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改善生活

71.2% / 136/191

“兔子山!”

“什麼?”

“主人,你猜我們發現了什麼?”白狼很是興地說道。

讓白狼沒事的時候帶著山莊的人去抓點野,沒想到焃昀和他的手下也去了,而且每晚都收穫頗,現在山莊專門蓋建的野園,都快把人吵死了。

“你們不是說今天晚上去當獵人嗎?怎麼這時候回來了?”臨青溪奇怪地看著幾人問道。

倉庫裡不需要自己再手忙碌,臨青溪囑咐鈴蘭看好倉庫,帶著其他人就出去了,這時候,才發現焃昀、白狼和火武他們在院子里正等著

“是,屬下遵命!”

“那就省了我們很多時間了,對了,這些東西到時候發給工,們不一定能扛回家,二十五那天,薔薇你給納園的工放半天假,就說二十六這天園子裡要舉行年終宴會,讓們把家人都帶過來,最好是有些力氣的家人。”臨青溪說道。

“是的,而且木棉店的老闆都給咱們捆好了,待會兒把木棉和那些布放在一起就行了。”茉莉也覺得很奇怪,沒想到那些店裡的老闆都很好說話,想,可能是他們一下子要得東西多的緣故。

“木棉也全都是一斤一斤稱好的嗎?”臨青溪來到倉庫之後才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包裝好的,已經不需要手親自分好了。

“姑娘,這些布都是按照您說的六尺長、六尺寬裁剪好的,布莊的老闆還額外送了二十匹布給咱們,另外,木棉是每位工一斤,買了三千斤的木棉。”茉莉接著說道。

“好,這些稻米和黃豆麪足夠了,剩下的那些留夠二十六那天用的,其餘都分給門外的百姓。”年終獎勵當然不止是這些東西,臨青溪還有更多的準備。

“主人,這些米和麪都是店鋪老闆按照您的要求給分好裝袋的,十斤稻米和二十斤黃豆麪,咱們一共是二千四百名工,屬下一共買了四萬斤稻米和六萬斤黃豆麪。”茉莉拿著一個小冊子對臨青溪彙報道。

