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金秋月諸事忙碌

35.2% / 51/145

第51章

送走了黃茂林之後,梅香開始在自家桂花樹下打轉。

前些日子家裏收割,實在沒工夫想別的,如今田裏的事總算告一段落。家裏的桂花開了有些日子了,這幾天香味越發濃烈。

往年韓敬平在的時候,還沒到中秋節,梅香就要打桂花的主意。梅香特別喜歡桂花香,今年雖然遲了幾天,也要好生用一用這桂花。

等吃過了早飯,葉氏繼續去菜園忙活。眼見著菜園裏的菜越來越,葉氏急得不得了,越發心伺候菜地。每個集都不能斷了,這是家裏活錢的重要來源。

菜地裏的事不需要大力氣,隻要梅香已經學會了的,葉氏都不讓手。

等葉氏走了,梅香搬來了梯子,架在桂花樹上,讓明朗給扶穩了梯子,提著個籃子爬了上去。

籃子裏有把剪刀,這是廚房用的剪刀,家常用來剖魚和殺的時候用,糙的很,不怕剪壞了刀刃。梅香提前把剪刀刷幹淨,怕粘上腥味。

用剪刀剪了很多桂花枝,除了這樣整枝的,還徒手擼了許多桂花,直接用籃子接著。

等弄好了桂花,把明朗打發去讀書,再把梯子放在門樓裏,開始收拾桂花。

蘭香屁顛屁顛地跟在姐姐後,梅香給聞了下桂花,蘭香立刻瞇起了眼睛,“香,香!”

梅香笑了,“用這個做餅吃好不好?”

蘭香點頭,“吃餅,吃餅。”

梅香預備把這些花用作三種用途,第一個是做餅,第二個是淘洗幹淨,曬幹了,放到枕頭和荷包裏。

正好,預備給黃茂林做個荷包,到時候裏頭做個夾層,夾層裏裝一些桂花。

想到黃茂林一桂花香的樣子,梅香忍不住笑了。

除了這兩樣,那些整枝的,梅香預備拿到街上去賣。也不曉得有沒有人買,鎮上的娘子們都漂亮,家裏都有鋪子,花個一文錢買幾枝桂花應該舍得吧?先不管那麽多,弄好了再說。

梅香帶著妹妹一起,把桂花都收拾好了,該晾曬的晾曬,該淘洗的淘洗。做完了這些之後,又開始給黃茂林做裳了。

今兒都八月十六了,眼瞅著天會越來越涼,做完了這套外頭穿的單,梅香還想給黃茂林做一薄的夾棉裳。

莊戶人家的小子,穿長衫的,幹活不方便。黃茂林平日都是上。梅香手裏的正是上,對襟開,領子那裏用別的布了邊,再盤幾個扣子,腰間係帶。子更好做了,隻要裁好了大小,隻管走線針就是了。

梅香想著黃茂林肯定還會長個子,做裳時留了一點,等明年再給他放一放,也能多穿兩年。

梅香做著裳,又想起了黃茂林早上跟腳的事不住又紅了臉。心暗自嘀咕,這樣子是不是不合規矩?可好像,好像還怪喜歡的。

看到黃茂林每次把頭湊過來跟說的那些話,梅香心裏又

又高興。快十三歲的梅香,原本沒開竅,經不住黃茂林整日花言巧語,漸漸懂得了一些事,知道這是男相好才能說的話。

相好,想到這個詞,梅香的臉更紅了。忽然想到了那一日在韓敬寶窗戶外麵聽到的聲音,難道,難道夫妻之間都會那個樣子?呸呸呸,韓敬寶是個無賴,茂林哥定然不會像他那樣不要臉皮。

梅香覺自己想的太多了,忙把腦袋裏的東西都趕走,正做起裳來。

黃茂林回家後,把剩下的糖糕給了楊氏。

楊氏笑了,“親家母這樣客氣,過個中秋還給我們送吃食。”

黃茂林笑了,“前些日子我總是去韓家,家裏的事都是阿爹阿娘在心。”

