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
落雨已停,萬籟寂靜。
唯餘簌簌風聲掠過荒野。
營帳四周的人都怔住了,或駐守或巡視的將士們也停下了腳步,神怔愣著過來,連剛剛趕到的梁錦等一衆護衛也是面僵。
先前朝野雖有軼聞,說昭寧世子被人從長寧宮暗道救出,可這畢竟過于天方夜譚。
衛鳴雖然已經知道謝明翊就是昭寧世子,但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竟會以這樣的方式袒出來。
他莫名想起昭寧世子短暫的皇室生涯。
世子的母親華安公主,乃是先帝最疼的孩子。公主年方及笄,便跟隨先帝側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及至世子誕生,先帝喜不自,賜他謝姓,許他同住長寧宮。
滿月宴時,先帝加封他為世子,親賜封號,甚至破天荒大赦天下,連遠在肅州的慎王也親自前往京城恭賀他生辰。
彼時先帝久未立儲,朝野紛紛揣測,先帝或許有意讓昭寧世子繼承大統。只要這孩子順利長大,前路明不可估量。
後來,華安公主在崀山一役中突然去世,先帝把世子帶在邊親自教養。
皇子皇孫中唯有他最得先帝歡心,即便是先前立儲呼聲最大的瑞王和年有為的寧王,在先帝心中也不可與世子相提并論,遑論本不得聖心的當今皇帝。
只是天不遂人願,沒過多久瑞王自戕,先帝駕鶴西歸,世子被接回沈府。衆人扼腕嘆息,彼時無人料到皇帝會做出那等喪心病狂之事。
一夜之間沈家滿門抄斬,朝堂震。皇帝命人將年僅六歲的世子關進長寧宮,再後來長寧宮突發大火,世子葬生火海,就此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自古便是築就帝王路,可世子不過一個六歲孩,也讓皇帝如此忌憚,著實讓人唏噓。
而後,陸淞憤而辭避世不出,衛濛自請卸甲再不朝,太傅姚頌宜因言獲罪貶斥離京郁郁而死。扶持皇帝登基的衛姚陸徐四家,除了徐家,其餘皆淪陷末路。
衛鳴怔怔著負手而立的謝明翊,恍惚生出隔世之。
所有人都泥塑著瓊姿蘭玉的太子殿下,思緒混,不知謝明翊是何意。
衛姝瑤亦擡眸著謝明翊。
那日依偎他懷中喚他“啓晟”時,不曾看真切他的眉眼,只依稀記得他角微揚的笑意,漆眸裏漾著莫名的緒。
而今再聽他親自說出口,才發覺他漆眸之中是沉甸甸的回憶,鋒芒深藏眼底,與回憶裏的溫織,化作一片湧的暗流。
這一幕,令衛姝瑤想起久遠的模糊記憶。
十四年前,和兄長送父親出征崀山,華安公主一銀甲肩著緋披風,號令一衆將士,英氣發威風凜凜。
天地萬,皆被那一抹紅襯得失了。
同樣的緋披風,此刻正披在謝明翊肩頭。
他甚穿紅衫,但這件披氅于他而言如此相得益彰,映襯得他愈發矜貴傲然。
可,他本就該是最意氣風發的世子殿下。
又或許———
弱冠之年的謝啓晟,早就該是大魏勵圖治的年輕天子。
片刻後,衛鳴先反應過來,開口道:“殿下果然高瞻遠矚,竟能尋到失蹤十數年的世子。慎王與華安公主頗深,若能得世子出面,此事定有轉機。只是今日夜已深,不便議事,還請殿下移步暫且歇息。”
他面沉穩,聲音渾厚,令諸位聽衆糟糟的心緒漸漸安靜下來。
衆人暗自用眼神流,恍然大悟,原來太子殿下是這個意思,竟去尋了慎王最為看重的昭寧世子來說服他?
