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97.8% / 88/90

第86章

塵埃落定的那天, 謝苗兒沒忍住,痛哭了一場。

這一世,他不再是天際匆匆劃過的流星, 一閃即逝。

屬于他的篇章, 會有更多輝煌的可能。

那樣錐心刺骨的痛楚, 他也不會再經歷。

困擾多年的夢魘,終于在此刻煙消雲散。

斷了線的眼淚撲簌簌地往下墜,謝苗兒一邊哭一邊擡手淚, 可哭著哭著, 忽然又笑了起來。

夙願得償,應該高興才是。

——不僅想讓陸懷海活, 還想讓皇帝死。

這個念頭的強烈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日俱增。

那樣一個忠不分、殘害忠良的人, 憑什麽可以安安穩穩地手掌天下大權,想做什麽做什麽?

就因為他是皇帝嗎?所以賞也是恩罰也是恩?

甚至覺得,這個腦子和心眼一起壞掉的皇帝,連采納陸懷海諫言的資格都沒有。

邁出了開放第一步的皇帝,經過歷史的檢驗,也是功績一樁,可不想後世再想起長平帝, 把他和明君等同!

謝苗兒覺得他不配。

一點也不配。

把目轉向了安王。

反正已經在一條船上了,也無所謂捆綁更深。

其實對謝苗兒而言, 知道歷史會走向何方, 并不是敢做出這樣冒險舉的原因。

微小的改變,就足以引起不知名的風暴。皇位之爭的贏家最後到底會是誰, 并不那麽篤定。

但是相信, 人的本是不會變的。

歷史中安王繼位後, 改號宣樂,雖然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那些混不吝的行徑,但在輕浮浪的事跡外,沒人會否認,他是一個中興之主。

文治武功,他并無超然卓群之,然他知人善任,擅用能臣,不忌諱權柄下放,和他的父皇完全是兩個極端。

正因如此,謝苗兒才敢有那樣冒險的舉,不擔心日後惹來什麽禍患。

做了兩件事

浙商行會打算送兩個道士進宮,以討好沉迷神仙法的皇帝,出重金,整件事便由辦。

事實上謝苗兒也沒有做什麽,正常從知名的道觀裏挑人,只不過,“一不小心”讓這倆道士知道了五石散的妙用。

再然後,淺嘗輒止地幫了安王幾回,換來幾個好用的人手,截獲了丁彥的往來信,再以此威脅他,幫忙牽了些線、搭了些橋。

朝堂之上,所謂黨爭和流氓地打群架也無甚區別,打群架比的是誰人手多、誰武利,黨爭亦然,套了個唬人的皮,實際上,還是比誰黨羽多、誰勢力大。

謝苗兒使了一個換概念的小花招。并沒有讓丁彥去做什麽明確立場站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