楊氏近來對黃茂林越發客氣,“都是實在親戚,搭把手也是應該的。”

黃炎夏正在幹活,了一句,“再過些日子,也該去下聘了。你把該預備的東西預備好了,置辦的厚一些,定要麵麵的。”

楊氏尷尬地笑了笑,“當家的放心吧,樣樣都準備最好的。”

黃茂林聽了喜不自,“有勞阿爹阿娘了。”

楊氏又客氣了兩句。

第二日,梅香堅持要把那些桂花帶上,葉氏笑而不語。這個兒平日太懂事了,忽然這樣流出小孩的喜好,心裏高興,隨折騰。

到了鎮上,梅香先從框子裏拿出棉布包,從裏麵掏出兩塊餅給黃茂林吃,還衝他眨眨眼睛。

黃茂林被這個樣子撥的心裏的,咬了一口餅,頓時覺滿口的桂花香,他也衝梅香眨眨眼睛,兩個人一起低頭笑了。

等黃茂林吃過了餅,回去賣豆腐去了。

梅香就把那桂花擺在菜旁邊,一文錢五枝。誒,沒想到還真有人買。

頭一個來買的就是劉太太,家賣胭脂水就喜歡這些花花朵朵。毫不猶豫買了兩文錢的,梅香還送了一枝。劉太太回去後就找個瓶子了,放在店裏,客人上門聞著香味,心裏也高興。

葉氏看著梅香手裏的兩文錢,笑了,“這花兒賣了,錢都歸你。”

梅香也笑了,“我要錢也沒用,還是給阿娘收著吧。”

葉氏也不和爭,繼續賣菜。

一個上午,梅香帶去的六十枝桂花,隻賣了八文錢,就這,也讓梅香很高興了。家裏的桂花樹,說還能賣幾個集的。

回去後,葉氏放下擔子就忙碌個不停,讓梅香做晌午飯。稻子雖然收完

了,除了上街,葉氏其餘的時間仍舊不得閑。要曬稻穀,還要準備去紅薯了。

今年家裏種了不紅薯呢,和梅香兩個人,說得幹三天,不能再耽誤明朗的功夫了。

家裏喂了四頭豬,到了冬天,豬也吃、人也吃,到時候多的還可以拿到鎮上去賣。

葉氏提前把家裏的地窖檢查了一邊,等打了霜之後,不管是紅薯還是蘿卜,都得放到地窖裏,不然要凍壞了。

前些日子收回來的花

生和芝麻,葉氏都已經收起來了。

吃飯的時候,梅香與葉氏商議,“阿娘,過些日子,咱們要不要榨點花生油和芝麻油?我聽阿爹說,芝麻油香的很,榨起來和油菜籽方法一樣呢。”

葉氏想了想,“芝麻油倒是可以榨,花生油就算了。芝麻油香,可以拌涼菜,過年的時候好賣。那花生油又貴,和菜籽油吃法一個樣,買的人。”

還沒等梅香再說,葉氏打住了的話頭,“暫時別想那麽多了,明兒開始,咱兩個去紅薯,冬天裏沒有紅薯怎麽能行呢。等吃了飯,你趕把茂林的裳做出來,後麵幾天每天點功夫,把黃家的鞋子手帕都做好。”