臨青溪讓人在倉庫裡點上火把,然後帶著茉莉、薔薇、木槿、鈴蘭、玉扇、藍羅、火雀還有若心、水仙們,準備把所有的東西都分好。

因爲稻園還沒有任何莊稼收穫,所以倉庫還都是空的。

這天晚上,稻園開始有馬車陸陸續續地進來,爲了給所有工一個驚喜,臨青溪連家人也瞞著,並且把這些東西暫時搬進了稻園最大的一個倉庫之中。

工們吃完飯就回納園了,原本晚上是們自由活的時間,但是自從納園重開之後,每天晚上們也沒有閒著,有一點兒都要湊近納鞋底。

“還有兩天呢,你們不要太得意,我們絕對會超過你們的,等著瞧吧!”臨翠花不服輸地說道。

“呵呵,那你可要多喝幾碗,你們那一組的進度可是沒有英子那組好,還有兩天比賽就結束了,到時候輸了可不能賴賬。”臨小玉說道。

“真是太好了,喝著這麼味的丸子湯,我幹活都更有勁了!”臨翠花眉眼帶笑地說道。

“好喝就多喝兩碗,溪妹妹說了,以後想什麼時候喝都可以!”臨小玉笑著說道。

“這丸子湯真好喝,我還從來沒喝過這麼鮮、這麼有味道的湯!”臨翠花端著一碗湯對臨小玉們說道。

酉時一刻的時候,納園的工開始拿著碗筷很有秩序地走了出來,門外等待們的不但有熱饅頭,還有更加鮮的丸子湯。

“娘也放心!”穆氏也笑了起來。

“放心,溪丫頭,有你嬸子就放心!”孫氏的心又變得明朗起來。

“娘,放心吧!”不是給臨二虎、臨青飛他們理好終大事,臨青溪還想著給自己邊的幾個丫鬟找個好歸宿,這些年因爲們的好姻緣都給耽誤了。

“溪丫頭,你真能給娘和你孫嬸子去了這塊心病?”現在臨青溪說什麼,穆氏都相信。

“娘,孫嬸子,你們都別愁了,明年我就在納園舉行一場相親大會,把你們的難題都給解決了。”臨青溪在門外聽到了穆氏和孫氏的對話,走進來對兩個人說道。

“誰都一樣,我家三郎比你家二虎還大一歲,就是五郎和六郎也已經十九歲了,你是一個我是三個,不比你還愁。”穆氏也嘆氣說道。

只要一想起自己二十四五的二兒子還沒有娶親,就覺得這手中味的丸子湯也頓時失了滋味。

“這件事給溪丫頭,我就放心很多。唉,蕙蘭嫂子,不瞞你說,我最愁的不是小玉的婚事,而是二虎的,他都二十多了,整天就在外邊忙,也不著急自己的婚事,我這都快急出白頭髮了。”孫氏唉聲嘆氣地說道。

穆氏的話讓孫氏安心不,臨小玉和臨青溪原本就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姐妹,臨青木又是最聽他妹妹的話,看來這件婚事要想早點,得去找臨青溪給出個主意,或者讓從中說合說合。

“英梅,你放心吧,小玉註定是我家的兒媳婦,我絕對不會讓委屈的。你也知道,我家那混小子是個不會說話的,平時也就和溪丫頭關係最好。我看,這件事要找溪丫頭幫忙,說不定能早點。”穆氏笑著說道。

穆氏知道孫氏的顧慮,也知道臨小玉是鐵了心要嫁給臨青木,但自己的小兒子是個木頭疙瘩,明明心裡喜歡人家,卻咬不說,還總是說一些違心的話。

臨青木似乎有些不喜歡臨小玉,而這個當孃的也不想看到兒被丈夫不喜,雖說都是一個村的,但老臨家不比別家,自己到時候想幫忙也不一定能幫上。

“蕙蘭嫂子,這強扭的瓜不甜,我也知道六郎是個好孩子,我家丫頭也是個子倔的。可是……”孫氏有些說不下去。

“溪丫頭這孩子,就是鬼主意多。對了,英梅,小玉和六郎的婚事,你看咱們是不是明年給他們辦了?”穆氏現在最愁的就是幾個孩子的婚事。

“我也不知道,溪丫頭說,到了發工資那天就知道了。”孫氏笑著說道。

“啥獎勵?”穆氏好奇地問道。

們幾個現在可忙的很,溪丫頭在稻園教們幾個新的刺繡針法,還讓們幫忙管理納園的工,現在小玉、翠花、小桃、英子、小草還有槐花、雪兒和小如,每個人手下都有三百個納鞋底的工,溪丫頭說了,年底的時候,誰手底下的工納的鞋底又快又好,就會有獎勵。”孫氏笑著說道。

“這孩子你還不知道,從小和小玉、小桃們就喜歡琢磨一些新吃食,對了,怎麼不見小玉和小桃還有翠花和英子們呢?”眼睛雖然看不見,但是穆氏耳朵很靈,沒有聽到臨小玉幾人的聲音。

