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學識禮儀濟世生

12.6% / 60/475

翌日,天微亮,咕咕站在它的地盤,咕咕咕的豪著。

唐朝聽到聲音,爬起來要送安安去學堂,沒想到卻被兒子跟吳嬤嬤強攔住了。

翡安安擰著他的小眉,老人家似的搖頭,“娘親,不舒服就要躺著,嬤嬤會送安安去學堂。”

吳嬤嬤點了點頭,“小姐,您就聽小爺的話。”

唐朝笑了下,了兒子的臉蛋,“行吧,今天就讓嬤嬤送安安去學堂。”

翡安安揮揮小手,背著唐朝給他做的布袋,“娘,你今天要聽話,要乖乖休息哦。”

唐朝嗯嗯嗯的點頭。

今天還真的沒辦法休息,昨天本來要去誠親王府替秦若明針灸,沒想到卻因被綁走這事耽誤了。

還有昨天沒有替古淵針灸,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癮子發作。

這還不是最麻煩,最麻煩的是外祖母可能不同意讓今天出門。

實在沒辦法,唐朝只能帶著一小瓶藥酒拿去賄賂外祖父。

請他老人家幫忙掩飾今天出門的事。

蘇老爺子先收下了藥酒,藏進懷里,然后才反悔道,“你這兩天好好待在府里,好讓你外祖母放心,等過兩天你再出門。”

唐朝無奈道,“您把藥酒還給我。”

蘇老爺子,“什麼藥酒?你什麼時候給我藥酒了?”

唐朝,“…….您可真厲害了。”

只能繼續哄道,“外祖父,朝今天要出去替病人看病,實在耽誤不得,您就幫幫我吧?”

眨了眨眼,討好地說道,“下次再給您釀另外一種藥酒。”

蘇老爺子拿沒辦法,“等一下我要出府,你跟我一塊出去,我派幾名護衛跟著你。”

唐朝心里歡呼,“我會讓馬格兄弟倆跟著我。”

蘇老爺子也不勉強,裝作不在意的提醒道,“記得釀新藥酒的事。”

唐朝滿口答應。

記得釀,但可沒說何時才會釀,哈哈哈哈哈。

老爺子的還需要調養,藥酒還不能換別的種類。

蘇老爺子不知道唐朝竟敢跟他耍了心眼。

兩人出門后,就分開走了。

唐朝吩咐馬格先去買祭品,先去祭拜因昨天到牽連而去世的車夫。

上香,跪拜。

來日方長,董欣蕊跟翡宴,總會找到機會報復回去。

這輩子,唐朝最多的就是耐心。

此時,被唐朝惦記的董欣蕊,正因傷口染而引發高燒不退。

替翡宴擋的那一劍,刺中肺部,病愈發危急。

靜靜地躺在床上,臉不僅蒼白,呼吸也急促。

那一劍刺中的肺部,雖然勉強救回了一命,但傷口染導致的高燒始終未退,令現在的境危險。

其實那一劍,翡宴是心算計過了,若是他中劍,他能躲開危險的地方。

三位太醫眉頭鎖著,他們正在商量治療的辦法。

翡宴坐在床邊,俊臉沉。

年長的太醫跟翡宴說道,“翡夫人的傷勢在肺,雖然外面的傷口已經理,但染嚴重。”

“再加上翡夫人本虛,因此高燒難退,現在需要先退燒,否則命堪憂。”

另外兩位太醫點頭附和。

翡宴的臉愈發沉,目盯著幾位太醫,語氣冰冷,“需要用什麼藥?”

年長的太醫猶豫了一瞬,低聲音,“夫人的傷勢已十分嚴重,必須用猛藥強行退燒以保命。”

“但這藥猛烈,對夫人的損傷極大,即便病穩定,夫人至需要三年時間調理,而且……三年萬萬不可有孕。”

太醫還沒有把話說完,其實更嚴重的還在后面。

他繼續說道,“相爺,夫人本就有瘀癥,現在又肺部損,即使在三年后懷有孕,生產時也容易發生難產之事。”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懷孕生子。

太醫不敢把這話說出口。

而翡宴卻是聽懂了太醫說的意思,他轉頭看向躺在床上生命垂危的董欣蕊,眉心,“用藥吧。”

黃嬤嬤就站在一旁,聽到太醫說的話,臉瞬間煞白。

難以置信地看著幾位太醫。

家小姐一直以來都希有個自己的孩子。

而如今……若小姐醒來后得知這一切,黃嬤嬤簡直不敢想象小姐會怎麼樣。

翡宴雙眸凜冽地看向黃嬤嬤,“嬤嬤,這件事我不希欣蕊知道,你明白嗎?”

黃嬤嬤雙,直接跪了下來,聲音里帶著一哽咽,“老奴明白。”

心里發愁得

相爺不可能一輩子都不要小孩,這不就是意味著以后還會有其他府,到時候小姐又傷心了。

而正室無子,也容易人非議。

丞相府愁云慘淡。

而誠親王府的誠王妃穿的終于等來了唐朝

唐朝淡笑道,“昨天臨時有事,抱歉。”

誠王妃哪敢對唐大夫有怨氣,“您能來就好。”

唐朝自己也是傷患,趕先替秦若明針灸。

等針灸完,才提了學堂的事,“秦公子若是太無聊,可以去我新開的學堂當教書先生,你只需每天教他們兩刻鐘左右就行。”

秦若明愣了一下,“我嗎?”

他自從得了這個病,已經很久不出門了。

“嗯,你可以先養,兩個月左右就能出門,不過不能出門太久,你最需要的還是修養。”

“我愿意去當先生。”秦若明低沉地說道。

他沒想到自己還有出門的機會。

他的,這輩子也就這樣虛弱了。

只要還能活著多陪陪母親,他已經心滿意足。

唐朝看了一眼溫潤如玉般含笑的秦若明,解釋道,“我開的學堂只收窮苦百姓家的孩子,你可要考慮清楚了。”

“收窮苦百姓的?”

秦若明沒想到唐大夫竟然開了這麼一間專門為了窮苦百姓的學堂。

他雙手執禮,“貧家稚子蒙恩惠,學識禮儀濟世生。”

“唐大夫以仁心善舉辦學堂,教化窮苦孩子,實在是令人敬佩。”

唐朝忍不住眉眼彎彎地笑道,“我可沒有那麼高尚,舉手之勞罷了。”

有了第一間學堂,將來還會有第二間,第三間。

只希這些一點一滴的福報,在將來,在以后,都能落在兒子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