梅香點頭應了,當天下午,雙手就沒閑過,把那套製好了之後,又把手帕好了,上麵隻簡單繡了幾朵小梅花。WwWx520xs.com

第二天上午,梅香開始跟著葉氏紅薯。紅薯最難的是不能太使勁,一個不小心把紅薯刨爛了就不好了。

娘兒兩個帶了一把鋤頭,一個空擔子。

紅薯地一壟一壟的,葉氏昨兒把旁邊一壟紅薯桿都折了,紮捆,拿到街上去也賣了幾文錢。如今都缺菜,紅薯桿也是道好菜。

葉氏先從這一壟開始,彎下腰,用鋤頭輕輕從邊角開始刨,刨了幾下,就看到了個大飽滿的紅薯。

梅香蹲在旁邊,開始用手紅薯,一個、兩個......那地底下的紅薯串的。

紅薯高產,許多田地的人家就喜歡種這個,冬天也可以做糧食吃。

挖完了一壟地,葉氏帶著梅香先把另外一壟地的紅薯桿尖兒掐了,然後把紅薯藤都了,拿回去可以喂牲口。

一個上午,娘兒兩個了三壟地,挑了好幾挑紅薯回來,紅薯藤子就夠家裏的牲口吃好幾頓了。

晌午的菜自然不了紅薯桿子,菜園裏的菜,葉氏還想留著賣呢。

這樣過了七八天的功夫,葉氏把紅薯都收回來放進了地窖,家裏的稻子也都曬好了。就等著過幾天糧稅了。

這一日,在鎮上。

杜氏今兒來了,隻提了兩個籃子,一籃子菜和一籃子蛋。

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往後,母下蛋也越來越。最近的蛋價格看著上漲,葉氏隻把頭先夏天攢的蛋賣了,最近的蛋都還留著,等天冷了再賣,價錢更好。

杜氏問葉氏,“妹妹,你哥哥讓我問你,你們家裏租出去的田地,租子都收回來了沒?”

葉氏搖頭,“都

是族裏人,我也不好上門催。前兒敬傑跟我說,過幾日就給我了。我們老大家裏倒還是沒靜呢,再等一等,他若還不給我,我就得上門要去了。”

杜氏點頭,“若是他真耍無賴,妹妹托人捎個信給我們。”

葉氏笑了,“多謝大嫂,總是讓娘家人給**心。”

杜氏擺擺手,“嗨,妹妹跟我們客氣個甚,說是幫忙,我們也沒給妹妹一稻草,無非就是去充個人頭罷了。”

還不等葉氏

回話,有人來買菜,葉氏隻得先招呼客人。

葉氏和娘家一起賣菜,上門的顧客並不知道是兩家的,葉氏讓客人隨意挑,等客人走了之後再仔細算賬,從來不含糊。生意上頭,不沾娘家一點便宜,當然,杜氏雖然做生意不如葉氏,也會算賬,自然不會讓小姑子吃虧。這樣賬目清明,倒是一直沒發生過矛盾。

梅香來到大街上後就坐在後頭安安靜靜地等著,有時候黃茂林得空了,就過來問兩句,大部分時候,都是聽葉氏和杜氏說話。

說起收租子,杜氏也不大清楚,葉家的田地都是自己種的,並未假於人手。

等第二天黃茂林賣豆腐路過家門口時,梅香逮著他一通的問,“茂林哥,你們家的田不是也賃出去了?你們收租子是如何收的?往年都是我阿爹收的,敬傑叔也實誠,倒從來沒扯過皮。今年還有我大伯家呢,到時候收租子,需得注意些什麽事?”

黃茂林手,想了想之後回答他,“我聽我阿爹說,就怕人家穀子曬不幹,或者裏頭摻東西。一麻包稻子,上頭的都是好的,誰知道裏頭的怎麽樣呢。你大伯種了你家七畝地,一畝地一百六十斤,也就一千多斤糧食。要是不怕麻煩,自己帶了麻袋過去,把稻子重新裝,這樣就不怕袋子底下摻了旁的東西。新糧和舊糧的價格可不一樣呢!”

