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klxsw.net
因為搶野紅薯的不是別人,正是朱家三房小嬸劉氏,和的一雙兒子朱福來和朱喜來。
朱老三因為娶劉氏比較晚,要孩子也就晚了些,的兩個兒子大的朱福來今年才十五歲,小兒子八歲。
因為劉氏個子矮,娘矮矮一窩,兩個兒子也都是矮個子,看著瘦瘦小小的一點也不像是同齡的男孩那樣高大。
所以大寶才敢和朱喜來打起來。
跟著劉氏他們一起的還有大房的兒媳婦唐氏和夏氏。
換做別人搶也就算了,三房帶著孩子和大房的兩個堂嫂搶自家小輩挖的野紅薯,顧竹青真是替他們害臊。
“你們還要不要點臉啊?桃花杏花和大寶他們都是晚輩,辛辛苦苦挖點野紅薯容易麼,你們上來就搶,搶不過還打人?”顧竹青雙眸都快要噴火了,護著大寶他們三個在后,朝著劉氏們發怒。
朱桃花和朱杏花整理了一下頭發和衫,走上前指著劉氏說道:“嫂子,三嬸不搶我們的東西,還罵大寶他們是沒娘的小野種了,所以大寶才會和朱喜來打起來!”
劉氏清了清嗓子,叉著腰喊道:“這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大寶他們可不就是沒娘的小野種了麼,咋地,我說錯了嗎?”
顧竹青微瞇眼眸,看著劉氏那囂的囂張樣,左右看了一眼,抄起一胳膊的木棒子就掄了出去。
“敢說我兒子是野種,我今天打不死你!”
劉氏下意識地抬手就躲,一邊喊:“我可是你三嬸,是你長輩,你竟然敢打我?”
“大伯娘我都隨便打,更何況你,你欺負我兒子。”顧竹青毫不猶豫地打上去,反正悍婦的名字已經傳出去了,連王氏都打得,劉氏又算什麼?
劉氏看顧竹青是真格的,揮舞著木子帶起來一陣風,忙不迭地躲開卻一下子撲倒進后的泥田里,摔了個狗啃泥。
“哎呦喂——”
劉氏摔得趴在地上慘一聲,朱福來和朱喜來兩個人一看娘親被打,立即沖上去就要跟顧竹青拼命。
顧竹青眼神一狠,那子就跟長眼睛了一樣,凈往兩個人胳膊上,不重要的地方打,但卻疼得讓人嗷嗷直。
唐氏們一看顧竹青這麼彪悍,嚇得簍子都不要了撒就跑。
顧竹青只看了一眼,也沒攆上去,反而是教訓了一通劉氏和的兩個兒子,一邊說道:“記住了,大寶二寶三寶日后就是我顧竹青的親兒子,日后再敢里沒個把門的胡說八道,我撕爛他的!”
劉氏被顧竹青嚇到了,朱福來和朱喜來也敵不過,跑著扶起劉氏就跑。
劉氏一邊跑還一邊回頭罵罵咧咧指著顧竹青:“你等著,你個小賤貨你等著的……”
顧竹青拿著木子攆上去,劉氏連狠話都放不出來,腳下生風跑得更快了。
“都什麼人吶!”顧竹青丟掉木子,忍不住吐槽一句,然后轉看向眼圈有些泛紅的三個小崽子。
大寶了,忍著委屈看向顧竹青問道:“竹青娘,我娘是不是死了?所以三才會說我們三個人是沒有人要的小野種了?”
顧竹青心疼不已,趕蹲下擁著大寶摟在懷里安:“沒有,你們別聽三胡說八道,那個人就是碎子胡扯!”
“可是三說,全村人都知道,我們娘親半年前被馬車撞死了,我和二寶三寶沒有娘了……”
大寶說著說著,埋在顧竹青的頸間悶聲哭起來,讓顧竹青的心都疼化了。
可憐的娃,連哭聲都在憋著忍著。
大寶一哭,二寶和三寶也繃不住了,紛紛撲進顧竹青的懷里嚎啕大哭起來,哭得顧竹青的耳都快震聾了。
朱桃花和朱杏花站在一旁,有些自責,怪自己沒保護好小侄子們。
姐妹倆見幫不上什麼忙,便開始收拾散落在地上的野紅薯,朱老頭因為人打架,劉氏又是他弟妹,他不好出面一直沒挑著擔子上前,這會子聽見孩子們哭了,才從田間的挑著擔子走出來。
“竹青啊,這里的活給我和桃花杏花就行了,你帶著大寶他們回家吧!”
顧竹青見狀,便點了點頭,然后哄著三個小崽子,說:“都別哭了,我帶你們回家玩竹蜻蜓好不好呀?”
大寶傷心難過,二寶卻掛著眼淚好奇問道:“啥是竹蜻蜓啊?”
“就是很好玩的玩,只有我會做哦!”
三寶了眼淚,嘟囔著的小問:“有上次的稻草球好玩嗎?”
顧竹青溫一笑:“當然有了,走吧,咱們回家,我給你們做竹蜻蜓玩,晚上再給你們做好吃的,咱們不跟三那種壞婆子生氣啊!”
二寶三寶還是小孩子心,很快就將不痛快拋卻腦后。
大寶則比他們倆要一些,聽了顧竹青的話后,雖然不哭了,卻一直悶悶不樂的,顧竹青都怕憋壞了這個孩子。
不過過這個事,顧竹青算是看出來了,有王氏和劉氏這兩種奇葩妯娌,婆婆當初有多不容易,也難怪年紀輕輕就傳出了彪悍潑辣的名聲。
劉氏帶著兩個兒子一路小跑到家,沒搶到二房挖的野菜,反而還弄臟了裳,丟了兩個簍子,氣得劉氏罵罵咧咧,恨不得將顧竹青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個遍。
朱福來和朱喜來一進院門,就沖著劉氏嚎:“娘,上好疼啊,胳膊疼,也疼,肚子還疼!”
劉氏一聽,想到顧竹青拿著子打人的狠模樣,里忍不住嘟囔:“殺千刀的小賤蹄子,別把我兒子打壞了!”
一邊說,一邊喊著兩個兒子進屋掉裳,想要看看是不是被顧竹青打壞了子。
結果上一點傷口都沒有,連快淤青的地方都沒看到,可看著兩個兒子痛苦嚎的樣子,劉氏納悶了。
“這上一點印子都沒有,你倆瞎嚷嚷啥呢?”劉氏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兩個兒子。
朱福來和朱喜來左右看看,微微一就疼得嗷嗷直,搞得劉氏都懷疑兒子是不是裝病躲懶。
但現在最關鍵的不是這個,是顧竹青手打人,無法無天的跟大嫂說的一模一樣。
劉氏換了裳走出屋,正好見從祠堂開大會回來的朱老三,哭著就跑上前去搬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