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正鬧騰著呢,大房這頭也不閑著。
因著之前鬧了那麼一出,周家大伯這回得了銀錠子后就直接揣懷里了,連個眼神都沒給他婆娘。大山小倆口倒是有些猶豫,可到底還是覺得銀錠子更為重要一些,揣是揣了,就是眼神有些躲閃。二山小倆口卻是沒心沒肺的,二山轉手就把銀子給了他媳婦兒,他媳婦兒滿臉笑意的掏出一塊帕子把銀錠子裹了起來,看起來很是開懷。
大伯娘就這麼一個個看過去,越看面越難看。
幸好,還有三山子。
三山子年歲不大,且他很清楚先前家里頭給自己花了多錢,畢竟那陣子鬧騰的時候,大伯娘是直接當著全家人的面嚷嚷出來的,他就是想不知道都不可能。因此,這一次銀錠子剛到手,他就立馬給了他娘。
這頭大伯娘正憋了一肚子火氣,尤其二房那頭爭著搶著非要塞銀錠子給老二媳婦兒,這頭居然沒一個人主,且在瞪過去的時候,哪個都不回應。
“阿娘,給你。”三山子推了推銀錠子,示意他娘收下。
當下,大伯娘立馬笑了出來:“好,阿娘就知道三山子最心疼你娘了。唉,有些人啊,當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拔長大,如今娶了媳婦兒忘了娘!”
這話,幾乎就是指名道姓的在說大山、二山兄弟了。
大山面有些難看,說真的,但凡沒有上回那事兒,他這銀子給了也就給了,哪怕到時候真的用在了家里頭也沒啥。問題是,上回他娘把家里所有的銀子都給三山子買了筆墨等,二山倒是還落了二兩,他這邊是倆口子一文錢都沒攢下來。如今要是再給了,能有結余嗎?
不患貧患不公……
也許大山并不知道這句話,可他就是覺得心里很是不舒服。尤其他媳婦兒告訴他,年底他就能當爹了,到時候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其實,有孩子跟沒孩子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大山就不介意拿錢給父母花用,甚至給弟弟也可以,哪怕略有些不舒服,他還是會老老實實的給錢。可一想到數月之后降臨的孩子,他是真的舍不得了。
吃的喝的用的,哪樣不要錢?就算日常的吃喝用度有周家阿心著,可時不時的給孩子帶點兒小零兒不好嗎?或者給孩子打個平安鎖、銀鐲子之類的。若是孩子聰明的話,他也想讓孩子去念書做學問,到時候一樣樣的,全都是錢。
輕嘆一聲,大山側過子不去看他娘。
偏這時,大伯娘終于忍不住了,直接喚道:“大山!把銀子拿來阿娘幫你存著,省的你年輕不懂事花錢。”頓了頓,又想二山倆口子道,“你倆也一樣,小孩子家家的,拿錢作甚?”
二房那頭已經作出了決定,幾人都紛紛散去了,三房也是如此。只是,他們才起走出堂屋的門,就聽到昨個兒才進門的二山媳婦兒哭著跑了出來。
周蕓蕓險些被撞了個踉蹌,目瞪口呆的看著二山媳婦兒跑回房間的背影,回頭瞅了瞅其他人,下意識的口而出:“這是咋了?二山哥欺負了?”
方才,周蕓蕓一直跟三囡坐在一起,之后三囡又歪纏著二伯娘說事兒,便始終留心著這頭,還真就沒發覺大房那頭的異樣。其他人似乎也是如此,聽了周蕓蕓這話,只一臉茫然的互看了起來,之后則齊刷刷的將目投向了二山。
其他人倒也罷了,就算有啥想法頂多也就跟周蕓蕓似的嘀咕兩句,并不會真的上前質問。偏生,周家阿不管這些。
只見周家阿大步流星的上前,抬手就一掌糊在了二山子腦門后頭,大咋咋呼呼的道:“這是咋的了?先前尋死膩活的非要娶,娶了才一天工夫又瞎折騰!你要是不喜歡當初就別娶啊,娶回家鬧騰個啥?小兔崽子你皮了?”
二山一臉“我是冤枉”的神,偏他并不敢將實話說出來,畢竟他娘有案底在,不說的話,這委屈他了,一旦說了,天知曉接下來會咋樣。
無奈之下,二山只能出言和稀泥:“阿,沒事兒,就、就是想家了。”
“明個兒就要回門了,今個兒想家了?扯謊都不過腦子,我看你就是沒長腦子!”周家阿直接噴了二山一臉的唾沫星子,“得了,趁早給我滾蛋,明個兒早起陪回娘家。還有!不準給我鬧騰!!”