梅香點頭,“茂林哥你到時候有沒有空?來幫我們看看。”

黃茂林笑著點頭,“你到時候說一聲,我去給你們衝個人頭。先不說收租子的事,馬上就要糧稅了,你們要怎麽呢?你們是單獨去還是和別人家一起?聽說今年收租子的差役們都到各個鎮上的裏長家裏了,你們家有牛和驢,拉去鎮裏倒是方便。”

梅香搖頭,“我還要問問我阿娘呢,往年我們家都是和二伯還有敬傑叔父家一起的,今年怕還是這樣。”

黃茂林點頭,“我晚上回去問問我阿爹,到時候再跟你細說。”

過了幾日,還不等葉氏去找人,韓敬奇先來了,為了避嫌,還帶著蓮香一起來的。

韓敬奇直接問葉氏,“弟妹,過幾日我要到鎮上糧稅了,弟妹今年還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葉氏忙給他搬凳子,“二哥真是及時雨,我正在發愁要怎麽糧稅呢,您就來了。真是多謝二哥了,我今年還想跟著您一起,有勞您到時候多照應我們。”

韓敬奇點頭,“你去問問敬傑家裏,他家裏沒有牛,你讓他給你拉糧食,到時候家裏的牛和驢都要用上,讓他們爺兒幾個趕車

,你隻管跟著。帶上明朗一起,他如今是戶主了。”

=杰米哒xs

葉氏點頭,“多謝二哥指點,到時候咱們一起去吧。人多,省得差役胡扣稱。”

韓敬奇點頭,看了葉氏一眼,沉默了一會子後又說道,“聽說弟妹家的婿,和鎮上那個巡街的張家黑小子要好?差役們來收糧,這中間許多活都是那些巡街的小子在幫著幹呢。若是有自己

葉氏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後回他,“這個我倒不是很清楚,二哥既問我,明兒我問問茂林。不過,就算真是張家小子在,他能說上的話也不多,中間還有張裏長呢。”

韓敬奇笑了,“也沒指能討什麽巧,就是萬一被差役為難的時候,有個人能多說一句話,也是好的。弟妹不知道,往年我們去糧稅的時候,看到過有人明明是上等的糧食,卻被記為中上。還有人因為老實,一滿鬥糧食,上頭的尖兒堆的老高,差役們踢兩腳,就把尖兒踢掉了,這一下子就去了一二斤。”

葉氏驚道,“竟然有這麽多門道。”

=杰米哒xs

韓敬奇點頭,“可不就是,所以我才問弟妹的。那張家黑小子和張裏長是同族,我們去糧稅,有自己人在,能吃些虧。”

葉氏點頭,“我明兒問問茂林,不過這事兒還請二哥不要說出去,萬一人人都來問,豈不是難為這孩子。”

韓敬奇忙接話道,“這是自然,弟妹隻管放心。”

明朗在一邊陪著,心裏聽得很不是滋味,一個小小的差役,雖然從份上來說不流,卻能如此風,讓百姓們聞之變。

梅香帶著蓮香到自己房裏說悄悄話去了,等韓敬奇和葉氏說定了事,就帶著蓮香一起回去了。

第二天在鎮上,葉氏趁著人問了黃茂林糧稅的事

黃茂林手,“嬸子,發財哥是和我好,但他隻是張裏長的侄孫。不瞞嬸子,能來巡街的,多都和張裏長有些關係。既然二伯這樣問,嬸子哪一天糧稅?我跟著一起來,發財哥到時候定然也是在的。”

葉氏笑了,“那就多勞煩你了。”

黃茂林笑了,“我能出力的地方,嬸子隻管跟我說。”

葉氏問過了正事,黃茂林就拿眼睛去瞟梅香。

葉氏笑著吩咐兒,“梅香,把你給茂林做的東西拿出來。”

=杰米哒xs

梅香笑了,“先吃東西,今兒還是炒飯,沒得別的。”

黃茂林又手,“炒飯也是好的,不瞞你們說,這一年多以來,我天天吃街上的油餅油條,都吃膩了,最近有你們給我帶飯,我總算能好生吃個早飯了。”

梅香發愁,“這飯都要涼了,等冬天到了可怎

麽辦呢?”

黃茂林一邊大口吃飯一邊含糊著對梅香說道,“你莫愁,我前兒得到消息,有人要在街上開麵館了。”

梅香敬奇,“開麵館?家常誰會有錢去買麵吃?一碗麵得不錢吧?”