“蕙蘭嫂子,這丸子湯真是好喝,尤其是這魚丸,真是好吃,你說溪丫頭這都是怎麼想的。”孫氏又是嘆又是稱讚地說道。

看著眼前這出來的三個空碗,還有旁邊眼等著的人,臨青豪搖頭一笑,全都給他們舀滿了。

“還有我!”臨青溪後又走來了焃昀,他也是端著一個空碗到了臨青豪的面前。

不知道是不是這蔬菜丸子湯真得很好喝,還是在冷得發抖的況下喝一碗熱乎乎的丸子湯讓人充滿幸福和滿足,總之,臨青溪也想再多喝一碗。

“四哥,再給我盛一碗!”這時,臨青溪也走到臨青豪的面前,出了的碗。

“能,能!四叔,我沒吃饅頭,我只喝湯了,嘿嘿,再給我盛一碗!”臨念水有些討好地把碗到了臨青豪的面前。

“念水,你已經喝了兩碗了,你肚子裡還能撐得下嗎?”臨青豪最近發現,臨念水和臨念雨是越來越能吃,尤其是臨念水,飯量大增。

“四叔,我還要一碗!”臨念水端著空了的碗走到負責給大家舀湯的臨青豪面前大聲地說道。

原打算是吃火鍋的,但想著人實在太多,三千多人吃火鍋,估計要吃到晚上也不一定有人捱得上,最後只好改了新鮮熱乎的蔬菜丸子湯。

傍晚時分,臨青溪讓門外的百姓和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先吃飯,主食是饅頭,而副食就是丸子湯,裡面加了很多青菜。

“好嘞!”臨阿貴歡快地答應一聲就出去了。

“阿貴哥,你把這些菜都分兩份,一份拉進納園的後廚倉庫,另外一份留在這裡就行。另外,你再幫我通知茉莉一聲,今天晚上,納園的工都在外邊吃飯,讓們拿著自己的碗筷過來就行。”臨青溪對臨阿貴說道。

“溪妹妹,菜都拉回來了,放在什麼地方?”臨阿貴走進正在製作魚丸的房間裡問臨青溪。

趙氏也坐下來和穆氏、臨青溪一起製作魚丸,而做好的魚丸都放在了一個很大的笸籮裡,因爲天氣寒冷,就是再多放十幾天也不會壞。

“娘,我知道了!”臨青溪笑著說道。

“是該休息休息,我聽你爹說,你這段日子可是白天黑夜地忙事,別把自己累壞了,待會兒讓若心給你熬碗藥粥喝。”穆氏擔心地說道。

“趙嬸子,我的事差不多都忙完了,今天可是小年,忙了一年該休息休息了。”臨青溪在一旁的溫水裡洗了洗手,然後開始魚丸。

“溪丫頭,你去忙吧,這邊有你娘、你孫嬸子和我照看著呢!”臨青溪現在是做大事的人,趙氏覺得這些做飯的小事們就好了。

“不用多禮,我也來幫忙!”臨青溪在穆氏的邊坐了下來。

“見過東家姑娘!”一看到臨青溪進來,屋子裡其他正在忙活的人們趕福禮。

“娘,誰說的,您能幫的忙可是太多了!”臨青溪隨後也走了進來。

“呵呵,是嗎?我也就能幫上這點忙了!”穆氏開心地說道。

“蕙蘭嫂子,你的魚丸真是又快又好!”趙氏走進木板房的時候,看到案板上擺放的魚丸又圓又多,那都是穆氏一個人做的。

此時,臨青豪看著焃昀的眼神就像是很怕焃昀會把他心的妹妹給拐跑一樣,而焃昀的心裡還真得是很想拐跑臨青溪,但他也知道,被拐跑的不是,而是他自己。

焃昀也只是看著笑了一下,雖然想和,但是他和現在就在忙碌喧囂的人羣中,周圍可是有不眼睛看著呢,尤其是他未來的大舅子臨青豪。

“加魚這種事念水就可以做,我還是幫我娘去魚丸吧。念水,過來幫你們師父加魚!”臨青溪直接喊來了自己的小侄子臨念水,不會真得傻傻地蹲在一邊給焃昀加魚的,大不了換另一種事做。

