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春情盛槐花餅香

39.3% / 57/145

第57章

早春時節,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漸漸的,地麵的草都長出來了,楊柳樹也打苞了,連路邊的小野花都爭相開放。

田地裏的麥子和油菜都拚命地漲,葉氏也帶著兒用心地打理菜園和上街擺攤。明朗知道自己很快又要到鎮上讀書去了,越發用功。到了鎮上,若是和別人差距太大,可不丟人。

他不自己努力,連弟弟的功課也一起抓。

黃茂林的日子一一如既往地忙碌充實,磨豆腐的功夫他不說嫻,至每個環節都能自己單獨幹了。

這些日子,他覺自己吃得更多,個子長的也快,力氣也變大了很多,連說話的聲音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張發財笑話他長大了,可以娶媳婦了。黃茂林聽了後心裏暗自高興,他越長大,能幹的事越多,不能減輕阿爹的負擔,還能幫梅香幹更多的活。

至於娶媳婦,咳咳,黃茂林現在不敢想,最多是偶爾半夜爬起來洗裏

倒是梅香,過了個生之後,忽然開始條長個子。的眉眼越發秀氣,下上的小沒了,腰肢越發細了,頭發越長越烏黑,最讓不好意思的是,作疼,抬手抬高了,都能扯著那裏。梅香又害怕又害,怕的是以為自己得病了,得是這地方怎麽好意思跟人說。

最後,還是葉氏覺得兒長大了,說了許多事,梅香這才放下心來。

眼見著兒的姿一天比一天婀娜,葉氏開始盯著黃茂林。婿那眼睛整天粘在上,葉氏也年過,如何不懂。讓梅香做裳時把尺寸放一放,做寬大一些。梅香以為是為了做活方便,聽話地應下了。

