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整備生產線

9.3% / 54/582

“沒問題!”

聽到劉國梁的要求之后,陸楓果斷點頭同意。

按照雙方約定。

一架戰斗機的造價在兩千萬左右,其中兩作為他的勞務費,也就是四百萬。

兩百架六代機。

加起來就有8個億!

雖然網絡上富人就有數十上百億資產。

但放到現實里能有八億資產的,就已經是數中的數了。

更別提這還是一單生意……

一單生意就能賺八個億。

如果是兩單,三單……甚至是更多單呢?

如今陸楓和軍方達合作意向。

只要這一單做的漂亮,日后自己的“改造”事業,就更不愁銷路。

不過陸楓對于錢財,倒是沒有太大的

真正讓他心的,是金額進賬所帶來的“積分收益”。

“八億積分,應該能換很多東西了吧?”

陸楓想著,簽訂了剛剛擬好的合同。

“好,現在我們就是合作伙伴了。”

看著拿到手的合同,劉國梁十分開心:

“如果可以的話,這批戰斗機最好在半年時間。”

“這段時間里如果你有什麼困難,盡管向軍方求助,我們都會盡力滿足你的要求。”

“沒問題。”

陸楓點頭,收起自己的那份合同便離開了會議室。

再次返回車間。

看著一眾科研人員,這些說好給自己打下手的。

如今簽訂了合同,肯定是要知會他們一聲。

“諸位,我剛剛和空軍總部的劉司令簽訂了合同,接下來我們可能要忙很長一段時間。”

“大家如果不能繼續幫忙的,可以提前說,我都能理解。”

聽到陸楓的話。

眾人卻是不以為然。

在他們的想象中,就算陸楓接到了來自軍方的訂單,數量估計也不會太大。

畢竟他們要造的可是六代機。

而之前陸楓改造一架六代機,也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不過為了保險,還是有人開口問道:

“小陸同志,我能不能冒昧問一下訂單的容,比如說軍方訂購了多架六代機?”

“當然可以。”

陸楓點頭,毫不瞞:

“兩百架。”

“多……多?”

那名科研人員聽到陸楓的回答后,一時間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不多不,兩百架。”

陸楓重復。

這下所有人都懵了。

不是兩架,也不是二十架……

而是二百架!!!

這……也太多了吧?!

在場研究人員的臉,逐漸古怪起來。

按照陸楓之前制作六代機的速度,一架六代機的制作周期要半個月到一個月。

兩百架的話……

十年!

在場有很多科研人員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按照這個進度的話……

等做完訂單,他們也該退休了。

雖然六代機對眾人的很大,但如果要把自己還能發發熱的剩余十幾年用在這里的話……

說不猶豫是不可能的。

而此時,一旁沉默許久的四位國士,也走了過來。

李德佑率先開口道:

“小陸同志,這次訂單你接的可能有些沖了。”

“你可能不知道,制作戰斗機的流程還是相當麻煩的。”

“最起碼的,在制作好之后軍方會檢查良品率。”

“假如不通過的話,就要打回來重做。”

“兩百架戰斗機,出問題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所以這個周期可能比你想象中還要長。”

“我知道。”

聽到李德佑的勸告。

陸楓臉不變,點了點頭說道:

“所以接下來,我打算啟流水線計劃。”

“到時候制作六代機的時間就會大大減,在劉司令給出的半年時間里完訂單,肯定不是問題。”

“半年?”

周遭的科研人員已經麻了。

而對于陸楓口中的流水線計劃,其實他們也沒有報以太大

信心。

畢竟一條汽車生產的流水線整備時間,最也要幾個月。

更別說陸楓準備制作的,還是六代機的生產線……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不過和劉國梁達合作的是陸楓,而不是他們。

所以他們也沒有資格替陸楓拒絕。

更何況。

幫著陸楓制作六代機的話,他們都是可以學到其中的技原理。

一旁周為民想到自己在房間里見到的核裂變裝置。

整個人都有些迫不及待。

不過一想到這邊要做兩百架六代機,還要整備一條專門生產六代機的流水線……

“小陸同志,如果整備流水線的話,我們這些人手是不是有些不太夠?”

現場原本有四十幾個人,再加上周為民帶來的科研團隊,人數已經有將近六十個。

如果只是制作一兩架六代機的話,這個人數是相當夠的。

但如果要整備一條生產線……

就顯得有些人手不足了。

陸楓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掏出手機撥打了王立安的電話。

“王部長,我這里要準備一條專門用來生產六代機的生產線,人手有些不足,你那邊能不能幫我找些人過來?”

“沒問題,劉司令已經知會過了,人手馬上就到。”

“好。”

陸楓點頭:“另外還有些材料,麻煩你那邊一并幫我辦了吧。”

說著,陸楓直接發了個郵件過去。

里面包含了他剛剛在系統中兌換的【六代機生產線】所需的所有材料,以及兩百架六代機材料的總和。

王立安的辦事效率還是很快的。

不一會兒,便有一大批戰士聚集過來。

各種材料也由軍用卡車,源源不斷的朝著這邊輸送。

“開始工作。”

陸楓將生產線的設計圖畫好,分發到各人手中。

一揮手,數百號人涌車間。

開始建立流水線。

而與此同時。

陸軍基地里面。

陸軍總司令看著面前的陳一鳴和劉國梁,眼神復雜。

許久,他才開口:

“老劉,你是說……”

“一個陸楓的人,僅僅用了兩千萬的預算,就把一架推移的殲-10改造了一架真正的六代機?”

“而且這個六代機極限速度能達到30馬赫,引擎模組采用的還是核裂變反應堆組?”

“最主要的是,你說的這個陸楓,現在還只是一名大學生?”

總司令萬志義臉愈發古怪:

“老劉,我雖然不懂你們空軍的那些東西,但你這麼誆我,是不是太不把我當回事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