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霹靂!
王才人至今不放棄希,就是有這麼一條信念在支撐著,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翻做主人。不是不知道葉皇后終究會產下嫡子,卻仍然力一搏,想著所有人一頭,做最後的贏家。憑什麼葉皇后能做皇后,生下來的兒子能做太子,就不行了呢?誰說皇后是不能廢的?誰說小妾不能上位?皇后迂、貴妃蠢,多好的機會!
就是瞧不起賀德妃那子膽小的勁兒,奴!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有這麼子上進的勁兒,王才人才能不管遇到多麼糟糕的事,都能很快振作起來,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嗎?
在這種一門心思往上爬的過程中,漸漸地忽略了雖然搶佔先機生了兒子,但是禮法上依舊不佔優這個事實。元和帝想廢長立的時候,跑到韓太后那裡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口口聲聲說的就是“禮法”。然而自己的潛意識裡,對於自己是“庶”,葉皇后是“嫡”,這個更碾的禮法視而不見。
規則都是被人利用的,不是麼?
在王才人——現在應該說是王庶人了——的計劃裡,如果不是鬧騰得太厲害失了寵,如果不是吳庶人自己跳出來找死,等站穩了腳跟,是不屑於跟吳庶人計較太多的,應該是直撲後座,將葉皇后拉下馬,自己做皇后,保證自己兒子的嫡子地位纔是。
天不遂人願。
先是失了寵,後是被元和帝、吳庶人折騰,連“應該”很死板、很傻大婦的葉皇后都不搭理,這個計劃纔沒有得以施行。不但上進的路上平添了無數的攔路虎,登天梯上還下一隻腳來,將無辜的給踹進了冷宮!只是進冷宮,王才人還是能扛得住的,哪怕是跟吳庶人做室友。吳氏跌得比還慘,是從才人變庶人,吳氏是從貴妃變庶人。這麼想著,日子也就沒那麼難熬了呢!何況還有長子!
現在晴天一道雷,告訴:雖然你生了長子,然而沒什麼用,嫡子面前,屁都不是。
王庶人長久以來的神支柱垮了一半兒。另一半殘存,乃是因爲“懷了也不一定能平安生下來,平安生下來了也不一定是兒子,是兒子還不一定能不能養得活”,到最後,的兒子就是超級大備胎,人生大贏家。
饒是如此,王庶人也覺得手腳發,瞪著外頭送來的加餐半天舉不起筷子來。
與相反,吳庶人對這個“好消息”接得倒是快,笑地道:“哎呀,這可真是件大好事兒呢。”從頭上拔下一銀簪子來,賞給了來送飯的小宦。
小宦嚇了一大跳,宮裡都知道的,吳庶人對滿宮所有的人都充滿了敵意,妒堅強。現在被關起來,葉皇后在外面順風順水,還有了孕,吳……吳庶人居然沒有氣得掀桌,反而要賞人?
哆哆嗦嗦地接了簪子,結結地道了道,小宦道:“您用完了飯,碗還擱食盒裡,奴才過一時來取。”
吳庶人大方地道:“知道了,你們去吧。”寬慈平和像是被哪個格溫順的好人奪了舍一般。
小宦跑得飛快,不多會兒,宮中小範圍就流傳出了“吳庶人心如死灰,居然沒了脾氣”這樣的流言出來。
長春宮裡,吳庶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名聲居然好了那麼一點點,只管拼命往裡塞吃食。這樣的飯菜,在還是貴妃的時候,是經常吃的,吃著還要嫌東嫌西。有時候爲了在元和帝面前撒,好吃也要故意說沒胃口。遷居長春宮,食上是沒有了慢待,卻比之前的待遇差了許多。開始還鬧一鬧,對此,葉皇后的辦法是——直接告訴元和帝。
元和帝正在氣頭上,聽說好吃好喝的供著,還要挑剔,冷冷地說出“不吃就著!”的指示,又回前朝跟朝臣們死磕去了。
吳庶人與王庶人都不是真正有大毅力的主兒,且都捨不得死,過不多久,就適應了下來。再次見到緻佳餚,未免有些“恍如隔世”的惆悵。又不在聖駕跟前兒,用不著裝斯文,吳庶人狼吞虎嚥,吃著吃著,“哇”地一口,全吐了出來。
長春宮外鬆,門外把握得嚴,裡面卻止有一人一個宮、一共倆灑掃太監聽使。吳庶人吃吐了,的宮拿了簸箕來打掃,被對面屋裡看著菜盤子發呆的王庶人看著了。飯菜都被看冷了,王庶人索這一頓就不吃了,緩步過來看吳庶人。
有的人,自己慘了的時候就想找一個比自己更慘的來尋求安。王庶人沒心吃飯,看吳庶人吃吐了,覺得吳庶人比自己還不如。再一想,自己那點子上位的心思沒來得及施展,倒是吳庶人,十數年如一日地著人家皇后的老公,給皇后添堵,日後一定沒有好日子過,一定是難過得咽不下去了!
