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十一年九月癸亥,太子薨。戊戌,皇帝崩于勤政殿,謚曰懷仁皇帝。
王皇后立六皇子齊王為新帝,汝南侯韋襄稱王皇后弒君,挾貴妃韋氏、趙王、韓王、燕王反叛,圍困京城,大將軍崔珩率五萬軍殊死抵抗。
十一月,長沙王奉詔京討逆,世子霽將韋氏叛黨圍于秦州,城破,韋襄自盡,天下大定。
京畿百姓簞食壺漿,迎長沙王京,中山王等宗室及重臣上書,備言國不可一日無君,而齊王年不能理政,請長沙王以社稷為重,繼承大統。長沙王辭而不,中山王等一再請愿,三請三讓之后,長沙王乃。
正月,長沙王于太極宮登基,立世子霽為皇太子。
三月,皇帝舊疾復發,傳位皇太子,自尊太上皇,往廣州養病。甲戌,皇太子霽登基,大赦,改元,賜外及五品以上子為父后者勛、爵, 民酺五日。丁未,立皇太子妃嚴氏為皇后。
*
年節后,天氣漸暖。
一場春雨之后,宮觀樓臺在下煥然一新。大街上,依舊熙熙攘攘,去年的事仿佛早已經在人們的笑臉之中淡忘。
寶相庵前,青石鋪就的路面打掃得干干凈凈。
一輛馬車轔轔而來,在寺院的山門前停下。
寺里的住持早已經等候在這里,迎上前,恭敬一禮:“阿彌陀佛,貧尼顯慧,拜見中宮。”
漪如看著顯慧,還了佛禮。
寶相庵是皇家寺院,今日并非吉日,來上香的人并不多。漪如沒有讓侍衛驅趕閑人,只與顯慧便走邊說著話,往寺而去。
“我記得,這里的住持,原本是一位顯能的。”漪如道,“去了何?”
顯慧的神有些訕訕,念了聲佛,低聲道:“中宮有所不知,去年大之時,顯能因收賄賂,被王皇后……便是如今景寧宮里的王太后下了獄,沒多久就圓寂了。”
漪如了然。
這位顯慧并不認識,但顯能是認識的。
因為上輩子自己在這寶相庵里的時候,顯能就是住持。在顯能的手上,漪如度過了自己上輩子最痛苦,也是最清醒的日子。
至于賢能那賄之事,漪如大約能猜到,那是與太子的死有關。
給太子下毒的江良娣,是在寶相庵出的家,也是在寶相庵里自盡。王皇后將一應涉事之人都置了個干凈,其中也包羅了顯能。說起來,賢能算是無辜累,但也當真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就算是漪如和李霽,也是在長沙王京之后,才得知了原委。
至于皇帝的死,那更是一樁丑事。勤政殿的門十分結實,徐氏在里面反鎖了,外頭無論如何也撞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