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75% / 108/144

第108章

宮燈不熄, 延續著新年的吉慶。

陳勍從含英殿出來,打發了跟隨的人,不要乘輦, 一個人沿著清冷的階墀往議政西閣慢慢踱步。

孤頎的影在白玉石階上拉長, 陳勍一步步消化著織的緒。

其中有大宴上被權臣冒犯的怒, 有狀元那副容貌帶給他的恨, 還有謝逸夏終願給他面的稍稍放心。

而最濃烈的愫, 莫過于謝含靈那如花隔雲的獨特氣質對他的吸引。

當初第一次看見換回本, 陳勍其實并未産生多餘的心思。謝瀾安的,是劍眉星目淩厲的,不是蓉蓉那種讓人偎在心尖上憐的人。

反而更像古剎裏的觀音像,鎮在蓮水中央,教人不敢

一開始,陳勍是真心敬為老師,想讓輔佐自己的王圖霸業。

又是從何時起,想將這樣高貴的子占為己有的呢?

陳勍仰頭著太極殿飛檐上的鴟吻,一時想起那年謝含靈在朦朧細雨中, 一紅裳,沐雨而行, 翩躚飄的袖擺, 自由快意得讓人的心窩都發脹。一時又想起在大殿上旁若無人地舌戰群儒, 目像撥開雲藹的太一樣明……

人不能離開, 他便越來越想讓含靈明亮的眼裏, 盛著自己。

誰不想呢?是郗歆不想,還是褚嘯崖不想?他與這些人的不同之在于,陳氏子孫生來便是天潢貴胄!沒有人可以和他搶。

陳勍不是不知今夜他制衡謝家的手段有些拙劣,他縱使再努力, 也學不來謝含靈的那分游刃有餘。可是他不能什麽都不做。

他不想讓含靈覺得他只是個聽話的執行者,如果那樣,是不會多看他一眼的。陳勍自己也會看不起自己。

在這條巍巍通天的帝路上,他一人孑然獨行,已經走得太久了。

他在仰珠簾後母後的臉裏長大,在國舅老謀深算的目裏蟄伏,在王丞相不如山的胡須下屏息,又在大司馬叱咤睥睨的鐵劍下忍……他才十八歲,心卻仿若垂垂老矣。

他不想再過君不君的日子,所以要擇取一位最強大的盟友。

誰會覺得他的願是非分之想?他是天子,天下皆是他分事,何謂非分?!

陳勍在暖閣中看了一個時辰折子,直到時將黎明,方回到永寧宮。

不想蓉蓉披織羽鬥篷,仍倚在榻邊等待他,只是不抵子發沉,不覺枕臂憩著了。

陳勍殿看見這一幕,眼神溫

他上前輕妃臉頰,想將抱到榻上去睡。這一蓉蓉醒了過來。

“陛下。”綰妃不施黛的臉布了層暈,雙臂攏著陳勍的脖頸任由被抱到榻上,溫溫地說,“宴散了多時,您才回來。新年省臺尚有十日假,陛下要保重龍才是。”

陳勍不覺笑著放輕聲量,“朕也說過多次不必等朕,阿蓉懷胎辛苦,為何不聽?”

寶興等一衆宮人便要請罪,蓉蓉忙道:“是臣妾自己想等的。臣妾……想等著您。”

有孕以來,皇帝便往其它妃嬪去了,縱使無法侍寢,皇帝也時常宿在永寧宮中陪。得夫如此,蓉蓉還有什麽不滿足呢。

陳勍笑意愈深,他寬上榻,輕蓉蓉隆高的腹部:“太醫說就是這個月了。朕想,多一個人疼它總是多一分福氣,你說是不是?”

