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矛盾

49.3% / 101/205

第101章 矛盾

“讓回去, 中秋家宴之前,不許再出來。”

淅瀝的雨聲裏,還不及傍晚宮裏就點起了燈, 于是風雨也被照出了樣貌, 被風吹了傾斜的雨,何保忠費勁地擎著大傘,護著胤礽走下臺階。

他提著角走到正殿, 便恰巧聽到這句話,也恰巧見前頭的阿婉,素素靜靜站在那兒。

他向前兩步, 卻發覺阿婉聽見這句話面猶豫,那神仿佛又讓他夢回當年第一日見時,很是為難地輕輕咬了咬下,好似在想:我是留下呢,還是真就這麽回去了?

然後又低頭。

胤礽一見就知道,在想要不要跪的事

他微微笑了笑, 見到阿婉心思簡單,沒有放在心上, 心裏就輕松了些。

程婉蘊之前本想著見到太子妃就跪下請罪, 但沒想面都沒見。所以現在就陷了兩難之間, 若執意跪在門口請罪,倒顯得心誠一些;就這麽走了這罪請得很有裝模作樣的嫌疑。

其實太子妃的足,也沒提其他懲罰, 這讓程婉蘊已經松了口氣了。本就很出門, 足這事兒對影響實際上并不大, 大概就是不能出門找王貴人打牌,聽不到唐側福晉的八卦。

程婉蘊咬一咬牙, 想著就跪一會兒吧,省得落人口舌。

膝蓋剛彎下去,斜旁裏就過來一只骨節分明的手,牢牢托住了的手肘,將牽了起來。程婉蘊一怔,回頭去,太子爺從風雨的盡頭走來,站在了背後,他帶來的燈,也照亮了腳下方寸之地。

出來給程婉蘊傳話的是雁翎,見了太子爺連忙跪下去。

胤礽沒看們,就好似周遭就沒這些人一般,他神如常,也瞧不出什麽怒氣,很平淡、又很平常地對程婉蘊說:“阿婉,我了,想吃你做的面了。”

程婉蘊懵懵點頭:“好,那……那……”又忍不住想回頭看雁翎的表

但胤礽沒有讓回頭,他的手從的手肘下移,堅定不移地握住了的手腕。太子爺的手其實很,手心被弓弦與筆桿磨得糙,但卻是溫暖的、堅定的,這不容分說的力道將從正殿閉的門前牽著離開,走進愈發疾厲的瓢潑大雨中。

隨後,太子爺單手接過何保忠手裏的傘,傾斜過傘柄,將籠罩在巨大的傘面之下,另一手牢牢地牽著,他們就這樣走了回去,卻沒讓雨沾染到分毫。

雁翎等人只能在太子爺領著程側福晉完全離開後,才敢慢慢從地上爬起來。

雖然太子爺明面上沒表出一點不滿,但雁翎們還是察覺到一難堪的意味,都不知該如何和太子妃回話了。發生了這樣的事,太子爺卻沒進門問問太子妃的子,沒有半句安,就這樣拉著側福晉就走了,實在是……

雁翎小心翼翼地進了殿門,就見太子妃還如方才一般坐在炕上,手裏捧著一本書在讀,在燈下晦暗不明,想來多已經聽見了外頭發生的事

“娘娘。”雁翎還是跪下將外頭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

“沒事,你起來。”太子妃幾不可聞地輕嘆了一口氣。怒氣上頭後,現在也冷靜了下來。雖說在程氏這件事的確可以用婉的手段去解決,但自己心裏卻在想,程氏定然完全無辜麽?雖沒有證據指向摻合了這些事,但這事若,最大收益之人,難不不是

該罰還是要罰,否則不長記,以為這個太子妃就該這樣賢良仁慈了。

只是太子的反應卻讓有些出乎意料。太子妃心裏也不大爽快,罰得又不重,太子又何必這樣不舍得?竟然連的臉面也不顧了。他這樣做,以後怎麽管理後殿裏的人!

太子妃知道太子對這個太子妃可謂沒有半點與憐惜,若不是有康熙護著、看著,太子能一年不進屋子。雖然本也沒指著這些東西過活,但還是會為了這些事到不愉快。既然是太子妃,所做的一切自然是為了這個家好,懲戒程氏,也是希以後能管好自己的奴才,守好門戶,別毓慶宮裏的人都因心大意吃掛落。

說到底,程氏是側福晉,是福晉,本就有權利管教。再深一層,是太子妃,是未來的國母,是程氏的主子,更不該忤逆本就應當乖乖領了罰,跪下謝恩才是。

太子妃心裏有些大逆不道地想,太子爺實在不夠顧全大局。

他這樣當衆給程氏撐腰,不就是給臉子瞧?

