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一整天,無論他走到哪里,都能到那種黏著在他眼睛上的目。
就連向來嚴肅古板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在吩咐他整理典籍時,都罕見地走了神,盯著他看了半晌,最後捋著胡須,莫名其妙地贊了一句:“硯直啊,你這雙眼睛……生得倒是極好,頗有……嗯,頗有靈氣。”
傅硯直心中頓時警鈴大作。
他是個憑真才實學考取功名的進士,向來以自己的學識、能力和政見抱負為立之本,最忌諱旁人只關注他的容貌。
如今這形,實在非他所愿。
更讓他措手不及的還在後頭。
幾日後,他蒙圣上召見,前往書房奏對。
他謹慎地匯報完公務,垂首侍立,等待示下,卻覺座上的目久久落在自己上。
良久,皇帝的聲音帶著一不易察覺的驚奇響起:“傅卿,平吧,朕今日才發現,卿這雙眼睛,倒是顧盼神飛,頗為……出眾。”
連一國之君都注意到了他的眼睛!
傅硯直後背瞬間沁出一層冷汗。
他連忙躬,誠惶誠恐道:“陛下謬贊,微臣惶恐,臣只愿以綿薄之力,為陛下分憂,為朝廷效力,容貌皮相,實不足掛齒。”
皇帝似乎也覺失言,輕咳一聲,將話題轉回了政務上。
但傅硯直心中的不安卻如同投湖面的石子,漣漪不斷擴大。
男人的容貌在場上并非優勢,尤其是過分引人注目的容貌。
如今所有人,無論是同僚還是上司,甚至是皇帝,見到他的第一印象,都牢牢地釘在了他這雙突然變得“風萬種”的眼睛上,還有誰會去認真關注他遞上的策論,他提出的諫言,他付出的努力?
這對他未來的仕途,絕非好事!
他郁結地回到府中,對柳如玉抱怨:“夫人,也不知近日是犯了什麼邪,今日面圣,連圣上都盯著我的眼睛看!這何統!都是你那日胡說八道,說什麼我的眼睛,如今倒好,惹來這許多不必要的關注!”
柳如玉見他煩惱,心中既有些心虛,又摻雜著一難以言喻的怪異。
一邊語寬,一邊卻不自覺地再次被傅硯直那雙確實越來越人的眼睛吸引,喃喃道:“可……可夫君的眼睛,確實是極的啊……”
那眼眸深邃,眼尾微挑,眨間似有無限意流轉,讓一個人看了都忍不住心跳加速。
傅硯直見這般模樣,只覺一拳打在棉花上,無奈又氣悶,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這,僅僅是一切混的開端。
柳如玉并未將夫君的異常與自己的系統獎勵直接聯系起來。
只當是巧合,或者夫君自發生了變化。
依舊積極地投傅家後宅的鬥爭中,憑借著現代人的一些小心機和系統若有若無的提示,很快又揪住了一個試圖勾引傅硯直、來自婆婆賜下的丫鬟的錯。
設計讓那丫鬟在奉茶時“不小心”將茶水濺到了傅硯直珍藏的一幅古畫上,怒了極為看重此畫的傅硯直。
;又“適時”地查出這丫鬟與外面小廝有染,證據確鑿,最終那丫鬟被毫不留地發賣了出去。
【叮!宅鬥任務完:驅逐狐,肅清帷。】
【獎勵:‘吐氣如蘭’已發放。】
柳如玉心中一喜。
這次仔細,深呼吸,卻并未覺到口齒間生出什麼怡人的芬芳。
有些不信邪,又喝了一口清茶,再次細細品味……依舊只有茶香。
“系統?”再次確認,“獎勵真的已經發放了?”
為什麼依舊沒什麼太大的覺,甚至特意出去外面晃了一圈,懟著別人的臉說話,也沒有人因為的吐氣如蘭臉紅心跳。
【獎勵已發放到位。】
依舊是那句冰冷的回復。
柳如玉再次將疑慮歸咎于自己的知不夠敏銳。
然而,第二天傅硯直上朝時,站在他旁的員卻忍不住低聲問他:“傅大人,今日可是用了什麼新的漱口方子或是熏香?怎地……似有若無,有一清冽的蘭花香?”
傅硯直莫名其妙,他自己什麼也沒聞到。
但很快,接二連三有同僚或明或暗地提及他上的異香,雖都說是好聞的,卻讓他渾不自在,仿佛自己變了一個移的香囊。
接著,柳如玉完了“在老夫人壽宴上拔得頭籌,贏得滿堂彩”的任務,獲得了“聲如黃鶯”的獎勵。
結果,傅硯直在次日朝會上,陳述關于漕運改革的意見時,那清亮悅耳、宛若雛鶯初啼的嗓音,讓滿朝文武表怪異,連龍椅上的皇帝都忍不住發了。
一件嚴肅的政事,因他這過于聽的嗓音,生生減損了幾分該有的莊重。
隨後,“”的獎勵,讓傅硯直在一次宮廷宴席上,因久坐之後起過猛而眼前發黑,腳下發,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幸好旁的同僚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那同僚隨即面驚異——傅硯直的手臂,手之竟是異常的綿,毫無男子應有的堅實。
“若凝脂”則讓傅硯直的皮以驚人的速度變得白皙細膩,得連孔都幾乎看不見。
這在他那一群或多或經歷過些風霜的同僚中,顯得格外扎眼,甚至引來了一些暗地里的譏諷,說他“養尊優,堪比婦人”。
最讓傅硯直難以忍的是“纖腰”。
他的腰肢不知不覺間細了一圈,而部卻變得翹飽滿,原本合的服穿在上,竟勾勒出幾分和的曲線。
他不得不急召來裁,重新量裁,將服改得更加寬松括以作遮掩。
傅硯直陷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憤怒之中。
他請遍了京城名醫,甚至連太醫都請來診過脈,所有大夫都束手無策,脈象顯示一切正常,最後只能歸結為:質特殊,異于常人。
他變得郁易怒,不愿出門,不愿見客,連翰林院的日常事務都時常推諉。
他覺自己了一個怪,一個同僚眼中不男不的笑話。
而柳如玉,看著夫君上發生的這一系列詭異變化,心中的疑團越來越大,不安纏繞住的心臟。
這些變化……為什麼都與獲得的系統獎勵如此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