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名衙役帶著孟三人回到剛才郎知府進的酒樓里, 客客氣氣請他們在一間屋子里坐下,外頭又給上了好茶好點心。
孟再一次問他們請自己過來做什麼,但那兩個衙役只是搖頭, 說是知府大人的命令, 的卻什麼都不知道。
眼見問不出來,孟也只好放棄。
廖雁倒不客氣, 先拿起來聞了下,覺得沒有毒, 直接抓著就吃, 一邊吃還一邊問:“我說書呆子, 我看他們就是沖你來的, 你別是在老家犯了什麼事兒,給人在這兒認出來了吧?”
孟失笑, “若果然如此,咱們這會兒就該在大牢里了,又怎麼能吃什麼點心喝什麼茶。”
說這話的時候, 他還往外頭瞧了眼,并沒發現樓下有人看守, 安心的同時也越加疑。
廖雁也不過是胡說一氣, 見孟自己也猜不到, 索就專心吃喝, 不再過問。
既來之則安之,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大不了打殺出去,怕什麼?
這家酒樓本就是南京城數一數二的高檔酒店,尋常百姓本吃不起, 里面的點心糕餅自然有其獨到之。
白星吃了兩塊,就覺得好像真的跟外頭賣的不大一樣,但哪不一樣,卻又說不上來。
把盤子里的將近十樣點心吃了個遍,據喜好分出一二三來,然后又跟孟換意見……
大街上的舞龍舞獅已經告一段落,外面圍觀的百姓漸漸散去,只剩下有資格進酒樓的讀書人們,環境頓時安靜下來。
孟他們三個坐在屋子里就能聽見外面那位郎知府勉勵眾學子的聲音,一干書生們激涕零的回應聲等等。
廖雁著窗往外看,目所及之,全都是神肅穆中摻雜著激的儒生們,不由嗤笑出聲,“這下可真算是掉到書呆子窩里了。”
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些書生,覺連空氣都帶了酸臭味,嘖嘖。
南方的天,小孩子的臉,剛還是萬里無云,這會兒卻又不知從哪飄來幾朵烏云,隨隨便便往太上一擋便悄無聲息下起雨來。
唉,真是無禮!
細細的雨像牛,像針尖,本濺不起漣漪,落在外面繁茂的樹木葉片上,發出蠶食桑葉一般的沙沙聲。
其實這種程度的雨最惱人。
你說打傘吧,好像有點不值當的;
可若是不打傘?走一段路也就被淋了……
本地百姓早已適應了這種天氣,遇事一點都不慌,干脆利落的就近找一店鋪、雨棚,隨便一躲。
沒準還能跟店中的掌柜和伙計嘮兩句呢。
說說家里的事,說說清明的安排,說說今年要養多蠶紡多……
那位郎知府又勉勵幾句,就出了幾個題目,讓在場書生都在規定時間做一首詞、一首詩,外加一篇文章,還說會親自點評,讓他們務必用心。
卻說下頭那些讀書人大多出普通,十年寒窗也不過為一朝揚名,眼見機會手可及,焉能不激?
若果然能得了知府大人青眼,或被舉薦,或得到師徒名分,日后可就要事半功倍,平步青云啦。
郎知府捻著胡須略轉了兩圈,似乎對治下學子們的才華十分滿意,頻頻頷首。
他后還跟著幾位員,以及先生打扮的老先生們,約麼是本地府學的教授……
眾人一邊走一邊討論轉了一圈,郎知府便讓各自行,自己則借口更,臨時退場。
“哎哎,過來了過來了!”廖雁低聲道。
孟和白星一聽,趕把里的點心殘渣咽下去,喝了茶漱口,又相互檢查對方的手腳,覺得沒有破綻,這才站起來準備迎接。
輸人不輸陣,不管對方是敵是友,總不好讓自己看上去太過狼狽。
“你們在外候著。”郎知府的聲音低沉而溫和,跟他的外表很相符,人一聽就不自覺聯想起那種沉穩可靠的長輩。
他把幾個隨從都安排在門外,自己親自推門進來,抬頭就見三個小的正滿臉警惕加疑的瞅著自己,像一窩驚的小兔子,心中突然有些好笑。
“坐吧,不必拘禮。”他朝兩邊擺了擺手,自己率先在上首坐了。
白星和廖雁都是直來直往的子,既然對方他們坐,當下不再遲疑,直接一屁坐下。
倒是孟猶豫了下,見對方沖自己微笑頷首,這才別別扭扭地坐下。
這位大人似乎對自己十分親近,莫非……
他暗中打量著對方,不知是不是錯覺?好像也覺得對方有點面善,心中約升起一個猜測。
“你孟?”孟還在猜想時,郎知府先就發問了。
像,真像,真是太像了。
孟一愣,點頭,“是。”
郎知府不易察覺的松了口氣,忽然沖他笑了笑,“還記得我嗎?”