若是三福晉、四福晉,知道自己家爺們生氣,只怕早想著跟三爺、四爺服了,但太子妃卻不願就這樣收回的話。又沒錯,何必和太子爺低頭?

太子只要細想想,也應當知道的苦心才是。是妻,不是他的奴才,既占著理,就不必這樣卑躬屈膝。太子妃想明白後,心裏也不慌了,一切照常用膳、洗漱,安寢。

唯一心裏沒底的,就是這肚子裏的孩子,不知有沒有這些毒的影響……只是這事兒,不僅是闕院正或是伯母帶來的醫,都說不好。想到這一節,太子妃臉又沉了下來,哪怕就是為了這一點,罰程氏就理所應當。

是太子錯了!

胤礽回了後罩房,先挨個摟過兩個孩子,耐心陪他們玩了會兒,然後才打發他們去睡覺。兩個孩子也都知道這幾天出了事,因此都沒鬧,乖乖就跟著嬤嬤回屋了。

程婉蘊因為太子想吃面條,親自去給他準備面哨子了。

于是胤礽便一個人坐在屋子裏生悶氣,看書看不下去,字寫得也心浮氣躁,寫廢的紙團扔了何保忠一腦袋,何保忠大氣都不敢出,蹲在地上將紙團一個個都撿起來。

胤礽對太子妃很生氣。

他覺得石氏簡直有病,這事來龍去脈他讓人過來傳話的時候說得還不夠清楚嗎?竟然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氣往阿婉上撒!到底有沒有把他這個太子放在眼裏?自己心思都放在外頭,為了石家爭權奪利,為了能掌管宮權,把毓慶宮裏的事全托給了唐氏,自己沒管好家,倒把氣往阿婉上撒,怎麽不怪自己?

他當初看穿了太子妃的野心,沒有阻止,一則是因為這樣的太子妃不會對阿婉不利,越遠,阿婉就越安全;二則與他這對夫妻注定是不能舉案齊眉了,他便給權利、尊重,盡力扶持的娘家,就當做補償吧,誰知反倒養大了的心。

太子妃是不是忘了“以夫為天”這四個字,心裏除了自己和石家,還有什麽?

胤礽擱了筆,背著手走到窗邊,外頭風呼呼地刮著,雨點連一線,噼裏啪啦地打在屋瓦上,放眼去一片霧蒙蒙的,地上好似多了條流淌的河,翻滾著往兩邊排水渠傾倒。

著那來勢洶洶而猛烈的風雨,胤礽出一點嘲諷的笑。

他從小就活在謀之中,這宮裏的人心,他早就看了。那些尊著他的人,不過尊的是皇阿瑪對他的看重、尊的是這太子的皮囊罷了。

連太子妃也是如此,啊不,如今甚至連他上這太子的皮都不尊重了,覺得只要有皇阿瑪的偏,就能屹立不倒是麽?他這個太子對于來說,也不過是振興石家的踏腳石。

真是太可笑了。

#

“喵……喵……”

程婉蘊目瞪口呆地站在院子裏,見咪咪叼回來三只小貓,後還跟著只三花母貓。

它把已經睜了眼的小貓放在程婉蘊腳邊,擡起一雙翡翠般碧綠碧綠的眼睛,蹭著,喵喵。而那三花母貓則有些警惕地蹲坐在稍遠一些的地方,尾在地上左右掃著。

之前猜到咪咪可能發了,但沒想到它能把媳婦孩子都帶回來求包養啊!

程婉蘊腳踝被那三只小得皮蹭得發,小貓爪子勾住了擺,還當秋千玩了起來,起後腳,在空中十分愜意地著。

救命,它們怎麽不怕人啊!

程婉蘊一時沒忍住,蹲下來挨個擼過去,一只和咪咪相同配,是橘白長,一只是長三花妹妹,還有一只是純白長異瞳,一只眼睛是咪咪的綠眼睛,一只是三花母貓的黃眼睛。而且,全都是長貓,全都長得短圓短圓的貓臉,耳朵尖尖,眼睛好似玻璃珠子般又圓又大。

“都很像你,應該是你的崽。”程婉蘊也擼了擼咪咪,咪咪立刻就把肚皮翻過來了,似乎也在驕傲自己沒有戴綠帽子。

額林珠和弘晳也好奇地手去小貓,已經心裏不安好長時間的額林珠在看到這些小貓的那一刻,總算出了難得的笑容來。

程婉蘊也悄悄松了口氣。被太子妃足的事瞞不過人,自然上下都知道了,額林珠自然很愧疚,覺得是害了額娘,不論程婉蘊怎麽安還是有心事裝在肚子裏,連著好些日子都不見笑臉,如今終于見笑了,程婉蘊終于能松口氣。

