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以太子正妃之位求娶

50% / 62/124

一路趕到蕭家軍營的溫擇,已換上夜行索到營地外圍。

看著不遠的一隊巡邏隊,拉上脖頸的麵罩掩住口鼻,隻餘一雙邪魅的桃花眸,神嚴肅。

“哎,方才什麽掠過去了?”

一名巡衛兵恍惚間好像邊吹過一道涼風。

“你可別瞎說啊,我一個人影也沒見,我最怕鬼怪了,你可別嚇我。”

“哈哈哈你一個當兵的還怕鬼啊?”

“走了走了,你們兩個別囉嗦。”

巡衛兵的腳步逐漸走遠。

溫擇早已掠進他們堆放兵之地。

看來蕭崇暨已經把證據毀得幹幹淨淨,道已被完全封堵。

那批在定州打造的,印有蕭家印記的新製兵,早已不知運到了何藏匿起來。

與溫擇設想的沒錯。

但蕭崇暨沒想到,那些證,包括兵的手稿,江宴之一早就給了溫擇。

如今溫擇借著調查兵的名義,暗中前來軍營,隻是想瞧瞧蕭家軍有沒有做其餘的戰前準備。

若蕭家軍真要反,也好提前規劃。

正當溫擇想前往營地馬場的時候,兩名負責看守兵的士兵走了過來。

“怎麽軍營裏突然多了這麽多糧草?不會又要打仗了吧?”

“哎,誰知道呢,說是破風軍要謀逆,現在軍營的人都人心惶惶,就怕打了戰。”

“都為天凰國之人,若真是戰,確實是下不去手的。”

溫擇藏在暗聽著他們的對話,眸微暗。

兵馬未,糧草先行。

看來蕭家確實如前世般,有謀逆的意思。

溫擇下思緒,悄無聲息出了營地。

三日後

天凰皇宮大殿之上

一眾朝臣按品站列在大殿兩側。

不同的是,今日朝堂之上多了一名元啟國的使臣。

使臣率先前一步。

“啟稟武帝,外臣今日前來天凰,乃是為了蕭家迫害元啟百姓,采元啟礦鐵一事。蕭家在元啟定州私自勾結當地員,采定州特有礦鐵。並迫害元啟當地工匠為其鍛造兵,用作奴隸般囚困在地窖,現場場景慘不忍睹。每每想起,外臣心中痛恨不已。”

元啟使臣此話一出,朝堂皆沸騰起來。

都在小聲議論。

“不是吧,這蕭家也太大膽了,竟然去元啟界惹事。”

“是啊,這不還被人家找上門了。”

“這鍛造的兵不會就是為了謀反吧。”

“之前蕭將軍告長孫一族私屯兵圖謀反,不會是故意陷害吧。”

站在前排的蕭崇暨,鷹眸犀利地看向那名元啟使臣。

元啟居然悄無聲息來了人。

趁著朝臣議論的時候,溫擇手拿證據,亦步向前。

“稟告父皇,這是蕭家軍所在元啟定州留下的兵稿圖,還有我手中這把短劍,是在軍營中搜到的稿圖對應兵品,兵上印有蕭家印記。”

“對比蕭將軍以往的畫稿,就可知此稿圖是否為蕭將軍所畫。”

溫擇旁的元老級大臣,朝他手中的畫稿去。

渾濁的雙眸著不可置信。

蕭崇暨是他當初的學生,他自是知曉他的畫圖方式。

怒其不爭地朝蕭崇暨指去,“你,你個逆徒,怎能做出如此之事。元啟國豈是如今的天凰能惹上的?”

相較於蕭家圖謀反,當朝大臣更多的是怕元啟對於此事的追責。

蕭家還有長孫一族可抵製,但如果元啟要以這件事為由,對天凰兵。那後果是無法想象的。

一旁的溫明掇也是今天才知道蕭家居然在私屯兵,但那能如何。

他要蕭家做爭奪太子之位的後盾,自是一繩上的螞蚱。

溫明掇端得個溫雅的氣度,緩緩對還在指責蕭崇暨的大臣回道。

“誰知這是不是長孫一族與元啟的共同計謀,為的就是打蕭家軍。”

使臣聽著這話,從袖中掏出江宴之的令旨。

緩緩道說,“如今元啟乃太子殿下全權監國,以殿下指令。”

“元啟願以太子正妃之位迎娶天凰國四公主,且永不納妾。為表誠意,願簽訂百年合作條約,兩國通商互免政策。還武帝全。”

原本鬧氣哄哄的朝堂,因元啟使臣這段話變得靜默不已。

哪怕連呼吸,都是微小的。

隻有瞪大的雙眼和微張的下,看出群臣心中的驚駭。

然後皆默默同的往一麵沉之的蕭崇暨去。

還能這麽搶人的?

不過元啟太子給出的條件確實是人。

這可是正妃之位,且永不納妾!

誰人不知元啟皇嗣僅太子一人,將來登基,太子正妃亦是名正言順登上後位。

後宮僅四公主一人,那元啟下下任君王就會有一半天凰的脈,這是多大的驚喜啊。

如今四國雖然暫時的平衡,但難免未來還會發生爭

若天凰有了元啟這個靠山,強強聯手,其餘兩國隻有瑟瑟發抖的份。這可是能保後輩不再之苦的決策啊。

群臣恨不得代表武帝當場同意這門親事。

就算之前與蕭將軍有賜婚那又如何,他們全當沒看見。

元啟太子才是香餑餑。

“臣不同意,四公主與臣有婚約在先,豈能另嫁他人。”

蕭崇暨沉聲打斷了這份寂靜。

武帝沉眸向他,畢竟是上過戰場的君王,嚴肅起來一肅殺之意傳來。

“蕭將軍,朕怎麽記得前幾日還為你妾室送去安胎的藥材。”

話未說完,隻想利用眾臣議論,打蕭崇暨放棄婚約。

果然聽了武帝這話,眾臣大驚。

這哪怕有些家地位的子,都不會嫁於正妻未進門,就讓妾室懷孕的世家。

此等世家,真當難登大雅之堂,盡是傷風敗俗之象。

更何況還是武帝最寵的四公主。

“兒臣建議,答應元啟太子的求娶。不論是出於對國,還是對家,都是上上之策。”

溫擇率先做了表態。

溫擇所說的家,是指溫若初嫁過去後的生活,不用擔憂與人爭寵。

有了溫擇的表態,一眾大臣也紛紛上前。

“出於兩國好,臣亦建議同意元啟太子的求娶。”

“正妻未進門,妾室便有孕,蕭將軍當真是糊塗啊。”

“臣亦建議,答應元啟太子的求娶。”

“臣複議。”

“........”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