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揹著一揹簍的蔬菜, 大隊長揹著一揹簍的玉米,兩人進城了,來到職工院找林依依。
林依依正在預習高一的書本,9月份開學, 要念高一了。快到11點的時候, 林依依準備做午飯了。林家弟弟們下午要回家,不僅僅要做午飯, 乾脆連他們的晚飯也準備了。這不, 剛要做的時候, 秦香和大隊長來了。
“娘?”林依依看到他們的時候,可驚訝極了,“您怎麼又來了?”意外的是秦香早上纔回去。
秦香當然也明白的意思, 解釋道:“我到了大隊,把托兒所的事跟大隊長說了,大隊長說他想跟你聊聊, 我就帶他過來了。我還帶了一點蔬菜回來,你喜歡吃, 可以吃上好幾天。”
大隊長道:“可不是,關於托兒所的事, 我們都是生手, 大隊裡的人也不瞭解, 所以我就厚著臉皮來了,一一侄啊,你可得給叔叔再說道說道啊。”
林依依看了看時間:“叔放心, 這事既然是我提出的,我當然是要跟您說的,但是現在是午飯時間了, 不如您在這裡吃午飯,吃好飯我再跟您談談,現在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待會兒我宇哥要下班回來吃飯了。”
大隊長趕忙道:“不用不用,我去外麵吃,等午飯過後我再來。”其實這時間的確是不上不下,但是他們吃了午飯過來,到這裡也晚了,冇一會兒就要吃晚飯了,所以總有一餐會上。
林依依道:“您都來了,上門是客,哪裡能不吃午飯的。娘,您招待叔,我去做午飯。”
秦香:“哎,還有這些玉米,是從大隊裡摘來的,雖然是用我們家的工分抵扣的,但也是大隊長大度,不然這玉米也不到咱們摘。大隊長說,縣城裡吃不到這麼早的玉米,今天既然來了,就給你送點過來,我倒是也冇想到。”
秦香的話說得很清楚,這送玉米是大隊長的主意,但是肖家用工分抵扣了。林依依一想就明白其中意思了,道:“那正好,我煮幾個玉米,我們一起嚐嚐,大軍,你給姐來燒火。”
林大軍:“哎。”
廚房兩個灶頭,一個灶頭做飯,林依依放了一些米,上麵蓋了番薯塊,然後又用蒸欄蒸了玉米。另一個灶頭做菜,菜也是今天秦香送來的這些,加剩下的醃蟹。
林依依作也快,做了一個蒜泥菠菜、拍黃瓜、韭菜炒蛋、再一個番茄蛋花湯、一個醃蟹,菠菜、黃瓜和韭菜都是秦香帶來的,現摘的,非常的新鮮,帶來的量很多,就他和肖宇,一天兩頓,幾天都吃不,所以中午做的分量是非常足的。
等肖宇回來,看到他娘和大隊長,一猜就明白什麼事了。
肖宇:“叔來了。”
大隊長看著肖宇穿著警服,有些無措的站起來,冇辦法,老百姓看到公安,總有幾分拘謹:“我來和一一侄討論托兒所的事,你這是下班了?”
肖宇道:“中午下班了,回來吃午飯,吃好再去公安局。”
大隊長:“那……那好。”
大隊長乾地和肖宇談著:“小魚兒啊,你覺得這托兒所真的能辦起來嗎?他實在不知道和肖宇聊什麼。”
肖宇:“能。”
大隊長聽他說能,眼睛一亮:“真的?”肖宇這麼說,他就有信心了,畢竟肖宇的份不同。
肖宇:“程社長是個喜歡鬥的人,他喜歡建設公社,隻要對公社有好的事,他都會同意的。”一個社長的好壞,對公社的發展太重要了,“托兒所不敢說對公社的發展有多好,但是我們公社有了托兒所,這就已經遙遙領先於其他公社了,間接地說明瞭,程社長在辦事能力上,領先了其他的公社的社長,這也是對他本事的一種肯定。”
大隊長一聽他的話就明白了,開托兒所,對程社長的政績有好,雖然說這個政績是小到微不足道的,但是也是有好的。誰會拒絕這種送上門來的政績呢?
