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獨占 “我不能只和讓我不累的人一起守……

50.4% / 70/139

第70章 獨占 “我不能只和讓我不累的人一起守……

會帶給人的, 不止甜與歡笑,還會有諸如“嫉妒”這樣暗的、醜陋的,或許不足為外人道的痛苦酸楚心緒。

當明白這一道理的一瞬間, 青雀看見了楚王出現在眼前。

還是沒能忍住對他笑。因為的確喜歡著他, 看見他就會歡喜。

他是獨進來的,邊沒有旁人,後也沒有——李側妃。他還穿著親王朝賀的禮服,紫袍玉帶鈎,戴七梁冠, 顯然也沒有在靜雅堂更。于是青雀的心中霎時就輕盈起來, 不再有煩躁和憤怒。

品味著這份輕盈,這剎那間的心緒轉變,笑盈盈著楚王走到了面前。

以為他只是順路過來——畢竟和阿瑩離門邊最近。看過一眼,他就會先去看大郎, 而後坐上主位, 與衆人共同守歲——也或許會先回前殿更再來。

但他在面前停下了腳步。

燈燭照出他深邃眼窩中的淺淡影。看著青雀輕快中又帶著一不解和些微期待的澄靜笑眼, 他向出了手。

一個晃神, 青雀就握住了這只手。

悠悠,被楚王牽著走到貴妃榻前。

阿瑩的神, 方才沒來得及看。此刻稍稍定了神,看到張孺人低下了頭,著大郎的肩膀,手似乎有些抖,而一旁的薛娘子和喬娘子還沒收起震驚之, 喬娘子還多向楚王看了幾眼。

們的震驚,似乎不全是對……和楚王牽著的手。

側過臉,青雀看向楚王的容

回京快兩個月了, 不再每日經風霜日曬,他的又從偏黑養回了些許,現在已比麥更淺一。這樣的也很喜歡,不似年初春日時的冰白那樣冷冽鋒銳似不在人間,又比才回京時的偏黑更顯出他英姿俊朗的眉眼五。只是,他還是太瘦了。

還是和春日初見時一樣,瘦得幾乎了形狀。

所以,薛娘子和喬娘子才會這麽驚訝吧。

畢竟,楚王東征大勝回京那年,京中贊揚他的詩文裏,十篇有九篇都會誇贊他如天人一般的容

私下裏,霍玥也曾不無羨慕地對說過:

“能嫁給楚王這樣的男人,咱們這位王妃,也算今生無憾了。”

“父親!”

在衆人心思各異時,大郎已按先生教的規矩,嚴整筆直地拜下行禮:“兒子拜見父親!”

“起來吧。”楚王俯,一手扶起他的長子。

父親的手又大又枯瘦,骨節分明,掌心還有幾道變淺的疤痕,和阿娘的不一樣,和侍、嬤嬤們的不一樣,和先生并前殿侍從的也不是很一樣,送在大郎面前,讓孩子又好奇,又不有些怕,沒立刻握住,而是看向了父親的另一只手。

父親的另一只手,在握著另一個人。

大郎記得,江夫人的手和阿娘的一樣白皙纖長,雖然手上的繭比阿娘多,也比阿娘更有力氣,但應該還是不如阿爹的力氣大。

江夫人的手都沒被阿爹抓壞,那他的手,應該也不會被抓壞。

大郎放心地抓住了父親。

孩子的想法總是千奇百怪,他不說出來,大人很難猜得準。大郎的猶豫和他看向楚王與青雀握的手的眼神,看在他母親眼中,便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含義,看在青雀眼中也是。

遲疑地,青雀與楚王握著的手放松。

不是介意張孺人怎麽想,而是,大郎只是孩子。

回看一眼,楚王握的力道收了一瞬,隨後放開。

看大郎已不再怕,他屈膝蹲,將孩子抱了起來。

“哇!”大郎忍不住出來,“好高!”

歡呼一聲,他便想起母親教導的“見了爹爹要聽話懂事不許胡鬧”等話,又忙低頭看父親的臉

“很高?”楚王笑問他,“有這麽高興?”

“高啊!”父親沒生氣,還一直對他笑,大郎就不停地開始說,“江夫人抱的比阿娘和二娘三娘都高,爹爹抱的比江夫人還高!還高——那麽多!”

