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熹五年。
乾清宮的太監早早捧了朝服,守在殿外等待陛下傳喚。陛下自從登基後, 勤勉仁德, 開明清正,是眾人心中完的聖賢君王。若較真論起來, 陛下什麼都好,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登基五年, 尚未立後。
其實也不是沒有立後,而是曾經那些閨秀們不知道怎麼了,都意外亡。陛下還是太子時, 先帝為陛下指了一位太子妃。結果冊封尚未舉行, 準太子妃得病死了。
先帝十分過意不去, 因為陛下從小流落民間,多年孤一人, 先帝對長子多有虧欠, 便想著為他指一位溫心的太子妃,免得長子總是孤零零的。結果準太子妃尚未婚, 竟然得了急病。皇帝想再為陛下賜一門婚事, 陛下卻說大業未竟,無心私事,何況前麵那位閨秀雖然沒有冊, 不算正經的太子妃,但是畢竟和陛下有了夫妻名分,他合該為其守妻喪一年。
先帝見狀隻好作罷。等一年過後, 東宮和楊首輔對峙越發嚴重,首輔和太後等人不甘心讓陛下有一門強力的妻族,所以一直著不肯讓其娶妻,陛下忙於朝政,也著實沒有心思。後來楊家事敗,楊首輔被革職,楊太後病逝,接著二皇子夥同妖道給先帝呈獻仙丹,竟把先帝毒死了。
楊家經此一事徹底傾頹,陛下順應民心登基,改年號元熹。之後,李承璟也如同眾人期待的那般,從一個完的太子,變一個完的帝王。
陛下五年來無一不好,唯有一點讓閣和朝臣碎了心,那就是陛下中宮空懸,至今尚未立後。先帝孝期結束後,閣代表眾臣請命,請陛下選秀。陛下應允,禮部珍而重之挑選了家清白、品行端正的適齡閨秀,結果在正式冊封之前,這位閨秀失足落水,溺死了。
這回連閣都無話可說了。新娘屢次在婚前出意外,李承璟冷了心,覺得或許真的是自己生於端午,天生註定是孤獨命格。所以降生以來,剋死了母親,剋死了外祖母、外祖父,等從民間歸來,再度回宮後,太後、皇帝接連死去,弟弟被圈,繼母瘋瘋癲癲,舉目去,竟然再沒有一個親族。
連妻子也是如此,誰和他訂婚,誰就出意外。
李承璟徹底歇了娶妻的心思,一心專註治國。閣不敢再勸,隻好聽之任之,唯有伺候陛下的太監們,看到深更半夜陛下還在書房批複奏摺,一人,一桌,一盞孤燈,委實心酸。然而陛下看著好說話,其實最有決斷不過,太監們即便想讓人在邊照料陛下,也不敢自作主張。
今日,前大太監早早就捧著冠,等在乾清宮外。陛下這五年來,早朝風雨無阻,從無遲到。他本不需要太監提醒,到了點便喚人進來,準時的可怕。大太監以為今日也是如此,可是他等了一會,眼看已經過了尋常的點,裡麵還是沒有靜。
大太監有點著急了,他沒有想過陛下睡過了、忘了之類的可能,他最先想到的,是陛下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大太監有點急了,忍不住上前,輕輕叩殿門:「陛下,該早朝了。」
大太監屏息等著,打算三息沒有靜,他就闖進去。好在他數到二的時候,裡麵傳來悉的聲音:「進。」
大太監長長鬆了口氣,道了聲不是,領著人推門而。
李承璟臉一如往常,清俊淡漠,不怒自威,是位好看卻不敢讓人生出毫之心的帝王。他在太監的侍奉下換上赭紅朝服,冕旒之下,更顯帝王威儀。
太監環繞在邊為他係林林總總的配件時,李承璟竟忍不住走神。說來慚愧,他今日起遲了,以致於需要太監提醒才記起時間,全是因為做了一個夢。
還是一個,不太好說的夢。
李承璟為年男子,還是一個十分健康的男子,覺得偶爾做些巫山之夢,實屬正常。但是昨天的夢……怎麼說,真實的有點過了。
層層袖之下,李承璟的手指,忍不住輕輕挲。
指尖似乎還殘留著溫暖馨香之,李承璟今日才知溫香玉,竟字字屬實。他昨夜批摺子到深夜,睡之後,竟然莫名來到一個陌生的寢殿,見到了一個陌生的子。
李承璟隔了一會,才認出來這是坤寧宮。自從楊妙被廢後,李承璟遲遲沒有立後,皇後寢宮坤寧宮也就此空置下來。即便有宮人日日清掃,但是一不住人的宮殿,會從上蔓延出清冷荒涼。
然而眼前的坤寧宮,卻生機,暖香陣陣,每一的擺設雅緻巧,一看就知道花費了心思,並且主人品味不俗。
奇怪,他睡前並未察覺到不對,不可能有人作,而且,天底下也不會有人能複製出一模一樣的坤寧宮。李承璟以為自己是做夢,但是過了一會,他看到一個端莊華麗的子施施然走過,的臉約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