石臼雖然很深,但是爲了能打出更多的魚泥,需要不斷地往裡面放一些清洗乾淨的魚。不過,臨青溪覺得這項工作太沒有技含量了,還是比較喜歡用木槌。

“力氣活還是給男人,你可以幫我往裡面加魚。”焃昀笑看著說道。

“沒關係,我可以的!”臨青溪現在又不是弱不風的小丫頭,有的是力氣。

“我來吧!”焃昀輕輕按住了臨青溪的雙手,然後從的手中拿過木槌,開始把魚魚泥。

焃昀走在所有孩子的最後面,他在門外的人羣中,看到臨青溪在親自手製作魚丸,的手都被凍紅了。

自此後,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竈也爲了百姓們最爲看重的一件大事。

不僅是他們這樣想,所有開始知道竈王爺的故事和《臘月歌》的百姓都這樣想,因此祭竈的時候,他們尤其的虔誠。

而這麼多年來,百姓們日子不如意,或許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時候,沒有給竈王爺擺過供品。

最後,族長臨仁義和幾位族老一商量,就決定按照臨青溪歌中所唱的過個新年,因爲他們知道,臨青溪是到過仙境的人,可能真的見過竈王爺也不一定。

總之,臨青溪的《臘月歌》和講的那些故事就在村民和外邊的百姓中間開始流傳開來,不到兩天,所有的孩子都會唱《臘月歌》了。

或許是臨青溪的話太有信服力,或許是人們也覺得這樣的過年規矩很新奇,或許是大家也都想有個藉口驅走一年的晦氣和黴運,然後開開心心充滿希地迎接新的一年。

不僅如此,還哼唱了《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二十七,宰公;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像是臘月初八那天要喝臘八粥,告訴村裡的人,臘月二十三那天其實應該算小年,這天要祭竈神,做糖瓜、糖餅給竈王爺,還給幾人講了有關竈王爺的神話故事。

前兩天,孫氏幾人準備蒸饅頭的時候,臨青溪正好也在一旁幫忙,人們聊起天也是天上地下的什麼話都說,笑笑鬧鬧之間,就給幾人講起了在現代的一些新年的規矩。

“嗯,師父說,小姑姑說今天是小年,家家都應該祭竈神,我們也要來送竈王爺,這樣明年就不用擔心肚子了。”臨念水笑嘻嘻地說道。

“念水,你們這麼早就結束練武了嗎?”臨青溪看到隨著臨念水的出現,他後又有很多村裡的孩子跑了過來。

“小姑姑,小姑姑!”臨念水從臨家村到大門的那條路跑了出來,和臨青溪正好面對面相逢。

現在的麗水灣還是一片歡歌笑語的地方,或許過不了多久,這樣一個安寧祥和的地方也會被迫捲到戰爭之中。

接下來,臨青溪起去納園門外看了看,離得老遠就看到了炊煙形的白霧,還沒到地方就聽到了大門外熱鬧歡笑的聲音。

“屬下這就去辦!”臨青溪臉上嚴肅的表讓茉莉意識到似乎要有什麼大事發生,所以也跟著急起來。

“你想辦法把五十萬兩銀票換二十萬兩白銀和三十萬兩黃金,然後把它們都搬到山莊的室裡,不要讓太多人知道,你和玉扇一起去辦這件事。記住,換錢的時候不要只在一個錢莊,也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明白嗎?”銀票說起來就是一張紙,如果錢莊倒閉了,那銀票也就一文不值了,爲了保險起見,臨青溪決定把銀票都換真金白銀。

“回姑娘話,除了原有的五十萬兩銀票,還有十萬兩白銀。”茉莉說的都是整數。

山鷹和茉莉是臨青溪的兩個“財務大管家”,只不過一個是對,一個是對外,而且兩個人管理是互相沒有關聯的。現在,茉莉主要掌管納園、山莊和稻園的銀子。

隨意翻了一下,臨青溪看著茉莉問道:“現在能用的銀子還有多?”

玉扇出去之後,茉莉又走了進來,是來給臨青溪送賬本的。

“是!”

國家不穩,那麼價必定上漲,而且戰爭發生的這樣快速和激烈,很多東西如果不多儲備一些,到時候可能會很麻煩。

“還有,讓白狼在山莊裡多儲備一些糧食,再告訴冬青,山莊和園明年春天的時候所有的地都種春麥,除了這些,鹽也要多備一些。”臨青溪說道。

“屬下明白!”