蓉蓉聽得有些懵懂,在溫的耳語中順從點頭,甜睡去了。

·

南朝過新年,北朝也過新年。

宮燈火通明,照亮了龍閣闕間紛飛的皓雪。盡管經歷了將軍宮變、軍鎮叛離等諸多變故,元日宴上,尉遲太後依舊羯紋翠金大裘,頭戴寶珠翠釵,盛裝出席。

那端莊威赫的儀,讓人毫看不出這位北國掌權者心志的萎靡。

而一向久病的尉帝拓跋珣,也由皇後攙扶著在宴上了面。

雖是帶寬,瘦骨支離,但群臣面逢大君,神備,跪倒山呼萬歲,算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大宴在竹笙歌中落幕後,尉遲太後先派人將皇帝送回寢殿,而後乘葆蓋華輦,起駕回宮。國師著毳于輦下隨行,在漫天雪花中聽輦中人淡聲吩咐:

“新春佳節,理應送南朝一分賀禮,國師擬書吧。”

國師意會:“只恐這份禮,有點大啊。”

“察見淵魚者不祥。謝瀾安縱智通鬼神,”乘坐輦依舊姿筆的尉遲太後,幽然一笑,“——也并非全無弱點。”

·

正月初五,雪霽春容。

坊間百姓忙著送窮拜財神,東西大市蔔得開張吉時,開始了新一年的買賣生意。

任黃門侍郎的楚清鳶一早換上靛青袍,拜皇帝。

陳勍贊賞地點點頭,命他平。“朕聽說許多進士科的才彥,念謝中丞倡議開科,年後皆至烏巷投刺拜謁,你卻不曾去?”

楚清鳶一聽便知,陛下布有耳目在坊間。

此事他也有所聽聞,除了前三甲外,進士甲等第四名鄺逢辰,便是考前曾在學館外蹭課數月,一度淪為秦淮一景的寒士。他高中後報李投桃,無可厚非。而第五名的揚州白日昭、第六名的荀祭酒不記名學生徐敏,由來與謝氏有往。

單獨論之,去走有可原,然而放在一起看,便顯得謝氏門庭過于張揚了。

楚清鳶雋容清正:“臣陛下深恩,唯銘陛下隆德。至于中丞,并無淵源,豈好唐突拜訪。”

陳勍暗自點頭,貌似閑談地問:“對陳郡謝氏,卿如何看?”

楚清鳶眉心微,道:“謝氏百年門第,恐非小臣能夠置喙。”

陳勍擺了擺手,啓用他,便是想聽一個兩邊不靠兩袖清風的人說些實在話。“恕你無罪,但說無妨。”

楚清鳶腹稿早在心中打好,等的便是這句,當下揖手:“臣以為,可留謝氏制衡北府。”

他有多出來的記憶打底,眼界已非上一次面聖時可以比擬,為皇帝分析西北兩座軍府的形勢,鞭辟裏,而且不像上一回愣頭青似的表現自己,話頭留得恰到好

皇帝聽罷,不深思半晌,繼而深自己睿智,眼獨到地選對了人才。

陳勍心懷開暢不已:“你雖非狀元,依朕看來并不輸榜首。彧良,將朕年宴上新收的雲州貢茶賜予侍郎。”

彧良公公頷首稱諾。楚清鳶忙躬首謝恩。

他在心裏衡量了兩番,斟酌著道:“陛下,臣還有一言。”

“講。”

“臣以為……調狀元胤衰奴去荊州,不妥。”

“哦?”陳勍眼裏洩出幾分意外。

楚清鳶道:“陛下容稟,謝刺史雖在元日宴上應諭擔任丞相,然其在西府威,仍不可謂不重。狀元本出自謝府門下,謝刺史此著,恕臣愚妄,是為培植親信。若假以時日了氣候……難免辜負陛下調回謝刺史的意。

“且狀元為文科之冠,天下學子都在翹首看著朝廷對他的任職。若授文生以武職,又有銓選失當,不之嫌。”

這兩條理由,完全是站在皇帝與朝廷的立場考慮,可以說在在理。

然楚清鳶的心,還有一點不能為外人道的私心,那便是他很清楚,廢掉胤衰奴最好的方式,是給他個類似翰林院供奉的閑差,只負責文書抄寫,講書解悶。而一旦給這個沉斂深沉的人一方天地大展拳腳,便無異縱虎歸山!

他比任何人都想把胤衰奴踢出金陵,可為長遠計,楚清鳶還是向皇帝提出了這個建議。

陳勍哪裏想到楚清鳶心裏的彎彎繞,只當他君子坦,雖說屈居第三,竟還稟公為狀元郎說好話。

年輕的皇帝慚愧一瞬。

他明知楚清鳶分析有理,可私心裏,就是不想看見那張臉出現在含靈左右。

陳勍默了兩息,含糊道:“這……謝刺史都提出了,朕也不好駁他面。”

楚清鳶心中皺眉,這種含糊其辭不該是天子口吻。

而且,他覺得哪裏有些不對。

他與胤奚的死結,是為郎主故,可皇帝有意無意間對新科榜首的漠視,又是為何?

