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明日報正式推行

79.2% / 168/212

這個囚車長龍也很有意思。

每個囚車的外麵還掛個牌子,寫清楚了囚車裏麵的人的職位、姓名、貪汙數額。

貪汙數額越大,囚車就越靠前。

“臥槽尼瑪!幾十萬兩!你他媽是真敢貪啊!那得是一座銀山了吧。”

“兵部二把手,你是怎麽敢的啊!”

“貪汙幾十萬兩到貪汙幾百兩的都有,朝廷的恩典就是讓你們這群小人給吃了!”

“我特地收集了一籮筐的臭蛋,全部都給你們!媽的!”

“等你們問斬的時候,我還要買煙花慶祝!你們這群蛀蟲,這群貪!”

“那不是老劉家的兒子嘛,聽說還當了什麽,沒想到這次他也貪汙了。”

“嘖嘖,丟人!丟人吶!老劉家估計要把這麽個丟人玩意兒逐出族譜吧。”

百姓們義憤填膺,臭蛋、爛菜葉、酸豆腐啥的有啥扔啥。

囚車裏的人此時心態不一。

有的後悔了,有的覺得不公,也有人覺得丟臉。

但是,大錯已,為時晚矣!

當天夕西下,囚車繞京城走了一圈,然後就押回詔獄了。

明天午時三刻問斬。

第二天西菜市口那是被圍得水泄不通。

軍營裏回去休息了一天的士兵們也都回來了。

拿了這筆錢的員全部西菜市口問斬。

拿了這筆錢的將領和千夫長之類的,全部在軍營問斬,明正典刑!

伴隨午時三刻一到,斬字令牌一扔。

不知多顆人頭落地。

與此同時,天空中綻放出了璀璨的煙火。

雖然是白天,但依舊可以看得出絢爛。

無數百姓放鞭炮的放鞭炮,放煙花的放煙花,慶祝這些貪全都被斬。

相比於京城的熱鬧,軍營裏則是一臉的沉寂。

武將集團的人紛紛前往各軍營監斬。

當著將士們的麵,這群人一個個人頭落地。

“這支軍隊曾經歸我指揮,我升遷之後,我的部下接任了將軍,當時我親自恭喜了他,可是今天,我親自監斬了他。

就是因為他們這群人,貪汙恤金,陛下龍震怒,我們整個京營跟著蒙!我們整個武將係跟著蒙

我們本來都準備去占城立功封爵,未來授勳大典有我們的一席之地,未來那功臣之匾也能掛在我們家,宗耀祖!

可是,就是因為這群人,就是因為這些老鼠屎,讓陛下對我們京營開始不滿,剝奪了我們此次出征的權利。

我們京營,永遠就隻能看著林軍高高在上,風風,現在天下都認為林軍第一,我們京營京營是萬年老二!

這話聽得多諷刺了,曾經的王者之師,曾經的銳,先開始被罵了發麵營,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後來好不容易用我們的戰功,洗刷了這個恥辱!向天下證明,我們京營不是發麵營,我們也登臺賞,同榮耀。

可是這日子才過幾天啊,我們京營就了笑話,陛下還要把這群人的名字登在大明日報上,讓我們京營的人名揚四海呢!

醜啊!丟人吶!我曾今跟隨開平王、中山王南征北戰,都沒有過這等恥辱啊!沒想到臨了晚節不保啊!

京營還練什麽啊,我看準備馬放南山得了,回家種地去吧!丟人現眼吶!我都要寫檢討,跟著丟人吶!”

這類況出現在京營各營當中。

武將集團這次是真丟人。

罰款倒沒啥,就是寫檢討,這事兒是真丟人吶。

武將:我們戰功封爵!

文臣:你們手下貪汙恤金!

武將:我們牧馬天山,掃蒙古!

文臣:你們手下貪汙恤金!

武將:能別提這事兒嗎?

文臣:你們被連累寫檢討。

武將:還是說說貪汙恤金的事兒吧。

……

這事兒的浪剛剛有要歇下去的架勢,大明日報的出現,再度將這件事推到了一個更高的浪

反貪局那邊可以說得上是不眠不休。

花重金找人刻模板、安排寫稿的人、選場地等等。

忙得不可開

稿子被打回了八次,修改之後才被允許刊印。

二十個活字印刷械開始加班加點,日夜不停的印刷,還有的字要放大,有的字要用紅,無疑是增加了更大的難度。

但是被克服了。

二十萬分份大明日報被印刷出來,迅速兜售。

兩文錢一份。

薄利多銷。

有的賺。

隨著大明日報開始兜售,第一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賣報賣報!大明日報!陛下罪己,將軍殺頭!”

知後事如何,敬請關注大明日報!”

“大明日報,咱大明的日報,大家快來買啊,兩文錢一份了!”

“你想要知道那群貪是怎麽理的嗎?你想知道朝廷對這件事態度嗎?你想知道他們為什麽貪嗎?你買了大明日報你就知道啦。”

“賣報賣報,第一版大明日報!”

京城,許多孩拿著報紙在賣報。

許多人也正等著關注這事兒,也就紛紛買了這大明日報。

許多普通百姓舍不得這兩文錢,而且他們也不識字,但其他人都買,而且一買就買好幾份的都有。

反貪局那邊正在加足馬力印刷,該要賣到其他地方去呢。

順便出版了相關律法,未經授權,不許任何人出版報紙,違者殺無赦!

就是這麽霸道。

百姓的恤金也在宮門口,由兵部尚書耿炳文親自一個個核查清楚發放。

無數銀子被運往國庫,又從國庫撥到兵部,兵部撥給百姓,這次是沒人拿了,一分不的給了百姓。

無數百姓高呼皇帝聖明。

甚至……百姓們還製作了一把萬民傘,送給了朱權。

這把萬民傘,無異於是對朱權最大的肯定。

此事也被史史冊,大寫特寫。

這次的事,哪怕解決了,都有不人對此事津津樂道的談論。

同時,輿論權也開始逐步被大明日報掌控,不員人人自危,生怕自己哪天也上報紙了。

當然了,如果是表揚,那求之不得。

若不是表揚,那還是算了吧。

這件事過去後,京城倒也恢複了往日的太平。

同時也是給文武百敲了個警鍾。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