黃茂林吞下一口飯,“我也是聽說的,咱們這邊雖說離得不遠的地方有道,但這條道不大好走,近來府把這條道重新修了修,聽說以後走這條道的人越來越多。這不,有人聽見風聲就來了。先把麵館開起來,到時

候南來北往的人路過,誰不想吃口熱乎的呢!”

梅香剛開始跟著高興,又問他,“那你以後天天早上去麵館吃麵?”

黃茂林繼續吃飯,“得看看價格,要是太貴了也不能去吃。”

梅香想了想,“若不是太貴,你還是去吃吧,別壞了肚子。”

黃茂林正吃著飯,忽然低聲對梅香說道,“真修了道,以後客商多了,機會也多呀。”

梅香眼睛發亮,“茂林哥,你想要作甚?”

黃茂林笑了,“嗨,我就是個磨豆腐的,還能作甚,到時候再說吧。”

等他吃完了飯,梅香拿出個布包,拆開了給他看,“這是給你做的一裳,裏麵有三雙鞋,你的一雙,還有大伯大娘一人一雙,兩個荷包,你和你弟弟一人一個,繡鬆樹的是你的,繡竹子的是你弟弟的,還有一條帕子,是給你妹妹的。我手藝不大好,你別嫌棄。”

黃茂林喜得直手,“這真是,我一線沒出,倒得了這麽多東西。”

梅香又把布包係好,遞給他,“都是我該做的,你拿去吧,等會子買豆腐的人多了,你快去吧。”

黃茂林吃飽喝足,又拿了一堆東西回到對麵去了。

張老爹笑嗬嗬的,“茂林呀,這才幾天,就穿上媳婦做的裳了。”

黃茂林撓撓頭,“張老爹,什麽都瞞不過您老的眼。”

張老爹笑了,“這樣才對嘛,你對我好我對你好,兩好才能的好。你手裏要是有閑錢,給人家姑娘扯些布,也算回禮,別總是買吃的,姑娘家家的吃太多長胖了不好看。”

黃茂林反駁他,“張老爹您可不實誠,我看張大娘不胖得很。”

張老爹抬就要踢他屁,“放狗屁,你大娘哪裏胖了。”

黃茂林哈哈笑著跑到自己攤子上去了。

晌午回家,黃茂林把梅香做的東西都給了楊氏。

楊氏仔細看了看,也忍不住點頭,“這丫頭的針線活真沒的說,還不滿十三周歲呢,針腳這樣細。”

楊氏又鞋底,謔,真厚實。楊氏有些訕訕的,這鞋底,比給黃茂林納的鞋底,可厚了不

黃炎夏一邊吃飯一邊吩咐楊氏,“明兒你先去扯些布,給茂林送到韓家去,算是給媳婦的,不算在聘禮裏頭。”

楊氏笑了,“是呢,定下的媳婦,按規矩得給新媳婦先做兩裳的。”

黃茂林試探著對楊氏說道,“阿娘,梅香說阿娘整日家

裏家外的忙活,還要照看弟弟妹妹。要是忙不過來,以後我的裳鞋,給做也行。”

楊氏愣住了,黃炎夏反應快,打圓場道,“媳婦孝敬你呢,怕你做婆母的累著了。”

楊氏立刻找著了臺階,笑著回答黃茂林,“那好呢,我有時候忙狠了,都是給淑嫻做的。淑嫻畢竟還小,針線活做得比梅香差了一大截,要是梅香能分擔一些,我可算提前到媳婦的福了。”

黃茂林笑了,“妹妹還小呢,

以後定然也是不差的。”

楊氏點頭,“可不就是,以後要多跟嫂子們學一學。唉,可惜梅香太小了,真想讓早些嫁過來。”