謝明翊慢慢擡起手,指腹了角,正要再開口,胳膊卻驟然一。
“請殿下隨我前去歇息!”衛姝瑤用手背使勁兒淨臉上的淚痕,不由分說拖著謝明翊往邊上走。
謝明翊低低地笑了一聲,著衛姝瑤,慢悠悠地說:“怕什麽,說了又不會立即死。”
衛姝瑤抿著,抓著他胳膊的手攥得甚,怔怔地看了他一眼。
謝明翊側目時,剛好撞見衛姝瑤眼中最後一滴淚珠從眼角滾落下來,緩緩向的下頜。
他眸暗下去,說到邊的話又慢慢咽了下去。
謝明翊出手來,一一慢慢掰開衛姝瑤的手指,然後朝衛姝瑤靠近一步,站在面前,子微傾,湊在耳邊,低聲說:“別哭,再哭我可直接殺去對面營地了。”
他聲音極低,低得只有衛姝瑤能聽見。
對面便是慎王麾下軍士駐地,也是關押蕭家父子所在,近日來戒嚴,連只鳥都飛不過去。
來的路上,衛姝瑤幾番勸說謝明翊,希他能與慎王好生和談,勿要在此時和寧王兵戎相見。也知道自己這提議太過天真,莫說謝明翊本就對寧王不滿,此次當真能得寧王繳械歸順,也是一樁好事。
可衛姝瑤始終覺得患重重,若北狄趁虛而,只怕北境要遭殃。慎王和寧王兩敗俱傷,抗擊北狄的防線便要松大半,只能勸和二位。
出乎意料的是,謝明翊輕飄飄應下來了。
可,他竟要以世子份去和慎王和談。
知道于他而言,當下這般境遇太子份有多必要。他需得有功,需得領兵,需得擊退北狄收複北境,才能有資格籠絡更多人心。
他配得上金鑾殿,可這天下有那麽多不講道理的人,他們不會心疼他,只會怒斥他欺君之罪,否定他一切所作所為。
所以,至等他能有足夠的基和支持,才能坦用謝啓晟去應對那些鋪天蓋地的惡意。
至,不能是現在……
衛姝瑤拼命搖頭,索扯過他的袖子,胡蹭掉了臉上淚珠,強忍住心裏的酸。
轉過頭去,著父兄,說:“我帶殿下且先下去歇息,勞煩父親和阿哥留意周遭。慎王那邊,我已讓人送去了郡主的親筆信,今夜蕭家父子應當暫無命之憂。”
聲音不大,僅有眼前幾人能聽到。
衛濛和衛鳴相視一眼,衛鳴先走了過來,沉聲應道:“好,你們日夜不眠地趕來,也該先歇歇。”
衛濛再次嘆了口氣,終于開口:“嬋嬋,好好睡一覺,明日我和你阿哥再去看你。”
衛姝瑤點點頭,一步一回頭地拉著謝明翊往營地裏遠去了。
衛濛著小兒消失在夜中的背影,陷沉思。衛鳴立在一旁,眉頭蹙地陪著父親。
半晌,衛濛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中一時哽咽,嘆氣道:“這是什麽造化弄人啊……”
黑夜沉沉,濃郁得似化不開的墨,在衆人心頭蒙上一層沉悶。
一路踩在泥濘草地上,衛姝瑤和謝明翊相顧無言。
直到抵達營帳,謝明翊手為衛姝瑤起了厚重的門簾,他才靠過去,慢條斯理地扯了一縷衛姝瑤的青,緩聲開口。
“不是想和談嗎?”他問。
衛姝瑤垂著眼眸,神黯淡,沉默地走進營帳裏,背對著謝明翊。
抖著手去打火折子,掉落了兩次才將燭臺點燃。
在昏黃燭裏,衛姝瑤慢慢回過頭來,纖細的長睫上淚珠將落未落。
可卻是笑著的。
“我以為我素來行事莽撞,今日方知,世子殿下發起瘋來……甘拜下風。”聲音輕輕的,沒有喚他太子,而是世子。
謝明翊哂笑一聲,漫不經心道:“嬋嬋不是說,兵不刃解決此事方是上策?”
他從不太顧忌平衡,從不在意如何進退,習慣我行我素,習慣將一切納眼底再細細拆解賞玩。
即便了太子,也只是偶爾扮一扮寬仁孝友風霽月的模樣,做做表面樣子罷了。
不知為何,耳畔忽地又回響起陸淞說過的話:“越是位高權重,越要深思權衡,一味快意恩仇或會適得其反……”
他目凝視在衛姝瑤發紅的眼眸上。
一雙的眸子最是淨澈,但凡醞釀起丁點兒淚意,就似那紅眼的兔子,人頓生憐。
分明是撒時溫如水的人兒,卻心懷大局想得長遠。
謝明翊擡腕,指腹刮了刮眼下的淚痕。
“嬋嬋是心疼我了?”他問。
“即便不提皇帝,朝中迂腐之人不在數,若此時旁人知道你的份,我當真擔心,怎會不心疼?”