黃炎夏眼見著大兒子一天比一天能幹,心裏很是欣,街上的事,他基本不過問了,全憑兒子做主。

一晃眼,又到了清明節。

清明是大日子,這一日,韓家所有子孫都要到墳山上給祖宗掃墓。

所謂掃墓,不是上供燒紙這麽簡單的,還要把墳墓重新圓一圓,上麵的土拍一些,防止蛇蟲鼠蟻把土掏空,同時也可以防止雨天時上麵的土流失。

葉氏帶著兒把韓敬平的墳墓仔細整理了,添了些土,再把上麵的雜草都除掉。

整理過了墳墓,仍舊是燒紙。葉氏總擔心韓敬平在司裏委屈,像他這樣年紀輕輕橫死的,怕要被人欺負。那小鬼都是見錢眼開,多給當家的燒些錢紙,他也能好過一些。

葉氏這回買了整整兩摞的錢紙,明朗在家打了個把時辰才弄好。

祭拜過了先人,再就是活人的日子了。

早上起來的時候,葉氏就往門框子上了柳條,還去外麵砍了蒿草,今兒要做蒿子饃饃,還要吃韭菜炒蛋。

掃過墓回來後,葉氏就帶著梅香一起理蒿草,擇裏頭幹淨鮮的,用熱水焯過了,和鹹一起剁碎,加上一些別的輔料,攪了一盆餡兒。

然後

把發好的麵切小塊,每一塊搟個薄圓餅,包大餃子。

包好了後上鍋蒸,這一鍋蒸了,下一鍋包好了,又炒了一大盤子韭菜炒蛋。

今兒各家的吃食都一個樣,倒不用相互贈送。

蒿子饃饃咬一口,滿清香,蒿草香味和鹹香味混合在一起,讓人忍不住吃了一口還想再吃一口。

才吃了晌午飯,葉氏立刻去西院查看那幾隻正在抱窩的母,給它們喂了食和水,又悄悄退出來了。

前些日子,天漸漸暖和了,梅香家的幾隻老母開始一天一個蛋。因為要孵小,葉氏留了一隻亮看起來最排場的大公配種。

們下了一陣子蛋之後,其中三隻母忽然變得不思飲食,各自找了地方趴窩不。葉氏知道,它們想抱窩了。

葉氏帶著梅香,把家裏所有蛋都拿了出來,在院子裏對著太挑種蛋。

娘兒兩個一起,挑了五十個種蛋。

葉氏在柴火棚子的最裏麵做了三個窩,往每個窩裏頭放了十幾個蛋,把到抱窩的三隻老母都抱了過去。

抱窩的老母好逮的很,本來它們還抗議,見到一窩的蛋後,立刻就趴到上麵不了,小心翼翼地照顧那些蛋,攆都攆不走。

葉氏靜心伺候幾隻母,除了梅香,不讓三個小的靠近,特別是小花點,堅決不允許它去柴火棚那邊。已經過了七八天了,再有個十幾日,小們都能出殼了。

這些事,葉氏一樣樣慢慢教給兒,以後去了婆家,若是不懂這些,豈不是要被楊氏那婆娘笑話。

葉氏雖然心並不把楊氏當回事,但那畢竟是兒明麵上的婆母,至兒樣樣都要做的妥當,這樣才不會被輕視。

白日漸長,氣候漸暖。

三隻母先後抱出了一窩小,五十隻蛋,共出了四十六隻小。剛出殼的小黃的,有母心照顧,小們整日正在西院裏歡快地跑來跑去。

田裏的麥子越長越高,忽然就結了穗,顆粒越來越飽滿,漸漸從青變黃,最後變滿地金黃。

油菜從剛開始青苗,呼啦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然後紛紛開了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像是給大地穿上了花裳一樣,蜂嗡嗡地到飛,飛了一些日子後,油菜花忽然都變了菜籽莢,剛開始也是青的,漸漸也都變了黃

油菜比麥子先幾天,葉氏因為家裏開著油坊,每年要收許多菜籽,

故而家裏就沒有種菜籽,除了菜園,所有的田地都種的麥子。

這次收割,梅香上一點傷都沒有,且覺自己又大了一歲,經過這近一年的曆練,已經能夠很好地使用自己的力氣。

想到去年割稻子時葉氏的忙碌和疲憊,這一次,梅香衝到了葉氏的前頭。

黃茂林這些日子又開始隔天來幫忙,磨鐮刀、草繩、幫著榨油,都說一個婿半個兒,葉氏這個婿,比韓明全那樣整個的兒子都中用。

韓家開鐮割麥子那一天,黃茂林賣過豆腐後連家都沒回,把擔子放在韓家,梅香給他盛了一大碗炒飯,幾個人吃了飯之後,一起到田裏割麥子去了。

明朗本來也要去,梅香攔住了他,“再有幾日,你就要去秦先生家裏去了。這會子趕把功課都溫習好,田裏有我呢,你不用心,好生讀書。”

葉氏如今再沒有了去年那樣的惶恐,有婿在,也不在乎明朗去割的那點麥子,遂同意了梅香的意見。

梅香既然挑了大頭,做飯的任務又落到了葉氏頭上。等晌午太快到頭頂的時候,葉氏回去做飯去了,梅香和黃茂林仍舊低頭割麥子。

黃茂林作嫻,但梅香耐力持久,兩個人各自開了一行,有時候你跑到我前頭,有時候我又反超了你。每次相遇的時候,二人都相視而笑。

農忙是大事,黃茂林也不顧上逗梅香。笑過了之後,仍舊低頭幹活。

兩個孩子幹活累,葉氏夥食準備的也好。過年時的臘還剩有十來斤呢,夠這個農忙季了。

菜園裏萵筍蒜苗什麽的都有,葉氏給兩個孩子一人帶了一大碗飯,還有一大碗湯。

一邊吃飯一邊往兩個孩子碗裏夾菜,“你們都在長子呢,又幹這麽重的活兒,多吃些。”

梅香一邊吃飯一邊對黃茂林說道,“茂林哥,你吃了飯就回去吧,這裏有我呢。”

黃茂林笑了,“自從你手好了之後,我想給你幫忙都找不到由頭了。”

梅香也笑了,“你家裏事也多,我暫時還能幹的過來。”

黃茂林又問,“嬸子,明兒您上街不?”