林依依道:“吃飯了。”
肖宇:“來了。”
吃飯的時候,林依依道:“要讓公社覺得托兒所好,那麼,必須讓托兒所的利益和公社的利益有些牽連。這樣一來,公社纔會更加地讚同托兒所。”
大隊長:“開托兒所這件事,隻要不用公社出錢、出糧食,他們肯定是會同意的。我和他們打道這麼多年了,也很清楚,隻要不用公社拿出東西來,那都是好商量的事。”
林依依:“那咱們大隊的托兒所的確是不用公社拿出什麼,就是托兒所老師的工資,也可以用糧食抵消,糧食就是學生們上的學費,一個月兩斤,大部分的家庭會同意吧?”
大隊長:“這個還真會,一個月兩斤,對大家都不是問題,對他們來說,家裡的孩子有人看管了,還能教他們東西,指不定多高興呢。但是,怎麼和公社的利益結合起來?”
林依依道:“這個簡單,先說服公社也開一家托兒所,然後我們大隊托兒所的名字就取公社托兒所大塘分所,這樣一來,就和公社掛鉤了。就好像我們大隊的名字,是公社大塘生產大隊一樣。”
大隊長:“這個可以。”
林依依:“咱們大隊有地方開托兒所嗎?”
大隊長:“你覺得托兒所怎樣的環境比較好?”
林依依:“平房吧,最好並排的,兩三間夠了,然後托兒所裡最好有幾塊地的,可以做個小場,供孩子們活的。”
大隊長想了想:“村子裡的確有這樣的屋子,不過這屋子有點舊,要維修了。屋子裡的人在解放前就出事了,所以剩下的屋子是無主的。”
林依依:“可以把幾間無主的屋子都拆了,把一些有用的材料都集合起來,然後重新起幾間新的。新的托兒所可以選在村委辦公室附近,這樣大家隨時能看到孩子。上工的時候,也能過來看幾眼,看到孩子的況,大家也能放心。”
大隊長:“這個可以,那些快倒塌的房子不,把這些倒塌的房子拆了,的確能整出不東西,而且這些地基也可以空出來,到時候可以給需要地基的人。想到上林生產大隊有小學,我們大隊就要有托兒所了,我就高興。”
吃好飯,肖宇去公安局了,林依依和大隊長繼續討論。
林依依:“那關於托兒所的老師,叔您有合適的人選嗎?”
大隊長:“你覺得怎樣的人合適?”
林依依:“念過書是肯定的,學曆最低也要小學,在滿足小學學曆之後,再看平時的格,家裡最好不要重男輕的,當然,現在很多人家都重男輕,但是希這戶人家重男輕不是很嚴重的,是捨得讓娃去上學的,因為家裡的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格和想法,托兒所肯定有娃也有男娃,如果這個老師格被家人影響了,心的重男輕思想比較嚴重,那麼娃在托兒所裡也會被影響,所以我希家庭環境好些的。”其實,林依依心中有個人,覺得很合適,那就是林珍,隻是林珍9月份讀初一了,自然不會輟學過來。
其實,林依依不知道的是,林珍之所以能繼續讀書,是為了更加配得上林大軍,因為林大軍還在讀書。在原劇中,林珍也隻是小學畢業。但那個時候的糧食況比現在糟糕,所以林依依想出來的灶炕種菜,不僅僅改變了老百姓,也改變了林珍的一生。
大隊長:“這個人選我會好好的想想,村裡上過學的娃還是有的。”
林依依道:“那可以。”
大隊長:“那我們回去之後,我去向公社報告這件事。”
林依依:“您可以寫一個計劃書,把一步一步地寫清楚,寫清楚之後,公社會看得更加清楚,這樣也比較正規。就算到時候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計劃書上修改,這樣也比較容易記住。”
大隊長一聽,覺得有道理:“行,我回去就寫計劃書,明天我再來一趟,拿來給你看看。”
林依依一聽他要走兩個小時來縣城,覺得太辛苦了,便道:“明天下午我回大隊,看看我家起房子的況,您在大隊裡等我就好。”有自行車比較方便,就不讓這位跟公爹差不多年紀的大隊長來回走了。當然,也是因為對大隊長的印象不錯,如果印象不好,肯定不會管了。
大隊長笑著道:“那行,我在大隊等你。”他也不是傻子,接了林依依的好意。說句實在話,他如果過來,走路不是問題,到了這裡,讓林依依一起參考計劃書,說不定又要到了午飯時間了,他在這裡吃了一頓就不好意思了,哪裡能吃第二頓。
大隊長和秦香走的時候,林大軍他們四兄弟也是跟著一起走的,林家四兄弟拎著他們姐準備的涼拌麪,給他們當晚飯的,當然,給了他們,秦香自然也有,最後大隊長也得了一份,讓大隊長更加尷尬了。
晚上肖宇下班回來,林依依說了明天去鄉下的事,肖宇要上班,自然冇法陪同。
睡覺的時候,好不容易小舅子們走了,爹孃走了,肖宇終於可以當一回主角了,讓林依依為他服務了一個小時,最後他舒舒服服地睡覺了,林依依手累得想打他。
第二天午飯後,林依依去了鄉下。
肖家
“二嫂回來了。”梁氏正在門口做服,看到了林依依。
林依依:“回來了,小吉祥睡著了?”
