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 低低埋首在頸窩。
第63章
對于剛剛遭劫匪劫掠的妹妹, 明蘊之又又憐。見含之抱著不住地掉眼淚,只好對青蕪道:“且讓殿下先忙著吧,我再陪陪含之。”
青蕪有些猶豫, 但習慣了聽令,只好去回稟殿下。
得知明蘊之抵達的消息,裴彧連夜理完軍務, 怕他當真如夏松所說的“憔悴”,抓小睡了半個時辰。
軍營中的生活條件哪裏比得上宮裏,他看著士兵練完,又怕上沾染那一汗味兒,臨出發前又去沐浴了一遭。等到終于滿意,出發從軍營去往青州城的時候,裴彧又聽得城中有人賣面脂。
他牽韁繩,在鋪子前垂眸看了幾眼。
賣面脂的老婦人見他騎著高頭大馬, 上的甲胄閃著銀的,當他是青州哪個將軍。連聲道不用銀錢, 讓他帶回去給夫人, 塗了保管皮細膩, 不怕風吹日曬,滿青州的小娘子們都知曉這東西的好。
裴彧一言不發,遞了銀子隨手拿上一罐。
夏松原以為這是給娘娘準備的, 直到片刻後, 嗅到了殿下上傳來的淡淡面脂香氣。
夏松:“……”
原本疏離冷漠的人上傳來了些甜膩花香。尋常的鋪子裏賣出的面脂, 所用的香料算不上好, 甚至有些廉價,與裴彧平日裏慣用的沉香大不相同。
夏松琢磨了好一會兒,才明白殿下是因為他那日的話, 怕這幾日風吹日曬,被娘娘嫌棄了。
回城的路上,他提醒主子道:“殿下,這面脂香氣太重,若是讓旁人聞到了,怕是要多心。”
他沒直接說娘娘,但意思也足夠明顯。
天可憐見,他家主子日夜待在軍營,潔自好,邊連只母蚊子都沒有,若是因為個小小面脂引起誤會,那就太冤了。
他此話說完,裴彧眸稍沉些許,取出袖中所裝的面脂。指腹在面脂上挲幾圈,并未言語。
“香氣很重麽?”裴彧淡聲問。
夏松:“何止是很重……依屬下看,那老婆子是唬人的,這等品質的面脂,哪有什麽作用。不如去問娘娘要點……誒,殿下。”
他話未說完,裴彧已經沒了聽他絮叨的耐心,打馬朝前走去。
到了宅中,他又喚人取了清水潔過面容,這才作罷。
裴彧于屋中等了會兒,始終不見人影,正要開口去問時,青蕪回來了。
得知明蘊之去看三娘子,他也不好催促,只道:“孤用過晚膳便要回營。”
青蕪明白了,立刻又去請。
一刻鐘後,回來為難地開口:“回殿下,三娘子況不大好,哭著又燒了起來,拉著娘娘不撒手,娘娘實在不開。這……”
雖是妻妹,但有著男大防,裴彧也不好親自前去妻妹臥榻之。聞言,只讓人再遣了大夫去瞧,獨自坐于屋中,翻看著這幾日所記錄下來的賬簿。
字跡娟秀,記錄得整齊,所有支出、賬,誰經手過都記得清清楚楚。裴彧看著的字,好似看到了這幾日坐在馬車上,一筆一劃寫下這些字跡的模樣。
軍中并無大事,明蘊之也不在,分明是得浮生半日閑,卻沒有半分松快,反倒心口被什麽東西得沉沉,沒了息之機。
他靠在榻上,將用的那張毯子鋪開,閉上雙眸。
許久未曾休息,于軍營一直不得放松的大腦在滿是痕跡的地方終于得到安歇,等裴彧再睜開眼的時候,已是傍晚。
天有些暗,他這側并未燃燈,屋中的另一個角落,子穿著件天青的薄衫,背對著他坐在桌前,垂首專注寫著什麽。
這一覺睡得太長太沉,他連何時回來的都沒發覺。
若是從前,他在嗅到那專屬于的清雅香氣時,便會第一時間清醒。
裴彧看著明蘊之的背影。
連日趕路,瘦了一些,但并不像從前那般細瘦伶仃地可憐,而是像柳枝條般又堅韌,出一不凡的氣質。
目長久地停留在的影上,直到確信此幕已經深深刻心中,閉上雙眼亦能準確地描摹出模樣的同時,他才緩聲喚:“蘊娘。”
明蘊之聽得聲響,放下筆,微微轉過頭來。
“殿下醒了?”
