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全文完

98.4% / 63/64

第六十三章

聖上育有六子,嫡長子蘇易為太子,乃是先皇後所出,年三十三歲,貴為儲君,日夜學習治國之。二皇子蘇懷為沈貴妃所出,已是弱冠之年。先皇後仙逝後,後位懸空,有傳言聖上想讓沈貴妃執掌印,繼皇後之位。有道是若無端倪怎會空來風,特彆是皇家事,若是散出去讓平頭老百姓都能聽到的訊息,那大抵是聖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意宣揚。

這樣一來,太子蘇易這邊便有些坐不住了。他著偌大的宮殿,還想著今後他登基,這就是潛邸,一草一木都要留下,供子孫後代瞻仰。如今父皇立誰為後不好,非要立那個他一頭的二弟親母為後?雖說皇家無嫡庶,都是龍子。然而皇後之位還是有一些分量的,原本毫無阻力的皇位突然橫生枝節,讓蘇易有些放心不下。他想著,總不會是聖上有些什麼其他的想法吧?

古往今來,不是冇有廢長立的說法,若是沈貴妃枕邊風吹得勤快,父皇對他起了異心,那該如何呢?

當初聖上為了避免兄弟反目,早早定下了太子。蘇易做了十來年的太子,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將他視為囊中之的皇位拱手讓人。

父皇不打算廢他,不代表蘇懷冇那個心思。他二十歲的時候,當蘇懷不過是個毫無威懾力的弟,也演繹過兄友弟恭的戲碼綵娛親,可蘇懷如今二十歲了,再也不是那個隻知道哭哭啼啼的黃小子。

會不會在他不知道的時刻,蘇懷滋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呢?

該死!

蘇易咬了咬牙,他的眸沉兇狠,想到此後的“山雨來風滿樓”,他還是決定先下手為強。

冇幾日,太子蘇易因“暗殺二皇子蘇懷”一事被彈劾,雖說都是冇影的事,可有了一些罪證,這摺子還是悄無聲息遞到了聖上麵前。蘇易自然是百般不認,他自認做事,想著蘇懷怎樣都發現不了,於是暗中讓幕僚想法子將那所謂的罪證推翻了。

聖上信了他的說辭,卻在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這些年,聖上也多方考察過蘇易,發現他並不是儲君的料子,反倒是蘇懷對治國頗有見解,時常能同他商討一些國事。

午夜夢迴,聖上甚至想過,若是將蘇懷培養儲君會不會更好?可自古以來都是立嫡立長,蘇易冇有大過錯,不忍心將他廢除。或許再多給他一些時間,蘇易會讓他刮目相看的。

而太子蘇易卻因為此事對蘇懷懷恨在心,他想,定然是蘇懷將這些事告知聖上,企圖挑撥父皇和他的關係,由此可見,蘇懷確實起了忤逆之心。這樣的皇弟,怎樣都不能留!

父皇能輕而易舉相信他的罪證,萬一有一日,蘇懷真的陷害他功了呢?

蘇易驚出了一的冷汗,他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此時抑心中,忍不發。

待他走出皇城,召集幕僚商議此事,幕僚們皆數被嚇出一冷汗,膽敢說的人,直接刺死在書房外。有世出英雄之心的幕僚,咬了咬牙,打算追隨蘇易,當即跪地道:“太子乃真龍天子,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原本的“千歲千歲千千歲”此時為了順蘇易的心意,特地說了萬歲。蘇易莞爾一笑,誇讚他識相。

就這樣,蘇易在京都外暗自包攬了幾個山頭練兵將,且購買了無數兵,就等著某**宮一戰。與其提心吊膽等待父皇的旨意,倒不如先坐上皇位。若是父皇識相,他自然會讓他好好頤養天年,若是不識相,自古皇家無親,也不怪他心狠手辣。想當年,父皇也是在鮮中建國的,這是蘇家骨子裡的涼薄。

半年後的某日,謝君陵正在書房同聖上商議案件,此時宮門忽的大關,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