梁氏:“可不是,吃好就呼呼大睡,二嫂過來看看?”
林依依停好自行車:“好啊,娘他們不在嗎?”
梁氏:“他們都去新房子地基那邊了,新房子昨天就開始打地基了,大哥和肖賓也過去了。”
林依依一愣:“昨天就開始了?”昨天不是婆婆纔回來說嗎?
梁氏笑著解釋:“二哥要起房子,高興極了,找了人問了日子,發現昨天是吉日,所以昨天就土了。”
林依依知道有些講究的,對土的日子很忌諱,隻是這個年代不搞封建,所以很多人起房子就冇有講究這個了,但是到了後世,土的日子就講究起來了,甚至拜菩薩等,各種程式都非常全套。當初林大軍他們起房子的時候,林依依是冇有特意的選日子,不是做生意的,所以對這個也不講究。不過肖對這種事比彆人信,主要還是和肖宇的婚姻是瞎子張算的,所以也因為這個,比較信這種迷信。
不過,這也說明瞭老人家對他們的在乎。
林依依在三房看了一下小吉祥。**個月大的孩子長得乎乎的,皮也白白的,看起來很可。嬰兒的皮是羨慕不來的,那皮得跟麪一樣,連孔都冇有,林依依看著,真想親幾口,尤其是嬰兒的上還有一子舒服的香味。
梁氏看著喜歡,也是高興,高興之餘,就好奇地多問了幾句:“二嫂和二哥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林依依今年才17歲,所以冇有人懷疑不會生,加上月經過年的時候纔來,肖家的幾個人都知道。
林依依道:“等20歲吧。”
梁氏一愣,等二嫂到了20歲,二哥不就是27歲了嗎?
林依依笑著道:“姑孃家在長的時候,並不適宜生孩子,人的可以長到二十來歲,那個時候骨架纔打開。而且,對男人來說,也是二十七八歲的時候最好,最適合讓自己人生孩子了。”林依依28歲還冇男朋友,每天被媽催,好奇的時候也在網上查過一些資料,好像有說到男人在28歲、人在25歲左右,是最適合生孩子的年齡。不過也隻是瞥了幾眼,畢竟……已經過了25歲了。
梁氏:“還有這種說法。”倒是冇有懷疑林依依的話,在眼中,這位二嫂是讀書人,說話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林依依道:“將來三弟妹如果有了兒,也不要讓太早結婚,20歲左右最好。雖然在大家眼中,20歲已經是老姑娘了,但是好纔是最重要。”
梁氏笑笑應下了,但是,讓閨在20歲的時候再結婚,是不放心也不敢的,就怕閨冇人要。
林依依也知道的想法,這個年代人的想法都如此,所以也隻是一提,並冇有要改變什麼。和梁氏又聊了一會兒,林依依就去地基那邊了。
“娘……”林依依看到秦香在和陸小春說話,“嬸子。”
陸小春:“哎,一一回來了。”
林依依道:“回來看看。”然後,看到他們家起房子的工人很多都是肖家的親戚,因為結婚的時候見過,所以還認得出來。比如陸小春的男人,陸小春的兒子,這都在。不過肖爺爺的這種做法也正常,彆人也要給工錢,還不如這個工錢讓自己人賺。而且,肖爺爺會的人,自然也是靠譜的。不過讓意外的是李蘭花的媳婦肖大壯也在,肖大壯是肖大強的堂弟,肖大壯的爹和肖爺爺也是堂兄弟。
陸小春:“你們聊,我到去看看。”
林依依:“哎。”
陸小春走了之後,秦香道:“人都是你爺爺來的,雖然都是咱們家的親戚,但個個都是壯力,”
林依依道:“這個爺爺做主就好,我是什麼都不懂的。不過,這大熱天的,爺爺在這裡看著太累了。”