曼陀羅山莊從到外都是十分堅固的,除非幾萬大軍一起來攻破它,否則很難有外人進。但即便這樣,臨青溪也要做到萬無一失。

“玉扇,讓禿鷹帶人把山莊的避難所再建大一些,現在不只是天下大,恐怕盜匪也會多起來,臨家村和納園這麼惹眼,很可能會被別人盯上。村民和百姓都是不懂武功的人,到時候山莊可以保護他們。”

臨青溪看過之後,眉頭皺,雪狼告訴,吳楚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尤撻國瘋狂參戰,就是啓軒國也已經集結大軍到了邊界,現在外邊到都是戰火,橫遍野,河。

“主人,這是雪狼今天傳回來的消息。”稻園裡,玉扇拿出一個小紙條遞給臨青溪。

葉氏和村裡面的幾個老阿也沒有閒著,們利用納園剩下來的那些布頭製袼褙,然後給外邊的百姓做起了布鞋。

蒸籠臨忠國買鍋的時候順帶著也給買了回來,門外的百姓有的幫忙蒸饅頭,有的幫忙做蘿蔔丸子,也有的幫忙剁碎魚

臘月二十三這天,原本的小樹林變了十幾個大鍋竈連在一起的天廚房,孫氏、馬氏、趙氏帶著村裡的人們直接就在臨時搭起來的木頭房子裡和麪、蒸饅頭。

臨青溪現在不擔心他們的安全,因爲讓雪狼派一些人暗中保護著他們,如果有什麼急事,可以不用通知就採取行,一定要確保幾個哥哥平安無事。

臨青雲、臨青海、臨青飛、臨青禾和臨青木五兄弟還都在外邊忙著各自的事,他們讓人捎信回家,說是大概除夕那天才能回來。

大門外的百姓見臨青豪帶著人在一旁砍樹,全都過去幫忙,臨大山和臨石頭兩個人也和丁強生父子三人一起製作風箱。

“是!”薔薇趕走出去找臨青豪和丁強生。

“那行,就要那種三尺寬的鐵鍋。薔薇,你去告訴我四哥,讓他把鍋竈都壘小一點,還有告訴丁家父子,大風箱不要了,全都做小風箱。”臨青溪吩咐道。

“你要是要三尺寬的鐵鍋,府城鐵匠鋪子裡有現的,爹待會兒就可以給你拉回來。”臨忠國也在鋪子裡問了其他的大鍋,鐵匠鋪掌櫃的告訴他,他家鋪子裡也有很多大鍋,但是沒有他要的那種超級大鍋。

“爹,那要是三尺寬的鐵鍋呢?”臨青溪發現楚國百姓有的人家用的大鍋差不多就是三尺寬的。

憑藉現在落後的打鐵技,自己的要求短時間之的確是難以達到要求,沒辦法,臨青溪只好想別的辦法。

“他說,至需要兩個月。溪丫頭,你要的這口鍋太大了,就是楚國最好的鐵匠合在一起也需要一兩個月。”臨忠國爲難地說道。

“爹,那需要多長時間?”臨青溪問道。

到了下半晌的時候,臨忠國、臨青豪都回來了,而且臨忠國告訴臨青溪,鎮上的鐵匠的鐵不夠用,他又去府城最大的鐵匠鋪去問了,鋪子老闆告訴他,這麼大的鐵鍋不是很好打,需要一些時間。