“額娘,既然咪咪家了,我們也該給它蓋個大些的屋子。”弘晳是個藏的貓奴,他抱著小貓已經不願意撒手了,那些小貓從他手臂上爬上去,爬到他口、肩頭,蹭得他笑個不停。

程婉蘊卻有些猶豫,如今在足,其實就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了。

蓋貓屋肯定得造辦那來人,其實也不是不能……因為這個得很有些名存實亡。

因為太子爺就沒把太子妃的話當回事似的——他不僅不進正殿了,天天來後罩房住,還把弘暄挪出來了,他的理由是弘暄已經大了,搬到書院去住正好,也利于太子妃養胎。

但毓慶宮上下其實都有嗅到一太子爺和太子妃之間不和的味道。程婉蘊也能看出來,覺太子爺想治太子妃的脾氣,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太子妃態度也很強

弘暄挪去書院那邊住,就一天三回人過去看他,還他回正殿用晚膳。

這就是杠起來了,後罩房底下伺候的奴才都有些戰戰兢兢,畢竟太子爺日日歇在屋裏,完全當做沒聽說過足的模樣。但太子爺每回進來都帶著笑臉,他們漸漸的也就安了心。

這毓慶宮的主子終究還是太子爺,太子妃這胳膊怎麽能拗得過大?添金躬伺候著掀起門簾,太子剛從衙門回來就直接進了後罩房的門,臉上還掛著喜

前幾日,康熙坐鎮彥烏蘭,費揚古截斷葛尓丹後路,伏擊大敗葛尓丹!葛尓丹率軍退卻,最後的決戰一即發,得了旨意,太子爺連忙把明珠派出去運糧。

軍糧到得及時,康熙率軍追擊葛尓丹到拖諾山,葛尓丹已經退到了特勒爾濟,邊僅剩一萬多人。費揚古率西路軍又進抵昭莫多,設計敵深,葛尓丹中計朝著費揚古列陣陣地猛撲,清軍居高臨下,炮弩齊發,斬殺三千餘人,連葛尓丹的妻子阿努可敦也死在炮火之下。

唯一的憾就是這葛尓丹跑了。

不過這次大戰已經將葛尓丹邊的勢力全打沒了,連他的老家伊犁也被策妄阿拉布坦率部族占領,他只能帶著十幾個親信流亡在外。

這對大清來說,是一件大喜事。更何況費揚古立下赫赫戰功,老四素來與他親近,這讓他也覺得與有榮焉。連日以來的霾都因著一場大勝驅散,太子爺心好多了,還起了興致給程婉蘊的後罩房賜了名字。

自個住的院子,積芳閣,“積芳”二字取自明朝詩人徐的詩,又和的名字相對應,有“積聚好”的含義。額林珠住的新院子,則題名樂心齋,自然是希兒永遠快樂,無憂無慮。太子爺定下名字後,認認真真地寫了好幾遍,才挑出最好的那副,讓人刻上去。

最後還寫了兩個匾額掛在們堂屋,的是“芝蘭室”,額林珠的是“安樂”。

進了六月,康熙就要得勝回朝,太子爺又開始忙著接駕的事,開始整日整日不在家,但他沒忘了給程婉蘊留人,時隔多日又見到花喇那張秀氣的臉,還微微一怔。

以前太子爺會讓花喇跟著,是因為初封側福晉,頭一回進宮參加大宴,怕有哪裏顧不到的,指派個老的奴才跟著,好讓不那麽慌。如今在毓慶宮裏,卻也將花喇留給,太子爺對太子妃的戒心已經那麽大了嗎?

程婉蘊到這裏頭的暗湧,默默把脖子了起來,足,正好什麽都不要管。也不使喚花喇,真正關起門來過日子,連額林珠也拘著不讓出去騎馬。

正殿裏,太子妃已經漸漸顯懷,正捧著安胎藥在喝。尷尬的是,的胎相經過一個月的修養已經完全穩固,闕院正說應當沒有接到那毒花,或是接劑量太,未對胎兒有所影響。之前胎相不穩,主要還是先前為了瞞下有孕之事,撐著有孕之依舊日日忙碌,沒有休息好的緣故……

如今將手頭的事放下大半專心養胎,自然也就養得穩固了。

而太子爺的幾個孩子,連著吃了幾日的解毒湯藥,也沒瞧出什麽不妥來,子骨并未到什麽影響。這事兒得虧太子爺查得、查得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但這個結果,卻顯得懲罰程氏,有些無理取鬧了,倒像是嫉妒程氏得寵,故意為之一般。聽到外頭有這樣的風言風語,太子妃不由有些氣悶。