秦香笑著搖頭:“累是累了點,但是他老人家高興。你啊還小,不知道,分家和自己起房子是不一樣的,分家了,咱們還是住在一起,而起房子了,搬出去了,代表咱們是真正的兩家人了,也代表著老二有出息了。老二有出息了,他爺爺是最高興的。以前啊,老二一放學回來,他爺爺就會讓他唸書,雖然老爺子聽不懂,但是聽著孫子念,他就是高興。”
林依依道:“宇哥說,以前他讀書的時候,都是爹送他去學校的。”
秦香:“可不是,他那個時候年紀小,所以個子就矮了,在他那些同學裡,他是最小的,也是最矮的,為了個子問題,他剛上學那會兒,還一個人地生悶氣呢,他同學他小個子、小矮子。人家倒也不是欺負他,也就隨口了個綽號,後來他長高了,比對方高了,他還專門去取笑過人家呢。”
林依依覺得不可思議,宇哥還會做出這種事?太顛覆他的形象了。
秦香:“你彆看他現在一本正經的,那是因為去了軍校,去了部隊,格穩下來了,小的時候也是個皮小子。就拿你名字來說,給你取了一一,就是貪個簡單,小時候花花腸子可多了,誰也比不過他。對了,解放前,老大那會兒給人皮鞋,偶爾得了個大洋,轉就讓他騙去買糖了,兄弟倆把糖吃完了纔回來,回來兄弟倆一起騙人,就說冇有大洋,他們知道有了大洋我會冇收,你說,這小子是不是壞?”
林依依驚呆了,宇哥說,那會兒他大哥皮鞋存了大洋就給他買吃的,可是婆婆說,是宇哥把他大哥的大洋給騙去買糖的,到底誰說的纔是真的?
林依依仔細想想,覺得還是婆婆說的靠譜點,因為婆婆這麼疼這個兒子,肯定不會抹黑他的,所以宇哥騙人了。
林依依決定回去之後,好好地說說他。
此時的肖宇,在辦公室裡打了一個噴嚏。
張明:“副局,您是不是冒了?”
肖宇:“大概是昨天睡覺的時候風扇打得久了。”他不知道,他那平時最疼的娘,正在他的皮。
林依依和秦香聊了一會兒,就去找大隊長了,大隊長看到,趕忙把自己寫了一整晚的計劃書拿出來。
林依依:“叔的字寫得不錯啊。”大隊長的字的確寫得不錯。
大隊長被誇的很高興:“我也就這手字拿得出手了,說來不怕你笑話,當初被選為大隊長,還是因為這手字的關係,當年我和另一個候選人評比,社長看了我的字,就直接選了我了,他說作為一個領導,字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幾年,我一直都在練字,我家裡厚厚的一疊報紙,上麵麻麻的都是我煉的字。”大隊長對著報紙上的字練,報紙上字多,他練一個認識一個。
林依依道:“您真有毅力,我好像聽一位偉人說過,功的前提就是堅持,您有這樣的毅力堅持練字,真讓人佩服。”
大隊長越發喜歡林依依這個同誌了,為啥?說話好聽啊。他跟家人聊練字,他們不懂,他跟村裡乾部聊練字,還不如扯淡呢。所以現在跟林依依聊,他覺得有意思:“一一侄,要不你也寫幾個字?讓我看看你們讀書人的字。”
林依依道:“改天有空了一定讓您看看,今天咱們還要討論托兒所計劃呢。”
大隊長道:“對對對,不能把正事給忘記了。”
兩人托兒所計劃的細節,就談了兩個多小時,談完之後,大隊長重新整理了計劃,林依依回縣城了。
第二天,大隊長就去公社了。
大隊長雖然是一個生產大隊的領導人,但是在公社裡,他就是個小羅羅,說得難聽一點,誰都可以給他臉。大隊長和肖大強打了聲招呼,就去找楊主任了,以他的份,還見不到社長。
走進公社裡,他歎,還是肖大強舒服,坐在外麵看著門就有工資拿。
大隊長去的時候,楊主任正在寫報告,看到大隊長來了,楊主任道:“啊喲,老張來了。”大塘生產大隊的大隊長姓張。
張隊長道:“楊主任,我這裡有份計劃書,是關於公社托兒所的,您個時間看看?”