楚清鳶面上不形跡,告退出殿。他若有所思地搴袍下階,迎面正遇見去後宮送新錦的小韋子回來。

小韋子自認與這位新晉清貴已是識,不得笑臉生花地上前,逢迎幾語。

楚清鳶心思微,見左右無人,就勢道:“公公說笑了,某再得聖人重,哪裏比得上謝中丞。聽聞,中丞下朝後常被陛下留在堂,延問朝事?”

“謝中丞呦,自非一般的人了。”小韋子夾著眼應和。他自知不能議論朝政,又想在楚侍郎面前賣弄一番,便挑揀些許閑事輕聲道,“每次謝大人去西閣,陛下準會命膳房現做出新鮮的菓子糕點,回回不帶重樣的。綰妃娘娘在孕中,謝大人也時而去問候,出後宮無……侍郎您說,這寵信大不大?”

說者無心,楚清鳶心卻一沉,敏銳地辨出了幾分端倪。

陛下青春年,正值慕艾的年紀,難道他對謝娘子……

猝不及防地劇烈一痛,楚清鳶疼得兩眼發黑,幾嘔吐。一段縹緲的話音在耳邊回響,其中一道卻是來自于他自己:

“……若陛下果真下定決心,從太後娘娘手中奪回權柄,仆一介卿客白,為聖人效忠,何惜命,現有一計獻與陛下……”

接著,鋪天蓋地的畫面湧楚清鳶的腦海。

幻境之中,陳勍的年紀看著比如今還年長幾歲,卻依舊是庾太後在掌權。

“楚清鳶”讓皇帝僞裝中毒,嫁禍在庾太後頭上。其後他游走于幾大世家之間,憑著舌燦蓮花說服衆家聯手,剿滅了庾何兩黨……

“侍郎,楚侍郎您怎麽了?!”

小韋子見這黃門侍郎聊著聊著突然跌跪地,捂額頭痛苦不堪,狀若發了惡疾,嚇得不輕。

在陛下邊效力的人,可不興有疾的啊!

他低喚楚清鳶幾聲,沒得到回應,便要去他師傅。一只手掌忽地鉗住小韋子手腕,疼得小韋子噤了聲。

楚清鳶撐著冰冷的地磚大口息,如同溺水的人,從一場漫長的窒息中掙紮離。待他眼前勉強能視袍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了。

他沒時間理會小韋子,滿腦子都是一件事:原來幫陛下解決外戚禍的人,其實是他。

不管是另一重世界還是現世,他早晚都會得到陛下的重用。如果楚清鳶看到的畫面真實發生過,那麽謝瀾安如今的高厚祿,本該——

不對,楚清鳶很快打斷自己的這個假設。幻境裏,他是靠著謝氏的門才能得到面見皇帝的機會,因為謝氏不預黨爭的祖訓仍在,他才會越過郎主去謀事。

可以說,若無謝瀾安,那個“楚清鳶”也不可能有資格做到後來的種種。

楚清鳶只能看到幻境裏的事發展,卻無法知到裏面的“楚清鳶”所思所想。但此世的他至能確定,他對謝娘子,會永遠敬重。

事實上,那些記憶複蘇得越多,楚清鳶對謝瀾安的便越為複雜。

他仿佛切經歷了與的六年時

看著謝瀾安細致微地教導他、關懷他,看向他的目永遠比旁人縱容一分,楚清鳶沒法不容。

他很早便失去了怙恃,這世上對他這般好的人……從前沒有過,此後也未必會有了。

他們之間有著最深的羈絆。

——可為什麽對他視而不見?憶起元日夜裏看向自己的冷嘲眼神,楚清鳶的頭又作痛,第六年、第六年還發生了什麽……

楚清鳶撐著膝頭長而起,霜白地回後的金鑾高殿。

短短片刻間,他的目已從匍匐敬畏皇權,變了一種心理上的俯視。

前塵的皇帝若無他相助,至今仍是個傀儡。

今世陛下遇見了謝瀾安親自出山,是陳氏江山更大的幸運。陛下若拎得清,就該明白雲中白鶴,非燕雀之網所能網羅*,他的郎主風逸高邁,志不在後宮,縱使九五之尊,豈能強求

倘若定要強求……

楚清鳶目一深,抹開沒有的薄,轉頭對發愣的小韋子一笑:“夜裏案牘沒休息好,方才失態,嚇到公公了。一點小事,便莫聲張了吧。”