王庶人心好了起來,手腳也不了,又來嘲笑吳庶人了:“吃不下就別吃呀,白糟蹋了糧食,死後下地獄要還債的。”嘲諷吳庶人嘲諷慣了,吳庶人初遭廢黜懵了,被狠罵了一陣兒,也習慣了吳庶人被嘲諷得跳腳卻沒法反駁的樣子。
豈料這一回吳庶人卻不肯老實著了,好歹有著十多年的宮廷生活經驗,對眼前的局勢倒是看得分明。,蒼白著臉,吳庶人冷笑道:“只怕吃不下的另有其人。中宮嫡子,自然不會像小婊-子養的那般沒肚量。”
因爲有碾的優勢,所以葉皇后會格外的寬容。在識時務這一點上,宮中生活十餘年一氣爬到貴妃寶座上的吳庶人,
事實也是如此,前世若非吳庶人執意跟葉皇后作對,到最後,葉皇后稍做懲戒,多半還是要放隨兒子就藩做太妃去的。至於今生,吳庶人心也寬了,最後一件事是做得不厚道,然而以葉皇后一慣以來的作風,倒不用擔心變人彘。
罵賤-人,只當是過耳秋風,只有“婊-子”兩個字太驚心,王庶人氣憤不已,恨聲道:“你就搖尾乞憐吧!反正你兒子不了事!”說著,近了吳庶人的耳邊,“就生下來了,還不知是男是呢,哪怕是兒子,也未必能養大,看誰笑到最後!”
“呵呵,”吳庶人一聲冷笑,“那就走著瞧好了。”其實心裡也不是不憂慮的,若是葉皇后真的再生一個公主,又或者生個太子夭折了,剩下的還是得先到王庶人的兒子,到時候和兒子就真的沒個好結果了。
不行,不能這樣!
吳庶人當機立斷,將王庶人趕出自己的屋子,又翻箱倒櫃兒拉出倆金鐲子來,掂一掂,足有二兩沉。等小宦來收碗盤的時候,給了他一隻鐲子,讓他捎個話出去。
小宦臉嚇得煞白:“您老明鑑。小的只管傳菜,不管傳話吶!”
吳庶人怒道:“又不你去造反,你哆嗦得什麼鬼?不用你去找聖上,只管找娘娘,告訴,王庶人心懷不軌,我要出首。”
小宦暗道一聲倒黴,看看吳庶人手裡的另一隻金鐲子,又有些心。眼珠子一轉,輕聲道:“您老也是想岔了,我只是個傳菜的,能不能見著娘娘還是兩說兒呢。您既給了賞,我就給您出個主意,您看見外面了沒有?這長春宮也是有管事兒的前輩們守著,娘娘仁慈,不許人怠慢了您二位,您二位有什麼話要上稟的,跟他們說就是了。何苦鹽當了私鹽來賣呢?”
吳庶人一想,也是這麼回事兒,問道:“那我得怎麼辦呢?他能將話傳到麼?這些人,眼界可高,這點子東西未必看得上眼。”
小宦道:“您老寫個奏本不就行了?”一努,“您對面兒那位,三天兩頭往外遞喊冤的摺子呢。”
“我就知道這個婊-子沒安好心!”吳庶人大怒,繼而問,“筆墨呢?”
對了,吳庶人是個文盲,進宮前小門小戶,家裡也沒那個閒錢送去讀書。了宮,被閒置的妃子太閒了,不學習沒別的娛樂,都自學了點一技之長。獨吳庶人,太得寵,本沒什麼閒暇去學習。元和帝又不挑剔這個,肚子裡那點墨水,還是耳濡止染來的,只會讀,特麼還不會寫!
就這麼個人兒,要筆墨何用?
小宦道:“這個您跟外頭的人要就能得的,只是這裡的字紙帶不出去罷了。”
吳庶人將另一隻鐲子也大方地給了他。
小宦腳下生風,跑了。了這麼一場驚嚇了,得了一銀簪兩枚金鐲,也是大收,且得回去藏好了。
吳庶人與看守的宦一說,果然得了筆墨,攤開紙,犯了愁:尼瑪這不會寫字兒啊!