裴彧起,扶了扶眼眶:“孤睡了多久?”
“剛到酉時。”
明蘊之順手倒了杯茶,遞給他:“殿下甚睡這樣沉,可是累著了?”
裴彧行軍習武,是萬般警覺之人,今日見他遲遲未醒,心下一想,當他是在軍營疲倦至極。
裴彧喝了茶水,潤了潤幹痛的嚨,道:“軍務繁重,疏忽不得。”
明蘊之讓廚房上了飯菜,桌上的賬簿合起,放在一邊。
桌上的飯食簡單,但很好,做得盛。明蘊之夾起一塊看起來炸得的條,放在裴彧碗中。
燈下,容姣好的子眉眼和,“這道菜很特別,在兗州時,兗州牧家的小娘子吃,我人學來給殿下也嘗嘗。”
裴彧垂眸,那條上撒著微紅的調料,金黃,一瞧便知其脆。
他咬下一口,道:“是很不錯。”
明蘊之與他許久未見,知他在軍營中辛苦,又夏松之托,想著法子開口。
見裴彧話這樣,不由得道:“殿下是京城第一酒樓雲香樓的主人,品鑒食,便只有一句不錯?”
裴彧擡了擡眼,道:
“不錯,火候到位,也鮮。只是這辣度稍淺,孩子的確會吃。”
話音方落,明蘊之眸不明地瞥他一眼,轉頭手夾了好幾放碗中,自顧自吃著。
“殿下若不願品鑒,也不必這樣敷衍妾。”
語氣稍有疏離:“上頭撒的是酸梅,當然不夠辣。”
酸酸甜甜,和腌好沒有一腥味的炸條放在一起,是喜歡的口味。
一惱,連好容易改掉的稱謂都換了回去。裴彧擡筷,意圖夾起一條,恰好與出的筷子撞到了一。
明蘊之手一頓,回手讓給他,面仍舊。
裴彧夾起那條,放到碗中,問道:“你呢,近來如何?”
方才那些都是小事,閑話而已,明蘊之也犯不著真的生氣。
放下筷子,將賬簿遞過去:“有許多事要理,總怕做了這個忘了那個,好在有青蕪他們幫我,不算太累。”
說了些青州城的近況,城中尚算安寧,只是青州軍營多年未擴張,城中便辟出一來安置傷員流民。
明蘊之也是離開京城後,才親眼見到了許多連飯都吃不起,不蔽的苦命人,從前在詩書上所見過的寥寥幾筆,落在百姓上,便是難以直起腰來的一生。盡所能,這幾日都在想辦法安置那些沒有田地,沒有謀生之技的苦命人們。
“我想過是否要辦些善堂,但此舉花費不小,且青州有了,沒道理別的州郡不辦。這一辦又是難以估量的銀子和人力。”
明蘊之說完,道:“況且,如今你我都在青州,或許能保證此地善堂安置的都是災民流民,但總有一日你我離開,到時候,難保其不被別有用心之人貪了。”
裴彧聽說完:“你怎麽想?”