“沒想到魚還能做丸子,那我可一定要嚐嚐!”葉氏笑著說道。

“魚丸就是用剁碎的魚,加一定量的調料和薯製作而的,到時候若心會教給你們,很簡單的。”臨青溪說道。

不但賀氏好奇,聽到魚丸這個新鮮的吃食,很多人都好奇,就是焃昀也朝這邊看了一眼。

“沒問題!溪丫頭,那魚丸是啥,也和蘿蔔丸子一樣嗎?”賀氏好奇地問道。

“先要七個,待會兒讓若心陪您一起去,知道要多大的。”臨青溪說道。

“好,我待會兒就去祁家村給你拉回來,溪丫頭,要幾個?”賀氏熱心地問道。

“今天就可以開始!”臨青溪看到賀氏也在人羣中,就對說道,“賀大娘,您讓祁大伯給我送來幾個大一點的石臼,我用來製作魚丸。”

臨家村的人,別的不在行,這蒸饅頭炸蘿蔔丸子那可是各個能手。

“溪丫頭,啥時候開始蒸饅頭,大家夥兒有的是時間。”孫氏大笑著說道。

這時候,村中的幾個人都隨聲附和起來,們年紀都和馬氏、孫氏差不多大,沒有臨小玉這些年輕人手巧靈活,再加上原本就沒有一點兒刺繡底子,這時候學起來的確是很難。

“我也是,我也是!”

“願意,願意!這有啥不願意的,咱們這些人只會打打袼褙,納納鞋底,那湘繡實在是學不會,我眼睛都瞅疼了,一個葉子也繡不出來。”馬氏笑呵呵地說道。

“嬸子,這不是快過年了嗎!我想著給納園的工還有外邊木房子住著的百姓改善一下伙食,就想著讓嬸子、大娘們幫我多做一些饅頭出來,另外再炸一些丸子,還有再做一些魚丸,咱們自己也可以吃,不知道嬸子、大娘們願意不,納園的廚娘實在是騰不開手。”臨青溪不好意思地請求道。

自從納園打袼褙的事不再給孫氏幾人,們又學不會湘繡,大冬天地裡也沒有活幹,們只能在家裡做做飯,乾乾家務。

“溪丫頭,你說什麼事吧,這些天都快把我閒死了!”孫氏大聲地說道。

“沒事,我不冷。我是有件事想要請幾位嬸子、大娘幫忙的!”臨青溪扶著葉氏和穆氏轉回到了暖爐那裡,孫氏幾人也跟著湊了上來,一會兒,邊又圍上來一些村中的人。

“溪丫頭,冷吧!快過來暖暖!”幾個人後是個能夠隨便提著走的暖爐,剛纔只顧著看孩子們練武,們都往前走了走,暖爐還留在後面。

“阿,娘,孫嬸子、趙嬸子、馬大娘,你們都在呢!”臨青溪走近葉氏和穆氏的邊,發現們周圍也站著很多人,就一一打起了招呼。

族長臨仁義和臨遠山早就對焃昀旁敲側問,知道他家中並無訂婚的妻子,他是獨子,父母康健,像這樣出的男子願意做他們臨家村的上門婿嗎?很多人心裡都打起了鼓。

很多村民心裡都明白,村裡的後生沒人能配得上現在的臨青溪,但是他們也不想遠嫁,要是這個焃昀的男人願意做上門婿就好了。

葉氏一直在不遠觀察著焃昀和臨青溪,或者說,很多村民都在觀察著兩個人。臨青溪過了年都十七歲了,要是沒出事,早就該嫁人了。

“去忙吧!”焃昀也給了一個溫暖的笑容。

“對他們嚴苛一點也好,嚴師才能出高徒嘛!呵呵!你繼續,我找我阿們有事。”臨青溪笑著對焃昀說道。

葉氏和穆氏就在不遠,焃昀想,臨青溪應該不想家人知道當初練武時的辛苦。

“不用擔心,練武哪有不苦的,你自己也在水潭裡呆過,他們比起你還差得遠呢。”焃昀在臨青溪邊小聲地說道。

看到,臨念雨和臨念水的小臉都凍得通紅,其他的孩子也是如此,而且練武的孩子中竟然還有幾個村裡的大孩子,小剩子就是其中一個。

臨青溪讓馬車停了下來,然後走到了焃昀的邊:“怎麼樣,這些孩子還得了嗎?”

