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215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215頁

程徵份不如他,棋藝不如他,病懨懨的看著風一吹就倒,騎刀劍自然也不行,論辭采他也未必輸與他,他覺得他配不上蕭泠,并不將他放在眼里,可如今才知道,蕭泠喜歡的或許就是這樣小意溫微的男子。

即便他愿意做小伏低,能低得過那弱不風的病秧子麼?

他當然也可以遞手爐噓寒問暖,替剝橘子剔橘筋,比那小媳婦剝得還快,剔得還干凈。

可蕭泠邊永遠不會缺這樣的人,他又何必去自取其辱,徒增笑柄。

桓煊站起,向太子和眾人道了失陪,沒再看蕭泠一眼,頭也不回地向亭子外走去。

大公主一臉納悶,拈起一瓣駙馬剝的橘子,問桓明珪道:“三郎這是怎麼了,誰惹他不高興了?”

桓明珪輕輕嘆了口氣:“和自己鬧別扭呢,讓他自己回去靜靜也好。”

大公主道:“罷了,我們管我們玩,不如以梅花為題聯句吧?”

眾人都道好。

樂工奏起輕緩的曲子,宮人取了書案文房來,眾人聯句賦詩,烹雪煮茶,很快便將那雪地里漸漸遠去的落寞背影忘得一干二凈。

……

太子回到東宮,沒理會簌簌發抖的太子妃,甚至懶得寬一句,便即回了前院。

他在房中踱來踱去,越想越心驚。

蕭泠突然來京朝見,肯定不是心,定然有其目的。

的目的是什麼?

一個答案呼之出,他不敢深想,卻不得不想。

當年桓燁和蕭泠投意合,會不會是為了當年的事而來?

Advertisement

想到當年之事,太子的心臟猛地搐了一下。

不會的,他用帕子掖掖額頭和鬢角的冷汗,懷著一僥幸安自己,當年之事證據都已湮滅,桓炯已死,煉制毒藥的方士也已死了,死無對證,誰能查到他頭上?

或許京并非為了他,或許有什麼別的謀。

他披上貂裘走到屋外,沿著廊廡走了兩圈,還是騙不了自己——如今朝廷和三鎮局勢雖談不上劍拔弩張,可皇帝想收回三鎮是不言而喻的,蕭泠京無論如何都擔著風險,否則也不用讓兵駐扎在潼關外了。

能讓冒險親自進京的,除了當年之事還有什麼?

太子又踱出幾步,扶著闌干站了許久,手腳凍得幾乎麻木,他毫沒有察覺,因為他腔里像是有一團火在燒著——這或許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比當年下定決心除去長兄更艱難。

他既興又煎熬,咬了牙關,渾上下都戰栗起來,對親人下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這樣的事他已做過兩回。

良久,他的目慢慢變得堅決,終于眉心,轉頭向侍說了幾個名字:“他們即刻到書房見我。”

來的共有四人,無一不是太子最親信的僚屬,其中便有東宮侍衛統領孟誠,他因為部下瞞左手刀一事領了四十笞杖,眼下面如金紙,幾乎站立不穩,不時用袖子掖著額上冷汗。

太子屏退了侍從,令孟誠掩上房門,掃了幾人一眼,緩緩道:“今日孤召諸位前來,是有一事相商。”

Advertisement

幾人都道:“請殿下吩咐。”

太子便將蕭泠當初潛藏在齊王別館中的事說了一遍。

幾人都有些難以置信,但看太子神嚴峻,知道他不是在開玩笑。

太子接著道:“蕭泠在京中潛伏兩年,此次又專程朝,孤疑心是為了對付東宮。”

眾人悚然一驚,一個方頜長髯的中年人道:“殿下可是聽聞了什麼消息?”

太子看了眼孟誠:“孟統領,你說說秋狝時的事。”

在場幾人都參與了秋狝那場謀,孟誠便如實道:“秋狝時某等清點刺客尸,其中了兩人,偏巧這兩人都是知道全盤計策之人。”

其余人尚未想明白其中聯系,一個士模樣的布年輕男子道:“殿下懷疑那兩人在蕭泠手上?”

太子點點頭:“是。秋狝時蕭泠一直跟隨桓煊左右,他遇襲時蕭泠也在。”

其余人不容,先前那方頜男子捋須沉道:“即便蕭泠手中握有人證,為藩將,不能干涉朝廷政,陛下也不會任由猖狂。”

方才那布青年道:“朱先生所言甚是,但蕭泠此人險詭詐,謀定而后既然不遠千里親自來京,定是竹在。”

方頜男子皺著眉道:“疏不間親,想來陛下不會任由挑撥離間,一定不會輕信的。”

青年道:“儲君結藩將是大忌,若是陛下知道東宮與淮西節度使府私下往來之事,恐怕會龍大怒。”

方頜男子想反駁,眼角余瞥見太子神,知道他心里已有算,便將要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改口道:“蘇郎所言亦有道理。”

太子頷首道:“圣心難測,何況把柄留在蕭泠這樣的人手上,終究夜長夢多。”

頓了頓:“此事不能坐視不理,今日孤請諸位前來,便是想商議出一個對策。”

青年道:“在下以為,當斬草除。”

方頜男子大駭:“蕭泠為三鎮節度,關乎朝廷與河朔的局勢,且武藝高強,邊還有那麼多護衛隨侍,萬一行刺不,反倒授人以柄……”

青年道:“本就是背水一戰,焉能畏首畏尾、瞻前顧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