明蘊之:“就是沒想好,所以才與殿下開口。”
“我初來青州,邊可用、可信之人不多。有人聽得我說想辦善堂,口中雖不反駁,我卻能看出其心底并不信服。說到底,邊若無能理解我的人,怕都會以為我是虛僞作態,博得善名而已。”
裴彧皺眉:“何人敢忤逆你?你想做何事,盡管去做,何必顧忌他人。”
明蘊之歪過頭:“可是,天底下許多事都難以一人而,總需要旁人出力相助。若是旁人不理解此舉,自然不會盡心盡力,說不定還會暗生罅隙,事倍功半。”
道:“這幾日看著那些流民,總想到外祖母當年帶我出去施粥時,當著衆人的面往粥中撒了一把沙子。起初不解外祖母為何如此行事,我甚至帶著柳園的夥伴,將那煮好的粥都倒了去。後來才知外祖母的用意,是想讓真正貧苦,需要救助的人吃上米粥。然而為時已晚,白白浪費了一鍋好粥,還有一番善心。”
語氣徐徐,眸明亮。
裴彧放下碗筷,按了按眉心:“可是聽說什麽了?”
明蘊之揚:“殿下既能聽出我的用意,便應能明白我的意思。行軍比善堂可要多了,人命關天的大事,更需要諸將領信服。殿下常與我說要我信任殿下,怎麽到了戰場上,卻連一句解釋都不願給岳大人呢?”
“夏松。”
裴彧凜眸。
夏松從外面進來,見夫妻二人坐在桌邊,莫名有些張。
裴彧:“軍中事務私自外傳,十軍。”
明蘊之眉頭一跳:“殿下!”
出手:“那如此說,我妄議軍務,豈不也有罪?若要罰夏松,便連我一道罰上好了。”
細白的掌心紋路不深,呈于他前,雙眸直直地看著他。
裴彧目落在攤開的手上,半晌,他擡手,往的手上輕拍了下,五指握住了的掌心。
“下去,”這是對夏松說的:“太子妃為你求,此次罷了。若再有下回……”
“屬下絕不多!”
夏松趕忙退出去,恨不能給娘娘磕十個頭。
他呵呵捂著腦門出去,與秋朔對上目。
秋朔:“裏頭如何了?”
“好著呢,”夏松撞他一把:“還是你福,跟著娘娘。”
兩人守在外頭,不知裏頭那手一直未曾松開。
“倭寇連年侵擾,青州軍中定有應,”裴彧與解釋:“許多事,不能宣之于口。”
明蘊之倒是沒想到這一茬,默了默,道:“旁人也就罷了。夏松秋朔乃是殿下邊最親近的人,他們都不能理解殿下的作為,遑論旁人。”
“那這‘旁人’之中,可有我家蘊娘?”
裴彧看向,眸漸深。
明蘊之抿了抿,想要將手出來。只是稍一用力,男人的手便順著腕骨朝上,握住了的小臂。
春日衫輕薄,在屋中更著得簡單,男人的手幾乎毫無阻隔地著小臂側細膩之。許久未曾有過接的肢似被點燃了引線,連帶著子都輕了一下。
裴彧指腹向上,帶起了的袖。
“許久未見你,蘊娘就只想與我說這些?”
深沉的眸落在櫻的瓣,不疾不徐:“你既開口了,我心中有數,毋需再憂心。”
他的指尖漸移,沿著手臂肩頭,在的心口點了點。
“日裏想這麽多事,不累麽?”
明蘊之下意識地仰了仰首,對上了男人的目。臉頰一熱,答:“殿下所思之事可比我要多。”
裴彧擡手,將其抱至前,側坐在他懷中。
男人垂首,低低埋首在頸窩。熱的呼吸落在的上,明蘊之心跳快了幾分,閉了閉眼,擡手環住男人的脖頸:“殿下今夜,還回軍營嗎?”
