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96.2% / 100/104

第 100 章

十一月中旬,征遼大軍凱旋。

隨著襄王的回京,朝堂上下像在等待一場暴風雨,默契地安靜。

果然,襄王回京的第二天,就上奏彈劾太子篡改糧期意圖不軌,并呈上證據若幹。

此事一出,全朝嘩然,連東京城的百姓們也傻眼。

篡改糧期而延誤軍機是何等重罪,難道太子不知曉嗎?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天,太子喊冤,說沒有這回事,襄王純屬誣蔑。對于襄王呈上的證據一概不承認,據說太子為證清白還從病榻上爬起來,孱弱地去面見皇上。

他反問:“這樣做對孤有何好?我大宋將士吃敗仗對孤有何好?孤乃堂堂儲君,又豈會自掘墳墓?”

不得不說他這話反問得極好,這也正是所有人都難以想通的地方。

除非太子愚蠢。

可誰又知道當初他為了讓襄王回不來確實幹過這麽蠢的事呢!

若這些證據不足以證明,那麽接下來陸安荀呈上的證據則實打實地坐實了太子的罪名。

——太子幕僚、門下侍郎薛喬薛大人曾跟遼國大王子耶律泓多次接。耶律泓被捉後代了所有經過,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初州水患是太子推波助瀾惹得百姓暴

僅這一樁罪名便讓太子深陷討伐中。

可太子仍不承認,并將幕僚薛喬推出來當替死鬼。直言他對所有事并不知,一切是薛喬做所為。

皇上些許猶豫,一來,薛喬確實有之嫌,若他與耶律泓勾結反而陷害太子也說得通。二來,太子病中,對于從小寵的兒子,皇上多于心不忍。

就在皇上于心不忍之際,獄的薛喬站出來指證太子,說自己并非跟耶律泓勾結,一切是授太子指使。為了證明自己所說不假,他手上還保留了當初太子指使他的證據。

太子一聽薛喬還保留證據,頓時兩眼一黑,吐病倒了。

嫦妃去東宮看了眼,當晚跑去皇上面前哭訴,說皇上被人蒙蔽雙眼。太子什麽子皇上難道不知嗎?他純孝,去年為給皇上賀壽,親自去河中捉福,將手弄傷了。

“太子是皇上看著長大的,他雖淘氣了些,可不是壞的。皇上聽信讒言,難道真要死他嗎?”

將矛頭指向襄王:“襄王在封地時,朝堂和諧。可自從襄王回京後,矛盾頻出,且太子子一日不如一日。這其中,皇上就不查一查嗎?”

皇上天多疑,事真真假假撲朔迷離,倒把他難住了。

就這麽僵持下來,朝堂暗流洶湧卻詭異地雀無聲。

直到十一月下旬,東宮屬兼吏部員外郎杜文卿呈上幾樁罪證,徹底斬斷了皇帝對太子的希

杜文卿收集了這一年來幫太子做的所有證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樁:

一、太子賄。太子廣朝臣,每年賄數額上百萬貫。

二、太子縱容親屬斂財,剝削百姓。比如當初泗州之地的高家,高家之所以在津縣毫無顧忌吞并百姓田地且搜刮百姓錢財,後頭就是有太子舅家做靠山。太子當年還是二皇子時,全國各地有許多鄉紳每年將剝削所得的一大半送進嫦妃娘家和二皇子府中,皆有賬本為證。

三、結黨營私,用惡劣手段打擊異己。這就得提到前太子黨,無一不招太子毒手。

四、殘害手足。前太子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