青雀不免看了一眼張孺人。張孺人也正看

片刻,兩人相視一笑,方才那淡淡的尷尬便似散了。

張孺人又笑著看自己的孩子,看殿下用從沒給過的溫和語氣問大郎新年高興不高興,今日都吃了什麽、玩了什麽,上學有沒有認真聽講,每天從永春堂走去學堂上學累不累、冷不冷,服侍的人有沒有不聽話的、懶的,還問了兩個學裏才教過的對子。

聽著,心裏微微有些酸,但更多的還是寬和欣喜。

殿下,是記著大郎的。

柳瑩也已靜靜走過來,站到青雀側,握住被殿下松開的手。

“殿下,從來沒有忘了孩子。”輕輕地,青雀對說,“只是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麽……”

這句話又像自言自語,柳瑩本可以不答。

還是應了一聲:“是。”

發自心地,說:“能在楚王府,府裏所有人,都有福氣。”

區別只是,有人想要更多,便或許會抓不住這份福氣。

問過孩子,楚王放他坐回榻上。

“你們一守歲吧。”他道,“明日等我出宮,再來雲起堂拜年。”

——這話是什麽意思?

在花間玉人堂外一百多名妃妾仆從都沒想明白的時候,楚王已走回青雀邊,握住了幾乎是被柳瑩甩過來的手。

“走吧。”他看著青雀,命人,“鬥篷。”

“哦……哦!”青雀應著,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麽表

驚喜太大,已經快要趨近驚嚇。他的意思是,楚王的意思是——

楚王,是要單獨和,回雲起堂,過年嗎?

碧蕊和春消手忙腳給青雀圍起鬥篷。

“坐轎還是走著?”楚王垂眸,親手給系好縧。

“坐、坐……走著吧。”青雀盯著他修長靈活的手指,“殿下不累……就走回去?”

想吹吹風,清醒清醒。

“那就走。”松開縧,楚王重新握起,一起離開。

青雀只來得及丟給柳瑩一個“不能陪著你了”的眼神。

柳瑩笑著,做口型讓快放心,快走吧。

他們走後,過了約有小半刻鐘,花間玉人堂裏才漸漸響起說話的聲音。

“殿下這是……”背著大郎,張孺人笑著,震驚著,心酸又無奈、不甘心地說,“方才,我差點以為是那位……回來了。”

殿下寵那一位的時候,也是這樣張揚隨意,全然不顧別人怎麽想——那時宋妃還在,殿下還是會給王妃面,至于別的人——比如們這些姬妾,從來就沒在殿下眼裏心裏過。

“本來也沒有規矩說,殿下一定要陪每個姬妾過年。”薛娘子輕輕道,“那是嬤嬤們安排的,可從來沒人說過,殿下應了。”

“至殿下來看大郎了呀!”喬娘子還是比們樂觀得多。

笑道:“你們還真想讓殿下幾個時辰都在這?真若這樣,我連茶都不敢喝的。還不如明天一起去拜年呢,領了賞就走。”

說著,站起:“我去請柳孺人過來,總不好放一個孤零零的。”

花間玉人堂重新熱鬧起來的時候,青雀和楚王已快行到花園門邊。

青雀一路言又止,楚王當然看得清楚。

再一次看向他,卻沒開口時,他停下了腳步。

“陪你過年,不高興?”他轉過青雀的肩膀,讓正對著他。

“高興啊!當然高興了!”青雀也怕他多想,忙說,“我只是沒想到——”

“沒想到,我會只和讓我輕松的人過年?”

一陣寒風呼嘯著穿過幹枯的桃花林,楚王的話語在風聲中依舊字字清晰。

靠近青雀稍許,他問:“我不能只和讓我不累的人一起守歲、過年嗎?”

——他心緒很不好。

察覺到這一點,青雀擡起手,搭住他的手腕:“能啊。”

笑著說:“殿下是說,現在王府的所有人裏,只有我,才是讓你不累的人,是嗎?”