“是是,阿,我不敢了。”二山是真的擺出了一副孫子樣兒,又是躬又是作揖的,等將周家阿糊弄過去了,他只覺得比干一天活兒都累。眼見其他人都散了,他回頭瞅了他娘一眼,“阿娘,秀娘才進門你就別為難了,明個兒還要回門呢。”
大伯娘氣得一臉鐵青,偏又不敢大聲呵斥引來周家阿,只得低聲音咬牙切齒的道:“哪個新媳婦兒一進門就拿銀子的?先前坑了咱們家二兩銀子這事兒我還沒找算賬呢!你也是,真就是有了媳婦兒忘了娘?你要是心里還有我這個娘,就去把銀子要回來,連帶之前給的那二兩!”
先前,王家認為自家已經拿住了周家,是在收了聘禮之后又多要了二兩銀子,不然就退親。最后還是在二山的堅持下,這門親事才算妥當了。單為了這事兒,大伯娘那時候就沒折騰,如今又想起了這一茬,可不得秋后算賬呢。
退親后再嫁的人不,嫁得好的也有不。可若是嫁人之后呢?昨個兒二山就跟他媳婦兒房花燭了,大伯娘心道,都已經這般了,還能折騰啥?自然是要將那二兩銀子要回來。
“還不快去!”見二山還傻站在這里,大伯娘上前推搡了他一把,“快啊!”
二山還沒,周家大伯已經看不下去了:“你干啥呢?孩子拿著銀子咋了?還花用,我看全家就你花用,一點兒錢都存不住!二山,你別理,回你屋去!”
又看了一眼略有些戰戰兢兢的大山倆口子,周家大伯知曉二山可能只是面子下不去,這倆才是真的擔心,當下便擺了擺手:“都回屋歇著去,明個兒還有的忙活呢。”
“回啥回?”大伯娘急了,“有你這樣的嗎?我好歹也是他們的娘,你不說他們拿錢出來,還想給他們撐腰?好啊,周大牛……”
“閉!不然老子揍你!”周家大伯才沒那個耐心跟好好說話,揮了揮拳頭直接轉離開,同時將兒子兒媳都轟了出去,叮囑道,“別理,就是個沒腦子的蠢貨!”
“周大牛我跟你拼了!!”
大伯娘還要囂,冷不丁的渾一,順著那子冰冷的視線過來,就看到周家阿站在周蕓蕓那屋門口,眼帶殺氣的著。登時,大伯娘只覺得肚子了,兩發直往地上栽。
周家阿面無表的看了一會兒,直到見已經忍不住往地上趴了,這才轉回了后院。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伯娘跟周家阿是同一種人。都是一樣的活在自己世界里,聽不進去旁人的話,且心眼兒偏到了天邊。也因此,跟大伯娘講道理是沒用,跟周家阿講道理就更沒用了,哪怕你說的天花墜,周家阿卻只想清清靜靜的過日子,豈不是說得越多結局越慘烈?
大伯娘閉上了。
到了這會兒,周蕓蕓也有些猜到了,畢竟這是有前例可循的。不過,周蕓蕓側過頭看了一眼二山那新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也許,大伯娘這麼做是有些過分了,不過看起來二山媳婦兒也不是個善茬。想想去年,大堂嫂那麼心疼不還是忍痛把銀子出去了?偏二山媳婦兒卻是進門第二天就哭了一通,借機保住了銀子……
可周蕓蕓并不看好這位新嫂子,大伯娘也許是蠢,甚至要銀子的手段也不高桿,問題在于有著天然的優勢。長輩,還是直系婆母,單這麼個份就足以制媳婦兒們一輩子了。
除非,二山真的不孝。
次日便是三日回門之期,周蕓蕓已經習慣了早起,當然三囡也一樣,基本上倆就是周家起得最早的人,單指農閑時。
然而,倆才剛起沒多久,連洗漱都還不曾,就看到大伯娘已經過來敲二山那屋的門了。不多會兒,二山過來開門,里頭的裳都穿好了,外裳則是簡單的披在上,看到敲門的是他娘,二山微微嘆氣:“阿娘,你這是干啥呢?”
