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的大禮包已經到貨

1.3% / 2/157

“段哥,你真舍得跟我姐退婚啊,我嬸娘當年可救了你的……”

“呵,那又怎麼樣。要不是媽以恩求報,我能跟訂婚?

“再說了,你那個堂姐,要樣貌沒樣貌,要材沒材,腦子也不如你好使。我真娶了過門,生下的孩子跟一樣蠢,我不得嘔死。”

“那,那你那個親戚為啥要娶?”

“我那個親戚也只想要生個兒子傳香火而已。生一個不行,那就繼續生,直到生出個正常的再說。”

“嘻嘻,那不就母豬了……”

兩人一陣吃吃的笑。

外面聽壁角的敖箐心頭鬼火翻騰。

只從夢里知道要退婚的段渣男后來跟堂妹芬兒勾搭上了,想也知道兩人是在渣男還沒退婚之前就勾搭上了,但沒想到這兩人直接在婚前就荒廟野合!

還知道原要被嫁給渣男的傻子親戚,還拿做肆意取笑的話題!

呵,既然這兩渣男賤這麼取笑自己,這是你們兩自己撞上來的,可不能怪有些應激反應!

想到渣男說的三天后還會來,敖箐就悄悄的退開。

三天時間眨眼就過。

在這三天時間里,敖箐已經悄悄的收拾好了服和干糧,藏在屋后面的竹林里。

從這兩天大伯娘和三嬸娘的眉來眼去中,差不多斷定,最遲這個周末,也就是后天,段渣男就會上門退婚。

不過,在這之前,可要給段渣男和的大伯娘送上一份大禮!

畢竟,今晚就是渣男和大伯家堂妹芬兒約好幽會的日子。

晚上吃過飯后敖箐洗碗收拾廚房,做完還得燒水給大伯三叔洗漱。

等一切忙完,時間就快九點。

在黑燈瞎火的房間里坐了一會兒,聽到一約的靜。

拉開一點自己房間的房門,過一點門看到黑暗中,芬兒甩著大辮子從小心的從大門門里溜了出去。

敖箐卻沒跟著從大門走。

三天的時間,已經足夠給自己安排逃走的線路了。

麻利的翻窗、翻墻,在竹林里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包袱。

整個過程如流水般

然后,就直奔土地廟而去。

從土地廟后面鉆進去,著墻角蹲下,剛好聽到芬兒和渣男抱在一起啃個不停的聲音。

好一會兒,渣男才著氣停下。

“芬兒,你來的時候,有人看到嗎?”

“沒有,我可小心著呢。”

芬兒滴滴的聲音跟摻了糖似的。

“段哥,我今天洗了頭,你聞聞,這個香皂就是你送的。好聞嗎?”

兩人膩歪又骨的話,讓聽墻角的敖箐皮疙瘩落了一地。

敖箐一直忍到兩個人能被抓到現行的時候,還在思考怎麼把兩人的出來,就發現某人猴急的直接把服給扔到面前的地上了。

這可真是……太巧了!

敖箐毫不客氣的勾走了散落在面前的兩件服。

等退出一段距離后,拿出來一看,差點沒笑出聲來。

男人的人的服,正好湊一套,還好。

敖箐拿著服直奔村長家去,不過走著走著,看到陳老六家。

突然想起來,陳老六家婆娘是村里有名的長舌婦,但凡故事在這里開個頭,能無中生有的給整出若干劇分支來。

而且,記憶里這長舌婦還跟大伯娘干過架。

這不現的傳播渠道嘛!

越想敖箐越覺得興二話不說改變計劃,隨手撿了塊石頭包在服里,直接砸向陳老六家的院子,引得狗不停。

扔完石頭,就快速退到路邊,踹了一腳樹干,借著反作用力從斜坡下去,躲到了田埂下面。

被驚擾的陳老六家里有人追了出來,想都沒想的就朝著土地廟方向跑過去。

老六的婆娘也披著服叉腰站在院子里破口大罵,罵了幾句后,發現散落在墻服。

拎起來一看,哪兒還能不明白發生了啥事。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連頭發都沒梳,匆匆穿上服追了過去,一臉的興

在田埂下的敖箐,順著田埂影的遮擋,從側面溜到土地廟背后的小山坡上。

這事兒不看下熱鬧,都對不起自己這幾天的忍耐!

山坡上老樹多,枝繁葉茂的,從樹枝隙能看到大半土地廟。

敖箐爬上樹的時候,長舌婦的男人也恰恰好沖進了廟里。

一驚石破天驚的尖傳出來,村里的犬吠,此起彼伏。

鬧騰聲中,好多人家都亮起了油燈。

就在尖聲傳出來沒一會兒,后腳跟過來的長舌婦也到了。

隔這麼遠,敖箐都能聽到那尖利的聲音。

“敖芬,你居然跟你姐夫私通!我的天啊,你們,你們太不要臉了!”

要不是語氣中明顯的幸災樂禍,敖箐還真以為是在替自己生氣呢。

“你們這倆不要皮不要臉的,要茍合,哪兒不能干,還跑土地廟來,是要土地爺看著,你們才舒服?”

被陳老六婆娘的聲音吸引來的人不

特別是本來就靠近土地廟的幾戶人家,幾乎都到了。

有跟敖家關系還不錯的,趕人去找敖老大。

村長來得也快,看著在供案下團,衫不整的一對男,氣得眼睛都紅了。

“敖老大呢,他過來看看他這個不知廉恥的閨,我們村的名聲都要被給敗壞了!”

看熱鬧看到這里,敖箐不敢再呆下去,就這靜,回頭發現不在,肯定會覺得這事兒是干的,要推到頭上。

雖然這事兒確實是干的,但這會兒可不能被他們耽誤的逃跑計劃。

畢竟,這場鬧劇也在的計劃中,就是趁著大家的注意力放在土地廟那邊的時候趁離開。

敖箐迅速的離開,直奔羅渡鎮而去。

在路上,用帶著的剪刀把原的兩條麻花辮給剪了,剪了齊耳短發和厚厚的劉海。

另外還戴了一副黑框厚瓶底眼鏡,外加石大山提前給準備的一件他妹子的服。

敖箐整個人和以前的形象判若兩人。

快天亮的時候,順利登上了羅渡鎮開往縣城的班車。

看著逐漸遠去的羅渡鎮,坐在最后一排角落位置的敖箐吐了長長一口氣,一直懸在口的心終于安穩了。

終于,終于擺了原那悲慘的命運!

班車開到半路,上來三四個農村婦,拿著小板凳坐到車的過道,嘰嘰喳喳的聊起了家常。

“你們聽說沒有,昨天晚上,東山村那邊可出大事兒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