在這無月無星的冬夜裏,只有的雙眼在燈火的照耀下發出亮,的眼睛著他,似比燈燭還要亮。

“……是。”楚王笑了,松開的肩膀,回握住的手。

他們繼續向前走著。

“別在意那些人怎麽看。”楚王道,“這裏是楚王府,不是張府、李府。你已是孺人,并不低們一等。”

“我知道。”青雀說,“我信殿下。”

笑:“只要我一直和今日一樣,獨得殿下青睞,就不會人怨我、恨我。可被殿下喜歡,又不是我的錯。即便殿下願意寬們,去見們,們就不會依舊以為是我占去了更多‘恩寵’嗎?只要們還想要殿下,不去獨寵們,們就不會滿意的。”

喜歡就會想要獨占。亦如此。

這就是

“而我,”說,“我當然,不會主把殿下讓出去。”

不會像霍玥一樣,分明妒忌,還主推另一個人侍奉丈夫,又只恨那個人,恨到殺了,讓去死。

一開始,就不會做。

說:“所以殿下,不必以為我方才是想勸殿下回去。”

笑著重複:“殿下只和我一起過年守歲,我高興得不得了。”

楚王安靜地聽著說。

“還有嗎?”在青雀最後一句落下時,他輕聲問。

青雀的腳步慢了下去。

是還有。

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說。

方才,是楚王問,楚王想讓回答,才敢說出:

不會主把他讓出去,沒有想過勸他回去和所有姬妾一起過年。

但藏在這些話裏的,最真實的妒忌,不敢說,也不知道,在世間尋常的人之間,這樣的話是否可以直接出口。

不算霍玥和宋檀,人生兩世,都沒再見過其他相的夫妻、夫妾。霍玥和宋檀或許也只能算半個。因為霍玥每次直接展在宋檀面前的心酸和妒忌,都是為從宋檀上得到更多的好,同時,也會讓宋檀再加倍地苛待。好像妒忌對于霍玥來說,不是發自心的難過,只是一種手段。

阿爹很早就去了。五歲前,記事不多,對阿爹和阿娘的相,并無多切實的記憶。

阿爹去的第二年,就被選為了霍玥的伴讀。和阿娘的月例足夠支撐家裏,阿娘沒有再嫁,也就無從得知,阿娘是否會因歡喜丈夫生出妒忌,又是否會對丈夫直白說出妒忌。

而其他下人的婚事……能談得上“和睦”二字的,都為數。

男人有靠著老婆才在外得臉的,也有恨老婆不如人家的妻子爭氣,日罵人、打人的。人在主人面前勤勤懇懇辦差做事,男人拿著錢在外花天酒地的也有。像淩霄上一世的丈夫,雖然賭博酗酒,票昌宿,但他不打老婆,還會賺錢,不是只花老婆的錢,竟然在康國公府、永興侯府總共近千男仆裏,算得上中上等的丈夫了。

“主人”們的婚姻,也是一樣。

公門侯府裏,面的“主君公子”們,對妻子的態度,自是不可與“下人”相提并論。就算不喜歡妻子,也不會輕易到打罵的地步,總還會給幾分尊重。可夫妻之間,真正投意合的也……幾乎沒有。

霍玥的伯父永興侯,一生來來去去,有過十多個侍妾。他對夫人算是相敬如賓,對那些侍妾也不見特別的鐘。他的兒子大多隨他。

康國公和仇夫人,倒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了,卻已反目仇,仇夫人恨不能生啖康國公的

孫大娘子和丈夫似乎是恩的。但在康國公府之前,孫大娘子的丈夫便已戰死沙場。

楚王,為給人報仇,他殺了聖人賜婚、父母之命的發妻。

他和姜側妃,應是相的。

可斯人已逝,也無從去問,姜側妃是否曾經妒忌,又是怎麽面對自己的妒忌。

其他的人家,并不了解。

青雀越走越慢。

楚王遷就著的腳步,也斟酌著的猶疑。

“去靜雅堂,只是看了一眼二郎。”他也猶豫著,低聲說。

天已全黑了。無星無月,天邊甚至顯出深重的灰,一眼過去,是鐵一般的

記憶中,有一個夜晚也是如此的灰。

他帶頌寧回京後,父皇阿娘都“勸”過他,寵妾無妨,但也不應太冷落了宋氏。

不想讓父皇以為頌寧是蠱了他的“禍水”,又顧著終究和宋氏有了大姐兒,他弱了,還是去了寧德殿一夜。

就在那一夜,宋氏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就是這個和頌寧幾乎同時懷上的孩子,越發刺激得宋氏容不下

他一步走錯,後面的一切就再不他控制,最終,造了頌寧的死。

頌寧已經回不來了。

手上的力道不覺加大,楚王又驀地松開。

他側過臉,看到了青雀眼中生的閃爍。

青雀還在。

而父皇還想讓他再娶一個王妃。

父皇會“勸”他去看、去尊重、去“寵”的王妃。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