大掌輕著的腰肢,齒尖已叼起了肩頭的薄衫,語氣含糊:
“不回了。”
他將人打橫抱起,扔了榻中。
燈火搖曳一瞬,床帳輕揚而下,掩住了榻間的春。
兩人許久未見,又正是年輕的時候,幾乎在裴彧抱住時明蘊之便了腰,躺在榻上,眼中迷蒙。
男人輕吮的,明蘊之也張了張口,算是配合。
帶不知何時早已松散了開來,春衫之下,淺青的肚兜幾乎什麽也遮掩不住。
裴彧擡手,不算輕地了上去,又咬住的下,聽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嚶.嚀。
“阿姐,阿姐——”
呼喚伴隨著拍門聲同時響起,接著,那拍門的好似墜了下去。
門外的夏松從最開始的阻攔變做不知所措,猶豫道:“殿下,娘娘,三娘子……”
明蘊之眸瞬間清明,推開裴彧坐起來,匆忙系著腰帶。
榻上一片淩,男人黑著面容看著人頭也不回地出去,起披了裳。
明蘊之一開門,嚇了一跳。含之披散著頭發,上也只穿著輕薄的睡,腳下的睡鞋因著虛浮的腳步染上了塵土,滿面淚痕,半跌在門前。
是明家的三娘子,秋朔和夏松不敢貿然扶。
好一會兒,那嬤嬤才匆促趕了上來,上氣不接下氣:“三娘子是何時跑出來的?奴婢們都沒發現。娘娘……”
明蘊之扶起,道:“快隨我將三娘子送回去。”
側過頭,看向裴彧。
“殿下,含之夢魘得厲害,我今夜便……”
好事被打斷,自己心裏也有些難,但見含之這番模樣,那難便被拋之腦後,只是裴彧那邊……
“孤回軍營。”
裴彧已套好了裳,取了佩劍。
剛燃起來的火氣還燒著,若是還睡在的榻上,怕是今夜過去,的小便沒幾件能穿的了。
還是回軍營,平心靜氣。
明蘊之咬咬。
要回軍營,說也要大半個時辰,他這一回去,又不知何時能返了。方才只看了幾眼,便瞧見他上添了新傷,戰事危急,他再怎麽厲害,也是人.,安能做到刀槍不。
垂了垂眼,道:“也好。”
妹妹和侍從都在邊,說不出太多關切的話,讓裴彧萬事小心,便帶著含之往客舍去。
含之上發燙,顯然燒還未退。不知方才又夢到了什麽,連最基本的面整潔也顧不上了,推開門便跑了過來。
份在此,也無人敢攔。
明蘊之又讓人打了水來,為了臉和手,額角的汗被細細淨,臉頰上的淚痕也褪盡,終于出了一張哭紅了的小臉。
“夢到什麽了,可願與阿姐說說?”
明蘊之聲細語,輕輕拍著。
含之只用那雙大眼睛盯著,好像下一瞬便會消失似的。明蘊之了自己的臉,笑道:“怎麽啦?做了個夢,連阿姐也不認識了?”
含之拉住的手,抱住的腰,悶悶道:“阿姐,你可有做過什麽夢?”
時辰不早,明蘊之也累了,就著含之抱的作睡下,躺在一個被窩裏。
“也許久沒與你一起睡了,上一回這樣,還是在我出嫁前。”
明蘊之從被子下拉住妹妹的手:“夢麽,經常做呀。只不過醒來都不怎麽記得……嗯,不過噩夢當然記得會深一些,但醒來就好了,夢裏都是假的。”
“都是……假的麽?”
黑暗之中,含之眨了眨眼,看向姐姐。
“你想,夢裏是不是和現實有許多不一樣?”
明蘊之耐心道:“有些時候做噩夢,其實是心裏害怕,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獨自一人在外,定然遭遇了許多,又路遇劫匪,心中不安定也是正常的。”
不一樣……
含之撲在姐姐懷中,閉上雙眼。
的確有許多不一樣呀,心想。若是在夢裏,這會兒還在為了逃婚跑去幽州,又遇到幽州的戰事,護著學裏的小娘子們東躲西藏地逃命。
可幽州現在分明沒有戰事,一點風聲也沒有。
或許是因為前陣子被劫匪刺激的,腦袋裏全是影了。
頭痛裂,子裏也翻江倒海似的,許多事想不清楚,只知道阿姐頭等重要,夢裏也要抓著的手。
明蘊之拍了拍的後背,安道:“明日,阿姐給你配些安神的香料,再讓太醫給你開些藥,喝了便好了。”
含之了脖子,委屈道:“又要喝藥……”
小時候弱,喝藥喝得太多了,怕得很。
明蘊之失笑。看嘛,方才含之奇怪的模樣只是因為夢,如今夢醒了,還是乖巧可的小妹。
-
匆匆忙忙,一個月便過去了。
這一月裏,打了大大小小幾場戰事,雙方各有傷亡。一個月來戰局仍舊膠著,青州軍營中士氣大低,就連許多百姓都開始憂心此事。
——太子殿下不是那麽厲害麽?連北涼大軍都能擊退,怎麽小小倭寇,會這麽難打?
