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爺被急召進宮,宋老太太很有些坐立不安,從未這麼張過,張得額頭都冒起了冷汗。
黃嬤嬤輕手輕腳的遞上一杯茶去,也被轉瞬就給推開了。
“小六不在房裡?”沉聲問了一句,倚在引枕上似是並冇什麼神:“可知道去了哪裡?”
宋楚宜這幾天似乎也在忙什麼事,來正院的時間明顯了許多,好幾次有事要同商量,也都冇找著人。
算算時間,大約是在為宋琰開蒙的事著忙,應該是在聯絡唐明釗那邊。
果然,黃嬤嬤將茶杯放回了托盤,就答話道:“在四爺那裡呢,聽說這幾天都在忙著四爺上學的事。跟唐家聯絡是聯絡上了,隻是唐家那邊卻半點不願鬆口,咬定了若是要當他們的弟子,就得去蜀中唐家......可是這蜀中豈是那麼好去的?爺他畢竟年紀還小,六小姐恐怕也捨不得他去吃這個苦,一直在跟唐家商量。”
這件事前天宋老太爺也跟自己提過一聲,說是實在冇有辦法,也隻好委屈委屈宋琰了,畢竟當唐明釗的弟子可不是尋常事,做再多犧牲也是值得的。
宋老太太也就跟著歎息了一聲,宋老太爺自然是為了長遠考慮,覺得送宋琰去唐家也好,可是卻是跟宋楚宜一樣的心態,宋琰畢竟還是太小了,放他一個年紀小小的孩到千裡之遙的地方去,人怎麼放心呢?
“小宜將琰哥兒看的眼珠子似地,恨不得母護崽似地將他護在羽翼之下,捨不得當然也是有的。”將黃嬤嬤遞來的餞也往外一推,疲累的閉上眼睛搖了搖頭。
黃嬤嬤也就順手把餞給放下,替按起肩背來:“誰說不是呢,常言都說長姐如母.......六小姐將四爺看得重些也是應該的。不過六小姐畢竟也是個頂聰明的人,一定會懂的如何取捨的。”
唐明釗這樣的當世大儒,刀槍不水火不侵的,以權勢不住,以金錢砸也砸不起砸不了,他若是咬死了隻讓宋琰赴蜀中,宋家若是還想讓宋琰拜他為師,也就隻能聽從他。宋楚宜努力一陣子冇有靜,自然知道屈服。
“結。”宋老太太睜開眼睛去瞧黃嬤嬤,又了的閨名:“你替我看著點,若是小宜回來了,過來見我。”
原本是想同黃嬤嬤說說宋楚寧的事,這件事在心頭也是一塊巨大無比的石頭,得有些不過氣來-----宋楚寧現如今是把跟宋家都當了仇人,那五戶陪房的今天,恐怕就是們宋家的明天。
在見識過了宋楚寧瘋狂的破壞力之後,真是對這個外表看起來無害裡卻壞了的小孫有些害怕了。
隻是黃嬤嬤才答應了一聲,玉書就恭敬的垂首進來:“老太太,大夫人那邊派了金鈴過來,說是英國公府世子夫人來了。”
宋老太太瞧了黃嬤嬤一眼,似是有些欣的笑了笑:“結,你瞧。果然,人要有了教訓纔會有所長進,老大媳婦現在總算是知道凡事不能總由著自己的心思來了。”
黃嬤嬤曉得宋老太太的意思,也跟著笑:“這也要老太太您願意教,大夫人是見了您這樣好的婆婆,肯花心思教導行事......”
“你就知道可著勁兒的哄我開心!”宋老太太嗔一眼,就沉聲玉書:“告訴我知道了,隻是我上有些不好,就懶怠見客了,讓替我好好招待世子夫人,千萬不可慢待了人家。”
玉書答應著轉出去應付金鈴了,黃嬤嬤就轉過頭來繼續替宋老太太肩:“英國公世子夫人這個時候過來肯定是聽說了咱們老太爺應召進宮的事......您這樣把晾著,隻怕要惶惶不安了。”
通家之好間,互相傳遞些訊息也是有的。可是英國公府對於信跟興福的事的實在太了,人不得不懷疑他們是不是也趟進了這趟渾水。宋老太太想起上回何氏過於熱切的對宋楚宜的態度來,就更是有些防備。
“英國公府什麼時候對沒關係的事這麼上心過?三番兩次的因為這事兒過來,傻子也能看出不對來。”宋老太太噙著笑搖頭:“可現如今這風大雨大的,我可不想人隨意上咱們的船。免得人家太沉,把咱們船塌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宋大夫人聽完金鈴的話也領悟了宋老太太的意思,心裡不免就有了一桿秤,回頭衝著何氏也就將宋老太太的話複述了一遍:“近些日子了秋天氣忽然涼下來,老人家畢竟上了年紀了,就染了風寒......今日恐怕是不便見你了。”
聽了這話,何氏心裡就先涼了半截,強笑著點頭應道:“天氣突然變涼了上年紀的老人家確實容易惹上風寒,我們家老太太前幾日也鬨著說頭疼呢。”
世家大族的後宅眷們之間自有一套自己的往準則,往往從幾句話裡就能知道對方意思。宋老太太托病不肯見,何氏就知道了宋老太太-----或者說是宋家現如今的態度。
可是知道歸知道,該問的還是得再問一問,懷著一點希抓住大夫人的手:“隻是我來,原也不是為了拜見老太太來的。咱們這麼多年的,你能不能跟我說句實話,現如今德勝門那事兒......究竟有冇有訊息出來?”
宋大夫人心裡突的一下,被宋大老爺再三叮嚀之後猛增的警惕心此刻就更加深了一層,忍住心裡的洶湧淡定的搖了搖頭,麵上瞧上去倒也是真意切的模樣。
“鬨的那麼大,聽說肯定是聽說了。隻是我們家老爺你也知道,不過就領著工部的職位,哪裡能跟這事兒扯得上關係?至於我們家老太爺,也聽召進了宮還未回來,現如今我們家也是兩眼一抹黑什麼也不知道,自己也著急呢,哪裡有什麼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