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顏心的勝利

1.2% / 7/604

第7章 心的勝利

心抱著歡兒,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老太太今兒不高興,其他人都不敢黴頭,紛紛回房了。

到了正院,心吩咐傭拿鑷子來。

一邊安著歡兒,一邊住它的右腳,從它腳掌墊中出一細刺。

“怪不得今天歡兒煩躁不安,原來是掌心被紮了刺。”一直照顧歡兒的傭周嫂說。

又給心邀功,“四不愧是中醫世家的小姐,就是比咱們細心。”

老太太看了眼,沒說什麽,只是吩咐傭:“拿八匹新到的綢緞,給小四兒媳婦做旗袍。”

傭道是。

心想說,八匹太多了,用不了這麽些。

可又想到老太太的脾氣,最是不喜歡旁人忤逆

老太太肯給,就是真心實意給,為了治好了歡兒。

若一味推辭,小家子氣的,老太太會不開心。

“多謝祖母。”心道。

見老太太疲乏,站起,“我先回去了,祖母。”

老太太微微頷首。

心走後,幾個傭搬了時下最新的綢緞,送到的院子去了。

老太太的心腹周嫂誇心:“這孩子生得真漂亮。”

“漂亮有什麽用?太老實了。”老太太說。

全家這麽多人,只一見面就能抱歡兒,又發現歡兒掌心有刺。

有功。

誰不知道歡兒是老太太的心尖寶?立功了,也不知道說幾句好聽話請賞。

太木訥。

周嫂笑:“老實還不好?我就喜歡老實孩子。”

老太太:“做閨,自然老實些好。做了人家媳婦,忠厚笨,全家的苦一個人吃。”

心回房後,換裳。

老太太那邊送來的綢緞,堆滿了小客廳的茶幾。

現在住的婚房,位于姜家院子的西北角,旁邊有個小小角門,直接通到後街。

位置偏僻。

剛剛嫁過來,婆婆就把小角門的鑰匙給了可以不走正門,出方便。

這院子以前是姜家老太爺的後書房,不怎麽用。

姜寺嶠要結婚,他的嫡母大太太專門修繕了這裏。

三間正房,左右各兩間耳房。

現在是民國初年,各門各戶都講究新

心的婚房擺放了一張西洋大鐵床,四的床柱;窗戶鑲嵌了五彩玻璃,照耀下彩斑斕;小客廳安置了一套碧綠絨布沙發,一張玻璃茶幾。

旁邊一個小耳房,做了西式的洗浴間,有個大浴缸。

心換了裳,出來看這些綢緞,吩咐傭:“拿出兩匹,我要做旗袍,其他收起來。”

傭看了眼,不不願的。

心不再理會,拿出了的醫書,坐在沙發裏看了起來。

看了片刻,就走神。

前世,新婚時在姜家到了冷遇,跑回娘家。

七妹要訂婚了,父親怪晦氣,大喜日子跑回家添堵,就去祖母跟前哭了一回。

祖母不太好,聽了的哭訴,為憂心,又沒辦法。當晚祖母就發了低燒,而後一日日變差。

心狼狽從娘家回來,也是在大門口,遇到了姜家的老太太等一行人。

老太太也如今日那樣,諷刺了幾句。

只是臉皮薄,當時尷尬站在那裏,搭不上話。

表妹把歡兒給抱,不知就抱了,被歡兒撓傷了手。

接下來半個月,老太太心都不好,家裏很抑——歡兒懨懨的,不願意出門,老太太就煩躁。

心去老太太跟前問候,瞧見了歡兒的況,替它把掌心刺拔了出來。

表妹章清雅正好也在,直接領了的功勞,去老太太跟前獻

心站在旁邊,章清雅毫不以為意:“這不,我才發現歡兒掌心有刺,就讓四嫂幫忙拔出來,是不是四嫂?”

心當時微愣。

祖父是神醫溫良,一生正義而慷慨。

祖父的教育,明磊落。

祖父又告訴,醫者要有仁慈之心。既然救了貓,就沒必要去貪功。

故而,沒回答。

沒有承認章清雅,卻也沒當衆給章清雅難堪。

總以為,人是要臉的,章清雅往後應該會知

錯了,不要臉的人,往往會更得寸進尺。

沒過幾天,老太太當衆發作心,說心:“鋸了的葫蘆,愚蠢無用。”

若不是而後幾次,老太太暗中幫心真以為老太太很討厭

用了十幾年,才明白這老太太恨分明、毒心慈。

心那不爭的脾,簡直把老太太氣死了。

老太太表達的心疼,就是把心罵一頓,想要罵醒

今生,心抓住了機會,讓章清雅被撓了一爪子,讓也嘗嘗見滋味。

同時,也在老太太跟前表現了。

一切都會變好的。

除了遇到景元釗……

——跟我三個月,你就是太太,你丈夫會發達。

——我玩過了,你還歸你丈夫,大姨姐。

心猛地合上書,微微閉眼,來緩解自己的意。

“這件事,前世不曾發生,它到底預兆什麽?”

片刻,心逐漸冷靜。

在景元釗的別館時,沒辦法理智思考。

此刻獨坐,腦海中有很多的念頭。

比起姜寺嶠、章清雅和姜家很多人,同父異母的妹妹菀菀,才是最大勁敵。

一旦妹妹嫁給了景元釗,在權勢的幫襯下,心再也無力和抗爭,只能任由擺布。

“要毀掉的婚姻。否則死的人還是我。”

之前犯愁的,是不認識景元釗,無從下手。

可如今,認識了。

“我的子,值什麽錢?送給姜寺嶠,他都不想要。既如此,為什麽不用它做籌碼,去搭上景元釗?”

心想到這裏,突然把手裏的書狠狠摔了出去。

瘋了!

怎會起這樣的念頭?

不,還沒有被到這個地步,不能自甘墮落。

家的嫡,是祖父耐心教導栽培的“神醫”。

不能做婦。

心站起,想要去撿起自己的書,門口倏然傳來腳步聲。

擡起臉,和來人四目相對。

微微詫異。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