————————————————————————————————
第二天,葉皇后案頭放了一張大大的“奏摺”,頂頭一顆畫得小小的心臟,下面是一隻狗,再下面是一棵樹,最底下是一個人。葉皇后噴笑出聲:“倒聰明!”自從有了孕,葉皇后笑的時候變多了。
有這一張“畫”,葉皇后直笑到了元和帝過來。元和帝近來前朝後宮焦頭爛額,唯有葉皇后這裡傳出了好消息。夫妻關係好不好的,皇帝迷信得多,有個嫡子,也是一個大好的消息。更兼葉皇后近來和氣了許多,元和帝在這裡也過得舒坦,就老往這裡來。
元和帝見老婆在笑,將前朝的麻煩事都扔到了一邊兒,也笑,問道:“什麼事這麼好笑?”
葉皇后斂了笑容:“我原不該嘲笑這個事兒的,可近來不由自主……咳,是吳庶人的上書。”
當初有多寵現在就有多惱,元和帝冷道:“?會寫字兒?瞞得好!”在我面前個死文盲,一關起來就特麼會上書了?
葉皇后道:“並不是寫字兒,您看,畫畫兒的。”
元和帝勉強一看,磨了磨牙:“都關一了,還不老實!一個喊冤,另一個就說這一個包藏禍心。還學會畫狗了,不應該畫虎的嗎?”說到最後,倒吸了一口氣,這個,龍虎鬥啊……怪不得自己對王庶人母子喜歡不起來!皇帝是龍,老虎的額頭不就是個王字麼?說不定是母子給自己帶來了黴運,自打寵了,楚王反了,老婆一直沒懷上,史越發聒噪,妾還學會構陷了。
說不定,王庶人又做了什麼壞事,令吳氏不得不上書示警。整個畫兒,就是五個字——小心汪(王)才人。
元和帝道:“既這樣,穆走一趟,去問問吧。”板子兄真名穆,別人喊綽號,元和帝倒是他的真名。
板子兄的效率很高,也有點擔心吳庶人會再蒙恩寵,對吳庶人既重視又小心。吳庶人與他關起門來,痛快地將事都說了:“王庶人詛咒娘娘生不出太子來,實在是嚇人。娘娘寬慈,不屑與我等螻蟻計較,我纔敢膽大無禮。可王庶人並不是什麼好人,又與我有仇,若彼得勢,我母子死無葬之地。豈敢不報娘娘知道?”
板子道:“您說得也有道理,可……證據呢?您的事兒,是因爲沒證據,才能在這裡躲清閒的,也是。現在這件事兒,也是一樣的。”
吳庶人道:“證據?整天神神叨叨的,哦!想起來了,是不是有個本子?我看天天地胡寫八寫的,一定有古怪啊!”
板子也對那個本子耿耿於懷,忍不住細問:“您還知道什麼呢?”
吳庶人道:“還記得當初賭咒發誓的,說楚王會反麼?是怎麼知道的?勾結藩王還是有什麼邪門歪道?別咒了娘娘呀!”越說越後悔,當初怎麼沒想到這個呢?要想起這麼一出來,就能將事都推到王庶人頭上了,自己也不至於淪落到這個地步呀!還能說自己行事糊塗一定是因爲吃了王庶人的符灰,了的控制,自己也是害者!
板子細細一想,覺得吳庶人說得有理,至這一條可以用來回復皇帝。又問:“您有辦法套出的底細了?”
“現在還沒有套出來,那是我手頭不湊。你們要做還不簡單?哪安份得下來呀?要作死,就得有人手,那裡只有一個宮好使,到了這個境地,總是要調-教一二的,看教不教吧。哎,我說的就算你們不信,也得將娘娘看好了啊!我可就指這孩子活命了!”
誠哉斯言!
板子心裡有數,回去稟了元和帝。元和帝對於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事都有一執念,那本狗尾圈也是元和帝一樁心事。對板子下令:“去,讓那宮兒套套話。”
板子得令,先通過送菜的小宦向王庶人出兒子近來生病的消息,在急得不得了的時候,小宮登場了,充份地博取了王庶人的信任之後,轉手就把的“碼”給賣了。這碼還沒學會,王才人給寫了個簡單的對照本兒。碼本兒在小宮懷裡還沒焐熱乎,就到了元和帝的手上。
————————————————————————————————
元和帝翻那那沒收的碼,越翻越心驚:“這就是個妖孽!”上面記載著許多事,很大一部分應驗了,還有一部分標著“奇怪,與前世不同,某某應該怎樣怎樣,要觀察,看可不可以用”。元和帝何等聰明,尤其是在這些事上頭更加“睿智”,三兩下,將許多事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元和帝明明白白看著上頭寫著“姜長煥?哪裡冒出來的?上輩子沒這個人!”、“姜長煬,他不是跟楚王謀反的麼?是不是因爲我不在楚地,他才……”諸如此類。
姜長煬可能附逆,固然令元和帝不快,好在仗已經打完了,他也沒了蹦躂的空間,且確實是忠於自己,平了楚地之,倒也忍了。倒是姜長煥,還有點意思,難道是因爲天上降下一個他,才讓楚地的事這麼早揭了出來,他哥哥也走了與所謂前世不一樣的路?