忙完了這些事,臨青溪又乘馬車去了村裡,然後在村裡廣場看到焃昀正帶著一幫孩子在那裡練武,很多村民不顧寒冷在一旁觀看著。

丁強生接過了臨青溪給他的圖紙,有些不懂的地方,臨青溪也都給他講解了清楚,然後父子三人就出去加趕製風箱去了。

“丁大叔,你不用這麼客氣,我這裡有一張風箱的設計圖,希你們父子三人能幫我做一個大點的風箱出來,另外,做完這個大風箱之後,再做一些小的風箱。”風箱的設計非常簡單,但是有了風箱這個助力,燒火的時候就可以省去很多人力。

“見過東家姑娘,不知您小的們過來有什麼事?”臨青溪是自己一家的大恩人,丁強生對很是恭敬。

現在,已經長大的丁小如爲了納園的工,的孃親在納園後廚幫忙做飯,而的父兄則在納園做一些木工活,算是納園僱傭的長工。

很快,丁強生帶著兩個兒子走進了稻園的偏廳,臨青溪正在裡面等著他們三個。

等到父兄離開之後,臨青溪手裡還有一張設計圖,讓若心把丁小如的爹和兩個兄長過來。

“好,我知道了,你忙吧,我先走了!”臨青豪拿著圖紙和臨忠國一起出去了。

“好,這是鐵鍋和鐵勺的圖紙,爹你拿好,四哥,這是竈臺的圖紙,竈臺這一側底下你要讓人給我留一個通風口出來,我有用。薔薇已經給你們備好了馬車,你們做馬車去快一點。”現在自己家人出門,臨青溪都會讓人暗中保護他們,而且臨念雨幾個小的也派了暗衛在他們邊。

“那我也趕去問問鐵匠,溪丫頭,這圖紙我就先拿走了,如果鎮上鐵匠打造不出來,我再去府城問問。”臨忠國也著急地起說道。

“沒有其他的事,四哥,你先去忙吧,時間最好快一點,離過年沒幾天了,早一天完工,大家就能早一天吃上熱乎飯。”臨青溪笑著說道。

“行,給我沒問題。溪丫頭,你還有其他事嗎?沒有的話,我先去找泥瓦匠,然後帶人把小樹林給砍了。”臨青豪說道。

原本這些事,臨青溪是可以的人去辦得,但是臨忠國自從一個手掌沒有了之後,意志很消沉,所以打算把一些事給他去辦,這樣他也不會覺得自己沒用了,而臨青豪正好可以在旁幫助他。

“四哥,咱們農莊大門外不是有一片荒廢的小樹林嗎?我看現在也沒什麼大用,待會兒就讓人把那些樹給砍掉當柴火燒,竈臺就砌在那個地方,煙囪朝著大山的方向就行。”

“爹,溪丫頭,那我去找幾個泥瓦匠。對了,溪丫頭,這大鍋你準備壘在哪個地方?”現在納園外地方都不多,而且納園裡面的空地過了年還要蓋房子呢。

“這個大鐵鍋可不好找人打出來,我待會兒就去鎮上問問,還有這些大勺子、大筷子,也要專門製作纔可以。”臨忠國也知道納園現在工就有兩千多人,大門外邊還住著幾百人的難民,不能不好好考慮吃飯的問題。

“四哥,這鴛鴦鍋,一邊製辣的湯底,一邊製不辣的湯底,這樣大家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味道了。另外,我會讓四個人守在鍋的兩邊,用大勺給大家盛菜,也不怕有人夠不著,再讓人燒一些熱水準備著,等到鍋裡的水了之後,直接往裡面加水就行了,非常方便。”納園外可是有將近三千多的人,這些人吃飯可不是一個小問題,做飯的更累。

