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十年,昭武帝劉備伐諸胡,這在後世被史學家譽爲其生涯除統一之外的最大功業。
與漢高祖統一之後遭遇白登之圍不同,劉備統一之後,國力反倒逐漸進鼎盛時期。
經過後世史學家統計,在經過二十餘年混戰之後,大漢的人口本來已經衰減至不到三千萬。
可在劉備稱王之後,十四年的時間之,便讓大漢的人口增長到了四千七百萬之多。
此外,一改漢靈帝時憂外患,朝廷稅收衰減的狀況,工商業和科技的發展,讓昭武帝劉備擁有足夠的底氣發對外戰爭。
在這種基礎上,劉備發的這一場北伐之戰,被後世認定爲大漢第一場有目的的侵略戰爭。
和漢武帝北伐驅逐胡虜的目的相反,劉備這一場戰爭目的,就是單純爲了獲取足夠的奴隸。
所以在宰相秦瑱和兵部的組織下,此戰大漢共計調集了十萬鐵騎,一個影響後世足足兩百年的特殊兵種也在此戰出現。
槍騎兵,這種裝備了馬蹄鐵和馬鞍,擁有強大機力,且主要武由環首刀變火繩槍的時代兵種,主宰了整個戰場。
事的開始,源於軻比能之死,自從建安十四年,軻比能去世之後,鮮卑中部就陷了之中。
而在這時,鮮卑西部,原本被軻比能制的步度集團看到了機會,趁機吞併軻比能舊部。
這使得步度的實力逐漸壯大,由數萬人發展到了數十萬人,兵力逐漸強盛,有了南下之力。
同樣,沒了軻比能的牽制,東部鮮卑逐漸形了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佔據遼西之地。
另外,尚有拓跋力微,見西邊匈奴式微,不斷西遷,至於雲中郡,此後又分裂出禿髮部、乞伏部等小規模部落。
可以說,鮮卑的地盤已然從東邊遼東擴張到了涼州以西,整個漠南地區對大漢形了極大威脅。
而由於小冰河時期還未結束,大漠南北氣候都極爲異常,幾乎年年都會遭冰災,凍死牛羊無數。
在這兩種因素雜之下,步度聯合諸胡於章武九年冬季對大漢邊界發起了一次大規模劫掠行。
這次行,便是促使劉備出兵的導火索,消息傳長安之後,朝局震,宰相秦瑱、大將軍關羽、兵部尚書劉曄紛紛上表請伐!
於是劉備便在衆人的表文中決定發起這一次戰爭,下令秦瑱、龐統、劉曄等人制定軍略,不僅要將異族打痛,還要將他們的損失奪回來。
由此,在軍機十幾位頂級戰略家的謀劃下,一場針對諸胡的侵略計劃形,並且在次年三月,也即章武十年展開。
先是徵西將軍趙雲和呂布率領兵馬由北地郡對鮮卑、羌族等開啓斬首行,一連突襲數十個部落,將其盡皆俘獲。
隨後又是大將軍關羽和張遼、田豫、徐晃、張郃等將領,沿著幷州以北方向佈置防線,裝作堅守之勢。
面對此狀,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