孟微微睜大了眼睛,與他對視片刻后,記憶深藏的某個角落突然被翻,像塵封的泥土掀起陣陣塵埃,終于進一,照亮了幾張泛黃的舊畫紙。
“您是……郎文逸郎伯伯?!”他驚喜加道。
那邊白星和廖雁飛快地眨著眼睛,本能的對視一眼:
呦,這怎麼個意思?認親嗎?
這個什麼狼伯伯熊伯伯的,看面相應該不到五十歲,可頭發卻白了大半,一雙眼睛里也滿是滄桑,似乎又比尋常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更苦相一點。
郎文逸點點頭,眼神迅速變得而慈,“想起來了?”
他的眼神像春風像細雨,就像看自己的兒子一樣溫慈,將人包裹。
孟嗯了聲,有點不好意思的了手指,“當年我還太小,這麼多年過去,您……我也記不大清了。”
他已經許久沒被人這樣看過了,忽然有點不適應。
他腦海中關于對方的最后一點記憶好像還是自己六歲生日時,對方抱著自己說笑,好像還給自己掛了一個玉質的項圈。不過后來孟家被抄,什麼都沒了……
“是我老了吧?”郎文逸笑著搖了搖頭,又抬手臉上的皺紋,“十多年啦!”
十多年的時,足以讓長青年,讓青年歷盡滄桑。
是人非啊。
孟的思緒好像一下子就被拉回到十多年前,心中百集,又酸又。
這十多年的歲月就像一條長河,那翻滾在歲月間的記憶碎片,就像流的河水,他曾無數次在冰冷的河水中掙扎,無數次徘徊在被溺斃的邊緣……但現在一切都過去了。
他被別人拉上岸,終于可以冷靜地回首自己淌過的河流。
孟記事很早,他約記得好像當年郎伯伯就已經至知府,怎麼這麼多年過去?還在原地踏步,說不通呀……
莫非……是被當年自家的事牽連了嗎?
郎伯伯與自家父親曾都在一家書院讀書,并拜一位大儒為師,有多年師兄弟名分,很深厚。
后來朝廷,連同孟家在的幾個大家族一夜之間分崩離析,其余關系親的也多被遷怒,或貶,或削爵,多年經營毀于一旦。
“您……”孟才要說話,郎文逸卻先一步問道:“這些年你都去哪兒了?我跟你伯母一直在四尋找你的下落,奈何一直沒有消息……”
那麼點大的孩子,獨自在外可怎麼活呢?
這麼多年沒有消息,他們夫妻不止一次的懷疑:是不是那個孩子已經死了?
但每次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卻又被他們強行打散。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只要沒見到尸,總還有活著的希不是嗎?
回想起過去十多年的經歷,孟一時也是慨萬千。
不過他并不是喜歡抱怨和訴苦的人,既然事已經過去了,又何必再提。
“就到走,后來到了一個小鎮子,遇到了一些好心人……”
說走只是好聽的,最初兩年,他幾乎是四流浪居無定所,如果不是桃花鎮的人,或許他真的早就已經死了。
郎文逸自己也是從底下爬上來的,自然知道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想要存活是多麼不易,不由一陣心酸。
不過現在看孟神飽滿雙目有,也略略到一點安。
可短暫的安之后,卻又是鋪天蓋地的憾。
多麼可惜!
這孩子自小天資聰穎,若未曾遭遇變故,必有三鼎甲之才……
只是現在再說什麼也沒用,只能嘆一句造化弄人。
“聽你的口音,倒像是在北地住過不日子,”郎文逸揮去腦海中不切實際的念頭,關切道,“怎麼又到這里來了?”