楊氏心裏不大痛快,給黃茂林做針線,就算沒有盡十分的心,也是費了心的,如今韓家丫頭二話不說就要把活兒接過去,外人不曉得的,還以為做後娘的刻薄繼子了。

最重要的事,黃茂林的一應衫鞋不讓做了,了一份進項。黃炎夏對這個大兒子舍得,每年都要做幾裳,哪回扯布楊氏不從中間摳一些,蚊子再小也是呢。

不高興也沒辦法,黃茂林既然這樣跟說,就是不想讓幹了,也就放手,以後路還長著呢,我還能被個丫頭片子拿住了。

黃炎夏聽見了,就對黃茂林說道,“既這麽著,我把你今年冬□□衫的布料錢都給你,你自己讓你媳婦給你做。”

楊氏聽了又疼,黃炎夏雖然不知道布料好壞,但每年大兒子花了多錢他心裏都有譜,若按照原來的價錢給,布料還是原來的布料,這小子還能落下一些結餘,這本來都是的錢啊!

不管楊氏心裏如何想,臉上仍舊笑地誇讚梅香賢惠。

第二天,黃茂林去韓家崗,先把冬日的料子錢給了梅香,“到時候我給你帶些棉花過來,我去年的襖子短了,你給我接一截。”

梅香笑著點頭,“我阿娘說了,四天後去糧稅,你要是有功夫,勞煩你跟我們一起去吧。”

黃茂林點頭,“明兒到鎮上,我再跟嬸子細說。”

說完,黃茂林賊頭賊腦地看了看四周,明朗和明盛牽著牛和驢一起出去了,蘭香還在呼呼大睡呢。大門關著的,就他們兩個在門樓裏。

黃茂林把頭低著蹭過去,額頭離梅香的額頭也就一指寬的距離。

梅香嚇了一跳,就要往邊上躲。

黃茂林一把拉住,用雙手捉住的雙肩,大著膽子用額頭抵住的額頭,“梅香,我可想你了。”

梅香的臉頓時紅,“胡說,昨兒不才見過的。”

黃茂林看著的眼睛,“我,我想時時刻刻都跟你在一起。”

梅香把臉扭到一邊,“快些住,不許說這樣的話,沒個正經樣。”

黃茂林又把的頭掰正,“這哪裏不正經了,都是正經話。”

梅香頓時又又急,“你再胡說,我打你了。”

黃茂林嘿嘿笑了,“你才不會打我的,你舍不得。”

梅香頓時睜圓了眼睛,抬起手在他肋骨下到一塊,狠狠擰了一下。

黃茂林疼的直喚,“哎呦哎呦,怎地這般狠心。”

梅香趁機躲到一邊去了,又轉跑進廚房,給他拿了些吃的放在豆腐板上,“你快些去賣豆腐!”

黃茂林不再裝相,給梅香留下三張千豆腐,瞇著眼衝梅香笑了笑,挑著擔子走了。

到了糧稅那一天,葉氏起的很早,匆匆做了飯吃,提前把牛和驢

都喂飽了,又把糧食都裝到了車上,韓敬傑帶著大兒子和二兒子一起來了。

“三嫂,你都裝好了。”

葉氏點頭,“是呢,咱們去早些吧。”說完,葉氏帶好東西,囑咐過梅香看好家裏,帶著明朗一起跟著車隊一起走了。

這去糧稅,若是人多,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呢。葉氏帶足了水,早上還做了一個又大又厚的鍋盔,裏麵還加了蔥花和鹽,全部切塊,給梅香留了三塊,其餘都帶走了。

韓敬傑家裏地的糧稅也,就搭著葉氏的車一起送到鎮上。梅香家二十多畝地,的稅也不,好在朝廷糧稅並不高。時下規矩,地主把田地賃給人種,佃戶除了給地主家的租子,其餘糧稅並不過問,全由主家負責。

梅香家的田一畝地種稻子隻能產出三百多斤,韓敬傑給梅香家裏一百八十斤,自己落下一半的樣子。

這是給同族人種,租子收的沒有那麽高,若是賃給外族人,怕是得兩百斤朝上的租子了。

韓敬奇家裏也有牛,他帶著韓明輝趕著自家的車,梅香家的車有汗敬傑照看,韓敬奇放心的很。

剛過了青石河沒多遠,遇到了迎頭而來的黃茂林。他與前麵的韓敬奇等人打過招呼之後,就到後麵陪著葉氏和明朗。

黃茂林悄悄和葉氏說道,“嬸子,今兒發財哥正好在呢。”