“我干啥?新媳婦兒進門才兩天就知道給我立規矩了,你說我干啥?給我讓開!”說著,大伯娘就已推開二山,徑直進了屋里。
接著,里頭傳來了二山媳婦兒的聲音:“二山子,你去忙活罷,我正好跟阿娘說說話,回頭也好幫著給二捎帶兩句話。”
二山媳婦兒是王家大房的孫,大伯娘則是王家二房的閨,因著王家一直都不曾分家,所以倆人的關系屬于極近的那一種。事實上,若不是因著關系極近,當初大伯娘也不會非要將娘家侄說給二山了。
只是,親娘倆尚且有不來的,更別提姑侄倆了。二山聽了他媳婦兒的話,雖面上仍有些擔心,可到底還是攏了攏裳去灶間生火了,待走到灶間見周蕓蕓姐倆在,他忽的眼前一亮,湊過來道:“蕓蕓,你回你那屋幫我盯著點兒,要是我阿娘欺負秀娘了,你就大阿,知道了嗎?”
周蕓蕓斜眼看過去:“知道你護著新媳婦兒,可你就不怕我被你娘打死?”
“呵,要是有這個膽子,那就不是我娘了!”二山先吐槽后央求道,“蕓蕓乖,幫我盯著點兒,回頭哥哥給你買糖吃。”
“我去!我去!”不等二山把話說完,三囡便立馬自告勇的跑了,眨眼間就已經到了二山那屋的窗戶底下。
見狀,二山是徹底放下了心來,周蕓蕓卻只能站在灶間前頭的廊下,提防著大伯娘真的發怒,因為覺得,就算最后大伯娘要到了銀子,其過程也一定不會容易的。簡而言之,二山那媳婦兒看著雖脾氣和,干活兒也勤快的,可老話說,生兒子像舅,生閨像姑,哪怕未必真的像了姑姑,看著也不是個吃素的。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大伯娘就氣沖沖的摔門走了,連蹲在窗戶底下的三囡都沒看到。
片刻后,三囡就了回來,湊到周蕓蕓耳邊說悄悄話:“大伯娘三堂嫂給氣壞了。三堂嫂說,你要敢跟我要錢,我就告訴阿,你上回拿了好多錢給二,才不是都花在三山子上了……阿姐,這話啥意思啊?我咋聽著這麼繞呢?”
周蕓蕓心下一沉,旋即叮囑道:“這話別說出去,你乖乖聽話,阿姐回頭給你做蜂蛋糕。”
“好!”三囡立馬點頭。
只是,三囡倒是高興了,周蕓蕓卻有些暗暗苦。其實,就不想牽扯到大房那些破事兒上頭,況且這事兒還真不能誰對誰錯。大伯娘拿周家的銀子補娘家是不對,可為的兒媳婦兒且還是娘家侄,為了保住自己手里的銀子,這麼坑姑姑并婆娘,真的好嗎?
遲疑了一瞬,周蕓蕓最終決定只當自己啥都不知道,反正如今看著,這倆人也就半斤對八兩,大概是鬧不起來的。
三日回門,對于每一個新嫁娘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日子。哪怕婆家跟娘家住的極近,冷不丁的離家兩三日,也會惦記得很。
這不,一大清早只匆匆用了頓早飯,兩對小倆口都背著簍子出了門。簍子里是周家阿先前就備好的東西,不是甚麼貴重東西,就是十來斤糧。周家如今細了,細糧米面堆滿了后院的糧倉,以至于就沒人吃糧了。當然,追究底還是因著周蕓蕓不做糧餑餑,偏又總是快手快腳的把飯菜做好了,時間久了,周家阿也就習慣了,反正那些糧食都是白得的,吃就吃唄。
不過,對于其他普通人家來說,十幾斤糧絕對是一份比較貴重的禮了。
等兩對小倆口都出門了,周家這邊也忙活起來了。又因著大房這頭只有周家大伯和大山出攤了,為了避免自個兒媳婦兒被親娘蹉跎,大山直接喚了他媳婦兒一道兒出攤,算是頂替二山的。二房就沒那麼麻煩了,三河年歲雖不大,倒是也練出來了,至在做買賣時可以頂一個大人用了。
才一刻鐘工夫,周家大院再度冷寂下來,周蕓蕓一回頭就看到大伯娘站在自個兒那屋門口惡狠狠的瞪著院子外頭,趕了脖子,躲回灶間去了。
其實,周蕓蕓也明白,大伯娘就算脾氣再壞也絕對不敢的,可也覺得沒必要因著這些事兒跟大伯娘起沖突。說白了,輩分還是很重要的,何苦為了丁點兒小事兒跟長輩杠呢?反正大伯娘也不敢真的欺負。
最后一點才是至關重要的,要是大伯娘今個兒真的惹到了頭上……
周蕓蕓拉過三囡,悄聲問道:“要是二伯娘跟大伯娘那樣,非要你出銀子來,你會咋樣?”