這麼一想,元和帝對侄子的印象又好了起來。
再看還有“德妃怎麼沒有宮呢?爹不是早就死了嗎?怎麼做到了僉都史?有古怪”、“前世的繼母是柳氏,怎麼變韓氏了?”、“柳氏有古怪,難道也是重生的?”
元和帝又憋屈了一回,誰他媽知道這個柳氏是個什麼人吶?!朕要滅了!
葉皇后本是與他一道聽供詞的,原就是個聰慧的子,很快也掌握了“破譯”的辦法。一眼掃下去,也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可真是可笑!怎麼會有這種事?這是魔怔了吧?我得四年後才生兒子?那……”
元和帝果斷地說:“不要信!好好將養,還說莫大是朕的功臣呢!再不濟,給我生個公主吧。”
葉皇后心頭一突,勉強點點頭:“好。”的心裡,已經信實了王庶人的碼本兒。不爲別的,就爲與賀敬文的閨特別投緣。那小姑娘也是一心一意爲著想,真像是前世就結了緣的。魘鎮之事,也是提的醒兒,經姜長煥傳的話。葉皇后寧願相信是這個小姑娘重回來依舊有良心報恩的。那自己……葉皇后雙手疊護在小腹上,滿心苦。
元和帝不慌不忙地宣了醫,看著葉皇后喝了安胎藥歇下了,才大步流星地出來,到花園的道觀裡坐下,命板子將王庶人提了來審問。
王庶人聽聞元和帝召見,以爲自己屢次上疏起了作用,匆匆打扮一回,薄施一點黛,著一件藕衫子,一頭青也不戴冠,挽個墮馬髻。
俏眼做給了瞎子看。
才踏進道場,就被元和帝喝令捆住了。元和帝的耐心因人而異,大部分時候並不很好。他選了最直接的辦法——刑求。
王庶人哪裡吃過這等苦頭?再艱苦也不過是吃的用的不如自己想要的緻而已,頂天了是逃命的時候腳上累出水泡。以爲自己是堅貞不屈的,是刑還能楚楚可憐、令人爲的風骨所折倒。事實上,讓假哭得惹人憐還行,想要刑挨出來……對初次捱揍的人來說,本不可能。挨兩鞭子之後,鼻涕眼淚都下來了,還險些失,哪還有一點人的樣子。
板子兄與錦衛才合作辦了一件大案,從北鎮司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刑訊供的經驗。正要大幹一場,沒想到十分之一的水平都沒發揮出來,王庶人已經慫了。幾乎在刀尖到面頰,威脅著要毀容的時候,王庶人就招了。別的不好說,毀容這事兒是有常識的,凡人上有傷口都是皮外翻的,會引得周圍的皮跟著移位,整張麪皮都扭曲變形。
想要刀疤有“殘缺的”,這種夢還是做一點的好。
板兄萬分憾。
元和帝拿著王庶人的小本子,一條一條地問,板兄裝聾子。一氣從早問到晚,到了掌燈時分,還不曾問完。元和帝不放心,也睡不著,索開夜車接著審。王庶人回答問題回答得嗓子都啞了,元和帝還在問。
他問問題也極有技巧,問十個問題,又回猛然跳到前面問過的問題上,前後對照。他的記極佳,王庶人但有瞞,都被他揪出來重新上刑問。如是數次,王庶人被打得怕了,再不怕胡說了。
東方泛起魚肚白,元和帝的眼睛熬得通紅,在滿宮猜測王庶人要復寵的時候,淡淡地下令:“傳張靈遠。”張靈遠就是老君觀的觀主,元和帝傳他,乃是要他開壇作法,再取張真人傳下的“法”魘鎮王庶人這個邪鬼,令其不能爲祟。
元和帝這一天並不早朝,與張靈遠語移時,喚來慎刑司穿了王庶人的琵琶骨,眼看著張靈遠裝模作樣地拿把拂尖封在王庶人頭頂,將王庶人帶上老君觀後山“焚燬”。才頭痛裂地回宮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