葉氏笑了,“今兒有勞你了。”

前麵牛車和驢車慢慢地走,他們幾個在後頭跟著。等到了鎮上糧稅的地方,已經來了不人了。

張裏長和王裏長都在,縣衙裏來的衙役都在,不有衙役,還來了個書吏。一年兩季的糧稅是朝廷的大事,縣太爺把錢糧師爺和縣衙六房的書吏們都派到各個鎮上,再三代,務必要辦妥此事。

平安鎮來的是戶房書吏,姓宋。宋書吏坐在那裏不說話,任由兩名衙役和兩位裏長在那裏忙活。

衙役給來稅的人都發了號牌,一家一家來。查看糧食、稱重、記錄,各家有多田地,裏正那裏都有記錄,該糧稅一清二楚。

韓家崗今兒除了韓敬奇三家,還有別的兩家,眾人都耐心等候。

黃茂林跑到前頭去打聽了,回來跟葉氏等人說道,“二伯,嬸子,前頭還有十六七家呢,咱們至得等大半個時辰。”

韓敬奇點頭,“不急,咱們慢慢等。”

等到了韓家人糧時,韓敬奇打頭,然後是葉氏帶著明朗。

葉氏頭一回

幹這活兒,有些忐忑,明朗走到葉氏前頭,帶著自家的號牌去了。

那衙役見他一個小孩子,不免有些輕視。等汗敬傑幫著把糧食抬了過來後,衙役就開始挑挑揀揀。

王裏長管著韓家崗那一片,見到明朗,不免和宋書吏說了幾句韓家的事。王裏長曉得那些衙役全靠這個時候多扣秤來盤剝百姓,但衙役吃飽後走了,挨罵的就是他了。韓家丫頭聽說野蠻的很,若是惹急了,回頭冷子到他家報複,他可吃不起。

張裏長在一邊聽到了,也跟著說了兩句。鎮上這一片歸張裏長管,韓家母正經幹營生,從不鬧事,且黃茂林托張發財在張裏長麵前說好話,張裏長答應了,若是被為難,好歹照看一些。

書吏們都是明白人,凡是裏長們能幫著說兩句的,自然是不能盤剝狠了,把裏長們往死裏得罪也不行。宋書吏笑了笑,“既然家裏讀書郎多,必定是實誠人家。”

他又高聲對正在挑揀的衙役說道,“小王,快一些,莫要磨蹭。”

衙役一聽就明白了,這是讓他不要存心為難,立刻又換了口氣,“雖然病多,好在幹淨,也曬幹了,算中上等吧。”

葉氏忙向衙役道謝,能算中山,就算很好的了。

等三家人都過了糧稅,都快到晌午飯時刻了。葉氏往黃茂林手裏塞了兩塊鍋盔,又倒了杯水給他喝,然後打發他回家去了,自己跟著韓敬奇等人一起往韓家崗回去了。

忙活一上午,眾人肚子裏都空空的。葉氏拿出鍋盔,一家送幾塊,剩下兩三塊和明朗就著已經涼掉的水吃了,墊墊肚子。

又過了兩天,黃茂林家裏也了糧稅。完糧稅,今年的大事算是完了。對別人家來說,總算能歇歇,對黃家來說,即將又要辦一件大事,那就是去韓家下聘禮。

黃炎夏給了楊氏一部分銀子,讓買料子、糕點之類的東西,其餘牲口幹貨之類的,黃炎夏自己預備。

楊氏才吃了虧,這回不敢妄,認認真真置辦各聘禮。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複工了,過上了和葉氏母一樣忙碌又充實的日子。白天工作、寫文,晚上回家後帶娃。

春天來啦,等疫過了,可以去郊遊了。

祝親親們生活愉快~~,,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m..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您提供大神青雲上的賣油娘與豆腐郎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