衛姝瑤握住他的手,讓他掌心著自己微涼的臉頰,聲說:“慎王招攬兵權是想要對付皇帝,并非要與你為敵。只要應允他所求之事,何愁不能保住蕭家父子命?”
又何必,非要拿世子份出來?
謝明翊忽地勾笑起來。
“知道他所求什麽嗎?就說應允二字?”
衛姝瑤愣住,難道慎王不是想為長姐羅浮郡主報仇殺了皇帝麽?
謝明翊薄輕抿,忽然朝衛姝瑤招招手。
“過來,讓我抱抱。”
他嗓音低沉,帶著不易察覺的疲憊。
衛姝瑤手摟住他的腰,指節攥他的裳,而後又慢慢收攏了臂彎,把腦袋在他膛上。
謝明翊手臂從腋下穿過,將人打橫抱起來,朝榻邊走去。
依偎在他懷裏很乖巧。
謝明翊垂下眼眸,視線掠過衛姝瑤的面容。安靜在他懷裏,慢慢閉上了眼。
因著心系北境戰事連日趕路,看上去倦怠乏力,瑩白的小臉愈加蒼白了。
謝明翊將衛姝瑤放在榻上,眉心輕蹙,手指勾著他的衫沒有松手。
“那你也要抱抱我啊……”困頓地嘟噥。
謝明翊默了片刻,半蹲下,一手擡起的,一手給了鞋,自己也了衫,才上榻攬住的腰。
子驀地陷悉的溫熱懷抱,衛姝瑤著謝明翊的膛,一直繃的臉總算松弛下來,眉眼也微微彎了彎。
謝明翊將炙熱的掌心上的背,順著的脊彎慢慢下去,又從頭開始,反反複複。
衛姝瑤雖然已經十分疲憊,但卻沒有睡。覺謝明翊有話要說,只是不知從何說起。
輕輕地用臉頰蹭蹭他的下,將的瓣了他的面頰。
謝明翊卻擡起手,用指腹輕地拭去年臉上的淚痕。
衛姝瑤被他的繾綣溫所包裹,漸漸放松下來。反手抱住謝明翊勁瘦的腰,聽著他的心跳聲,輕聲開口。
“你是不是有話想說?”聲問。
他後背的手指驀地僵了片刻。
衛姝瑤察覺到謝明翊緒的異樣,他的臉,想了想,又說:“其實你不必出面,慎王一心想要三州輿圖,我可以為人質為他畫一份,等擊潰北狄再說旁的事。”
良久。
衛姝瑤才聽見謝明翊淡淡的嗓音開口。
“十四年前,天門關落橋,長公主謝錦為救馬匹失控的寧王,不慎墜崖懸掛枯木。慎王與寧王力相救之時,有一人松了手。”
他聲線平淡得幾乎聽不出任何起伏,像是陳述一件與己毫無瓜葛的事。
“……事後,二人互相指責大打出手,隨行將士各執己見,無人得知真相。”
衛姝瑤抱著謝明翊的手驟然了。
心裏咯噔一下,臉瞬間變得慘白如雪。
從未想過,長公主之死竟然會如此……荒謬而悲嘆。
“慎王因此痛恨寧王,即便寧王出兵權,慎王也不會履行諾言,蕭家父子命難保。因為……”
謝明翊還在平淡講述,但衛姝瑤已經察覺到他手臂上繃的。
摟著他,摟得更了,手心一點點順著他的後背下去。
“他所求,不止是兵權,更是要寧王嘗痛失親人的滋味。”
謝明翊終于止住了話頭,將腦袋重重擱在衛姝瑤的頸窩裏。
似是耗盡了所有力氣。
衛姝瑤沉默了許久,用力地抱著他,惶惶無措地默然流淚。
若說此前出兵天門關,只是他一聲令下的問題。這回,他要親手撕破傷口,鮮淋漓地去告訴慎王,看在他母親的份上,暫且同仇敵愾勿要再鬥,方能還北境一片安寧。
怎能忍心見他給自己本就千瘡百孔的心再狠狠剜一刀?
“不,不要這樣……”衛姝瑤淚流滿面,中哽咽無法出聲。
謝明翊卻扯起點溫笑意,輕聲問:“經此之後,嬋嬋是否更為心悅我了?”
“這,是不是嬋嬋喜歡的明君模樣?”