孟笑著指了指白星和廖雁,“總在家里憋著怪悶的,跟兩個朋友出來玩,也長長見識。”
郎文逸早就注意到他邊這兩個年紀相仿的伙伴,雖沒開口問,但一眼過去就覺得江湖氣甚重,也讓他越發好奇和心疼起這個侄兒過去這麼多年的遭遇了:
若他還是孟家的寶,又怎會跟這些江湖客扯上瓜葛?
不過既然還有閑逸致出來玩,至能證明他這兩年的日子還能過得去吧?
“多謝你們對兒的照顧,”郎文逸就像一位普通的家長對孩子的朋友那樣說話,他看了看兩人手邊幾乎空了的盤子,非常和氣地問:“再要點點心嗎?”
既然是外出,恐怕還是這兩位江湖小朋友照顧自家侄兒的時候多些吧!
白星和廖雁對和氣的人沒有什麼抵抗力,但也從來不知道客氣,于是爽快點頭。
這里的點心真的很好吃呀。
甚至廖雁還特意點單:“那個黃的五個瓣的多來點!”
郎文逸直接就笑了。
他已經很多年沒見過這麼有趣的小朋友了。
簡單直白,赤子心,很不錯,這樣的人跟兒打起道來,彼此省心。
“既然來到這里就算到家了,”郎文逸緩緩吐出一口氣,對孟笑道,“你這兩個朋友也不要到去了,都去家里住著,回頭若再想去什麼地方玩,只管說與我聽。你伯母想得你苦,快看看你,也省得日夜牽腸掛肚。”
就在幾個時辰之前,他是萬萬不敢想有生之年,竟然能夠找到師兄的孤!
廖雁輕輕了白星的胳膊肘,小聲道:“這兒好像還疼書呆子的……”
孟年的遭遇他不知道,但聯系對方的言行舉止以及日常生活習慣也略微能猜出一點來,如今見這位知府大人的關懷沒有一摻假,倒不像個壞人。
他了下,“書呆該不會呆在這兒不走了吧?”
白星一愣,拼命搖頭:不可能!
他說好了要跟自己去看荷花的!
孟卻搖了搖頭,語氣雖然溫和卻也很堅定的說:“登門拜訪是應當的,只是……只是我們過不幾天就要去往別了,倒不必再往府上叨擾。”
白星暗自松了口氣。
郎文逸是何等聰慧人?瞬間明白了他的擔憂,“當年的事都已經過去了,你不必想太多,更不必擔心連累誰。”
這孩子打小就早慧,偏又經歷那麼多磨難,想必心思越發細膩了。
孟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下,一針見道:“可伯父,您還是被連累了不是嗎?”
郎文逸張了張,想說什麼都化作一聲長嘆,“你呀,小小年紀的人。不要想那麼多。”
若真要說他一點沒被波及,那是謊話。
先生都曾說過他是天生做的材料,如魚得水,左右逢源……這些詞都可以套在他上。
早在當年事發之前,他已至知府,乃是一干師兄弟之中階最高之人,可謂前途無量。
奈何世事無常,孟家一夜之間被連斬除,他冒死上折子求,非但沒能挽回,反而惹得龍震怒,被貶去西南偏遠之地做了縣令。
西南邊陲之地悶熱,又有毒蟲瘴氣,還時常有倭寇滋擾,被打發去那兒的員可謂九死一生。他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長途跋涉過到那里本不適應,全家老小一病半年,險些就死在那兒了。
可能他們家人天生命,竟生生扛了過來。他本人也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發圖強,短短五年之就讓那個破落小縣城大變樣。
他的政績實在太過突出,而且皇帝其實也頗為欣賞他危機時刻還不忘同門誼的人品和心,就順水推舟提拔他為知州。
也是通過這件事,郎文逸看到了希,于是接下來幾年幾乎是玩命一樣的干,終于又一步步爬回十年前屬于自己的位置……
此時再說這些,好像也不過三言兩語的事,但只有親經歷的人才知道這中間有多風險。
但凡稍有差池,就是萬劫不復。
郎文逸今年也才四十六歲,可頭發已經花白,更落下一病。
偶爾夜深人靜,因為各疼痛睡不著覺時,郎文逸也會對著月亮慨萬千……
“其實當年的事,陛下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既然已經過去,他……”郎文逸的話還沒有說完,卻見從相認之后一直都溫和的侄兒忽然暴躁道:
“不要再提個人了!”
