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著,很快就到了溫士結婚十年紀念活的日子。
宋惜冉自從那天早上去上班在電梯口遇到傅南政回來后,不管是去上班還是下班回來,都沒有再見他。
懷疑他可能是搬走了。
原本就是養尊優的爺,心來來這種小地方過兩天平凡人的生活,不習慣了就搬走,也沒什麼奇怪的。
傍晚,宋惜冉換上禮服,把頭發全部挽了起來,配上服原本搭配的披肩,準備出門。
陸誠宇說來接,已經等在樓下了。
拎了個包,走到玄關換了鞋,打開門。
剛出門,腳步還沒邁出去,隔壁“吱呀”一聲,門也被人打開了。
宋惜冉下意識地看了過去。
這一扭頭,就對上了傅南政的視線。
多日不見,他上恢復了一貫的高貴清冷氣質,臉上沒了那日在電梯里的頹敗,面容英俊干凈,仍舊是人看見就會心的傅總。
原來,他沒有搬走啊。
鑒于兩人還有合作這層關系,宋惜冉點到即止地跟他打了個招呼:“傅總,好久不見。”
“嗯。”
他衿貴地應了聲,目自下而上地打量一番:“今天很漂亮。”
“謝謝。”
落下兩個字,宋惜冉去等電梯了。
傅南政這會兒出門,顯然也是去參加溫士的活。
兩人一前一后上了電梯。
電梯空間狹小,宋惜冉站在傅南政前面,看不到他的臉,可不知怎地,總覺有一道灼熱的目盯著,渾不自在。
所幸,沒多久電梯就到了一樓。
快步走了下來,出了小區。
還隔著幾十米距離的時候,宋惜冉就看見了站在外面等著的陸誠宇,加快步伐跑了出去。
在他面前站定,不好意思地笑笑:“陸總,等久了吧?”
“沒有,一會兒而已。”
“走吧?”
陸誠宇點了頭,轉過幫打開副駕駛的車門,在上車之際,角帶笑地開口:“惜冉,你今天真漂亮。”
宋惜冉仰頭對上他的視線:“是陸總眼好,選的服好看。”
他但笑不語,關上了車門,繞過車頭走到了駕駛座那邊。
陸誠宇剛打開車門要上去,就看見了從小區走出來的傅南政。
兩個男人視線對上的一瞬間,心思各異。
陸誠宇淺淺地勾了下,眼底有種挑釁的得意。
很快,他拉開車門上車。
車子開了出去。
傅南政走到自己車旁,司機從車上下來為他拉開車門,看見男人沉到極致的臉,頓時瑟瑟發抖。
司機愣了兩秒,才小心翼翼地開口:“傅總,請上車吧?”
他沒說話,彎上了后座。
車子開了十分鐘,傅南政心底那口氣,還是無法散出去。
他睨了眼前排司機,清冷的嗓音隨之響起:“你結婚了嗎?”
“結了,不過傅總放心,我雖然已婚,但是不會耽誤工作的。”司機過后視鏡打量他的眼,心底慌得一比。
傅南政“嗯”了聲,又沉聲問:“你和你妻子好麼?”
司機也不知道傅總今天什麼風,更不敢多問,只能老實回答:“好是好,不過偶爾也會生我氣,每次生氣,我都得費盡心思地哄。”
“哄了,就會好麼?”
“是啊,人就是喜歡被人哄著,因為們覺得這個男人還愿意哄自己就是還喜歡。”
傅南政似乎懂了,又像是沒懂。
他和宋惜冉還沒有離婚的時候,認真地哄過好幾次。
可是,并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更別說搖離婚的決心了。
直到今日他都沒有搞懂,怎麼可以那麼決絕,一點復合的希都不給他。
想到這里,男人就莫名心煩。
他抬手,一下一下地起了眉心。
……
宋惜冉和陸誠宇到現場之后,先去和溫士打了招呼,把準備好的禮送給了,并祝結婚十周年快樂。
溫士出手給宋惜冉展示的戒指:“惜冉,你看,戒指的品,我真是越看越喜歡。”
宋惜冉說:“您喜歡就好。”
“對了,我們來合照,給你留個念吧?”
宋惜冉寵若驚:“可以嗎?”
“當然啦。”
溫士很熱絡地挽住宋惜冉的手臂,看向陸誠宇:“陸總,辛苦你給我和惜冉拍個照。”
“沒問題。”
陸誠宇拿起手機給兩人拍了照。
溫士看過照片,點頭表示滿意,又對宋惜冉說:“惜冉啊,我前幾天見你上微博了,還關注你的微博賬號,你可以把這個合照發微博上,算是宣傳一下自己的設計作品,萬一有客戶喜歡,直接在微博上聯系你,也是生意。”
“我正要征求您的意見呢,溫士,你太好了。”
“這有什麼啊,本來就是你的作品,待會兒我跟我先生的手放在一起拍個對戒合照,你一起發。”
宋惜冉連忙道:“太謝了。”
也是想著,微博既然有就不能浪費,偶爾發博經營一下,也算是打造自己作為設計師的個人影響力了。
拍過照后,他們沒聊幾句,一道悉的聲音響了起來——
“小姨,結婚十周年紀念日快樂。”
宋惜冉下意識地回了頭。
傅南政說那句話的時候,把手里的禮遞了過去。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滿腦子都在盤旋著“小姨”那兩個字。
雖然知道溫士和傅南政認識,但完全沒想到,溫士竟然是傅南政的小姨?!
小姨……
不就是說,溫士和陳艷芬是姐妹嗎?
嫁到傅家的時候,從沒聽說過陳艷芬還有姐姐或者妹妹。
認識溫士的時候,和陳艷芬姓氏不一樣,兩個人格和見識更是天差地別,對來說完全無法把這兩個人聯系到一起。
不止意外,陸誠宇也很意外。
不過陸誠宇沒有表現得那麼明顯。
溫士結果傅南政的禮,看著宋惜冉笑了笑:“你啊,不用那麼驚訝,我和陳艷芬雖然是姐妹,但從小就沒有生活在一起過,我跟我媽媽姓,跟我爸爸姓,我也是結婚之后通過我先生認識傅總了才知道,我和他之間還有這麼一層關系,所以,你想不到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