唯一的好消息是,明蘊之沒有再聽到軍營那邊傳來什麽爭吵的聲音。那位岳大人不知被裴彧怎麽勸說的,不僅沒鬧事,還讓家中夫人眷都來陪理後方瑣事。
含之的況也比先前要好,雖有時候會瞧見發呆出神,卻沒有過那日驚慌失措,失了面的慌,瞧見看過來的時候,還會笑開,與從前一樣和說著話。
明蘊之的心逐漸安了下來,只管顧好手頭上的事。父兄那邊,裴彧說過讓放心,雖有擔憂,卻也只能先等著要的戰事稍解,再議此事。
看著裴彧給的地圖,默默思量著。
算算日子,那一日與楊秀荷所商定的事,應當快來了。
……
夜。
臨近慶雲港,臨時搭建起的營帳之中,無數將士蓄勢待發,亮了手中的刀劍。
指揮使岳大人看著地圖,長籲短嘆:“打打打,打了一個月,跟沒打似的!咱們損失不,他們倒是好生將養回來了,你瞧瞧,你瞧瞧!他們又來了多人!”
派出去的探子來報,那些倭寇集結了不人,怕是……怕是要打一場仗了。
因著青州軍備不足,又因著常年遭侵擾,軍中兵士也不及別地強壯,本就多靠臨近州郡支援。
如今戰局僵持著,敵方不退,他們不近,朝廷那邊也頗有異議,為此還派過使者前來問話。
太子殿下怎麽應付使者的他不清楚,但他清楚,今日夜裏若是真讓那些倭寇登陸,他們就真完了!
岳指揮使不顧士兵阻攔,生生闖裴彧帳中,虛虛扶了扶手,道:“殿下莫怪臣失禮,實在是先前殿下與臣所說,難以讓臣心安……殿下,殿下?”
眼前的人擡眸,看著牆上高高懸掛著的圖紙。上頭,繪制著整個青州所有的郡縣,還有那一道長長的永安渠。
“岳大人。”
裴彧轉首,看向他:“岳大人可知,這永安渠為何最快修建?”
岳指揮使嗤之以鼻:“臣是武將,不懂你們那些事兒,這是工部的事,殿下要考查學問,也不該考到臣頭上來。依我看,今日咱們就殺出去,讓他們知曉知曉老子的厲害!”
“岳大人若真有此等本事,那這些倭寇也不會連續數年,侵擾青州了。”
岳松山臉一陣紅一陣白:“那是他們狡詐!”
他自己其實也知他徒有蠻力和一武藝,調兵遣將只能算中庸,若非如此,青州也不會所有人都指著這個看起來是花花架子的太子。
但這麽被小兒直白地點出來,很是難堪,寧肯他與從前一樣,一句話都不說。
裴彧:“不怪你。”
他疏冷的面容帶著幾分淡笑:“青州軍中,早有應。一切行蹤被別人了如指掌,自然難打勝仗。”
“怎,怎會?”
岳松山著大肚子,聲氣:“殿下莫要冤了無辜將士,寒了咱們的心。”
裴彧:“所以,你可知曉為何孤要問你方才那個問題?”
他點了點永安渠上的一堤壩:“青州沿海,耕地卻,此修渠不止通商貿,更是引水至平原,使青州兗州的耕地都能飲飽了水,讓百姓有更多的田地。可能明白?”
岳松山點頭,仍舊不明所以:“……這和戰事,有什麽關系?”
裴彧:“你覺得,此堤壩若是被炸,我方損失幾何?”