莫說郎文逸,就連白星和廖雁都被嚇了一跳。
后者手一抖,淡黃的五瓣杏花餅掉到地上,咕嚕嚕滾出去老遠,最后撞到桌角才不不愿地停下來。
相互認識這麼久了,他們從未見孟如此激,又如此失態。
他的眼圈迅速泛紅,抓著椅子的手關節都泛白了,額頭上也青筋暴起,顯然抑到極致。
“……”白星立刻握住他的手。
手背上的溫暖瞬間驅散了徹骨的寒意,孟好像從噩夢中驚醒一樣狠狠了一口氣,面慘白,勉強沖習慣扯了扯角,“我沒事。”
白星的眉頭皺得死。
怎麼會沒事呢?你的臉都白了呀。
“那個人?”郎文逸愣了會才回過神來,驚道:“你是說陛下!”
孟兩片用力抿著,牙關咬,雖然沒有做聲,但他上的每一頭發都出肯定的意味。
郎文逸簡直被驚呆了。
那可是九五至尊呀,怎麼能如此不敬?
若換作旁人,他必然要出聲斥責的,可面對這個孩子,他卻一句重話都說不出來。
郎文逸重重嘆了口氣,努力把聲音放的和,“你是在怨陛下嗎?其實當年的事他也很后悔,但是沒有辦法呀……”
這些年他也時常與留守京城的友人書信往來,聽說陛下曾無數次不經意間喚“孟卿”,偶爾還會見到他頗為落寞的神。顯然,當年的事并非像外界猜測那樣,沒有在他心中留下一憾。
“我為什麼不能怪他?”誰知孟非但沒有聽勸,反而越發激起來,抬高了聲音喊道。
郎文逸啞然,“為了朝堂穩定,為了天下大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呀,如今陛下說每每說起也十分唏噓。”
縱觀歷史,每朝每代不都會有類似的事上演嗎?
這就是朝堂,這就是政治。
“真的只是為了朝堂穩定,為了天下嗎?”孟冷笑道,“我覺得不是這個樣子的,他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為了自己的江山!知子莫若父,那麼多年下來,他的兒子什麼樣子他難道不清楚嗎?但凡有心約束,幾十遍都約束得來!不,他是清楚的,只不過是假裝不知道,坐山觀虎斗,后來種種,也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而已……”
當年的事塵埃落定之后,幾位皇子分別被削爵圈/,下場不能說不凄慘。但與他相關的人們呢?死的死,散的散……
誰更慘?誰更無辜?
他為了自己的兒子犧牲了別人的兒子,別人的父親,現在卻又來假惺惺的關心?有用嗎?
孟越說越激,雙目圓睜,不知不覺流下淚來:“當初讓大家輔佐他兒子,讓大家用心辦事的是他自己,回頭又說大家有私心,想要謀害朝廷也是他!
所謂的是非黑白,所謂的忠誠或是謀逆,都只在一人的一念之間,這難道不是很可怕的事嗎?”
就在不久前,他還以為自己已經徹底擺過去的影,從今往后可以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和挑戰,但現在看來……他不行。
已經發生的就是發生了,不管是仇恨還是喜悅,早已深骨髓,永生永世都無法擺。
他抬起頭,直視著對方的眼睛,一字一
頓,“真是令人作嘔!”
什麼雷霆雨皆是君恩,自己分明什麼錯事也沒做,卻要被抄家問斬,難道即便如此也要叩謝圣恩嗎?
他做不到,恐怕孟家上下一百多號亡靈也做不到。
哪怕時至今日,在每年孟家人忌日的那一天,他還會聽到染現場里祖父和父親他們泣的哭訴:
“臣……問心無愧!”
所以他恨這個朝廷,恨朝堂之上金龍寶座端坐著的那個人,那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自私的真小人!
朝堂上的權,對人心的玩弄,還有這些所謂的迫不得已……一切的一切都令他覺得惡心。
這麼多年來,孟一直苦苦支撐,苦苦抑,然而或許是外界的溫暖讓他足夠堅強,有底氣喊出自己的心聲;或許是昔日親朋長輩的不理解讓他到由衷的憤怒……
總之,一切的一切,都在此刻徹底發。
廖雁已經因為過分驚訝而忘記了吃點心。
嘶,這書呆子真是人不可貌相,有種啊!