“溪丫頭,這樣大的一個鍋可是要費不的柴火,而且你這鍋也和普通的鍋不一樣,這怎麼還是分兩半的?”臨青豪看到畫紙上的大鍋中間是用鐵板分開的,很明顯這是一個被分兩半的奇怪的鍋。

“爹,現在天氣這麼冷,很多飯做好之後也涼了,這幾天更冷了,納園的工和外邊的百姓吃飯也了問題,而且給這麼多人做飯,若心們也很辛苦。我打算砌一個這樣的大鍋臺,然後中間放上大鍋,裡面放上足夠的調料,等到鍋裡的水煮沸之後,直接涮菜吃就行了,這樣隨時都能吃著熱乎乎的東西。”臨青溪打算壘一個超大火鍋出來,這樣吃飯的時候也顯得熱乎乎的。

“溪丫頭,你這是要幹什麼呀?”臨忠國看著臨青溪遞給他的東西不解地問道。

“爹,四哥,你們看有沒有人能打造出這樣的大鍋?這個鍋的直徑應該是一丈寬,鍋臺高三尺,這邊的竈臺要壘寬一些,最好人可以把它當桌子來用。”臨青溪拿出一張大鍋的設計圖給臨忠國和臨青豪仔細地講解道。

臨青溪畫好之後,活了一下有些僵的脖子,然後拿著畫的東西笑著起走到臨忠國和臨青豪面前。

臨忠國和臨青豪輕手輕腳地坐在了臨青溪後的椅子上,兩個人連呼吸都放輕了,就是怕打擾到臨青溪。

“爹,四哥,你們先在椅子上坐一會兒,我很快就好。”臨青溪說完又開始認真地畫起來。

臨青溪在若心走後,開始拿出白紙和特製的炭筆寫寫畫畫,等到臨忠國和臨青豪走進來之後,還伏在書案上沒有停止。

“屬下遵命!”

茉莉出去之後,臨青溪又把若心到了屋子裡:“若心,你去村裡把我爹和我四哥接過來,就說我有事找他們。”

“對了,茉莉,你讓山狼去府城和鎮上的鋪子裡,多買一些米麪和木棉,另外,也讓布莊的人多送來幾車好一些的布,再去錢莊換一些散碎銀子,月底發工錢的時候,把這些米麪、木棉和布當福禮發給大家。”臨青溪說完這些又想了一下,“還有,你讓薔薇、木槿多買一些魚、豬和菜回來,什麼樣的菜都行,要是魚不多,就讓山莊的人去山眉河裡多抓一些,白狼要是閒著,讓他進一趟深山,看能不能抓到一些野,過年的時候多添幾個菜。”

“是,屬下知道了!”茉莉回答道。

“當然要放年假了,不過晚一些吧,你告訴那些工,今年臘月二十六放年假,明年正月初七來上工,要是家裡有事的,可以提前請假,過了正月十五來也一樣的。”臨青溪手頭上的事忙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準備過年的事

焃昀在忙著建室練武場的事,而且白天他還要教村裡的孩子練武,也只有在晚飯的時候能夠見上臨青溪一面,可是還沒說上兩句話,臨青溪就又扎進了自己的房間裡。

臨青溪在屋子裡忙的事,下人們都不敢打擾,就是老臨家的人也很見到,聽說在稻園忙著,家人都儘量不來分散的時間。

臨青溪這幾天顧著悶在屋子裡給雪狼編寫來年的訓練計劃,還有給山鷹他們整理一些經商技巧,倒是把納園工要放假的事給忘了。

“姑娘,今年還放年假嗎?”今天都臘月二十了,茉莉見臨青溪還沒有說起工放年假的事,就先問道。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納園的工們寧願雙手再凍爛一些,也要加納出幾雙鞋底,讓期盼們歸家的家人過個好年。

老話常說:“下雪不冷,化雪冷。”當太終於在麗水灣上空升起的時候,納園外的人都到出奇地冷。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