還沒等葉氏回答,梅香先回答他了,“阿娘,明兒我把您送到街上,我先回來割麥子,您賣過了菜回來做飯就行。”

葉氏笑了,“好,都聽你的,如今你當家,你怎麽安排我怎麽做。”

葉氏知道兒能幹,也就不和爭。上街這等拋頭臉的事,若不是去年梅香傷了手不能下田,真不放心兒一個人在街上。

梅香嘿嘿笑了。

葉氏又囑咐,“等會子帽子上的手巾搭好,別曬著了。”

梅香點頭,如今也怕曬呢,曬黑了不好看。以前倒不在意這些,如今忽然知道醜了,越發不肯曬一點太,不管去哪裏都要戴帽子。

三人吃了飯之後,葉氏把黃茂林打發回去了,和兒一起下田割麥子。

這次割麥子,因梅香的傷已經好了

,葉氏就拒絕了韓明文等人的幫忙,隻有韓敬傑和韓敬奇的幫忙沒有拒絕。

割麥子、挑麥子、上垛,這些梅香都在行,隻有從來沒幹過。麥子割好了,挑到道場上後,就等於完了一半了。

葉氏不想再麻煩娘家人,自己帶著梅香,牽著牛,拉著石滾,一場一場把麥子都了粒。韓敬傑全指用梅香家的牛拉石滾,故而每天都會來幫著幹一會兒,指點母兩個幹活。

等麥子收回來之後,還

沒曬好,就到了韓敬平的周年日。

這一天,正是背集,葉氏提前代黃茂林讓他不要過來。黃茂林知道這一日是丈人周年,他不是韓家人,不好去摻和,就留在了家裏。

葉氏並不想大大辦,帶著孩子們到韓敬平的墳前,讓孩子們磕頭燒紙,明朗也讀了幾年書,給韓敬平寫了篇祭文,在墳前讀了,然後燒化給他。

葉氏這回沒有嚎啕大哭,隻抹了幾次眼淚,聽著兒子念聽不懂的祭文,心裏很高興。當家的,你看,孩子們都好的很呢。麥子收回來了,過幾日就要開始收油菜籽了。咱們家的生計,和你在世時一樣。你雖然滿周年了,但一定要記得等著我。我多給你送些錢,你把那小鬼們都招呼好,等一等再投胎也使得。聽說司一天人間一年,你等我個把月就可以了。

祭拜完了韓敬平,娘兒幾個回家去了。

進了家門後,葉氏把孩子們上一些象征重孝的白布條都去了,算是正式出了一年重孝。

娘兒幾個悄悄地辦了韓敬平的周年,日子仍舊不聲不響地往前趕。

兩日後,明朗兄弟正式要去鎮上讀書了,黃茂林一大早也過來了。

葉氏給兩個兒子換上了新裳和鞋,親自送他們到秦先生家去,還帶上了今年的束脩。

因葉氏是個寡婦,到了秦家後,明朗兄弟二人自去找秦先生,秦太太親自招呼了葉氏。

葉氏給秦太太見了禮,“秦太太好,兩個孩子以後又要麻煩您照顧了。”

秦太太笑著給倒了杯茶,“韓太太客氣了,兩個孩子都懂事的很,在學堂裏從來不搗。”

秦太太說完,又讓旁邊的兒給葉氏見禮。

秦太太有兩兒一,兩個兒子大一些,跟著秦先生讀書,這個兒最小,才九歲,整日跟著秦太太,也認識幾個字。

秦姑娘小名玉茗,斯斯文文的,給葉氏見過禮之後就坐在了一邊,葉氏高興地把玉茗一頓的誇讚。

兩個婦人客氣了許久之後,葉氏從懷裏掏出個紅布包,放到桌子上,“這是兩個孩子這一年的束脩和每日晌午的茶飯錢,請秦太太查看。”

因秦先生是讀書人,不好和學生的父母論及錢財,這等事都是秦太太在打理。

秦太太見到葉氏的紅布包,笑了,“兩個孩子去年了一年的束脩,隻讀了三四個月的書,今年這又缺了三四個月的,我們怎能都按一整年收。”

說完,秦太太打開布包,把裏頭的銀子拿出一半

塞到葉氏手裏,“我們隻收一半,剩下的韓太太帶回去。我們當家的最好個清名,我要是多收了,他定要跟我囉嗦的。”

葉氏聽這樣說,隻得把那一半銀兩收了起來,“我們家離得遠,晌午兩個孩子回不去,還請秦太太多為照看。”

秦太太笑著點頭,“韓太太放心,晌午飯是我親自準備的,每日都有葷有素。”