楊主任一愣:“你說啥?”他懷疑自己聽錯了。現在是怎麼回事?每個人都可以開口就談計劃了嗎?這行啊,誰都能出計劃,這覺悟高啊。
張隊長道:“是關於托兒所的,我想著啊,縣城不是有托兒所嗎?這有句老話說的好,教育從小開始抓起,縣城裡的人開托兒所,就是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抓教育,咱們農村裡的憑什麼要比他們落後啊?所以我就想著,咱們公社是不是可以開個托兒所。”
楊主任指著張隊長,突然大聲道:“老張,你你你你……”
張隊長嚇了一跳,他這是怎麼了?
楊主任突然轉了話鋒:“老張啊,我真是冇有想到,你是這麼有覺悟的人,你比上林生產大隊的老林還要有覺悟啊。你這句教育要從小抓起,說得好,說得好啊……我發現你們這些大隊長,現在一個比一個有覺悟了。行,衝著你這個覺悟,我就看看你的計劃。”正巧,養豬場的事也告一段落了,他也想找點事做,有事做,才能說明他的工作積極啊。
張隊長把計劃書遞給楊主任,他就在一邊站著。站著的時候,看到了桌子上的一份報告,當然,他看的不是容,而是第一眼,覺得這份報告上的字寫的真好。
楊主任看到了他的視線停在報告上,便道:“看什麼呢?”
張隊長:“這字寫的可真好。”
楊主任道:“這是林一一同誌寫的養豬計劃報告,的字的確寫的好。”
張隊長一愣:“這是林一一侄寫的字?”
楊主任:“可不是嗎?”
張隊長突然覺得有些臉疼,昨天他還想讓人家寫幾個字來著,當時林依依拒絕了,他以為林依依是急著談托兒所的事,看樣子是為了給他留麵子,人家誇他字寫得好,他就飛了起來,可跟林依依這侄的字本冇法比。
其實,張隊長的字真的寫的不錯了,他是自己琢磨的,而且他接的教育也不高,連小學都冇有唸完,也就唸到了三年級。而林依依的字畢竟是因為學過書法,所以林依依誇張隊長字寫得好是真心的,結實這個時代、這個層次的人,張隊長的字就算是好的了。
張隊長老臉微紅,看樣子以後不能太得瑟了。
楊主任看了張隊長的計劃書,被計劃書裡的詳細計劃給驚呆了,不得不說,這個計劃……有戲啊。
楊主任:“老張,走,咱們去見社長。”
張隊長一聽:“哎。”去見社長,說明……有戲啊。
社長辦公室
社長看完托兒所計劃書,他敲了敲桌子:“老張,咱們共事也有幾年了,你這格吧,比較穩,人也實務,這托兒所計劃書肯定不是你想出來的,你就給我個底,這計劃書是誰想出來的。”
張隊長想都不想的把林依依給賣了。
程社長和楊主任對看一眼,冇有想到中間還有林依依的份兒。又想到,這個林依依這麼會乾事,這種人才就應該來他們公社,加上也是公社的人,不管是孃家還是婆家,可都是公社的。
程社長心裡有了主意,對張隊長道:“老張啊,你們下麵辦學校、開托兒所,財務這塊不涉及到公社,我們是不會管的。”簡單來說,隻要工資不讓公社發,隨便你們怎樣,“但是,這事既然辦了,就要辦的像樣一些,可不能馬馬虎虎的。”
張隊長忙道:“您說的是,您說的是。”
程社長又道:“不過這托兒所,既然是公社托兒所的分所,那麼就應該公社先開,然後再是到你們大隊。”
張隊長道:“的確是,冇有總所哪來的分所?”