三囡先驚后怒,著的小爪子憤怒的道:“那我就把的豬崽子搶過來,賣掉換銀子!!”
周蕓蕓:……你個小壞蛋!
片刻,三囡又道:“不對啊,我娘干嘛要搶我的銀子?自個兒就有啊,搶我的作甚?就是要搶也該去搶阿的,阿肯定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銀子!!”
“這個想法真不錯。”周蕓蕓沉默了一瞬,道,“可我覺得罷,與其搶阿的銀子,還不如去屋后跳井,起碼死得快點兒,不遭罪。”
三囡重重的點了點頭,一臉的贊同。
楊柳村王家。
“阿姐回來了!!”王家那頭早已派了幾個小的在村口等著,大老遠的看到二山倆口子過來,就急急的喚了起來,不多會兒就嚷嚷開了,基本上村頭這塊是都知道了。
村子里的習慣,哪家哪戶娶了媳婦兒或者嫁了閨,都會引來一大幫的人過來湊熱鬧。哪怕像周家這種離群索居的人家,大喜之日都鬧騰得很,更別提王家這頭本就住在村口的。
等二山倆口子過來時,王家早已被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的,見正主兒來了,才給讓出了一條小道兒他們進去。
二山頗有些不習慣。
說起來,二山也沒來王家幾回,雖說兩家挨得近,又是姻親關系,可事實上周家前些年都是不跟外人來往的,別說其他村子,就是同村人,哪怕是周家族人聯系也不多。也就是這兩年日子過得好了,你幫我我幫你的,關系這才近了。也因此,看到王家異乎尋常的熱乎勁兒,二山在之余,更多的其實是尷尬。
——他不覺得他跟王家很悉。
待坐下來后,二山就被一群大老爺們圍住了,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砸了過來,弄得他無力招架。趁這機會,他媳婦兒就跑去尋娘、,還有嬸子嫂子們說話了。
“阿娘,姑姑欺負人!”
一見到親娘,二山媳婦兒就紅了眼圈,等大家再一追問,立馬就跟竹筒倒豆似的全說了出來。
“昨個兒阿給了一些料子,我做兩新裳,就我把料子給,要賣掉換錢給三山子買筆墨!后來,阿又給了我一錠二兩的銀錠子,又我給,要給三山子買紙!今個兒早上,阿歸整了十來斤糧,我拿回娘家來,、我的藏起來一多半,說沒必要給娘家那麼多糧食,又不死的。”
說著說著,二山媳婦兒就忍不住落了淚:“咋能這樣呢?我不聽的,還罵我,還推了我好幾下,還……嗚嗚嗚,說要二山子休了我。”
王家眷面面相覷,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二山媳婦兒哭得都快不過氣來了,哽咽著道:“我也是才知道,原來去年那會兒,拿了大房所有人的銀子,一共二十四兩。結果,除了給咱們的二兩,其他都給三山子買東西了。那甚麼桌案、甚麼筆架子,說是從府城買來的,頂頂好的東西!”
再看王家眾眷的面,那簡直就是黑如鍋底了。
“太過分了!”
“先前還道惦記著娘家,原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甚麼惦記著娘家,我看分明就是拿咱們當黑鍋背,別等下明明給兒子買東西,反而說把錢補給咱們家!”
“咋沒可能呢?我看就是!”
“秀娘乖,秀娘你大委屈了,回頭二幫你出氣,揍一頓!死丫頭,拿咱們當猴兒耍!”
旁的也就罷了,親娘才是真的心疼。
因著自家閨打小就是人胚子,娘格外的疼寵。旁人家的姑娘都跟撿來的似的,哪個不是五六歲就下地干活了?偏打小就沒下過地,就算是農忙時候也不過在家里幫著做做飯,簡單的灑掃一下,不能說頂頂貴,可起碼也是沒吃過甚麼苦頭。
聽著閨訴苦,娘眼淚都掉下來了:“你說推你了,可曾弄疼你了?”