葉氏忙解釋道,“秦太太做事,我們哪裏有不放心的。隻是他們還小,若是哪裏做的不

對,還請先生太太多為管教。”

秦太太知道寡婦家家的把孩子看得比常人重,拍拍的手,“韓太太放心,我們當家的說兩個孩子讀書有天分。您再辛苦幾年,等他們大了,就輕鬆多了。”

葉氏笑著點頭,“都是先生教導的好,有先生和太太在,我再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兩人互相客氣了許久,葉氏獨自回去了。

梅香在家裏帶著妹妹,和黃茂林一起,把西院的柴火搬出來劈開。

冬天砍柴時,好多木柴都是截斷了,但並未劈開。收麥子之前,葉氏帶著梅香劈了許多,但還剩一些。

今兒葉氏不在,梅香就和黃茂林一起劈剩下的柴火。黃茂林抱柴火,隻管劈。

剛開始用斧頭的時候,梅香好懸沒砸到腳。練了幾天後,漸漸得心應手,現在劈的又快又好。

過了一會子後,黃茂林搶過他手裏的斧頭,“你歇會兒,我來吧。”

梅香額頭的汗,“累倒不累,就是幹久了容易出汗。”

黃茂林一斧子下去把一截木頭劈兩半,“可不就是,天很快就會熱了。趁著這陣子太好,這些柴火都要再曬一曬。”

梅香去屋裏倒了兩杯水,拿了幾塊油炸鍋過來吃。蘭香一邊走一邊吃,跟在姐姐後顛顛地跑,小花點也跟在後,饞得直喚。

梅香遞給黃茂林一塊鍋,“坐下歇會子吧,後麵我慢慢劈。”

兩個人坐在了旁邊的小凳子上,蘭香看了看,搬了個小板凳,坐到二人中間,左邊看看姐姐,右邊看看姐夫,然後一邊啃鍋一邊笑。

梅香的小揪揪,“別吃多了,油炸出來的,怕膩著。”

黃茂林笑了,“哪裏管的住自己,你一些,就沒得吃了。”

梅香笑了,“總是要,我又舍不得不給。”

黃茂林心裏忍不住嘀咕,可不就是,你家常跟我提什麽要求,我又哪裏舍得回絕你。可見是鹵水點豆腐一降一,你轄製住了我,如今也要被你妹妹轄製。

他心裏嘀咕歸嘀咕,上一個字也沒說,隻是笑著把蘭香角的鍋碎屑清理了。

自從二人定親,黃茂林恨不得整天長在韓家。蘭香與他漸漸悉,也不再怕他。黃茂林小時候帶過弟弟妹妹,對小娃兒特別有耐心,時常抱著蘭香舉高高,或者學小麻雀飛飛。

小娃兒就是人來瘋,誰陪瘋鬧就跟誰親。眼見著姐姐和姐夫坐在一起

非要到中間坐。

蘭香已經四歲了,說話已經很利索了。但子像葉氏,比較斂,話也不是很多。

三個人一起吃了些鍋,又喝了兩口熱水。

二人很快又把剩下的柴劈了一部分,都擺在西院裏曬太

劈了些柴之後,梅香見時辰還早,葉氏又沒回來,就想出門去了。

低頭和黃茂林商量,“茂林哥,咱們去打些槐花回來吃好不好?”

黃茂林見兩眼亮亮的,頓時心裏的能滴出水來,也輕聲笑著回答,“好呀,我看青石河旁邊有好幾棵槐花樹呢,你拿著籃子,我爬上去摘。摘了花回來,咱們做餅吃。”

梅香瞇起了眼睛,“那你爬樹的時候小心一些。”

黃茂林也瞇著眼睛笑,還趁機用額頭抵了一下的額頭,“你放心吧,我從小就跟著發財哥學爬樹,利索的很。槐花餅好吃是好吃,就是有些費油呢。”

梅香歪著頭看他,“我隻在餅的兩麵稍微抹一點油,你給我燒火,火燒的小一些,慢慢煎的兩麵焦黃就行。蘭香還小呢,我阿娘家常就沒斷了的零。去街上買點心太貴了,都是自己做。做這個餅,比油炸鍋省油多啦。”

黃茂林吃吃笑了,“以後你去了我們家,我們家沒有油坊,你不能炸東西吃了怎麽辦?”

