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下一秒差點就要撲倒

28.5% / 68/239

門外是顧銘晏。

他正單手捧著蛋糕,一蠟燭搖曳著火,映出他忽明忽暗的臉。

“生日快樂!”

秦語幾乎是在一瞬間,流下了眼淚,“你這,我……”

“怎麼又哭了?”

顧銘晏的嘆息,輕不可聞。

他用糲的大掌,一寸寸掠過,在被捱過打的地方,微微停頓了片刻。

“走,我陪你把蛋糕吃了。”

秦語被他牽著手,一步步走下樓梯,直到坐在椅子上,所有的燈,才全部亮起。

客廳很明顯,是有人重新佈置過。

原本乾淨清冷的瓷磚上,一路而來,竟鋪滿了花瓣,就連極簡到只有一種的牆板上,都掛滿了飄揚的氣球和祝你生日快樂的字元。

在這樣一個,對秦語來說,極其特殊的日子裡。

這份慶祝,簡單溫暖又不吵鬧張揚。

尺寸拿得恰到好

餐桌上是一大把怒放的噴玫瑰。

沁人心脾的香味。

驅散了暗又疲憊的心

顧銘晏把蛋糕推在的面前,輕聲道,“我五音不全,生日歌就不唱了,來,你把蠟燭吹滅,快許個願。”

秦語像個孩子一樣,被他牽引著一舉一

小心翼翼地吹滅了蠟燭。

然後雙手合十,放在前。

良久。

才睜開了雙眼。

顧銘晏就坐在對面,一地看著他,兩隻黝黑的瞳仁裡,似乎閃著比剛剛吹滅的燭火,還要亮的

秦語小聲道了句,“謝謝你。”難為你有心了。

顧銘晏沒說話。

好半天,才開口問,“剛剛許了什麼願?”

剛剛……

在閉眼的剎那,腦海中其實閃過的就是他的影子,今天他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跟著給母親上香時,所低言承諾的,我以後一定會照顧好……

字字句句都刻在了的心上。

如果,能跟他一直這樣,或者更近一步就好了……

秦語被自己竟然不想只當他盟友,甚至想當他真正老婆的想法,給嚇了一跳。

可當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許了這個願

這……

怎麼能告訴他呢?

萬一他覺得自己是得寸進尺,跟外面那些對他投懷送抱的人一樣,開始變得貪婪有企圖心了,該怎麼辦?

他會不會立馬跟自己離婚,像驅趕秦湛和秦玥那樣,把自己趕出龍騰灣?

秦語遮掩道,“生日願怎麼能說出來呢,說出來就不靈了。”

男人沒再追問。

秦語想起什麼似的,突然道,“塔山墓園……怎麼也會是你的資產?”

知道顧銘晏是個嗅覺極為敏銳的商人,不僅開拓了自己的商業版圖,還會順帶投資其他領域。

可買一個墓地……

這,這能獲得什麼樣的收益?

秦語百思不得其解。

顧銘晏垂眸片刻,才道,“因為我的母親喜歡銀杏,所以我母親死後,我索把整座塔山都買了下來,並將葬在了塔山之頂,這樣就能永遠俯瞰漫山的金黃。”

原來是這樣啊。

秦語窘然,“你不早說,早說的話,我們正好可以一塊祭拜。”

顧銘晏搖頭,“暫時還不能,等以後時機了,我會帶你去見。”

“為什麼?”秦語反倒更加詫異了。

“因為我還有事沒做完。”

加害他母親的兇手,他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所以當初母親死在國外,就一直對外宣稱的是葬在了國外。

沒有任何人知道他把母親帶了回來,安葬在了生的故鄉。

一旦有人知道了他母親葬在何,那麼肯定會按捺不住有所作,敵在暗他在明,他不能冒這個險。

顧銘晏轉移話題道,“你難道就沒有別的想問?”

“問什麼?”秦語還沒消化他說的話,就又開始疑了。

比如他們第一次的相遇,其實就是在塔山墓園。

顧銘晏見始終是一副茫然的表,知道今天經歷了大起大落,也不打算回憶過去了。

只盼能早日發現自己的心意,然後慢慢地想起一點一滴。

顧銘晏眸,“算了,先吃口蛋糕吧,你不我都了。”

秦語這才驚覺自己還沒吃飯。

正準備拿刀叉,男人就先一步切好蛋糕,遞到了邊。

那雙眼睛像有魔力一般,強有力地吸附著

不自覺地出舌頭,了一口油,男人的眸似乎更加深邃了。

“好吃嗎?”

顧銘晏不喜歡吃甜的東西,所以蛋糕是讓李綸,按照時下孩子最喜歡的口味訂的。

“嗯,很好吃。”

甜而不膩,綿

“是嗎?”顧銘晏挑眉,“那我也嚐嚐。”

說著,他手在秦語的邊颳了一下,然後將殘存的油捲口中。

點點頭道,“嗯,確實不錯。”

秦語愣住了。

從臉頰到耳垂,慢慢變明的紅,一顆心也怦然跳。

微張,正要說點什麼,就見顧銘晏的俊,突然在眼前放大,一下子把要講的話,全部塞回肚子裡。

兩人互著對方,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有什麼事……

要即將發生的時候。

一陣刺耳的手機鈴聲。

突然如魔音穿耳一般,打破了此刻的寧靜,也迅速拉回了秦語逐漸沉淪的遊思。

呼吸紊,面滾燙,小聲對男人道了句抱歉,趕接起了電話。

“喂,阿語,快點出來,我要給你過生日啦!”阮筱笑興地大喊大

從前在秦家的時候,所有人都對這一天諱莫如深,唯獨阮氏兄妹會單獨為慶生。

哪怕是阮筱笑不在國的這三年裡,也永遠是第一時間給秦語獻上祝福。

而此時此刻。

秦語無比慶幸阮筱笑的電話,一如既往地準點到來。

因為要不是這讓人提神醒腦的聲音,恐怕剛剛……下一秒就要撲倒顧銘晏了。

立馬起

顧銘晏臉微沉,“你要去哪裡?”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