小韋子怔然著楚侍郎深不見底的雙眼,竟覺出一分妖異,後背的寒無端豎了起來。

哪敢說一個不字。

·

初八,授任胤衰奴為竟陵參軍的文書下達,吏部命他即刻上任。

“這麽急?”消息送到謝府,饒使此事是謝逸夏促的,也覺任令過于不近人了。

哪有連元宵節都不讓人過完的?

“小胤小胤……”小掃帚蹭到胤奚邊,仰頭呵出一口白氣,不踏實地小聲說,“你帶上我,我和你一起走吧?”

胤奚罩素淨的青袍,腰帶上掛有文士的如意結錦囊,腰畔懸著鸞君刀,一副遠行裝扮。他低頭小掃帚的羊角辮,神溫煦。

“別怕,你在家裏好好讀書,聽‘家主大人’的話。回來給你帶禮。”

說罷,他在晨向謝瀾安,眼含千萬重深意,話卻是對邊近衛說的:“無論郎外出何邊絕不可離人。”

有人走便有人留,褚嘯崖還在金陵。

“啰嗦,這個還用你說。”玄白和胤奚說鬧慣了,他這乍一要走,玄白心裏還真有點不是滋味。

眼看春氣回暖,主子的折扇又要用起來了,以後主子但凡有點不順心,又缺了胤奚在跟前養眼,啊呀,他的腦袋豈不真要變木魚?

胤奚接過山伯遞來的行囊,又轉向謝逸夏,喚了聲“二爺”,“褚嘯崖膝下諸子皆非一母所生,在北府各領兵職,派系複雜盤錯。還請二爺仔細查一查個中由,以備日後分而化之。”

謝逸夏笑瞇瞇地頷首:“不愧是含靈教出來的,想到一塊去了,你家郎前兩日提了這事,已經在辦了。”

他話音一頓,“小子不會在心裏記恨我吧?”

廊廡下,紅泥爐邊舀茶的謝瀾安一笑。

“二爺是為衰奴著想,衰奴不敢有負二爺。”胤奚聽到笑聲回頭。經過了七日時間,能化解的、不能化解的郁結,在那張瑰麗的臉上通通尋不見了。他平靜的目隔著雲山霧水,落在子臉上,神下來。

“亦不負郎。”

了。

謝瀾安落落地起,素手端瓷盞送到胤奚面前,那副閑雅的神氣和平時沒什麽兩樣,仿佛今日一別,明日又可相見。

揚揚眉:“請吧爺。”

謝瀾安并非天生心冷,只是上輩子生生死死,總在離別,所以掏不出多餘的離愁別緒了。但一杯熱乎的餞行茶,還是力所能及的。

免得一點“不周到”落了人家口實,再惹他紅著眼掐腰質問:為何一點都不難過?

這是胤奚背地裏能做出來的事。

然而“請吧爺”這句話,也不知有什麽魔力,讓胤奚子微微一觫,耳子轉瞬間就紅了。

他揚起圓潤微挑的桃花眼瞅著郎,飽含無聲的控訴。輕易又記起那夜,燈熄的前一刻,也是懶洋洋說了這四個字,伴隨著一聲“”。

和請君甕的山大王似的,看盡了便宜。

謝逸夏見狀,立即按住小掃帚的腦袋,笑著轉:“走走走,領你玩雪人去。”

小掃帚除了和荀朧玩得些,對府中這些神仙似的大人一向怯得要命,羊角辮僵在腦瓜頂,對小胤哭無淚地揮揮手,同手同腳跟著走了。

玄白和允霜同時退避。

胤奚接過那杯茶仰頭飲盡,結滾,喝出了烈酒的豪邁。他拈杯用腕將謝瀾安的腰頂向自己,額頭抵著額頭,低聲說:“你都把我看了,不準再看別人。”

謝瀾安睫梢掃過他鼻梁,好笑地彈了彈鸞君涼的刀柄,“你‘不準’我?”

