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傷真心。
祝思嘉如芒刺背,自認為自己的木訥、遲鈍已經傷了晏修不知多回,難道還會繼續傷他?
想再追問李循風,卻被李循風以天機不可泄回絕。
罷了,祝思嘉也不蠢,自然聽得明白李循風所言。
現在的一切並非黃粱一夢,而李循風也並未如所想一心勸向善,這讓很是欣。
放下心,專心想著要如何“順其自然”,才能破解他所言之終局。
……
從純觀下山的隊列中多了李臥雲一人,但護龍衛確實有瞞天過海的本事,祝思嘉等人到半山腰與昭華一行人匯合時,甚至無人發現其中端倪。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路比來時的路還要險,好在無人傷,順利回到山腳。
夕西陲,在外遊玩一整日,耗盡了懷瑾和懷玉的力,兩個團子總算沒在回程路上纏著祝思嘉和晏修。
馬車裏留給他們的,是他們二人的獨時。
許久未活,祝思嘉早已力竭,靠在晏修懷裏困得上下眼皮不停打架,和他說了一會兒話便不爭氣地睡著了。
“天已晚,本宮就先行帶著懷瑾懷玉回公主府。”
“嗯,皇姐慢走。”
晏修和昭華談的聲音把祝思嘉從睡夢中醒。
睜開眼,四周漆黑一片,唯馬車亮著一盞小燈,儼然已快到宵時分。
居然被晏修抱著睡了這麽久?不知道他的手會不會麻。
祝思嘉了眼睛,坐直子給晏修手臂:“你的手麻不麻?怎麽不醒我,明日你還怎麽批奏折……”
晏修:“明日也是清明假,我不用看。”
他靜靜注視著祝思嘉。
早在祝思嘉睡著時,他為了讓睡得能舒服些,就替摘下發飾、鬆掉發髻。
的秀發又順又,稍微一鬆再遇上馬車的顛簸,很快就傾瀉散開,將的小臉擋了大半,出帶著茫然霧氣的一雙眉眼,我見猶憐。
祝思嘉被他盯得不自在,現在還沒回過神,更不會注意措辭,別開臉:“你一直盯著我做什麽?”
這一,正中晏修下懷,直接朝他肖想已久的頰上親了上去,含糊不清道:
“在想,我家蟬蟬怎麽會這麽好看,睡覺的時候好看、說話的時候也好看。”
宮門快關了,都什麽時候了晏修還隻顧著和調?
一想到回去遲了,那些守門軍還要再為他們開一次門,祝思嘉就於心不忍。
祝思嘉雙手抵在他前,刻意隔開他:“咱們快回宮吧,有什麽話回宮再說,你現在這樣,跟街上那些遊手好閑的登徒浪子似的。”
這樣刺激他,他總不會來了吧?
晏修果然移開,皺眉看:“登徒浪子?”
居然拿他和登徒浪子對比,但這樣的比較——他居然很喜歡。
晏修壞笑,想要繼續吃豆腐:“嗯,我就是西京城裏的混世魔王,竟敢以下犯上,非禮當今天子最的人。”
“我不僅要非禮,我還要把帶回我的小破房子裏,金屋藏。”
祝思嘉急得咬了咬他的舌頭:“陛下!臣妾、臣妾不喜歡在外麵這麽……”
他想玩點別的新花樣,犯不著在馬車裏就開始吧?
晏修知道臉皮薄,也知道自己一時鬼迷心竅,忽然就失了理智,他喪氣道:
“對不起,下次不會這樣了。蟬蟬,朕現在心很慌,不知為何,朕今夜就是不想這麽早回宮,隻想盡可能和你多獨一會兒。”
可宮中又沒有洪水猛。
祝思嘉:“陛下在擔心什麽?宮中誰人敢不敬陛下?有陛下陪著遊山玩水,臣妾今天過得很開心,臣妾答應您,回宮過後陛下想玩什麽臣妾都陪您。”
可算是看明白了,哄晏修得像哄小孩子那樣哄,為了配合他的趣,必要時會乖乖演戲。
晏修這才答應:“好,聽你的,早些回宮。”
……
真正邁進宮門,晏修才知今夜那種不安的預從何而來。
張太後竟敢將祝思儀接進宮,甚至給封了婕妤之位!
晏修大發雷霆:“太後塞了六個人進宮還不夠,現在又塞一個祝思儀進宮?太後此舉是何意?莫非是想讓朕退位讓賢?您就這麽喜歡祝思儀,那您怎麽不自己娶了!”
“這麽想坐這個位置,怎麽不在先皇駕崩後自己來坐!現在這般公然挑戰朕的權威,今日敢送人進宮,明日您就敢帶兵宮!”
“傳朕旨意,太後一心禮佛,即刻前往東都白馬寺帶發修行,為國祈福,無詔不得擅返西京。”
提及陳年舊事,張太後心虛地給了晏修一耳,聲道:“一派胡言!”
他竟然失言到這種地步,甚至還想將自己逐出西京!張太後哪兒會知道他的反應會這麽大?
“思儀是你的親表妹,哀家親眼看著你們兩個一起長大,你就算對沒有男之,可你為表兄理應照顧於。”
“所遇皆非良人,如今更是淪為西京笑談,就算你封為郡主又能如何?西京城誰人還敢迎門!”
“你是最後的靠山,你怎麽能這麽冷。”
晏修冷笑道:“天底下何人照顧自己的表妹,竟要照顧到床榻之上?太後以為,朕是那種齷齪小人?”
他不吃,張太後痛徹心扉,淚如泉湧:
“玄之,哀家知道你恨哀家,你這麽小就登上帝位……可哀家當年也是迫不得已,你恨便恨吧,就縱容哀家最後一次用這太後之權。”
忍痛道:“明日,哀家會正式將治理後宮之權,盡數轉給祝思嘉,讓做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可哀家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讓思儀好生在宮中過活,你滿意了嗎?”
晏修:“滿意?人都被你下旨封為熙婕妤廣而告之了,朕還敢有什麽不滿意?你敢為添置封號祝思嘉一等,那朕就封祝思嘉為大秦昭儀,位同副後。”
張太後打斷他:“不可!祝思嘉尚未為你誕下一兒半,能讓管理六宮已是天大的恩寵,你竟然還想讓做昭儀?”
晏修坐在案前,提筆就寫聖旨:“太後若是再多言一句,朕寫完祝昭儀的聖旨,便親自護送您前往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