梅香紅了紅臉,抬起下對他說道,“那我就抄了你的私房錢,去街上買點心吃。”

黃茂林見抬起白的小下神采飛揚的小模樣,心裏的,飛快地抬手了一把的下頦。

梅香被驚到,立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好好說話,不許腳。”

“好好,我不了。我的私房都給你,不用你抄。”黃茂林收回了手。

梅香斜眼看了他一眼,“咱們去打槐花吧。”

蘭香在一邊早就等不及了,“姐姐,姐姐,打槐花,吃餅。”

黃茂林一把抱起蘭香,和梅香一起一前一後往正遠走。

=杰米哒xs

梅香找了個籃子,裏頭裝了廚房的剪刀。

二人鎖上了門,一起往青石河那邊去了。=杰米哒xs

路上遇到不族人,大家都認識黃茂林,彼此都客氣地打了招呼。

如黃茂林這樣,媳婦還沒過門整日往丈人家跑的,比較見。但鑒於梅香家裏沒有年男丁,黃茂林雖然年紀也不大,卻時常過來幫著幹活。時間一久,大家都習慣了,仿佛他就該天天過來似的。

今兒天氣特別好,所有人都已經換上了單薄的裳,暖風吹的人渾都懶洋洋的。青石河岸早就綠意盎然,各種鳥兒在枝頭個不停。

到了地方後,二人找了棵比較好爬的槐樹,黃茂林帶上剪刀,蹭蹭兩下就上去了。

梅香止不住地提醒他,“抓牢了,別摔著

。”

黃茂林在上頭迅速將槐花一枝一枝地往下扔,梅香蹲下就開始撿槐花。

兩個人齊手,很快就弄了半籃子的槐花。

“茂林哥,夠了,要不了太多。”梅香在樹底下喊。

黃茂林聽到後,蹭蹭蹭下來了,二人又帶著蘭香一起回去了。

梅香找了兩個小板凳,和黃茂林坐下一起收拾槐花。

那花開得已經炸開了的不要,說明已經老了;花苞太小了的

也不要,怕味道不好。隻挑那不大不小,且上頭幹淨的。

半籃子槐花,最後隻檢出一大碗。

梅香把槐花洗幹淨了,找出一個大湯盆,往裏頭倒上一些麵,再把槐花倒進去,加水後用手抓糊糊,加一些鹽放裏頭。

梅香把鍋洗幹淨了,讓黃茂林燒火,放一些菜籽油,等油剛剛燒熱的時候,用手團了一個麵糊糊團,扁後放到鍋裏,很快再放第二個、第三個......

梅香加油加的,小火慢慢煎,很快,底下那一麵就兩麵金黃了。梅香用筷子把餅都翻了個麵,繼續煎。

蘭香搬著小板凳坐在一邊,早就饞的口水直流。

黃茂林看著梅香在灶上忙碌個不停,走的過程中繡著石榴花的擺一直在飛舞,他覺心裏異常

這大概就是過日子吧,以後等了親,每天都會是這樣,他燒火,做飯。他又看了一眼蘭香,到時候,還會有幾個小娃兒,日子熱熱鬧鬧的,多讓人向往啊。

黃茂林麵帶微笑地暢想著以後的好日子,冷不丁地,眼前忽然出現一雙筷子,夾了一小塊槐花餅。

“你嚐一口。”梅香送到他邊,黃茂林立刻一口吞下了,嚼了兩下,頓時裏香得不得了。

鍋裏的餅已經起來了,梅香用菜盆裝了起來,把剩下的麵糊糊又煎了一鍋。

找了兩個小碗,給蘭香裝了一個,讓自己慢慢吃,自己裝了一個,用筷子夾碎了,自己吃一口,喂黃茂林吃一口。

梅香本來還想喂妹妹吃的,但蘭香如今主見強的很,不許別人喂飯,什麽都要自己吃。

槐花餅煎的又香又脆,吃起來滿口留香。

正吃著餅,葉氏回來了。

才到廚房門口,葉氏就笑了,“你們又在做什麽好吃的?”

