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趣讀閣 穿越時空 奸臣之女 200福利與教育

《奸臣之女》 200福利與教育

說直白一點,統治階級吃得足足的了,全社會生活比較富足了,纔會在懲罰職能之外有餘力做善事。整個社會發展也是如此,此時不是沒有富足人家不定期修橋鋪路,又或者一時高興施捨些米糧,再或者路遇個老人賞套壽棺材。

現在社會就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不定期的、展現自己仁的事會做,但是把幫助弱勢羣所有人責任的事,覺悟還沒有這麼高。雖然也有不先賢著書立說鼓吹,朝廷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在京城這樣的大城市裡市個濟病坊,裡面條件還不怎麼地道,是窮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養孤兒這種事兒,還未曾出現,或者說,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沒有達到能夠支持這種現象出現的程度。

但是,有些時候、有些事,只有做了才知道能不能,凡事總要有一個開始,發展源於突破。

鄭琰近來憋屈得厲害,就是想任一回,總是束手束腳生活還有什麼趣味?現在迫切地想做這件事:“會有人家想□的,”不孕不育的肯定想,“實在不行,編爲百姓屯田實邊也是出路,我先做著,這些孩子長了,我總死不了,總有事給他們做。養些孩子,費不了幾把米,簡單教些字,會有出路的。賬目公開就行!賬多,又花費了多,一筆一筆記得分明,每季核一次賬……”

鄭琰把能想到的關於孤兒院的要點都說出來了。知道,這個類似於中古時期的時空裡有著類似的仁思想,毫不誇張地說有責任心的讀書人是以全人類的幸福爲己任的。哪怕在鄉村之中,也有照顧鄉鄰的思想。當然,鄭靖業時的親戚是略極品了點,卻也包含著把孤兒寡母分配消化的意思在裡面。

Advertisement

鄭靖業仍然不看好鄭琰這個瘋狂的想法,他看重政策的延續,像鄭琰這樣開始很簡單,但是後續需要很大投與規範作的想法,至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鄭靖業自己的計劃是明、後年一場大戰,他再掃個尾就要退休了。如果鄭琰是想給什麼人謀個職位,別說一個,就是三個五個,看在他的面子上,或者不用看他的面子只以鄭琰的辦法都能辦到。可政策,難!

不忍心在這個時候打擊兒的積極,鄭靖業在思考一個兩全其的辦法。

顧益純一直在聽,此時道:“阿琰可以先辦著,辦得小一些,試出了果,也好說服衆人。等辦得大了些,就可本上奏。眼下錢也不一定要用國家出,我就願也出些錢盡一份心。要打仗了,恐怕要有孤兒,國家也是要卹的,不如就這樣收了來養,他們大了可以編行伍。小孩子長大了,孩子沒有出路的也可以留下來幫忙照看小孩子嘛!哪怕不,至試了!”顧益純還是有些浪漫主義的想法。

鄭靖業咳嗽一聲:“既然這樣,賬目就更要清爽。”

鄭琰接口道:“每月一公佈,可以查賬!”頓了一頓,“如果這個法子有用,我就上本,請朝廷主持。以前沒有例子,我就做出個例子來!”

超前不要,每一樣新興事出現的時候,都是以前沒有過的!鄭琰甚至在想,可以給這些孤兒一些簡單的培訓,這樣他們就可以涉足各行各業,可以給他們實習的機會,讓他們選擇合適的職業,退一萬步一說,做些技培訓,技工還是吃香的。唔,從現在懸賞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解放出更多的勞力來如何?

Advertisement

“這個先放一放,春華都五歲了,長生也三歲了,學校,該辦了!明年現開就來不及了。”

“房舍已經建好了。”

“人呢?”

“先生也請了。”

“學生呢?”沒有生源你開個P的學校啊?!

————————————————————————————————————————

鄭琰現在要辦兩件事:一、學校;二、孤兒院。學校被顧益純題名爲“崇道堂”,孤兒院被稱爲“慈局”,勒石爲記,皆是鄭琰所書。長條石豎在門側,碑之後沒三天,已經漆黑一片——是爭相拓印留下的痕跡。

出乎鄭琰意料的是,京中的慈局還沒開張,只選了一地址正在蓋房子,已經有許多人蔘與其中了。顧益純不消說,各世家聞風而,都很願意參與其中,而勳貴更樂意在生日或是節日的時候施粥贏得好名聲。因此世家更看不起勳貴,覺得他們“沒涵養,沒遠見,有私心,無大”。

袁曼道此時也摻了一腳,認爲這件事很好,朝廷才應該出面擔起責任來——這是有理論支持的,長久以來就不先賢提出了。但是由於對於國家開辦孤兒院缺乏經驗,也暫時拿不出錢來,只好擱置。

鄭琰恰於此時上書,請求先民間試點,做得好了再推廣經驗。

虧得討論是在熙山,否則說不定這慈局的工地上就已經出現一二棄嬰了。慈局還沒開辦名聲先響,後世提到完整的社會救濟系的時候,就繞不開鄭琰這濃墨重彩的一筆。饒是如此,此時的勳貴依舊對慈局持謹慎的態度。當然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慈局也只是在京城這樣比較大的城市裡才辦得比較正規,小些的地方人們寧可用傳統的方式來理。

與此相反的是學校,幾乎沒有世家願意把子弟送過來讀書,想來的都是土鱉。羣衆緒太過熱切,不消幾日已經把名額都給報滿了,陸續還有想走後門的。土鱉們的想法非常樸實“名師,有背景的同學,有背景的校長,看得見的關係網”,鄭琰許諾親教幾堂書法,這也算是與蕭復禮做了同門。

出乎意料的是,是有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世家名士把孫子給送了過來,此君姓李名俊,鄭琰的師叔一枚。李俊好書法,但是楷書不及鄭靖業,衆所周知的原因,他跟鄭靖業不對付,拉不下臉來讓子孫拜到鄭靖業門下。現在鄭靖業他閨開學校,還要授課,李俊的心思就活了起來。領著孫子到了池家,一點也不認生地道:“丫頭,我給你送學生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