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 永國國都機場。
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孩子一手拉著行李箱一手舉著手機,一邊排隊等出租車一邊給好閨打電話。
就聽抱怨說:“別提了,這次國際夏令營里遇到一個F國來的[消音][消音]。
此人憑一己之力加深了我對F國人, 確切地說是F國男人的刻板印象。”
隨著科技的發展, 地球逐漸變了一個“地球村”。
當各國人民的流變得越來越頻繁, 其他國家的人都發現永國人和F國人極其不對付。
明明這兩個國家的人長相相似, 語言相似,據說往前倒一倒還有相同的祖先。
“狗屁的相同祖先!”高中孩呵呵一笑,“F國的國土面積還沒有我們永國的一個地級市大。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早就拿出了鐵證,F國那座島上的本土文化和我們永國截然不同,不過是在順太祖時期, 世家北堂落敗,有一小部分人逃去海上……” 這些逃去海上的北堂族人后來大多被順太祖剿滅。
但當時有一小撮倒霉蛋——從長遠的歷史結果來看更像是幸運兒——乘船逃亡時遇到一妖風, 都以為他們就死在那場妖風里了, 誰知道他們被吹到了F島上。
他們與原住民聯姻, 就此繁衍開來。
經過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考察, 現代人已經知道當時流落到F島的那群人中, 份最高的那個人北堂烏。
他是北堂信的庶子,份不出彩、學識也很一般,在當時的北堂家非常不重視。
流落到F島后,因為F島當時的本土文明相對落后, 而北堂烏一行人展現出來的毫無疑問是更高層次的文明。
最終是后者吞噬同化掉了前者。
因為F島的地理位置非常刁鉆,雖然在順太祖一朝永國龐大的海洋貿易系統就已經有了雛形, 但順太祖的船隊并沒有發現F島。
當然北堂烏一行人也無回到故土。
這對于北堂烏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不過,北堂烏的下場并不好。
他到了F島后, 選擇和當地貴族聯姻,等到時機就殺掉了島上的掌權者, 為了國王。
當時跟著北堂烏一起流落到F島上的人,也都在島上娶妻生子了。
其中有一人,他的兒子后來迎娶了北堂烏的兒。
待到北堂烏晚年,婿篡位搶走了王位。
此后三百多年,F島都被掌握在婿這一支的后人手中。
雖說如此,當時北堂烏的王位確實被搶了,但他所代表的“世家文明”并沒有被消滅。
婿的父親原本是北堂家臣,雖沒把忠心教給自己兒子,卻把“世家的驕傲”傳給兒子了。
經過幾代人的上行下效,世家的那一套在F島上落地生,而且深固。
而這個“世家的那一套”即便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都不可能全是華。
因為北堂烏本來就沒什麼學識,跟著他的那些下屬自然也沒有大本事。
哪怕他們心里始終沒放下過世家的驕傲,但其實他們中沒有一個人繼承了世家的完整核。
他們只會一些皮!他們也只在意那些皮! 又因為到天然的地理環境限制,F國在科技實現大飛躍之前,基本上在一個固步自封的狀態,很與外界流。
封鎖的時間長了,他們只能把自己那點“皮”玩出花樣。
比如一個見面禮,他們常用的就有八個!妻子見丈夫,見面禮應該先膝蓋微彎,再如何如何;兒見父親,正式場合應該跪拜,非正式場合則下蹲;平民見貴族,眼神應落在自己的腳尖上……F國人自詡復興古禮,永國人卻說都是屎上雕花。
套用現代永國網友的一句刻薄話:F國人所謂的和我們相似的文明,是從我們摒棄的糟粕中二次提取糟粕后建立的,所以我們平等地藐視每一個自以為是的F國人。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永國網友厭惡F國人的地方包括而不局限于:都已經進現代社會了,F國還保留著貴族制度,而他們的貴族據說至今仍守著某些世家做派,F國人因此大放厥詞說永國最頂級的文化傳承在順太祖時期已經斷絕,唯他們F國還擁有這一份頂級文化。
再有,永國和F國的方語言一致。
這兩個國家都視四書五經等等古籍為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產,并且都很樂意繼承并傳播這份文化產,沖突便再一次產生了。
只說一個最簡單的詞語“男尊卑”。
在永國這邊,男尊的意思始終是男人要像天一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卑的意思則是人要像地一樣,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
這是符合對《易經》的理解的。
但在F國那邊,他們認為男尊卑的意思就是男人尊貴、人卑賤,他們同樣也能拿出古文的說明,《列子》中有一句:\"男之別,男尊卑,故以男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