想沒想嘛?”

“想了總行了吧?”

“什麼總行了呀?想沒想嘛!”

“想了想了,想死我了。”

“想了啊?”

“想了……”

沒營養的對話持續中,直到慶林長公主來喊人,兩人才不捨地分開,又有些後悔,剛纔的對話太沒營養了!應該多說兩句有涵的話纔對的!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第一更到~

想要看盲後續的同學也不要著急,混也快到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