他眼角染了點猩紅,聲音低沉地繼續問:“如今,可堪配為嬋嬋一生良人?”
衛姝瑤心裏刺痛得難以呼吸,如萬針紮進,覺得難得快要不上氣。
謝明翊卻只是淡淡呵笑了一聲。
他調查了這麽久,但其實得知昔年來龍去脈,也不過是比衛姝瑤早了幾個時辰而已。
他不是沒想過一如既往地快意恩仇,有很多別的法子理此事。
比如,把雲舒作為人質去換蕭家父子。
比如,隔岸觀火等雲蕭兩家兩敗俱傷時再出手收拾。
又比如,直接拿劍砍了慎王,再拿蕭家父子去要挾寧王。
但北狄大軍不會等,鬥之後分崩離析的人心不會等。
相比之下,只是為世子,去慎王面前輕飄飄說兩句話,可簡單太多了。
然,他殫竭慮圖謀北境之事,卻不料最終竟是要和害死母親的兩個人周旋平衡。
罷了,這就是造化弄人。
衛姝瑤淚如決堤,慌地抱住謝明翊。
“你不要去見慎王了,蕭家父子也不用管了……咱們,咱們和沈將軍聯合,他們束手就擒,不用考慮什麽兵不刃了……他們攏共加起來也不過十萬兵馬,不是對手……或者,或者先等他們鶴蚌相爭……”說話已經完全混,腦子一片混沌。
“不,北狄又新增了十五萬援軍,而大魏援軍遲遲未有,以後也不會有了。”
謝明翊眸底帶著點森森冷,笑著說:“涿野這裏合計二十五萬人馬,是抵北狄三十萬人馬最後的防線了,鬥無益,一個都不行。”
衛姝瑤眼淚撲簌簌滾落,突然翻坐起來,用力拽起謝明翊的胳膊。
“沈奕,我帶你去昭寧。”
猛地想起他的封號來源地名,正是在崀山附近。
知道眼下并非得閑,可實在難,不能再讓他自般用母親的死來折磨自己。
要帶他去昭寧,讓昭寧的那位告訴他一切。
衛姝瑤和謝明翊同乘一匹馬,快馬加鞭,兩個時辰後趕到了昭寧。
昭寧位于崀山山脈高原之上,地勢平坦,是整個崀山一帶沐浴日最多的地方。
因著戰,這小鎮已經只剩下幾戶人家居住。
謝明翊沒有過問衛姝瑤為何突然要帶他來昭寧。或許,他也需要短暫的緩和。
他知道自己的封號是母親提議,先帝親自擇定的。母親曾告訴過他,昭寧是崀山最的地方。
此刻晨曦微亮,日如紗幔輕覆上大地,目所及皆是璀璨明,碧草搖曳豔花盛綻。
二人在一條潺潺小溪邊下了馬。
衛姝瑤推了推謝明翊的背。
“你一個人過去吧,但是答應我,好好地說話,不要讓他生氣,也不要氣著自個兒。”咬著,眉目裏擔憂濃烈。
謝明翊瞥了一眼,笑:“我為何要氣自個兒?”
這天底下哪裏還有值得他氣自己的事?
他緩步走向蜿蜒小溪盡頭的一座小院落,推開籬笆門,朝屋裏喊了一聲。
“有人嗎?”
謝明翊放空思緒,靜默等候在竹籬笆前。
他手指纏著籬笆上的藤蔓,漫不經心地將葉片輕輕上小,然後摘下來遮在眼前,像小時候曾玩過的那樣。
他聽見小屋開了門,老人的腳步聲在慢慢接近。
而後,耳畔響起一聲再悉不過的滄桑沙啞的聲音———
“混小子命大啊,沒死吶?”
謝明翊全霎時僵。
過葉片的小,他從刺目的線裏看見,形佝僂一瘸一拐的老頭兒,手裏拄著那揍過他無數次的黃楊拐杖,板著臉朝他來。
賀春水瞇著眼,細細打量了他一眼。
“沒死,但傻了?見了老子,也不知道喊人?”
謝明翊著葉片的手,抖得劇烈。
謝一:那一天,想起了被藤條和拐杖支配的恐懼(無助弱小版)
(關于太子糾結的問題,對不起作者只有小學思維水平,如果覺得降智或者啰裏八嗦,肯定是作者的問題,和聰明機智的謝狗沒有關系)
好了,謝狗可以把刀拿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