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是天災,還是人禍

53.3% / 113/212

充當後勤的立馬就去牽馬了。

這都是好馬,可以組建騎兵啊。

“將軍,咱們接下來去哪啊?”一旁的副將走過來問道。

祁殺把槍扔給士兵,“去哪?先把這群突厥人全部安排一下,直接砍了鑄京觀,就挖坑埋起來吧,沃一下這片土地,畢竟明年這裏可就是我們的牧場了,水草不怎麽行呢,然後咱們準備向北元王庭出發,先來個馬踏王庭,然後飲馬瀚海,最後封狼居胥。”

“是,將軍。”

眾士兵領命,然後部分人下馬開始幹這件事,其餘人則是下馬休息,這場仗打得簡直一點也沒有。

上千匹好馬被牽回了邊關,有幾匹跑得快,沒找著。

當邊關的將領看到牽回來的馬,趴在城口上看著那無際的草原,“他們上午才出邊關吧?這就砍了一批元狗?還無一傷亡?難道真是我們邊軍太差了嗎?”

“將軍,邊軍和林軍,始終是沒法比的,號稱銳的京營尚且敗了,何況我們地方邊關的士兵了。”一旁的士兵回答道。

邊關將領歎息一聲,“林之下皆螻蟻,你們還很榮嗎?還不下去訓練!人家吃,我們連口湯都喝不上,還很洋洋自得嗎?”

“是,是。”士兵連忙去傳令。

不知道哪裏惹得自家將軍生氣了,害得邊關將士要加練。

踏雪龍騎這邊京觀鑄完了以後,就繼續深草原了,京營的人還在路上,距離邊關說還有一半距離。

某天。

朱權穿常服,準備出宮溜達溜達。

可是,剛走到宮門口,就見快馬停前,一個士兵登記核查信息。

“兄弟,河南行省的水很大嗎?”負責核查信息的士兵問道。

前來報信的士兵點了點頭,“很大,黃河決堤,數以十萬戶遭災!我們那個村全淹了。”

說著,這個士兵還抹了把眼淚。

核查信息的士兵把資料遞給士兵,“快進宮吧。”

這個士兵嗯嗯點頭,然後跑進皇宮。

“黃河決堤,河南水災,六百裏加急!”

這個士兵邊跑邊喊,快步進宮。

朱權臉微變,“魏伴伴,他剛剛說黃河決堤?”

“是的,黃河發大水了。”魏忠賢回答道。

朱權搖搖頭,“不可能,雖然現在已經進夏天,可是還沒到汛期,不可能決堤,更何況堤壩修好才幾年啊,怎麽可能決堤!”

“陛下,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賑災要。”魏忠賢說道。

朱權嗯了一聲,“召百上朝,把錦衛指揮使宋忠也來。”

“遵旨。”魏忠賢領命。

朱權轉回宮,也沒有再出宮遊玩的心思了。

朱權回宮換上朝服,到了奉天殿。

上朝。

正在悠閑喝茶的宋忠都被急召進了皇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行禮。

朱權嗯了一聲,“平吧,黃河決堤,眾卿有何良策?”

眾人謝恩起

“陛下,戶部可撥款一百二十萬兩,以做賑災。”顧博文立馬站出來表態。

不表態也不行啊,這事兒總躲不掉。

商部左侍郎站出來道,“陛下,我們商部還有五十萬兩現銀,願全部撥於賑災。”

商部出錢供京營打仗,現在是真沒啥錢。

“宋忠,這件事你們錦衛有沒有收到消息?”朱權直接看向宋忠問道。

宋忠回答道,“回陛下,沒有收到。”

“那你們錦衛的眼睛,都他媽瞎了!水災這麽大的事,你們都不知道,報是怎麽做的!”朱權直接把水災六百裏加急的奏折扔到宋忠的麵前。

宋忠連忙跪下,“臣知罪!臣代表北鎮司捐款二百萬兩,以做賑災之用,請陛下再給臣一個機會!”

這時候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

是要拿出解決辦法的時候。

這段時間抄家,錦衛合適很富有的,一起合計捐二百萬兩,問題不大。

宋忠肯定是出大頭,下麵的小弟再出點。

王斌也站了出來,“陛下,臣代表反貪局,捐款二百萬兩,以做賑災!”

反貪局抄家,那是嘎嘎有錢。

有了錢,就想要有名。

捐款賑災,這名聲可嘎嘎大啊。

這番話讓朱權的火氣消了不,好歹是這些人願意拿出解決辦法。

閣的意見呢。”朱權又看向閣。

閣次輔錢多多站出來道,“陛下,臣代表個人,捐款一百萬兩,供朝廷賑災!”

徐允恭也趕跟上,“臣沒有什麽錢,願代表個人捐款二十萬兩,供朝廷賑災!”

王純卅站出來道,“陛下,黃河決堤,水淹千裏,除了淹毀的良田無數以外,還有房屋被毀,百姓無糧。

朝廷要分四步,第一,立即安排人修築堤壩,堵上缺口,疏通河道,第二,撥糧食過去,供百姓生存。

第三,就是安定流民,複耕田畝,第四,派欽差代天巡狩,萬民,查清此事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若是天災還則罷了,可若是人禍,臣請誅他九族,抄家問斬,以告因水災死去百姓的在天之靈。”

王純卅按照以往的辦法,給出了一個大致的理辦法。

畢竟當嘛,就要懂得一個基本準則。

大事大約。

小事小心。

大事,如賑災、慶典、平叛等等,都有固定流程,照著用就行。

小事,那可是沒有固定流程的,就要小心應對了。

“臣王斌,願領欽差之職,代天巡狩,絕不放過一個玩法弄權之人!”

王斌率先開口道。

“陛下,國子監監生叩闕求見。”

這時候,殿外一個太監進來稟報道。

朱權臉古怪,“國子監的?他們來幹什麽?”

“陛下,也許是有大事也說不準,就宣一個代表上殿吧。”錢多多開口道。

朱權嗯了一聲,“那就宣國子監派個代表上殿。”

朱權還是決定給這個新次輔一個麵子。

“遵旨。”太監領命,然後迅速去傳旨。

沒一會兒,國子監選出來的代表就上了奉天殿。

“學生程言澈,恭請陛下聖躬金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