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47章 媳婦的滾燙心意

7.7% / 47/607

“伺候一個被媳婦趕出家門、說話怪氣、心晴不定的老男人,一定很辛苦的吧!”

夜九宸……

夜風……

好像沒看到倆人的表,蹦蹦跳跳的坐在夜九宸邊的躺椅上。

先前的茶水涼了,自己潑掉,重新倒了杯熱的捧著。

“我就說怎麼突然想起來看我了,看也不好好看,從昨天練劍,到今天舞鞭子,都在挑我的刺。王爺你在家了媳婦的氣,別撒我上哦,我就是吃了你幾年飯,住了你一閑置的宅子,等我長大能掙錢了,就都還給你,你別著急。”

夜九宸偏頭,眼神冷冷朝著夜風掃去。

夜風嚇得一個哆嗦,直怪自己多

其實也不怪他。

是這丫頭昨天纏到他半夜,非要知道夜九宸為什麼突然來別苑住。

他沒抗住,了點話頭。

這丫頭鬼機靈鬼機靈的,順藤瓜就猜了個大概。

這時,老胡端著一碗冒熱氣的湯藥,很仗義地救了場。

“王爺,該喝藥了!”

夜九宸看了一眼黑乎乎的藥湯,沒

“先放著吧。”

老胡補充道:“這藥是王妃給您開的。您刀口已經開始結痂,還是趁熱喝吧。”

夜九宸眉心一蹙,被楚晚卿氣到的心煩涌上心頭。

結果邊的小丫頭一句話,就給他摁了回去。

“你媳婦真善良,都把你趕出家門了,還這麼關心你的。要是我未來夫君惹我不高興,我不給他一碗鶴頂紅,算我輸。”

夜九宸眉抖了抖,下不留

“將來誰娶了你,那可是倒了八輩子霉!”

小丫頭不甘示弱。

“我長得好看武功又好,還有你堂堂戰王爺當靠山,到時候你不得給我準備十公里的嫁妝嗎?誰娶了我,那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敢理直氣壯把主意打到夜九宸頭上的,普天之下又是第一人。

夜九宸忍不住角勾起,郁的心有了些許舒展。

“冒青煙哪夠!誰娶了你,那該是祖墳著火了!”

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不過他,突然端起藥碗。

“你媳婦的一片滾燙心意,來,別辜負了!”

藥碗懟到邊,已經不燙了。

夜九宸也沒拒絕,任由端著往里送。

別看說話不找四六,練武虎虎生猛。

伺候人喝藥倒是穩妥,一整碗愣是一滴沒撒。

藥碗見底,順手拿起自己剛了汗的巾。

“給!!”

夜九宸瞪了一眼,然后接過夜風遞過來的新巾。

這一眼要是別人,早嚇跪了。

但對沒有毫震懾力,撇撇,不愿地坐了回去。

“這一邊我沒,是干凈的。咦,我都沒嫌棄你是個老男人,你還嫌棄我這樣的妙齡。”

夜九宸……

看著這個還不滿十歲的“妙齡”,愣是被氣笑了。

這些天跟你也這麼說話的嗎?”

被問話的老胡也是哭笑不得。

“思雪小姐不拘小節,有大將之風。”

被喚作思雪的被表揚,笑得見牙不見眼。

“王爺邊也不人人都是夜風,還是有長眼睛的。”

夜風……

猝不及防被cue到,有些冤。

不過他早就習慣了。

從這位小祖宗的口中,從來沒說過自己什麼好話。

這時,有丫鬟來報:“王爺,段小姐求見!”

夜九宸蹙眉:“來干什麼?”

丫鬟道:“段小姐在別苑修養,聽說王爺在這,特來拜見。”

思雪聽著,齜牙咧,毫不掩飾的不高興。

“王爺不在的時候也不在,王爺剛來就在了,可真神奇。”

夜九宸看著,眼神晦暗不明。

最近沒來看你嗎?”

思雪鼓著冷哼一聲。

“誰要看!我累了,先回屋歇著了。”

話落,思雪也不等夜九宸同意,起就走。

段逸雪進來的時候,就看到夜九宸頎長的影坐在下,邊只有夜風。

他氣比剛從利州回來那會好多了,段逸雪心里也跟著松了口氣。

“雪兒參見王爺!”

夜九宸表淡淡:“起來吧。”

段逸雪起,聲音著關切。

“早上天寒,雪兒服侍王爺回房吧。”

夜九宸看著高高掛起的日頭。

“無妨。你什麼時候過來的?”

段逸雪回話道:“昨天晚上就到了。本打算晚上來見見思雪,但聽門房說王爺在這里,擔心打擾到王爺休息,所以今天一早才過來。”

這話就是在解釋,是來了之后才知道夜九宸在這里的。

躲在樹后面聽的思雪直撇

“以前我好幾次都快不行了,派人來得都磨磨唧唧,擱這騙傻子玩呢!”

老胡……

傻子是他家王爺嗎?

楚晚卿坐在馬車里一路往后宮走。

從先前的擔心蕭貴妃,慢慢開始擔心自己。

馬車的簾子不時隨風飄起,無意間往外瞥了一眼,心生不好的預

這不是去蕭貴妃寢宮的路。

蕭貴妃正得寵,寢宮離皇上的書房不遠。

按照馬車速度,早就該到了。

此刻正在走的路,看上去又偏又遠。

夜九宸不在,皇上不會無緣無故騙進宮。

究竟是誰,能支開爺爺,敢頂著假傳圣旨的欺君之罪,把騙進宮來?

目的又是什麼?

楚晚卿大腦飛速轉,很快鎖定了一個人。

太皇太后!

這位皇室的老祖宗一向獨斷專行,手握圣祖先帝留下的龍頭拐杖,欺君之罪唯獨奈何不了

楚晚卿想起上次在戰王府,被夜九宸咳嗽打斷的刁難。

猜測,這一趟趕在夜九宸不在府上把騙進來,一定不是什麼好事。

說起來,太皇太后和楚懷瑜有些恩怨。

當年太皇太后的同胞弟弟,在楚懷瑜手下擔職。

在一場戰役中,因貪生怕死,臨陣逃,導致數千士兵群龍無首,葬敵軍的屠刀之下。

楚懷瑜震怒滔天,將太皇太后的胞弟斬首于三軍陣前,才算是穩住了邊境將士們的心。

太皇太后在圣祖先帝面前大鬧一場,要讓楚家滿門,為的胞弟陪葬。

但大晉軍紀嚴明一向如此,臨陣逃者斬立決,還是圣祖先帝開的先例。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