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今晚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顧廷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輕抿一口:“想你了,不行嗎?”
“來這套,”林瑤白了他一眼。
“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什麼事?”
顧廷也不繞彎子,直接問道:“芷晴那邊,你覺得怎麼樣?”
林瑤挑了挑眉,意味深長地笑道:“我的好閨,可不是那麼容易追到手的。你小子,可得加把勁啊。”
顧廷苦笑一聲:“我也沒把握,我們現在更像是朋友和合作伙伴。”
“慢慢來嘛,”林瑤安道。
“這東西,急不得。”
“不過,你也別太被,該出手時就出手。”
顧廷點點頭,話題一轉:“第二個考驗,你有什麼想法?”
林瑤收起玩笑的表,神嚴肅起來:“京都商業協會,可不是好惹的。想獲得創立分部的資格,難度不小。”
“我明白,”顧廷沉聲道。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周的計劃。”
“協會部,肯定有派系斗爭,”林瑤分析道。
“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
顧廷贊同地點頭:“先收集協會員的信息,看看哪些人可以爭取,哪些人需要提防。”
兩人商議到深夜,制定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幾天后,兩人再次面,約在了一家環境清幽的茶室。
“怎麼樣,有什麼收獲?”
顧廷率先開口,一邊說著,一邊給林瑤倒了一杯茶。
林瑤接過茶杯,輕抿一口。
才緩緩說道:“協會部,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會長為首的保守派。”
“他們主張維護傳統商業模式,對新興產業不太看好。”
“另一派則是以副會長趙天明為首的改革派。”
“他們積極擁抱新技,主張創新發展。”
“趙天明?”顧廷沉片刻。
“我調查過他,這個人很有野心,而且行事作風比較激進。”
“沒錯,”林瑤點點頭。
“他一直想取代現任會長,為協會的掌舵人。”
“如果我們能和他合作,或許能事半功倍。”
“但是,風險也很大,”顧廷提醒道。
“如果被他利用,我們可能會為他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我知道,”林瑤神凝重。
“所以,我們需要謹慎行事,先試探一下他的態度。”
“我打聽到一個消息,”顧廷低聲音。
“趙天明的兒子趙澤最近投資失敗,欠了一大筆債,正四籌錢。”
林瑤眼睛一亮:“這是一個突破口!”
“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向他示好,提供幫助。”
“但是,不能直接給他錢,”顧廷搖搖頭。
“這樣太刻意了,反而會引起他的懷疑。”
“我明白,”林瑤思索片刻。
“我們可以通過投資他的項目。”
“或者介紹一些優質的投資機會給他,讓他到我們的誠意。”
“這個主意不錯,”顧廷贊同道。
“不過,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不能之過急。”
“我會安排的,”林瑤自信一笑。
“我有辦法接近趙澤,探探他的口風。”
顧廷點點頭,端起茶杯。
……
第二天。
顧廷心挑選了一套休閑西裝。
他來到趙天明常去的高爾夫球場。
裝作不經意地與趙天明“偶遇”。
“趙副會長,真巧啊,沒想到在這里到您。”
顧廷走上前,主打招呼。
趙天明一白運裝,顯得神矍鑠。
他推了推墨鏡,故作驚訝地說道:“哎呀,這不是顧家小爺嗎?”
“真是巧,你也喜歡打高爾夫?”
“偶爾玩玩,放松一下。”顧廷謙虛地笑了笑。
“不像趙副會長,一看就是高手。”
“哪里哪里,隨便玩玩而已。”
趙天明揮了揮手,示意后的球走開。
“顧爺今天是一個人來的?”
“是啊,朋友臨時有事來不了。”顧廷狀似憾地嘆了口氣。
“趙副會長要不要一起打幾桿?”
趙天明意味深長地看了顧廷一眼,笑道:“好啊,那就一起玩玩。”
兩人并肩走向發球臺,一邊走一邊閑聊。
“聽說顧爺最近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啊,真是年輕有為。”
趙天明狀似隨意地提起。
“過獎了,趙副會長才是商界前輩,我還有很多需要向您學習的地方。”
顧廷謙遜地回應。
“互相學習,互相學習。”趙天明笑了笑。
“顧爺對我們協會的工作有什麼看法嗎?”
“協會的工作至關重要,它連接著企業和政府,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顧廷謹慎地措辭,既表達了對協會的肯定。
又沒有明確表自己的立場。
“顧總說得不錯。”趙天明點點頭。
“現在協會部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有人主張改革,有人堅持傳統,各有各的道理。”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力,但也要尊重傳統,把握好平衡。”
顧廷含糊其辭地回應,試圖清趙天明的態度。
“顧爺說得很有道理。”
趙天明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
“但也要考慮實際況,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顧廷聽出了趙天明話里的敲打,不聲地笑了笑。
“趙副會長說得是,我會謹記您的教誨。”
兩人打了幾桿球,氣氛逐漸輕松起來。
趙天明開始談起一些行業的趣聞軼事。
顧廷則適時地附和,不時展現自己的見識和幽默。
幾談下來,趙天明對顧廷的印象越來越好。
覺得他不僅年輕有為,而且談吐得,很有分寸。
是個值得拉攏的對象。
而顧廷也逐漸清了趙天明的格和想法。
找到了他的弱點——那就是對權力的。
顧廷和趙天明握了握手,彼此換了聯系方式。
“今天很愉快,顧爺,下次再一起打球。”
趙天明笑瞇瞇地說道。
“榮幸之至,趙副會長。”
顧廷禮貌地回應,角勾起一抹微笑。
回到家后,顧廷立刻聯系了林瑤。
將與趙天明見面的況詳細地講了一遍。
“做得不錯,”林瑤的聲音里帶著欣賞。
“你功地引起了他的興趣。”
“接下來我們要趁熱打鐵,進一步拉近關系。”
而另一邊。
顧建國也在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