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國舉起酒杯,和顧蘭了一下。
顧廷自然也看到了新聞。
他眉頭鎖,心中到不安。
他知道這件事絕非意外,背后一定有人在縱。
“陸氏工……”
顧廷喃喃自語,他突然想起之前和陸氏集團的合作項目。
陸氏工正是這個項目的關鍵供應商。
如果陸氏工無法按時貨,整個項目都會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巨額的違約金。
“該死!”
顧廷狠狠地砸了一下桌子,他意識到自己被顧建國和顧蘭擺了一道。
他們不僅想搞垮陸氏集團,還想借此打擊顧氏,讓他陷困境。
顧廷立刻召集公司高層開會,商討對策。
會議室里氣氛凝重,每個人都到了巨大的力。
“現在的況非常嚴峻,”顧廷沉聲說道。
“陸氏工的火災事故對我們的項目造了巨大的影響。”
“我們必須盡快找到替代供應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可是,陸氏工生產的儀在國獨一無二。”
“其他廠商本無法達到我們的要求。”
技總監無奈地說道。
“那就去找國外的供應商!”
顧廷斬釘截鐵地說道。
“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要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就在這時,顧廷的手機響了,是陸氏集團總裁陸明軒打來的。
“顧爺,我們合作的項目恐怕要暫停了。”
陸明軒的聲音聽起來疲憊不堪。
“工廠被燒毀,我們現在自顧不暇,實在無力繼續合作。”
“陸總,很憾聽到這個消息。”
顧廷的聲音聽不出毫慌。
“但是我們的合作會繼續,陸氏工的事,給我來理。”
顧廷掛斷電話。
現在不是悲傷秋風的時候,必須迅速行起來。
他拿起手機,撥通了一串號碼。
打給了國儀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華科。
“王總,您好,我是顧廷。”
“顧總?真是稀客啊!”
“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電話那頭傳來華科王總爽朗的笑聲。
但很快,這笑聲中就帶上了一疑。
“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
“難道是為了陸氏工的事?”
“王總果然消息靈通。”顧廷開門見山。
“陸氏工的變故想必您也聽說了,我這次打電話。”
“是想和貴公司探討一下合作的可能。”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后王總的聲音變得謹慎起來。
“顧總,您也知道,我們和陸氏也算是老對手了。”
“這個時候接手他們的項目,恐怕有些不妥吧?”
“王總,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
“陸氏工的倒下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機會,與其瞻前顧后,不如抓住機會,共同發展。”
顧廷繼續說道。
“我知道華科一直想在高端儀領域更上一層樓,而我,可以提供這個機會。”
“顧總,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王總的語氣中出濃厚的興趣。
接下來,顧廷又撥通了海外合作伙伴的電話。
……
一個小時后,顧廷放下手機,長舒了一口氣。
替代供應商已經找到,雖然本略高,但總算解決了燃眉之急。
他不自嘲地笑了笑。
接下來,就是解決陸氏工的輿論危機。
顧廷再次拿起手機,打給了林瑤。
“喂,瑤瑤,是我。”
電話那頭傳來林瑤慵懶的聲音。
“喲,大爺。”
“今天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是想我了嗎?”
顧廷無奈地笑了笑。
“現在沒時間開玩笑。”
“我需要你幫我一個忙。”
“說吧,什麼事能讓顧大爺親自求助?”
顧廷將陸氏工的事簡要地告訴了林瑤。
“嘖嘖,這顧建國還真是魂不散啊,”林瑤語氣中帶著一嘲諷。
“放心吧,這種小事給我就行了。
林家雖然不是什麼商業巨擘。
但對付這些輿論,還是綽綽有余的。”
林瑤的效率很高。不到半天時間,網絡上的風向就發生了轉變。
之前那些攻擊陸氏集團的報道和評論,都被一一刪除。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正面報道開始出現。
例如“陸氏工積極配合調查,展現企業責任擔當”。
“火災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呼吁公眾理看待”等等。
同時,一些所謂的“知人士”開始料。
暗示這場火災可能是競爭對手的惡意陷害。
輿論的風向轉變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顧建國和顧蘭看著網上的評論,臉鐵青。
“該死!”
“這顧廷是怎麼做到的?”
顧蘭咬牙切齒地說道。
“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他,”顧建國臉沉。
……
顧廷這邊,雖然暫時穩住了局面,但也僅僅是權宜之計。
幾天后,警方公布了火災事故的調查結果:人為縱火。
“人為縱火……”
顧廷低聲念著這幾個字,眼神冰冷。
“果然不出所料。”
他立刻撥通了林瑤的電話。
“瑤瑤,看到新聞了嗎?”
“看到了,”林瑤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凝重。
“看來顧建國這次是鐵了心要置陸氏于死地。”
“警方公布了嫌疑人,一個劉強的工人,患晚期肺癌。”
顧廷頓了頓,“重點是,他在火災前收到了巨額匯款。”
“匿名賬戶?”
林瑤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沒錯,”顧廷了眉心。
“匿名賬戶背后,一定是顧建國和顧蘭,但我沒有證據。”
“這確實棘手,”林瑤沉思片刻。
“警方那邊怎麼說?”
“能查到賬戶的來源嗎?”
“警方正在努力追查,但你也知道,匿名賬戶的追蹤難度很大。”
顧廷的語氣中著一無奈。
“我擔心夜長夢多,顧建國很可能會銷毀證據。”
“我會用林家的關系,看看能不能從其他渠道手,”林瑤語氣堅定。
“你放心,我一定會幫你想辦法。”
掛斷電話,顧廷的目落在電腦屏幕上。
警方的通告還在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