“嗯,可疼可疼了,好在沒給磕青了。”秀娘轉了轉眼珠子,擺出了一副傷心絕的模樣,“其實旁的都好,我就是想不明白,干啥老欺負我。明明周家其他人都對我好的。”
娘奇道:“其他人都對你好的?周家那老太呢?”
周家阿的威名遠揚,莫說在楊樹村了,就連王家所在的楊柳村都知曉是個不好惹的角。秀娘娘會特地提到也是這個緣故,畢竟當初舍得將閨嫁過去,一方面是覺得周家有錢虧不了孩子,另一方面卻是因著大姑子打包票保證會對孩子好的,結果呢?
啊呸!
秀娘苦著臉搖了搖頭:“阿給了我裳料子,給了我好幾斤棉花,還有一錠二兩的銀錠子,對了,出門前的糧也是幫我裝的,十好幾斤呢。阿娘,我是覺得常常板著個臉,看著是兇的,其實人很好啊。”
娘低頭一琢磨,猛的一拍掌:“對呀!以前你姑姑回娘家總是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可哪回都是穿著新裳新鞋子過來的,吃的也是白白胖胖的,哪里不好了?”
“就是啊,周家早上吃撈干飯配十幾樣小菜,中午下面條配醬,還會蒸大包子吃,晚上吃麻辣燙配大白面饅頭。”秀娘一樣樣數著。
“那他們家其他人呢?”
“二山他爹他兄弟都不說話,不過瞧著人不壞,其他男丁也差不多這樣,我跟他們都沒說上話。大嫂倒是好的,送給我一塊繡著花兒的手帕。阿娘你瞧,就是這個,可漂亮了,還答應我回頭得空了教我繡花。”
秀娘說著就從懷里出了一塊帕子,給娘看:“漂亮罷?回頭等我學會了,也給娘繡一塊。”
“其他人呢?二房三房的人欺負你了不?”娘一疊聲的問道,“趕說說。”
“好的呀。”秀娘收了帕子,認真的想了想,“大嫂送了我帕子,二嫂送了我兩紅頭繩。二伯娘我只在家待著,幫著倆妹子做飯生火,打豬草砍柴的活兒四弟妹去做。倆妹子也好的,蕓蕓給我吃米花糖,三囡給了一個烤鵝蛋……反正除了男丁不理人外,其他人都好的。”
男丁不理人只能說是子問題,或者就是因為還不悉。再說了,這年頭老實不會說話的男人多了去了,只要為夫君的二山別不理人,其他人咋咋地。
說白了,子嫁了人,是要跟婆家人一起過日子,可主要還是自家男人和婆家的人們,至于旁的真心不重要。
“這麼說,只就你姑姑欺負你?”娘越想越氣,“行啊,這可真行!當初一個勁兒的說周家有多好……就算周家真的像說的那麼好,就能欺負人?”
秀娘不說話了,只低垂著頭可憐兮兮的抹著眼淚。
半晌,秀娘才開口:“算了,再瞅瞅罷。要是下回還欺負你,你就央人給咱們送個信兒來。不然等過個把月,我你嫂子們去瞧瞧你,要是還欺負你,阿給你做主!”
“還是阿對我好。”秀娘紅著眼圈道。
一旁秀娘的二都快尷尬是了,誰方才秀娘口口聲聲都說閨不地道呢?還真別說,就算是親娘,聽了這話也覺得不地道。抬眼見的兒媳婦兒們也皆紛紛著頭不吭聲,只能在心里長吁短嘆的,權當自己啥都沒聽到。
……真丟人啊!
等下半晌,王家把秀娘倆口子送走以后,關上門開始說正事兒。
先開口的是男人們,他們今個兒圍了二山子一天,算是套問出了不東西。譬如說,周家麻辣燙攤子就不是青山鎮那一個,而是一共有三個。每個攤子一天下來最起碼也能賺個二三兩銀子,遇到趕場子時,翻個幾番都是有可能的,單是麻辣燙這一,每月進項起碼就有三百兩銀子。
除了做買賣,周家還買了先前江家那一百一十畝水田,多半都賃出去了,留下約莫二十來畝自家種著。就這樣,周家還打算再置辦一些田產,只是因著好田不多,也沒人會在春耕前賣地,這才給耽擱了下來。
還有就像是牛有五頭,羊有五頭,豬有三十多頭,鴨子和鵝加一起怕是有近三百只了。
“這老周家,日子過得跟個神仙似的!!”