“就是不準。”

胤奚霸道地說,他還什麽都沒看到呢。

郎才是那道箴言,發號施令,他便無不聽從。真厲害,只用一招,便讓他忘了遠行的不舍,讓他只要一想起用眼神丈量的神態,渾便要被火燒幹。

郎要高臥加餐,珍重萬千。”

“嗯。”

“調氣的藥還要再服兩劑,東市念滋齋的餞好吃。”

“好。”

“多想我一點。”

“……我盡量吧。”

謝瀾安對這份黏糊勁難以招架,額頭往前頂他,“去吧。”

府外馬已備好,胤奚到吏部領取文牒後,直接便出城了。他直了,深深看謝瀾安一眼,轉出府,沒再回頭。

謝瀾安目送青影消失在月門,也沒有多送。

低音輕嘆:“我家阿鸞,白最絕,青衫最落拓。”

“這話怎麽不當面說呢?”謝晏冬沿著游廊走進院子,黃貍奴怕冷,在的懷裏窩一團。

謝瀾安眼裏極快地閃過一矜,從姑母懷裏接過實的花貓。

“不能讓他太得意了。”別人不知道,他可壞著呢。

·

胤奚到吏部的時候,上了楚清鳶。

瞟著那簇新服,胤奚目涼薄:“等在這裏看我笑話?”

黃門侍郎的一部分事務,便是為陛下傳遞旨書詔冊。楚清鳶今日就是特意過來踩胤奚一腳,聽了這話,他卻淡嗤搖頭:“你以為聽聞你外調,我心裏會很快意?”

低聲音向前傾,“我不得,你留在京裏。”

胤奚心思微,往楚清鳶臉上定定看了兩眼。

不知是否他的錯覺,此人的氣質仿佛比之前變了一變,眼裏多了重叵測深邃,像水潭中的卵石生出了棱角。

胤奚無意和他鬥,從吏員手中接過任令。轉走時,楚清鳶盯著那把刀,忽道:“鸞君。”

胤奚遽然側頭,眼鋒冷冽。

楚清鳶對他的敵意視而不見,反而笑了笑。

他是謝瀾安花六年時間教出來的人,面對區區兩年的冒牌貨,充滿了耐心。他看著胤奚:“執其鸞刀,取其膋(liáo)。你在眼中,不過是一把刀。這回謝二爺調你走,可挽留過半個字嗎?”

胤奚跟著笑了笑。

楚清鳶皺起眉。

只見對面青衫郎紅誚薄,曼音輕吐:“你想做這把刀,求之,不得吧?”

楚清鳶一剎攥掌心,口氣上湧。

胤奚瞥開眼,第三次要走出署府,忽聽外頭甬道上有人高喊:“僞朝信函,致書議和!僞朝信函,致書議和!”

一名牙門將打扮的武吏,氣籲籲地跑向隔壁的兵部,手裏高舉著一封信件,上面封蓋的印正是北尉的馬鹿圖騰。

信封上又粘有三雉羽,示意兵部八百裏加急。

胤奚與楚清鳶同時凝目回

楚清鳶怔了一下,立刻振袍趕回太極殿。

半刻鐘後,謝府門房驚訝地看見才離府不久的胤郎君快馬趕回。玄白迎出來,眼睛睜得溜圓:“你老兄怎麽又回來了?”

胤奚臉凝重地將韁繩甩給他,匆匆進府,“也許走不得了。”

“……綜上雲雲,吾朝慕貴朝風氣和暢,請止刀兵。貴朝倘願遣使來議,吾歲歲朝貢,唯求娶玄朝宗室公主,以締佳盟。”

楚清鳶躬立在書案邊,手捧著重似千鈞的書信,為皇帝誦畢。殿靜得離奇。

胡人主中原百餘年,似這般服還是破天荒頭一次。陳勍接過信紙,往那歲貢的金額上看了兩看,意氣昂揚。他極力按捺住渾奔流,斟酌著:

“先帝子有限,宗室公主皆已出降,如今唯一待字的宗室,便是朕的堂姊安城郡主……”

“這是重點嗎?”

皇帝話音未落,一道清冽的聲音不待通傳,徑殿中。

謝瀾安朝服都不及換,上常服挾著室外的霜寒。冷靜地走到案前,注視龍:“陛下果真想答應不?”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