岳松山再不懂建渠,也明白了此事的嚴重:“殿下是說,有人夥同倭寇,在此地埋炸藥?”
裴彧頷首。
“那殿下怎的不急!天爺喲,快快快,咱們快去挖出來啊!”
岳松山一拍肚子,腦門急出了汗。
裴彧按住他,道:“你聽。”
話音落下不久,岳松山側耳,聽到了無數聲轟鳴。
“嘭——”
遠方地山搖,如地龍翻般,好似在陸地之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已經,炸了?”
他臉發白,都哆嗦了起來。
裴彧淡笑著,聽將士來報:“報——那倭寇的落腳點,被,被炸了!”
岳松山踉蹌幾步,撲到地圖上,看著那被標注出來的紅點。
“殿下是……是敵深,故意讓他們將大軍集結至今,然後……”
“一舉破之!”
岳松山年過五十,也是經過事的,他立馬鎮定起來,大步踏出帳外:“衆將士聽令!”
“所有人,隨我上馬,守住慶雲港!”
“守住慶雲港!守住慶雲港!”
無數將士高呼著,得知倭寇老巢被炸,士氣高漲,往東進發。
……
“怎麽會,怎會如此?!”
倭寇首領從馬上跌落下來,重重一耳扇向探子:“怎麽會是我們的,怎會是我們的營地被——”
天曉得他聽到那一聲震天的轟鳴時心中的狂喜,然而沒喜上一刻鐘,剛集結起手下弟兄,便見探子連滾帶爬地回來,手臂都被炸斷了半截。
“明明,明明商議好的!無恥的漢人,無恥!”
“不……是那些匪,那些山匪……楊!”
漢人的名字對他來說還是太難,那位姓楊的人,他們手過數次,卻始終難分勝負,在得知一早掩埋在堤壩的炸藥無聲無息地到了他的據點,他第一反應就是那個楊秀荷。
青州軍營裏若有異,躲不過他的眼睛,只有那些匪,是變數!
他尚未發洩完怒氣,便聽馬蹄聲自前方響起,千軍萬馬踏過平原,要奪回他們剛剛攻打下來的慶雲港。
他頭一堵,幾乎吐。
敗局已定。
-
“殿下,是想議和?”
宅中,幾人坐于一,明蘊之聽得齊王手舞足蹈地複述完戰況,問裴彧。
齊王是從兗州押送那些貨而來的,姚玉珠還留在兗州協助著籌備資。
不過眼下看來,這些東西或許都不需要了,戰局勝負幾乎大定,就看最後那些殘部是否願意投降。
臣服,或者戰死。
聽到裴彧提及議和之事,明蘊之有些意外,但轉念一想,竟也在理之中。
以先前所知的來看,倭寇一事拖得越久,于國力、兵力損耗越重,難保此時那些早有異心之人趁虛而,渾水魚。
只是……
看著裴彧仍舊冷厲的面容,鋒利的眉眼,忽覺他與從前,簡直變化了太多。
這種變化似春雨般,難以言說是從何時開始,又變了哪裏,等發現的時候,已經在方方面面,都與從前不一樣了。
若是從前的裴彧,怎會接議和?
定是將其打得百八十年不敢再進犯,老老實實臣服,還要年年朝貢才是。
尤其是現今大周勝局在,倭寇損失嚴重的況下,更不該議和了。
裴彧:“他們元氣大傷,已是窮途末路,強弩之末。便是饒了他們命,徹底征服,也不過在三五年間。”
他看向明蘊之,目磊落坦然,示意讓繼續。
明蘊之轉念想了許多,接道:
“此時滅盡,除了能出一口氣外,什麽也得不到。但若是議和,以他們所知曉的事作為換,說不定,能更利于我大周。殿下是如此想的,是不是?”
