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尋蹤論古》(二)

100% / 1100/1100

「探尋前朝古,縱論歷史滄桑。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季的《尋蹤論古》節目,我是主持人小蔡。

「這一季的尋蹤論古我們不有前往各古蹟原址進行探訪發掘,也將前往全國各大博館,帶領大家去近距離地那幾百上千年的古董的妙,以及深藏在這一件件古董背後的人故事。

「今天我們要去的,就是位於首都的國家博館,在這裡,我們又將看到哪些深藏歷史韻味的古董呢,請各位隨著我的腳步一點點去揭曉它們的麵目吧。」

隨著一段開場白說完,畫麵已迅速轉切,進到了古古香環境的國家博館中,在一段長鏡頭展示這一全國最大博館各藏館的麵貌後,鏡頭終於是對準了幾幅藏於玻璃櫃的,奐的書畫上頭,而後鏡頭又迅速聚焦,不但讓上麵的畫麵和字型以最清晰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更有玻璃櫃上標籤特寫——越.趙佶書畫。

幾秒鐘後,畫麵重新回到主持人這邊,而此時他邊已經多了一個五十多歲,頭髮半稀,戴了金眼鏡的男子:「我邊這位想必隻要是經常關注我們節目的觀眾就一定能第一眼認出他來,沒錯,他就是宋遼歷史學者,梅慈仁梅教授。梅教授,先跟觀眾網友們打個招呼吧。」

「觀眾朋友們好,我是梅慈仁,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麵了。」梅慈仁也是這一節目的老嘉賓了,所以表現得頗為隨意,笑嗬嗬說著話,同時還揮了下手。

「要說今天我們要鑒賞討論的古,就是這幾幅古畫了,而且這還是梅教授之前向欄目組建議的,卻不知這幾幅畫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那我就要考考小蔡你了,你可知道這些書畫的作者趙佶是什麼人嗎?」

「越人趙佶嗎?嗬嗬,雖然我不是什麼專門研究歷史的人,但這位宋朝最後一個皇帝我還是知道的,隻是為什麼這裡不是寫著宋,趙佶,而是寫越呢?」

「看來你還是很悉宋遼以及之後的越朝歷史的嘛。至於為什麼這麼寫,自然是因為這幾幅作品都是趙佶在被奪去皇帝之位,為越國宋獻公後所寫所畫了,所以從歷史學角度來說,就不能再用宋.趙佶來作出介紹,這一點博館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