梅香立刻起給葉氏裝了一個餅,“阿娘,我們去打的槐花做的餅,剛出鍋的,可好吃了,您快嚐嚐。”

黃茂林也起給葉氏搬了個小板凳。

“這麽饞的丫頭,以後去了婆家可怎麽辦喲!”葉氏接過碗,坐在小板凳上吃了起來。

黃茂林笑了,“嬸子放心,我們家也時常做東西吃的。”

葉氏給蘭香喂了一口餅,“你們家厚道,又殷實,我自然是放心的。你們不曉得,外頭好多人家養兒,就怕養饞了,以後不好說婆家。好在我們家裏開著油坊,家常也沒虧著們幾個的,可不就養出了兩個饞丫頭。梅香還㊣ωWW.メ伍2⓪メS.С○м҈

好,如今說給你們家了,我再不用擔心的。我們小蘭香這麽饞,以後說不到婆家可怎麽辦喲。是不是呀乖乖?”

葉氏摟起蘭香親了一口,蘭香嘿嘿笑了繼續吃餅,哪裏聽得懂那些,隻曉得餅好吃是真的。

黃茂林笑著打圓場,“等以後蘭香大了,哥哥們都頂門立戶了,說個好婆家再不是難題。嬸子今兒去了可順利?”

葉氏點頭,“我把束脩給了秦太太,秦太太隻收了一半,說是去年隻上了個年

頭,今年也了幾個月,不能都要,我也就沒客氣。”

黃茂林又問,“以後早晨上學要去得早,下午回來的遲,要是熱天也就罷了,天長。冷天可怎麽辦呢。”

葉氏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以前韓敬平每日接送兩個孩子,韓敬平不在了,如今要怎麽辦呢。

黃茂林看出了葉氏的為難,“嬸子,以後逢集的時候,讓他們兄弟跟著您一起走,下午我去接他們回來。背集的早上,您再辛苦辛苦,送一送他們,下午我去接他們。”

葉氏忙拒絕,“那哪裏能,若是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天長日久的,不能總是讓你跑去接送。再說了,明朗都十一歲了,也不小了。等過幾個月,他過了生,又大一歲。到時候讓他自己走也使得,這一路都是大路,且方莊那裏也有個娃,到時候他們約著一起走,倒不用怕。”

黃茂林點頭,“若是需要的時候,嬸子隻管跟我說。”

葉氏笑了,“先不說那些了,一人吃一塊餅也就罷了,留著肚子吃晌午飯吧。梅香,把這餅給茂林帶一些回去,給你弟弟妹妹嚐一嚐。”

=杰米哒xs

梅香又問,“阿娘,秦先生家裏怎麽不讓孩子們住下呢,整日這樣跑來跑去,多累。”

葉氏搖頭,“先生的安排,自然有先生的道理,我們照著做就是了。”

夜裏,明朗回來的時候天都黑了。

他放下書箱後就坐下吃飯,學堂裏飯食雖然也是有葷有素,但哪裏有家裏的飯菜香。

葉氏忙著給兩個兒子夾菜,“明天早上跟我們一起去,以後每天我接送你們。”

明朗立刻搖頭,“阿娘,不用接送,我都多大了。出了青石橋沒多遠,我就可以上方孝俊一起,我們三個一起走,不用怕。”

葉氏知道方孝俊,那孩子比明朗還大一歲,是個斯文的年郎。

聽見兒子這樣說,也就不再說話。

明朗吃了幾口飯之後,又跟家人解釋,“阿娘,讀書哪裏能不吃些苦頭呢。先生家裏房舍也不,但一直沒讓我們住下,就是想讓我們多經曆一些路上的風雨,打熬打熬筋骨,磨煉一下意誌。若連這些苦頭都吃不了,以後科舉考試外赴做,更多的煎熬還在等著我們,豈不更不住。”

葉氏聽的直點頭,“果然,還是秦先生有眼。”

梅香也豁然開朗,“既這麽著,那你以後就自己來去了。明盛,記得要聽哥哥的話。”

明盛把臉從碗裏抬起來,笑著嗯了一聲。

1/>作者有話要說:作者也準備過一陣子去買些槐花回來做餅吃,好香的呀~~

謝在2020-03-1712:40:14~2020-03-1810:55: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在在1個;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小太是大吃貨5瓶;墨琪3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您提供大神青雲上的賣油娘與豆腐郎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