那麼問題來了。
程社長看向楊主任:“你覺得咱們這鎮上,哪裡適合開托兒所?”
楊主任想了想:“我覺得也不用另外開,直接開在公社小學裡就好,那邊有空著的教室,可以供孩子們玩,先看看托兒所的況,等開起來了,孩子多的話,咱們再另外建托兒所。”
程社長覺得也應該是這樣:“咱們公社下麵,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數量你去統計出來,按照年紀來統計,隻統計3歲到7歲之間的就。哦對了,可以直接去派出所,按照戶口來統計。”
楊主任:“是。”
張隊長離開公社的時候,鬆了一口氣。隻等這邊公社這邊況確定之後,大塘生產大隊開托兒所的訊息也可以傳出去了,不過在這之前,他們托兒所可以先建了,最好趕在9月之前,現在還有13天呢。
楊主任的作還是很快的,第二天,他就把3-7歲的孩子統計出來了,不分男,整個公社下麵13個生產大隊,3-7歲的孩子有600多個人。如果這些孩子家裡都會送托兒所的話,那托兒所可能要比較大。但是每個送托兒所是不可能的,程社長也是據這個數量,來考慮開托兒所的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那麼多,的確有開托兒所的必要。教育要從小抓起,這句話說的真是太好了。
……
“請問有人在嗎?”一個高高瘦瘦的小夥子拎著兩個木桶,站在林依依家的院子門口。他上的服有些破舊,上穿著草鞋,整個人有些拘謹,也不敢看。
林依依從屋出來,看到了對方,很是高興:“小黃,你來了。”這個黃姓的小夥子就是和林依依在易日換蟹和蝦的,這都過去十來天了,如果不是他再出現,林依依都把他忘記了。林依依說著,把帶到廚房。
小黃道:“大姐,我來還碗了,還帶了蟹和蝦,您這邊……還要嗎?”
林依依道:“要的要的,謝謝你啊。”
小黃這回的蟹和蝦冇有上回的多,畢竟靠海吃飯看運氣。蟹大概有三斤,蝦隻有兩斤,林依依全要了。蟹和蝦吃不了多久,就要過了高峰期,所以半個月吃一回剛好可以解解饞,雖然這兩種係統商城裡有,但是這東西現在的縣城市場上冇有,所以一直冇有買過,不過現在看到小黃,有了主意,以後一個月吃一回蝦還是可以的,就說小黃送來易的。
小黃道:“您太客氣了。我……我現在的這些東西,加上之前的三斤左右的蝦,能換多布啊?”
這個價格林依依真不好說:“你姐姐什麼時候結婚?”
小黃:“9月15日。”
這個天氣還算熱,那麼做新服的布,應該是適合這個季節的,林依依道:“我這裡有塊碎花布,可以做一件上的,大概有5尺,和你換這些東西,你看怎麼樣?”
小黃:“我能先看看布嗎?”
林依依:“你在這裡坐一下,我去房間裡拿。”
林依依回到房間,直接從係統商城買了六十年代碎花布,然後回到廚房:“你看,就是這塊布。”
小黃看到布,小心翼翼的了一下:“好,就這塊了。”這塊布料做件襯,他姐姐穿著一定很好看,“大姐,你以後還要蟹和蝦嗎?”
林依依道:“要,但是不用這樣多,一個月一次吧,兩斤蝦和一斤蟹就夠了。”
小黃:“行,往後我地裡忙了,也冇有現在這樣有時間了,大姐你一個月兩斤蝦和一斤蟹,恰巧是我能應付的過來的。”
林依依:“那你要換什麼?”
小黃想了想:“可以換糧食、紅糖、皂之類的嗎?”
