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太后趁著皇后不在皇宮才特意出宮一趟, 他深居后宮,平日里不大面, 并不太引人注意。
雖然私自出宮不妥, 但也并不放在心上,因而也談不上小心周。
這次出來為的是回一趟孫家,謀解救兄長之事, 順便籌謀一下將來,如今孫家形勢不明朗,若不做些什麼,等皇帝回京,就更難翻了。
本來就覺得祝相思有幾分怪異, 今日買通一個宮才知皇后懷有孕了。
這簡直是天大的喜訊。
皇后幾乎也是看著長大的, 被先太后和太子保護得太好了,本怯懦謹慎, 瞧著聰敏,其實膽小心慈, 不足為懼,甚至不如邊的徐德萬和徐衍難纏,這兩個是李文翾的狗,指哪兒打哪兒十分討厭。
祝相思卻好對付多了,只要運用得當, 可以很快讓權。
到時候太后出來主持朝政, 比個臭未干的黃丫頭可要更容易讓人信服。
趁著李文翾沒回來,這朝廷還不是說了算?
只是低估了祝相思的城府。
沒想到有膽子陷害當朝太后,一旦被揭穿這個皇后就別想當了。
孫若安意識到, 恐怕從捉拿兄長開始,就已經在想怎麼下這盤棋了。
大將軍孫越涉嫌通敵, 被押送回京當日,太后出宮。
偏偏皇后在這個節骨眼上遇刺。
刺客又恰好逃。
靈武衛在宮外發現出宮的太后。
買通的宮,恐怕也是棋盤上的一顆子。
只能寄希于沒有實際的證據。
……
兩日后。
相思推開朝瀾殿的門。
灰蒙蒙的殿被屋外的籠罩,浮塵被映照金,太后枯坐在長椅上,神萎頓,眸已失了神采。
因為突然意識到一件事,皇帝不在皇城原本對于來說是件好事,如今卻是個致命的問題。
失去了約束,也失了最大的倚仗。
孫家此次也緘默不語,誰也不敢開口求。
孫越通敵尚未洗清,太后又涉嫌謀害皇嗣。
早先謀逆之事孫家裝不知,可怎麼會毫不知,就連朝中也有猜測,只是從前朝中都忌憚皇帝太過于獨大,無人制,這才附和著請求放太后出來。
如今皇后掌權,一應大事可全權做主。
又事關皇嗣,誰也不敢輕舉妄。
太后畢竟和其他人不同,不能送去刑部,暫時在宮里,的兩個侄早出宮了,此時只剩了一個老宮陪著,老嬤此時厲荏道:“太后主事的時候,皇后還不知道在哪兒呢!你后頭沒母家大約不清楚,咱們孫家也不是好惹的,皇后若輕舉妄,惹了大禍,陛下回來您可是要遭殃的。”
只要威懾住祝相思,一直拖下去,就還有轉機。
但到了敢跟皇后且手中暫時有握權的皇后板的地步,已然是黔驢技窮窮途末路了。
才幾個月,相思卻已經顯懷了,有些站不住,抬了抬手,徐德萬忙招呼人把凳子搬過來,抬頭沖著老嬤冷笑一聲:“大膽奴才,這里哪里有你說話的份兒,大難臨頭了還不自知。”
徐德萬心道:若非咱們皇后,你家主子早就歸西了。
只是徐德萬也不大看得清楚,皇后究竟要做什麼。
“拿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來算計,你也不怕遭報應。”孫若安突然抬眸,恨道。
皇后遇刺,滿城通緝刺客,而太后并不應該出現在大街上。
任何可疑的人都要查,太后也不例外。
的馬車上沒搜出什麼兇,卻搜到了個年代久遠的木盒,上了把巧的鎖,宮里的巧匠開了三天才打開。
早先相思就召見過幾位大人,有人暗中舉報孫大將軍和蕭賊私下有牽扯。
這是能順利把孫越押送回來的關鍵。
里通外賊,等同謀逆,若是真的,沒有人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若是假的,人是皇后得罪的,陛下回了,自有裁斷。
北疆戰況尚且不明朗,孫越遲遲攻不下云河,朝中本就諸多猜測。
既然孫越攻不下,那即便其他人不頂用,也好歹是個嘗試。
“阿兄當初不殺你,我猜了許久都沒有猜到緣由,你自己怕是都沒有想明白吧!”相思手里攥著一截竹筒,那里頭是張信箋,年代太過久遠,紙張已泛了黃,上面蓋著四皇子的私印。
是四皇子和渤城王勾結的證據之一。
“哀家想到了,只是沒想到他竟也如此淺薄昏庸。”
相思嗤笑了聲,竟也覺得阿兄有些兒戲。
定北侯和侯的死始終不清不楚,一直被蒙在一層紗里,先帝不追究,可也并不追加封賞,于是了一樁懸案,如今相思了皇后,皇后必須要家清白,將來有人在世上做文章,恐怕對來說也是一件麻煩事。
且雖然一直表現得不在意,但父母始終是的心結。
阿兄怕是早就知道太后手里有證據,所以才一直留著。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Pi7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