火,青州應,多年來大周與其聯絡之人,都是萬分要的報。
雖說趕盡殺絕也可知曉這些,但難保那些人在瀕死之際,胡攀扯,或是咬死不松口,任大周蛀蟲暗自生長,鬥。
含之看著阿姐這番模樣,愣了愣。
阿姐以前,素來是最規矩不過的大家閨秀,哪怕知道阿姐年在柳園有些頑劣的時候,卻也一直知道分寸。從前也與說過,後宮不得幹政,子不該手政事的。
如今竟能與姐夫對著軍務侃侃而談,這麽手政事,若被外人知曉,豈不是給了旁人指摘的話柄?
這似乎也不太像那萬般謹慎,一步不敢行差踏錯的姐姐了。
含之腦袋有些疼,應該和不應該在腦袋裏打轉。這麽長時間以來,習慣了時不時傳來的疼痛和破碎的畫面,已經能與其共存。
真真假假,有些分不清楚,但還是在阿姐面前表現出一切都好的模樣,不讓擔心。
有時候,甚至不知現在究竟是哪年哪月,究竟夢中是真,還是現在是真?
掩著眉眼,低頭吃菜,裝作什麽都沒發生的樣子。
桌上另外幾人,已說到了議和的人選。
齊王在兗州待得渾發,分明知曉青州有戰事,又不好貿然上前,得知此事,眸子轉了轉:“二哥,我能不能……”
“今日用過飯,你便回兗州。”
裴彧聲音幹脆:“青州形勢沒你想得那麽簡單,勿要手。”
齊王垮了臉,低下頭去,面掙紮。
他著筷子,道:“二哥,我也是皇家中人,父皇親封我王位,總不能真讓我吃喝玩樂一輩子吧……”
明蘊之剛準備開口,就聽到一聲脆響。
含之手中的湯匙不知因何掉落到地上,雙手劇烈地抖起來,面難看得嚇人。
驚悚地看著齊王,目在齊王和裴彧面上來回掃視,又看向阿姐,想要站起,卻雙發,跌倒在地。
“含之!”
明蘊之忙去扶,卻聽哆哆嗦嗦,道:“不能去,不能去!”
這聲音發自本能,那副十五六歲小娘子的軀中,好似生出了另一個靈魂:“他會死——”
話未說完,便到了一道鋒利冷銳的目,如地獄之中的惡鬼,帶著森森的寒意。
被裴彧投來的視線掐住了咽,含之一點點撐起子,不由自主地朝後退去。
桌邊的花瓶被打碎,明蘊之沒聽清方才的話,匆忙避開,含之卻躲避不及,手背被碎片劃傷,冒出了痕。
“快去喚大夫!”
齊王與明蘊之都被這模樣驚到了,分毫沒注意到另外二人之間詭異的氛圍。事已至此,齊王也不好再提此事,也先去了屋中休息。
明蘊之送含之去客舍包紮,陪了許久,看著含之好似平複許多之後,才道:“我去瞧瞧藥如何了,你若累了,就睡會兒。”
含之沉默地看著,點了點頭。
明蘊之仍有些不放心,一步三回頭地出了屋子。含之靠在榻上,閉上眼眸,細細思索著夢中所見。
聽得齊王提出要前去議和的瞬間,腦中忽然有什麽被點明了般,原先的層層霧氣終于散去,出了原本的面容。
重重按在自己的傷口上。刺痛傳來,滲出繃帶。
疼痛,讓維持著難有的清醒。
“三娘。”
屋中寂靜,腳步聲未曾掩蓋。不過一瞬,明含之就認出了那腳步聲究竟屬于誰。
垂眸不語,直到裴彧開口喚。
男人立于的不遠,分明只是尋常的服飾,卻有一種讓人不敢直視的威嚴,極高的量帶來極深重的威,寬大的屋子都因著他顯得仄起來,不容人放肆呼吸。
含之只是看著他,無于衷。
“三娘如此,你阿姐看到,怕會傷心。”
隔著距離,裴彧看向手背上的跡,語氣不明。
半晌,含之起,恭恭敬敬地朝他行了大禮。
“殿下……不,陛下。”
含之擡眼,雙目已然赤紅。
“陛下究竟,還要蒙騙我阿姐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