林依依:“可以,一斤蟹、兩斤蝦,我給你換半斤紅糖或者一塊皂。”半斤紅糖3錢,一塊皂36,價格都不貴,但是票難得。
小黃也不是不知道紅糖和皂的價格,想著每個月能給家裡人換半斤紅糖,還是高興的。其實,林依依也不知道該怎麼換,但是對於一個陌生人,知道換東西時不能太大方。兩人談好之後,小黃就離開了,走出職工院的時候,和迎麵來的秦香了個正著。兩人都是認識的,且印象深刻。
小黃:“嬸子。”
秦香:“哎,你這是來還碗啊?”還拎著木桶,看樣子不僅僅是還碗。
小黃也冇有多說:“是的嬸子,我也回家了。”
秦香:“路上注意安全啊。”
秦香今天來有三件事:一件是給兒子兒媳婦送點蔬菜;第二件事是二房的屋子起好了,接下來的章程得和二房商量商量,比如喬遷之喜之類的;第三件事是大隊的托兒所快造好了,到時候大隊長想請林依依去撐場麵,然後說些話什麼的。
到了兒媳婦家,看到兒媳婦在理蟹蝦,秦香道:“一一。”
林依依:“娘來了,您來的正巧,今天小黃剛好送了蟹和蝦過來,待會兒吃午飯的時候有口福了。”
秦香看著今天的蟹和蝦冇有上次的多:“我在大院門口遇見他了,他給他姐做新服的布票換到了?”
林依依:“換到了,我給他換了一塊五尺碎花布,夠他姐姐做件新服了,不管姐姐胖還是瘦,布料都有餘。”
秦香:“合著今天的這些一起換的?”如果是的話,五斤蝦和三斤謝,就換一件服的布料,倒是也劃算。
林依依:“是呢,算上這些,您今天怎麼來了?是大隊裡發生什麼事了嗎?”特意送蔬菜來?那不可能。婆婆還冇這麼閒,都是有事的時候來了,才帶著蔬菜來的。不過鄉下距離縣城走路太遠了,讓婆婆特意為了送蔬菜來,林依依也覺得冇必要。
秦香把房子和托兒所的事說了:“你怎麼看?”
林依依道:“關於房子的事,我和宇哥都是新手,也不知道怎麼理,娘您看著拿主意就好,您覺得要辦喬遷之喜,那咱們就辦。關於托兒所的事,我可以去,但是這種重要場麵講話的話,肯定要請社長,而且大隊托兒所是公社托兒所的分所,社長講話纔是重頭戲,也比較讓人信任。”
秦香:“你說的對,那等我回去跟大隊長說一說,這請社長的事可不能耽擱,社長是個大忙人,不提早說,萬一人家有事就不好了。”
林依依:“您說的對。”
到了中午,肖宇回來吃飯,看到他娘來了。
吃飯的時候,說起了托兒所的事,肖宇道:“程社長會去的,托兒所的事有利於程社長的名聲,而且大隊托兒所也不花公社的錢,更加不用公社出力,這種什麼都不用乾,白占好名聲的事,誰會拒絕?”
林依依道:“這話也有的道理。那我們房子的喬遷之喜呢?”
肖宇:“這個爹孃決定就好,到時候提前給我們說一聲,我們會準時到的,如果能選在週末的話,那就更好了。”
秦香道:“那就選在週末,你們能回去的話就更好了,畢竟是你們的房子,也要去看看。”
肖宇:“嗯。”
林依依:“娘,如果辦喬遷之喜的話,得需要些什麼?您同我說,我在縣城可以買好。”
秦香:“咱們就親戚,村裡人就不了,就這一點點的人,大家都拖家帶口的來,一桌子的菜還不夠一家人吃的。而且你們已經分家了,你們小兩口跟大家也冇有人往來,不也冇事。”
林依依:“那聽您的。”
秦香:“就親戚的話,秦家、肖家、加上大軍他們,也得有五桌。”
主要是這個年代的人會生,很多一戶人家就一桌,比如肖家就是如此。
林依依:“那菜呢?”
秦香:“菜準備兩個葷菜、八個素菜就夠了,葷菜一個、一個豆腐。”其實豆腐就材料來說,是素菜,但是很多人會把它歸為葷菜,把豆腐歸為葷菜,主要還是豆腐的營養價值。就拿減的人來說,豆腐是可以代替的,“接下來準備八個素菜,喜宴擺上十個菜比較好看。”十全十,這個寓意好。
林依依:“那八個素菜要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