還有些不值當的是,就是太子爺為了這事,與離了心。

太子妃仰起頭將安胎藥一飲而盡,將藥碗擱到小宮手中的托盤上,裏的苦擰了眉頭,那一點苦好似也順著頭流進了的心裏……可不知為何,心裏犯倔就不願低頭認錯,甚至利媽媽擔心,讓想個由頭,把太子爺請過來用膳,也不願意。

罷了,這事兒總會過去的,等生下孩子,看在嫡子的面上,太子爺總會回轉些心意。太子妃這麽安自己,卻還是別扭,竟然也淪落到要依靠孩子穩固地位了麽?這樣一想,那個驕傲的子又冒出頭來,于是又把希寄予到康熙這個素來疼的公公上。

萬歲爺回來,太子爺總要留些臉面了吧。太子妃起把唐側福晉送來的賬本翻看了一遍,讓自己別在想這些事。

康熙回來得比想象中更快,胤礽率文武百、各留守京師的皇子迎出了三十裏地,天不亮就跪在那等候,直到日頭移到了頭頂,獵獵旗幟和隆隆的馬蹄聲終于靠近了他們。

康熙的中軍駕擎著明黃的旗幟,在道上掀起滾滾的黃沙。十分顯眼。

胤礽一人打馬在前,疾馳到康熙駕跟前,翻下馬給康熙請安。

“恭迎皇阿瑪得勝歸朝!”

傳來康熙威嚴卻不失慈的聲音:“保,上來吧。”

護衛在駕周圍的衛軍統領連忙掀開車簾讓太子爺上去。

駕裏十分寬敞,擺放著桌椅,康熙只在香龍袍外頭加穿了件金甲,神閑適地坐在楠木龍雕矮幾後頭,他這個皇帝哪怕行車在路上,也手不釋卷,還在看胤礽每日讓人送到陣前的折本、國家大事。

當然,還有大臣們有關太子這段時日監國的折。

康熙擡眼,看著太子這一個多月獨自支撐著家國之事,面容憔悴了不,又想起太子此前在信中寫的有人用毒謀害東宮之事,不由出一點心疼:“保,來,坐到朕邊來。”

“朕不在,你了不委屈啊。”康熙拍了拍他肩頭,語氣裏出些森寒之意,“那些個覬覦國本的畜生,朕絕不會放過!你放心!”

“兒子不委屈。”胤礽出一點凄然又自苦的笑,“是兒子品德不足以服衆,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都是兒子的錯。”

康熙聽得眉頭一跳,他就要斥責胤礽這沒道理的話,卻又聽見他用一種心灰意懶、暮氣沉沉的口氣說:“兒子想求皇阿瑪一件事……兒子實在是有些累了……”

沒過兩天,程婉蘊就聽說康熙回宮了,隨後回宮後下的第一道旨意,就說炎夏將至,皇上今年預備要去暢春園避暑,讓太子爺先到暢春園打前哨,看看還有沒有需要修繕的地方,以備迎駕。

于是,程婉蘊就開始蒙頭蒙腦地替自己、額林珠和弘晳收拾東西,太子爺則躺在的搖椅上,一邊翻著話本,一邊愜意地說:“皇阿瑪已經答應了,咱們只管住到中秋再回來。”

“那……就咱們去嗎?”程婉蘊有點心虛,不是還在足嗎?

胤礽掀起眼皮瞧了一眼,翻坐起來的臉頰,捧著那張還不明所以的臉嘆息道:“我的傻阿婉啊。”

明面上,太子妃要養胎,唐側福晉管家,弘暄正經要讀書,除了他的阿婉,誰能陪他去暢春園?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麽。

然後又親了一口。

苦心經營到如今這個地步,皇阿瑪對他的信任已不同日而語,他已經不用再像前幾年那般小心翼翼了。這次監國,他如此謹小慎微,皇阿瑪對他只有滿意,再加上這毒害東宮之事,皇阿瑪對他更多有包容。唯一的變數——因為太子妃突然罰了阿婉,他不得不在折子裏將阿婉全然摘了出去,否則只會讓皇阿瑪懷疑阿婉在這裏頭是不是也居心叵測!

這才是胤礽真正怒火中燒的原因。

石氏拎不清,非要將鍋扣到自家人頭上,這是為了皇阿瑪也懲罰阿婉嗎!

好不容易,南巡時,皇阿瑪對阿婉大有改觀。他終于為他和阿婉謀求到一丁點自由,差點又被石氏毀了。

石氏真的沒有想到這些嗎?分明是個聰明人,念及此,胤礽眼眸微冷。

“我讓你去,你就能去。”他使勁的臉,“就我們去。”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