郎文逸整個都被他喊懵了,過了許久才回過神來,忍不住站起甚,朝孟出手去,“你,你怎麼能有這種想法?”
讀書人不就該忠君國嗎?為穩固這千里江山,犧牲也是在所難免的事。
這就是政治的本來面貌啊!
孟這才意識到自己哭了,忙抬起袖子去臉。
他的作十分暴,幾下就把自己的臉得通紅一片。
“或許伯父您會說我目短淺,又或許祖父在世的話也會罵我不爭氣,”孟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不那麼悶,“但是,但我作為他們的兒子,作為他們的孫子,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在我面前……我沒有理由,也沒有辦法不去恨他!”
親經歷了這種事之后,哪怕當年沒有三代不得科舉,五世不得返京的圣旨,他也絕不會再場。也決不會再容許自己的后代場!
郎文逸張了張,想罵,卻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想安,卻又無從說起,一雙手臂就這麼僵在半空中。
“你,你這話萬萬不可讓別人聽到!”
這樣大不敬的話,自己人說說也就算了,可若是給有心人聽去……
當年的案子是陛下親自拍板定的,如今時過境遷,哪怕他再痛心,也不可能推翻自己的金口玉言。
若真那樣的話,穩固江山、維護正統豈不了笑話?勢必造朝堂。
所以哪怕陛下確實如這孩子說的那樣問心有愧,也絕不可能顯出來。若此時再被有心人挑撥,再多的愧疚也會化為惱怒,后果不堪設想。
短暫的失態之后,孟飛快地抹了把臉,深深吸了一口氣,朝郎文逸行了個晚輩禮,“抱歉,今日就此別過,改日若有機會,我必當去拜訪伯母。”
說完,他頭也不回的沖出房,噔噔噔下樓了。
白星和廖雁見狀,趕跟上。
郎文逸萬萬沒想到,期盼了十多年的久別重逢竟然會如此結束,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醬缸一樣,酸甜苦辣俱在。
一直等孟走了好久,他才徹底回過神來,又趕跑到窗口著看。
可卻又哪里看得到?
郎文逸就覺得上的力氣好像被人掉了一樣,踉踉蹌蹌坐到椅子上,茫然道:“怎麼,怎麼會這樣?”
又或者,本來就該這樣吧。
畢竟那曾是個心多麼的孩子呀。
可是,可是這不就是政治嗎?
這不就是讀書人們追求的所謂抱負嗎?
卻說孟沖出酒樓一路埋頭直行,白星和廖雁在他后面不遠不近的跟著,時不時換個為難的眼神,想要上前安吧,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白星一直拙,安人這種事向來不是長項;廖雁倒是話多,奈何十句里有八句不正經,顯然并不適用于眼下這種況……
雨還在不不慢的下,細的雨很快打了他們的衫,開始有匯細流的雨水順著鬢角和下滴落,但誰也沒有停下避雨。
三人就這麼埋頭狂走,也不知走了多久,直到前面沒有路了,孟才站在原地發了一會呆,然后順著長滿青苔的墻面蹲下去,抱著膝蓋怔怔出神。
他的服都被蹭臟了,渾上下更是前所未有的狼狽,可卻好像毫沒有察覺一樣。
白星和廖雁換下眼神,在他邊一左一右坐下,也用同樣的姿勢抱著膝蓋。
三人就像雨后墻角長出的三顆大蘑菇,也不知沉默了多久,才聽孟低低來了句,“我想吃小豬饅頭了。”
嗯?
白星和廖雁都懵了,這是哪跟哪呀?
孟抿著,兩只眼睛里亮閃閃的,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早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也是有點氣的,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哭鬧。而每當這個時候,娘就會溫的替自己眼淚,然后親自下廚,蒸一籠可的小豬仔饅頭。
可能以前只有他自己,所以不知不覺中就變得特別堅強,哪怕再苦再累再難過也不會掉眼淚,更不會想要人安。
但現在不同了,他忽然覺得自己久違的變得氣了。
他不僅哭了,甚至還想吃小豬仔饅頭。
熱乎乎圓滾滾甜的小豬仔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