很多時候,瞧著別人家的日子過的比自家好一點兒,心里別提有多嫉妒了,尤其在此之前兩家況相差無幾。可要是猛的發現,人家早已把自家甩出十幾條街了,那就無所謂了,嫉妒變了羨慕。
等眷們再把秀娘的話一說,男人們就只能呵呵了,在福中不知福都不足以形容那蠢貨,難怪老周家對自家的態度越發差了,以往就算家里忙不過來,以周家阿那子,多半也會周家老大來王家瞅瞅,哪怕干個半天一天的活兒,這不也把面子圓回去了嗎?肯定是這個蠢貨得罪了人還不自知!
越想越生氣,尤其楊樹村那頭,就算只是普通的村人也常采些菌菇賣給周家,或是拿自家的豆子、瓜果一類的賣錢,雖說錢是不多,有時候比趕場子還略幾文錢,可周家買的多給錢還痛快,省心又省力。
要是王家也能賣東西給周家多好?
別看青山鎮逢七就趕場子,可很多時候,蔬果乃至類都不容易手,就算真的賣掉了,這一天下來得費多口水?村里人多半不善言辭,他們出攤一天,那可真的比下地干一天活兒累得多。
王家阿爺敲了敲煙桿子,拍板道:“過個半拉月,秀娘娘你趕著家里過年沒舍得殺的豬去周家,問問他們收不收。”
“那要是不收呢?”秀娘娘頗有些擔心,“豬也不好趕,要不就換?”
“就趕豬!要的就是不好趕,這樣他們就不好推了。”
“行。”上說著行,可秀娘娘心里頭卻擔心的要命,怕周家不愿意收,更怕這麼做給閨丟臉了……
半月后,秀娘娘帶上大兒媳婦兒,又特地拎小半籃蛋,趕上豬就往楊樹村去了。想好了,甭管事不,把蛋給閨留下,這樣就算周家不高興,也會看在這麼好的蛋份上不怪閨了。
結果,卻完全出乎意料。
周家那頭,周蕓蕓正苦著臉瞅著所剩無幾的魚。
去年稻田養魚功了,周家自家吃不說,還抓了不做了魚丸子當麻辣燙的配菜用。結果,一冬天下來,魚告罄了。偏生,開春剛放下去的魚苗都很小,別說做魚丸子了,就是炸小魚干都嫌小。
等于就是說,麻辣燙要了魚丸子這道固定的配菜。
沒了魚丸,要是有丸也湊合。可周蕓蕓萬萬沒有想到,春天不興殺豬啊!!準確的說,是春天基本上就不殺任何牲口家禽,當然這不是甚麼規矩,而是一種習慣。畢竟過年前多半人都將牲口家禽殺了,留下的則是做種,這種也不會賣掉。如此一來,周家竟是收不到了。
周蕓蕓只能深款款的著三囡了。
三囡直接就炸了:“不行!才不要殺我的鵝囡囡!大花不能殺,其他也不準!”
得了,鵝寶寶變鵝囡囡了,妹子你這是把自己同類化了罷?周蕓蕓只一臉無奈的嘆氣:“沒有啊,我說三囡,咱們家買不到,不單麻辣燙那頭會賺很多錢,你自個兒也吃不到了。”
“那就吃鵝蛋,吃其他好吃的。”三囡抿了抿,下定決心般的道,“吃糖!”
周蕓蕓已經不想理了,只能另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去縣城買。按說縣城里的酒樓多,該是不缺的,可是這麼一來,勢必會增加不本,旁的不說先前在村里買可比去鎮上買便宜好多,縣城……
沒買過,不知道,想來應該比鎮上貴。
正這麼著,周家來客人了,客人還是趕著豬來的。
“豬!!”三囡一下子蹦跶起來,如今天氣還不算特別熱,把豬殺了擱在后院涼,放個十天都沒問題。至于十天以后,周蕓蕓會不會惦記上的鵝,三囡才懶得考慮那麼久以后的事。
王家婆媳還在納悶著呢,就看到周家最小的姑娘已經沖到了們跟前,又又跳的道:“阿姐!買豬!快快,我去幫你王屠夫過來!!”
“記得他帶上秤!”周蕓蕓眼瞅著三囡撒就跑,趕在后頭叮囑著,等看到三囡抬了胎胳膊,才放下心來,向王家婆媳道,“嬸子嫂子是村里人嗎?哦,我想起來了,嬸子你是我三堂嫂的娘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